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一 (33)
卷之八十一 (33)
1. 外科附方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服。
復元通氣散,治乳癰、便毒、腫痛,及一切氣滯腫毒,如打撲傷損,閃肭作痛及疝氣,尤效。
木香,茴香,青皮,陳皮,穿山甲(炒),白芷,甘草,漏蘆,貝母(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秘傳》)圍藥鐵井欄,敷一切惡毒,即收斂消腫神效。
牛糞灰(曬乾燒灰,用新瓷罐盛之干處),鐵線草,草烏,五倍子,白芨,白斂,貝母心,陳小粉(炒極黃色,各等分,惟牛糞灰加倍用)
上為末,看疽大小,用釅醋煎熱調藥如糊,敷瘡四圍,中流錢孔,以出毒氣,干則易之。瘡勢甚者,如惡寒發熱,隨用飛龍活命等湯出汗,無不平安。
鐵箍散,治一切癰疽腫毒,圍之不開,走而自消。
霜後芙蓉葉,蒼耳草,山慈姑,白芷梢,川大黃,川黃柏(醋炙),白芨面(各等分),
上用水調,敷四圍,中留一孔,如干,以水潤之。
護心托裡散,治諸腫毒疔發,曾經汗下,毒氣入心,迷悶嘔吐,服此護心。一服不消,再服之效。
滴乳香(一兩),真綠豆粉(四兩),
上研勻,每服三錢,不拘時甘草湯調服。
秘驗白芨散,治大小瘡疽,敷之即散。(無錫葉尚書傳。)
白芨(八兩),烏骨雞(焙乾),紅藥子(四兩),雄黃,輕粉,紅芽大,戟(各半兩),
上為末,醋調敷患處。
白話文:
水煎服法:
取兩碗水煎煮成一碗,飯後服用。
復元通氣散:
治療乳房癰腫、下體瘡毒、腫痛,以及一切因氣滯引起的腫毒,例如跌打損傷、扭傷引起的疼痛,還有疝氣,效果尤其好。
藥材:木香、茴香、青皮、陳皮、穿山甲(炒過)、白芷、甘草、漏蘆、貝母(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服。
圍藥鐵井欄:
外敷於各種惡性瘡毒,能迅速收斂消腫,效果神奇。
藥材:牛糞灰(曬乾後燒成灰,用新的瓷罐裝好放在乾燥處)、鐵線草、草烏、五倍子、白芨、白蘞、貝母心、陳年小粉(炒至極黃,各等分,牛糞灰用量加倍)。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根據瘡的大小,用濃醋煎熱調成糊狀,敷在瘡的四周,中間留出一個像錢幣大小的孔洞,讓毒氣排出。藥膏乾了就換新的。如果病情嚴重,出現惡寒發熱,可以配合服用飛龍活命等湯藥,幫助發汗,即可平安無事。
鐵箍散:
治療各種癰疽腫毒,如果腫塊無法消散,敷上此藥,腫塊就會自行消退。
藥材:霜後芙蓉葉、蒼耳草、山慈姑、白芷梢、川大黃、川黃柏(醋炙)、白芨面(各等分)。
用水調和以上藥材,敷在腫塊四周,中間留一個孔洞。如果藥膏乾了,就用水潤濕。
護心托裡散:
治療各種腫毒、疔瘡,如果曾經發汗或用瀉藥,導致毒氣入心,出現昏迷、嘔吐等症狀,服用此藥可以保護心臟。服用一次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
藥材:滴乳香(一兩)、真綠豆粉(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三錢,不拘時間,用甘草湯調服。
秘驗白芨散:
治療各種大小瘡疽,敷上此藥即可消散。(此方由無錫葉尚書傳出)
藥材:白芨(八兩)、烏骨雞(焙乾)、紅藥子(四兩)、雄黃、輕粉、紅芽大戟(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