《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一 (2)
卷之二十一 (2)
1. 積熱有漸
董氏曰:積熱者,熱毒蘊內,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夫人之生也,陰平陽秘,神氣以寧,而自無熱之可積。蓋昧者狥情縱欲,因致積熱,皆出於心。熱甚則傷血,或有體氣素實,一時感觸熱毒之氣,鬱積臟腑之間,或在心肺之內,令人口苦,咽乾,涎唾稠黏,眼澀多眵。心氣通於舌,脾氣通於口,熱燥相合,故口舌生瘡,小便秘澀。
此積聚之熱,非傷寒傷風之熱證也。有嗜酒面煎炙,雄、附峻補,皆能有熱,謂之積熱。有積溫成熱,遂成前證,不可不察。
王安道曰:人之所賴以生者,氣也。氣者何?陰陽是也。夫陰與陽,可以和而平,可以乖而否,善攝與否,吉凶於是乎分。不能善攝者故偏寒偏熱之病,莫逃乎乖否之餘。雖然,寒也,熱也,粗工為之而弗難。設積熱沉寒,良工猶不能以為計。且以積熱言之:始而涼和,次而寒取,寒取不愈,則因熱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
故王太僕曰: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又曰: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此治積熱之本之論也。《內經》曰:身熱脈數,或燥而不惡寒者,癉瘧也。(瘧門。)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中濕門。)汗出而身熱者,風也。
(傷風門。)《要略》曰:發熱身痛,而身如熏黃者,濕也。(癉證門。)發熱惡寒,脈來浮數者,瘟病也。身熱,頭痛,自汗,多眠,陽脈浮滑,陰脈弱,風溫也。(傷寒門。)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暑門。)四肢發熱者,或口舌燥而身熱,咽乾。蓋心生火,大小腸主熱。
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四肢者,脾土也。火乘之,故四肢發熱也。或身熱體重,走注疼痛,蓋濕熱相搏,風熱鬱而不得伸也。
白話文:
董氏說:所謂「積熱」,指的是熱毒累積在體內,並非一天兩天造成的。人活著的時候,應該是陰陽平衡,精神和氣血才能安定,自然不會有熱能累積。那些不明事理的人,放縱慾望,才會導致積熱,這都跟心性有關。熱氣過盛會傷害血液,或是身體本來就比較壯實的人,一時之間感受了熱毒之氣,鬱積在內臟之間,有的在心臟或肺部,會導致口苦、咽喉乾燥、唾液黏稠、眼睛乾澀多分泌物。心氣與舌頭相通,脾氣與嘴巴相通,熱與乾燥結合,所以口舌容易生瘡,小便也會阻塞不順暢。
這種累積的熱,並非一般傷寒或風邪引起的發熱。有些人嗜好飲酒、吃燒烤油炸食物,或者服用過於溫熱的藥物,像是附子等,都可能產生熱氣,這就是所謂的積熱。還有一種情況是溫邪累積成熱,也會導致前面提到的那些症狀,不能不仔細觀察。
王安道說:人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氣。所謂的氣是什麼呢?就是陰陽。陰和陽可以達到和諧平衡,也可能不協調而產生問題,能否妥善調養身體,就決定了吉凶禍福。不能好好調養的人,容易產生偏寒或偏熱的疾病,逃脫不了陰陽失調的後果。不過,寒證或熱證,普通的醫生都能夠處理。但是如果遇到積熱或沉寒的狀況,即使是醫術高明的醫生,也未必能有辦法。就拿積熱來說,一開始用涼性的藥物調和,接著用寒冷的藥物攻邪,如果寒涼藥物沒有效果,就轉而用熱性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熱藥也沒用,那就真的束手無策了。
所以王太僕說:要增強陽氣的來源,用來消除陰邪的蔽障;要壯大陰液,用來制約陽氣的過盛。他又說:治療心臟的病症,不一定要都用熱藥;治療腎臟的病症,也不一定要都用寒藥。這才是治療積熱的根本原則。《內經》說:身體發熱,脈搏跳動快速,或者感到乾燥卻不覺得怕冷,這是癉瘧。(瘧疾篇)全身疼痛,發熱在下午加重,這是風濕。(中濕篇)流汗而且身體發熱,這是風邪。(傷風篇)《要略》說:發熱、身體疼痛,身體看起來像被燻黃,這是濕邪。(癉病篇)發熱怕冷,脈搏呈現浮數,這是瘟病。身體發熱、頭痛、自汗、嗜睡,陽脈浮滑,陰脈虛弱,這是風溫。(傷寒篇)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這是因為暑熱引起的。(暑病篇)四肢發熱,或者口舌乾燥,身體也發熱,咽喉乾燥。這大多是因為心臟產生火氣,而小腸與大腸主管熱的運作。
火熱之氣侵襲脾胃,就會與濕氣結合,導致煩躁不安。四肢屬於脾土,火氣侵襲,所以四肢發熱。或者身體發熱、沉重、遊走性疼痛,這是因為濕熱互相搏鬥,風熱鬱積而無法發散。
