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一 (2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一 (25)

1. 外科附方

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或酒下。風疾更煨蔥一莖,酒下。孕婦勿用。

如聖丸,治癩風。(即大麻風。)

全蠍(酒洗),連翹,天麻,防風(各兩半),荊芥,川芎,當歸(酒洗),黃柏,羌活,桔梗,大黃(炮),滑石,石膏(煅),白朮,麻黃,苦參,殭蠶(炒),蟬蛻,芍藥,山梔子,枳殼,細辛,皂角刺,大風子肉(各一兩),獨活,人參,鬱金,芒硝,黃連(各半兩),白芷(一兩),

上共為細末,用紅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六安茶煎湯送下,日進三服,半年愈。小便尿如靛色,此痛之深者,只用此藥兩料。如眉發脫落,日漸生者,切不可食羊肉、鵝、雞、豬頭蹄、鯉魚、生冷,如肯食淡,百日全愈。如瘡破裂,只用大風子殼煎洗。春夏滑石、石膏依方用,秋冬二味減半,遇春分、秋分,服防風通聖散一帖,空心服,利三四次,以粥補之。

當歸補血湯,治瘡潰後氣血俱虛,肌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脈虛洪大,重按全無,此氣血虛也。若誤服白虎湯,必死。

黃耆(炙,六錢),當歸(酒洗,一錢),

水盞半煎七分服。

玉露散,治產後乳脈不通,身熱頭痛,大便澀滯。

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五分),桔梗,川芎,白芷(各一錢),當歸(五分),芍藥(七分),

上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服。熱甚大便秘,加大黃三分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婦人熱入血室,致寒熱如瘧,晝靜夜熱,妄語。

柴胡(錢半),黃芩,人參,生地黃,甘草(各一錢),半夏(六分),

清心湯,治瘡瘍腫痛,發熱飲冷,脈沉實,睡語不寧。

防風通聖散(每帖加黃連一錢),

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服。

破棺丹,治瘡熱極,汗多大渴,便秘譫語,或發狂結陽之證。

大黃(二兩五錢,半生半熟),芒硝,甘草(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童便酒下,白湯亦可。

托裡溫經湯,治寒伏皮毛,郁遏經絡,不得伸越,熱伏榮中,聚結,赤腫作痛,惡寒發熱,或痛引肢體。若頭腫痛焮甚,更宜砭之。方俱見頭面赤腫門。

五利大黃湯,治時毒,焮腫赤痛,煩渴便秘,脈數。

大黃(煨),黃芩,升麻(各二錢),芒硝,梔子(各一錢),

上水盞半煎七分,空心熱服。

梔子仁湯,治時毒腫痛便澀,脈沉數。

山梔仁(炒),枳殼,升麻,大黃,鬱金,牛蒡子(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水調下。

葛根牛蒡子湯,治時毒腫痛,脈數少力。

葛根,管仲,甘草,豆豉,牛蒡子(半生炒。各二錢),

上水盞半煎八分,食後服。

大黃左經湯,治四氣流注足陽明經,致腰腳腫痛,不能大小便,便閉,或惡聞食氣,喘滿自汗。

白話文:

外科附方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製成丸,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鹽水或酒送服。如果是風病,可以煨一根蔥,用酒送服。孕婦不要使用。

如聖丸,治療癩風(也就是麻風病)。

將全蠍(用酒洗過)、連翹、天麻、防風(各兩錢半),荊芥、川芎、當歸(用酒洗過)、黃柏、羌活、桔梗、大黃(炮製過)、滑石、石膏(煅燒過)、白朮、麻黃、苦參、殭蠶(炒過)、蟬蛻、芍藥、山梔子、枳殼、細辛、皂角刺、大風子肉(各一兩),獨活、人參、鬱金、芒硝、黃連(各半兩),白芷(一兩)。

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末,用紅米糊做成丸,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用六安茶煎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半年可以痊癒。如果小便像靛藍色,這是病情很深,只需要服用此藥兩劑。如果眉毛頭髮脫落,而且逐漸長出來,千萬不要吃羊肉、鵝肉、雞肉、豬頭蹄、鯉魚、生冷的食物,如果能吃清淡的食物,一百天就能完全康復。如果瘡口破裂,只需要用大風子殼煎水清洗。春夏季節,滑石、石膏按照原方使用,秋冬季節這兩味藥減半。遇到春分、秋分,服用防風通聖散一劑,空腹服用,排便三四次,用粥來補充體力。

當歸補血湯,治療瘡口潰爛後,氣血兩虛,肌肉發熱,眼睛紅,臉色紅,煩渴想喝水,白天晚上都不停歇,脈搏虛弱洪大,按下去感覺沒有力量,這是氣血虛弱的表現。如果誤服白虎湯,必定會死亡。

黃耆(炙過,六錢),當歸(用酒洗過,一錢),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七分服用。

玉露散,治療產後乳腺不通,身體發熱頭痛,大便乾澀不通暢。

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五分),桔梗、川芎、白芷(各一錢),當歸(五分),芍藥(七分),

用水兩碗煎至八分,飯後服用。如果發熱嚴重,大便秘結,加大黃三分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療婦女熱邪進入血室,導致忽冷忽熱像瘧疾,白天安靜晚上發熱,說胡話。

柴胡(一錢半),黃芩、人參、生地黃、甘草(各一錢),半夏(六分),

清心湯,治療瘡瘍腫痛,發熱喜歡喝冷飲,脈搏沉實,睡覺時說夢話不寧靜。

防風通聖散(每劑加入黃連一錢),

用水兩碗,煎至八分,飯後服用。

破棺丹,治療瘡瘍熱到極點,汗多口渴,大便秘結,胡言亂語,或者發狂屬於陽證。

大黃(二兩五錢,一半生用一半熟用),芒硝、甘草(各二兩),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製成丸,像彈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飯後用童子小便或酒送服,也可以用白開水送服。

托裡溫經湯,治療寒邪潛伏在皮膚毛孔,阻礙經絡,不能伸展,熱邪伏藏在營血中,聚結,出現紅腫疼痛,怕冷發熱,或者疼痛牽引到四肢。如果頭部腫痛發熱嚴重,更適合用針刺放血。藥方在頭面紅腫門。

五利大黃湯,治療時疫毒邪,紅腫發熱疼痛,煩渴便秘,脈搏加快。

大黃(煨過),黃芩、升麻(各二錢),芒硝、梔子(各一錢),

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空腹熱服。

梔子仁湯,治療時疫毒邪引起的腫痛,大便乾澀不通,脈搏沉而快。

山梔仁(炒過)、枳殼、升麻、大黃、鬱金、牛蒡子(炒過),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蜜水調服。

葛根牛蒡子湯,治療時疫毒邪引起的腫痛,脈搏快而無力。

葛根、管仲、甘草、豆豉、牛蒡子(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各二錢),

用水一碗半煎至八分,飯後服用。

大黃左經湯,治療四氣流注到足陽明經,導致腰腿腫痛,不能大小便,大便不通,或者厭惡聞到食物的氣味,氣喘胸悶,容易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