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一 (4)
卷之二十一 (4)
1. 解表熱劑
人參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解肌湯,九味羌活湯,(以上方通治傷風傷寒發熱,解肌。方見傷寒門。)
(河間)六神通解散,治發熱頭痛,身熱,脈洪,無汗。
麻黃(一錢),甘草(一錢),黃芩,蒼朮(各一錢),石膏,滑石(各錢半),
水二盞,薑蔥同煎一盞,溫服。
白話文:
人參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解肌湯、九味羌活湯,這幾種方劑都可以治療傷風傷寒引起的发热,具有解肌功效。這些方劑的具体内容可以在傷寒門中找到。
(河間)六神通解散,可以治療发热頭痛、身体发热、脉搏洪大、不出汗的症状。
麻黃(一錢)、甘草(一錢)、黃芩、蒼朮(各一錢)、石膏、滑石(各錢半)。
用兩杯水,加入生姜、葱一起煎煮成一杯,溫溫的服用。
2. 攻裡熱諸劑
大金花丸(方見火門),調胃承氣湯,三一承氣湯(方見傷寒門。)
當歸承氣湯,治燥熱,裡熱,鬱熱為病,或皮膚枯燥,咽乾鼻乾,或便溺結秘,俱效。
當歸,大黃(各三錢),芒硝,甘草(各一錢),
水二盞、姜一片,煎服。
(《宣明》)四生丸,治一切積熱,痰熱,風秘,積熱,常服,順肌膚耐老。
白話文:
大金花丸、調胃承氣湯、三一承氣湯,這些方劑的詳細說明可以在火門和傷寒門找到。當歸承氣湯可以用於治療燥熱、裡熱、鬱熱引起的疾病,例如皮膚乾燥、口乾鼻乾、便秘等。處方為當歸、大黃各三錢,芒硝、甘草各一錢,水二盞,薑一片,煎服。宣明中記載,四生丸可以治療各種積熱、痰熱、風秘等病症,常服可以使肌膚光滑,延緩衰老。
大黃,牽牛(各一兩),芒硝(五錢),皂角(六錢),
上為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白湯下。
(《袖珍》)積熱金花丸,治三焦積熱煩躁,臟腑秘結。
大黃(一兩),牽牛(五錢),
上為末,薄荷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白湯下。
八正散,治熱,臟腑膀胱熱痛,淋澀不通。(方見淋濁門。)
白話文:
大黃、牽牛各一兩,芒硝五錢,皂角六錢,研磨成粉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白湯送服。此方名為「金花丸」,用於治療三焦積熱導致的煩躁、臟腑便秘。
另外,大黃一兩,牽牛五錢,研磨成粉末,用薄荷湯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白湯送服。此方名為「八正散」,用於治療熱症導致的臟腑膀胱熱痛、小便淋澀不通。詳細方劑請參閱淋濁門。
3. 兼退表裡熱諸劑
(《宣明》)雙解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防風通聖散(方並見傷寒門。)
柴胡飲子,治一切積熱,肌骨蒸熱,往來寒熱,及傷寒發熱汗不解,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經水不通,皆治。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當歸,芍藥,大黃(各等分),
白話文:
《宣明》記載的雙解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防風通聖散等方劑,都可以在傷寒門中找到。柴胡飲子則用來治療各種積熱症狀,包括肌骨蒸熱、往來寒熱、傷寒發熱汗不解、骨蒸、肺痿喘嗽,以及婦女經水不通等病症。其組成包括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當歸、芍藥和大黃,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服。
防風當歸飲子,治脾腎真陰虛損,肝心風熱鬱甚,陽盛陰衰,一切虛熱壅滯,悉能宣通氣血,調順飲食。
防風,當歸,柴胡,大黃(各一錢),人參,黃芩,芍藥,滑石,甘草(各七分),
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洗心散,治風熱痰滯,心經積熱,口苦唇燥,眼澀大便澀,小便赤。
當歸,芍藥,白朮(各一錢),防風,荊芥,麻黃,大黃,甘草(各七分),
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上咀
每次服用七錢,用兩碗水煎成一碗,飯後服用。
[防風當歸飲子]
此方用於治療脾腎精氣虧虛、肝心風熱鬱結、陽盛陰虛、各種虛熱壅滯等症狀。它能宣通氣血,調和飲食。
藥材
- 防風、當歸、柴胡、大黃(各一錢)
- 人參、黃芩、芍藥、滑石、甘草(各七分)
煎藥方法
- 用兩碗水,加入三片薑,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
[洗心散]
此方用於治療風熱痰滯、心經積熱、口苦唇燥、眼澀大便乾燥、小便發紅等症狀。
藥材
- 當歸、芍藥、白朮(各一錢)
- 防風、荊芥、麻黃、大黃、甘草(各七分)
4. 清氣分熱劑
人參白虎湯(方見傷寒門。),清心蓮子飲(方見淋症門。)
(《良方》)清氣散,治風熱壅盛,上膈煩悶。
川芎,羌活,柴胡,前胡,茯苓(各八分),人參,獨活,青皮,白朮,枳殼,甘草(各七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溫服。
白話文:
「人參白虎湯」的方劑在傷寒門中可以找到,「清心蓮子飲」的方劑則在淋症門中可以找到。
《良方》記載,清氣散可以治療風熱壅盛,導致上膈煩悶的病症。
藥方包括:川芎、羌活、柴胡、前胡、茯苓(各八分)、人參、獨活、青皮、白朮、枳殼、甘草(各七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二盞,加入姜三片,煎煮至八分,溫服。
5. 涼血分熱劑
(《元戎》)四物二連湯,治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晝則了明,夜則發熱。
當歸,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川芎,黃連,胡黃連(各八分),水盞半,加姜煎。
(《宣明》)四順清涼飲子,治血熱壅實,面赤蘊結,煩悶。
大黃(蒸),赤芍藥,當歸,甘草(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食後通口服。
白話文:
功效
治療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白天精神清醒,晚上發熱。
藥方
- 當歸、生地黃、白芍藥 (各一錢)
- 川芎、黃連、胡黃連 (各八分)
用法
水一盞半,加入薑片煎煮。
功效
治療血熱壅實,面部發紅且有結塊,煩躁不安。
藥方
- 大黃 (蒸熟)
- 赤芍藥
- 當歸
- 甘草 (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