2. 脈候
《內經》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諸浮不躁者,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王注云: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乃寒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形證是寒,按之而脈氣鼓擊於指下盛者,是為熱盛拒陰而生病,非寒也。)
平人氣象篇曰:病熱而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大奇論曰: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脈經》曰: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尺寸脈俱虛,是謂重虛。《脈經》陰數多熱,數為熱極,數脈為虛為熱,數洪,熱煩。脈來如懸鉤浮為熱,滑數,心下結,熱盛。緊而數,寒熱俱作。沉細滑疾者熱。
脈數盛滑緊者,病在外熱;脈沉而緊,上焦有熱,下寒。
寸口脈浮大而病者,名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痛,腹中熱。寸口脈實,熱在脾肺。數為吐,為熱在胃口。關脈滑數,胃中有客熱,緩而滑,為熱中。《難經》曰:病熱之脈,陰陽俱浮,浮之滑,沉之散澀,發熱惡寒。脈浮數者,瘟病也。身熱,頭痛,自汗,多眠,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風溫也。
《活人書》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壯熱,惡風,自汗。寸口脈浮,胸痞滿,有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熱病不得汗,而脈躁盛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白話文:
脈象
《內經》說:脈象粗大,表示體內陰液不足,陽氣過盛,是體內有熱的表現。各種浮脈,如果脈象不急躁,在陽氣方面來說是熱象,如果脈象有急躁,多半是手部的問題。岐伯說:脈來時有規律且柔和,按下去沒有鼓動的感覺,各種陽脈都是如此。(王冰註解說:病患發熱而脈象跳動快速,但按下去卻沒有鼓動的感覺,這是寒氣太盛將陽氣逼在體表所導致,並非是真正的熱。如果身體出現寒冷的症狀,但按脈卻感覺脈氣強勁地鼓動在指下,這反而是熱邪太盛,拒絕陰氣所導致的疾病,並非是寒。)
《平人氣象篇》說:病患發熱但脈象卻平靜,腹瀉時脈象反而變大,失血過多時脈象反而變得有力,這是疾病在體內。脈象虛弱,是疾病在體表。脈象遲滯堅硬的,都難以治療。《大奇論》說:脈來搏動有力,又出現流鼻血和身體發熱的,是危險的徵兆。如果把脈按到深層,脈氣反而往外散,表示體內有熱。
《脈經》說:大熱病,病氣為熱,脈象飽滿,稱為重實;寸關尺三部脈都虛弱,稱為重虛。《脈經》中,陰脈的數脈多為熱象,數脈是熱到極點的表現,數脈為虛或為熱,數脈且洪大,表示熱邪煩躁。脈來像懸掛的鉤子一樣浮在表面表示有熱,滑數脈,且心下感覺痞塞,表示熱邪旺盛。脈象緊而且數,表示寒熱交替發作。沉細滑疾的脈象表示有熱。
脈象數而有力且滑,表示病在體表且是熱邪;脈象沉而緊,表示上焦有熱,下焦有寒。
寸口脈浮大,且有疾病,稱為陽中之陽的疾病,會感到煩躁、脹滿、身體發熱、頭痛、腹中發熱。寸口脈實,表示熱邪在脾肺。脈象數,可能會有嘔吐,表示熱邪在胃口。關脈滑數,表示胃中有外來的熱邪;脈緩而滑,表示體內有熱。
《難經》說:發熱疾病的脈象,陰脈陽脈都浮在表面,浮脈且滑,沉脈且散澀,會有發熱和怕冷的症狀。脈浮數,是溫病的表現。身體發熱、頭痛、自汗、嗜睡,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是風溫的症狀。
《活人書》說:中脘有痰,會讓人感到怕冷發熱,怕風,自汗。寸口脈浮,胸口痞悶脹滿,症狀類似傷寒,但頭不痛,脖子不僵硬,是一種不同的情況。熱病已經出汗,但脈象仍然急躁有力,表示陰脈已經到極點,是危險的徵兆。熱病沒有出汗,但脈象急躁有力,表示陽脈已經到極點,是危險的徵兆。脈象浮且澀,澀且身體發熱的,是危險的徵兆。
3. 治法
4. 治熱有表裡之分
《病機機要》曰: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有暴熱而為熱者,乃久不宣通而致也。有服溫藥而為熱者,有惡寒戰慄熱者。及其治也,小熱之氣,涼以取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制之。制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
苦者治臟,臟屬陰而居內;辛者治腑,腑屬陽而在外。故內音下之,外者發之。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
白話文:
《病機機要》說:有發散在外的熱,稱為表熱;沒有發散在外的熱,稱為裡熱。有突然發生的熱,是因為身體鬱積很久,氣機不通暢所導致。也有因為服用溫熱藥物而產生熱,以及發冷顫抖後發熱的情況。至於治療方面,輕微的熱,用涼性的藥物來處理;較嚴重的熱,用寒性的藥物來處理;非常嚴重的熱,用發汗的方式來處理。發汗若沒完全退熱,就用反向的方式來抑制熱。抑制熱若沒完全退熱,就找出熱的歸屬來削弱它。
苦味的藥物能治療臟,臟屬於陰且在身體內部;辛味的藥物能治療腑,腑屬於陽且在身體外部。所以內部的病要用往下疏導的方式處理,外部的病要用發散的方式處理。另外,也應該滋養血液、補充陰液,熱自然就會消退。
5. 治熱有補血補氣之宜
東垣曰:發熱惡熱,大渴不止,煩躁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無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證也。此血虛發躁,當以當歸補血湯主之。又有火鬱而熱者,如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非如能食而熱,口舌乾燥,大便難者,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非瀉熱補水之比。
當細分之,不可概論。如言煩躁,虛煩亦與實煩不同。如傷寒煩者,為真陽內郁,陰中伏陽之證,與陰虛燥熱,病本亦異。
白話文:
李東垣說:發燒且怕熱,口渴非常嚴重,煩躁不安且肌肉發熱,不想穿衣服,脈搏洪大但按下去卻無力,或者沒有眼睛痛、鼻子乾燥等症狀,這就不是白虎湯證了。這是因為血虛導致的煩躁發熱,應該用當歸補血湯來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火氣鬱結導致的發熱,像是食慾不振且發熱,會自汗、呼吸急促的,這是虛證,要用甘涼的藥物來瀉熱並補氣。這不同於能吃但發熱,口舌乾燥,大便困難的實熱證,實熱證要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熱。這裡的瀉熱和補充水分的方式也不一樣。
所以要仔細區分,不能一概而論。像說到煩躁,虛煩和實煩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傷寒引起的煩躁,是因為體內陽氣鬱結,屬於陰中伏陽的證候,和陰虛燥熱,病因也不同。
6. 虛熱發汗之戒
東垣曰:仲景論內外不足發熱、自汗之證,大禁發汗。若飲食勞倦,雜病發熱,身汗,表虛之證認作有餘,便用發汗,則表益虛也。
白話文:
李東垣說:張仲景在討論內外虛損導致發熱、自汗的病症時,特別告誡絕對不能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是因為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或是其他雜病引起的發熱、身體出汗,這些屬於體表虛弱的狀況,如果誤認為是實熱,就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只會讓體表更加虛弱。
7. 五臟熱治
心熱者,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其證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實則瀉心湯,虛則硃砂安神丸。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日西熱甚,乃皮毛之熱,其證必見喘咳。寒熱輕者,瀉白散,實則涼膈散,虛則人參白虎湯。
肝熱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當寅卯間尤甚。其脈弦,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痿不能起於床者,瀉青丸。實則柴胡飲子。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熱在肌肉,過夜尤甚,其證必怠情,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瀉黃散。實則調胃承氣湯,虛則人參黃耆散。
腎熱者,輕手重手俱不熱。如重手按至骨分,其蒸熱手如火,其人骨蘇蘇如蟲蝕,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實則滋腎丸,本滋陰法也。無實不可瀉。氣實脈盛,身熱煩擾,宜三一承氣湯、涼膈散等藥下之。熱在中,四順清涼飲,在下八正之類。夜熱多,或有汗,或鼻衄,身熱而便難,四物去芎加黃連、生地、地骨皮之類。
日熱多,熱在氣分,柴胡飲子、白虎湯。有輕手按之熱甚,重手取之不甚熱,此熱在肌表,宜清之。竹茹、竹葉、地骨皮、麥門冬之類。有神氣怫鬱而熱,宜清神散。熱在上而陰水不升,陰火騰沸,宜升陽瀉火法,虛者補之。初病陽證而失於下,至變似陰,而不可用白虎湯之類。
有食傷太陰而熱,或停食而下之,痰液不散,鬱結成熱,宜導開之。因積滯而蓄熱,當先損積而熱自退。有丹毒熱腫,氣鬱結滯,並可解散,隨證用藥。此候欲發瘡毒,分六淫治。墜浮留之火,須紫雪、硃砂、琥珀、犀角之類。陰虛精滑,元氣脫者,用滋陰藥,燥者潤之。(方法見燥門。
)有蓄血證者,宜下之。汗下後,元氣虛而下陷,陰陽之氣揭薄而不起,為虛熱,宜與來復丹、靈砂丹之類。汗下後,脈燥、身熱、大渴飲水不已者,先掘井泉,取水飲之。有鬱冒諸風為熱,宜防風通聖散,川芎、石膏之類。有肺燥鬱熱,或火乘之者,宜清之,白虎湯加地骨皮。
元氣不足,胃氣下陷為熱,宜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加血藥。從治,藥使酒煎,或濕熱為佐使;反治,蜜煎鳥頭之類。其候欲發斑疹、身熱者,升麻湯之類發之。
白話文:
五臟熱症的治療
**心熱:**輕輕按壓皮膚下、肌肉上的位置,才能感覺到熱,如果按到皮膚表面反而不熱,代表熱在血管中。症狀有心煩、心痛、手掌發熱和打嗝。治療:實熱用黃連瀉心湯、導赤散;虛熱用硃砂安神丸。
**肺熱:**輕輕按壓才能感覺到熱,稍用力就感覺不到熱,且下午發熱明顯,代表熱在皮膚表面。症狀一定會有喘咳。輕微的寒熱可用瀉白散;實熱用涼膈散;虛熱用人參白虎湯。
**肝熱:**用力按壓,在肌肉下到骨頭上的位置才感覺到熱,尤其在清晨時段更明顯。脈象呈現弦狀,四肢感到脹悶、排便困難、抽筋、容易發怒、驚嚇、四肢困乏發熱、筋脈萎軟無力無法起床。治療:瀉青丸;實熱用柴胡飲子。
**脾熱:**輕輕按壓不熱,用力按壓到筋骨也不熱,在輕重按壓之間的位置(肌肉層)才有熱感,且夜晚更明顯。症狀一定會有精神疲憊、嗜睡、四肢無力、不想活動。治療:瀉黃散;實熱用調胃承氣湯;虛熱用人參黃耆散。
**腎熱:**輕壓和重壓都不覺得熱,但如果用力按壓到骨頭的位置,會感覺到像火烤一樣的發熱感,並且骨頭有螞蟻啃食般的酥麻感,骨頭感到困乏發熱,無法起床。治療:實熱用滋腎丸,以滋陰為主,沒有實熱則不可用瀉法。如果氣盛脈搏強勁,身體發熱煩躁,可服用三一承氣湯、涼膈散等藥來通便。熱在中焦用四順清涼飲,熱在下焦用八正之類的藥。如果晚上發熱明顯,可能會有出汗、流鼻血、身體發熱且排便困難,可用四物湯去除川芎,加入黃連、生地、地骨皮等藥。
**白天發熱明顯:**代表熱在氣分,可使用柴胡飲子、白虎湯。如果輕按熱感強,重按熱感減弱,代表熱在皮膚表面,應該用清熱的藥物,例如竹茹、竹葉、地骨皮、麥門冬等。如果精神鬱悶而發熱,可用清神散。如果熱在上而陰液無法上升,導致虛火上炎,應該用升陽瀉火的方法,虛弱者則要補養。初期是陽證,但因治療不當轉變成類似陰證,此時不宜使用白虎湯等藥。
**飲食傷及脾胃導致的發熱:**可能是因為停食而用瀉藥,導致痰液無法散開,鬱積成熱,應該用導開的方式來治療。因積食而蓄熱,應該先消除積食,熱自然就會退去。如果是丹毒熱腫,氣鬱結滯,也可以用解散的方式治療,並根據症狀用藥。如果出現要發瘡毒的徵兆,要根據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來治療。對於浮游的虛火,需要使用紫雪、硃砂、琥珀、犀角之類的藥物來降火。陰虛精液滑脫,元氣虛脫者,要用滋陰藥物,乾燥者則要潤燥。(方法請參考燥門。)
**有蓄血症狀者:**應該用通便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發汗或通便後,元氣虛弱下陷,陰陽之氣衰弱無法提昇,導致虛熱,可使用來復丹、靈砂丹等藥物。如果發汗或通便後,脈搏乾燥、身體發熱、口渴難耐,應先飲用井水(比喻滋陰降火)。如果因鬱悶、感受風邪而發熱,可用防風通聖散、川芎、石膏等藥。如果是肺燥鬱熱,或被火邪侵襲,應該用清熱的方法,如白虎湯加地骨皮。
**元氣不足,胃氣下陷導致發熱:**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則要加入補血藥。順應病勢治療,藥物用酒煎,或加入濕熱性質的藥材做輔助。反向治療則用蜜煎烏頭等藥。如果出現要發斑疹、身體發熱的徵兆,可用升麻湯之類的藥物來促使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