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一 (24)
卷之八十一 (24)
1. 外科附方
柘黃(一兩,為末),百齒霜(即頭垢。二錢),
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飲下。柘黃即柘樹所生,色黃,狀如靈芝,江南最多,北方鮮有。
萬金散,治癰疽、惡核、腫痛、發背等瘡,不論已潰未潰者。
栝蔞(一個,全),沒藥,乳香(各一錢,研),甘草節(二錢),
先以栝蔞、甘草用無灰酒二碗,煎一碗,去渣,入乳沒,不拘時服。
苦參丸,治一切瘡毒,焮痛作渴或煩躁。
苦參(不拘多少,為末),
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二錢,溫酒下。
秦艽蒼朮湯,治腸風痔漏,大便秘澀。
黃柏(酒炒),澤瀉,歸尾(酒洗),防風(各一錢),皂角仁(燒存性),秦艽,蒼朮(制),桃仁(各錢半),檳榔(五分),大黃(炒,量入)
水二盞煎八分,空心服。
卷柏散,治臟毒便血。
卷柏(生石上,高四五寸,根黃如絲,上有黃點。焙乾用),黃耆(蜜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空心米飲調下。
寒水石散,治痔發熱作痛。
寒水石,朴硝(各等分),
為末,空心溫水調下二錢。
白芷升麻湯,治臀癰腫痛,右手脈大,未成膿者。
白芷(錢半),升麻,桔梗(各一錢),生黃芩(三錢),紅花,炙甘草(各五分),酒黃芩(四錢),
上作一服。水一盞,酒半盞,煎八分,食後服。
內托升麻湯,治婦人乳癰,結核或腫痛並效。久而不消者,宜以托裡藥為主,間服此藥。
栝蔞仁(三錢),升麻,連翹,青皮,甘草節(各二錢),
上水煎服。若數劑不消,宜用托裡。
升麻牛蒡子散,治時毒,瘡發於頭面或胸膈,及一切瘡毒,並效。
升麻,桔梗,葛根,玄參,牛蒡子,麻黃,甘草(各錢半),連翹(二錢),
上水一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玉粉散,治一切疳瘡。
輕粉,銀硃,滑石,寒水石,孩兒茶(各二錢),冰片(二分),
上為極細末,香油調搽,濕者干搽。若腫硬不消,用防風、荊芥、牛膝、甘草、滑石各半兩,用水三碗煎二碗,乘熱薰洗。
千兩金丸,治喉風喉痹及一切急證腫塞立效,真可以起死回生也。
蚵蚾草,銅青,大黃,牙硝(各半兩),
上為末,以白梅肉爛搗,一處和勻,每一兩作五丸。以一丸用新綿裹,噙化津涎,吐出。
破關丹,治乳蛾、喉痹、纏喉風等證。
硼砂(半兩,為末),霜梅肉(一兩)
搗爛和勻為丸,如芡實大,噙化嚥下。內服荊防敗毒散,重者服防風通聖散。
如聖黑丸子,治風寒襲於經絡,腫痛,或打撲跌墜,筋骨疼痛,瘀血不散,遂成腫毒,及風濕,四肢疼痛,或手足緩弱,行步不能前,並婦人血風勞損。
白芨,當歸(各四錢),白斂(一兩六錢),南星(三錢),百草霜,芍藥(各一兩),牛膝(焙,六錢),川烏(炮,二錢),赤小豆(一兩六錢),骨碎補(焙,八錢),
白話文:
柘黃丸
將柘黃(一種植物,曬乾磨成粉)一兩和百齒霜(也就是頭皮垢)二錢混合,用來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米湯送服。柘黃是柘樹上長出的,顏色黃色,形狀像靈芝,江南地區最多,北方很少見。
萬金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癰、疽、惡核、腫痛、發背等各種瘡,無論潰爛還是未潰爛都可以用。 用栝蔞(一個,整個)、沒藥、乳香(各一錢,磨成粉)、甘草節(二錢),先用栝蔞和甘草加無灰酒兩碗煎成一碗,去渣,再加入乳香和沒藥,不拘時間服用。
苦參丸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瘡毒,症狀包括發熱疼痛、口渴或煩躁。 用苦參(不論多少,磨成粉),用水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
秦艽蒼朮湯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腸風痔漏、大便乾澀。 用黃柏(用酒炒過)、澤瀉、當歸尾(用酒洗過)、防風(各一錢)、皂角仁(燒成炭)、秦艽、蒼朮(炮製過)、桃仁(各一錢半)、檳榔(五分)、大黃(炒過,用量視情況而定),加水兩碗煎成八分,空腹服用。
卷柏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內臟毒素引起的便血。 用卷柏(生長在石頭上,高四五寸,根部黃色像絲,上面有黃點,烘乾使用)和黃耆(用蜂蜜炙過,等量),將兩者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空腹米湯調服。
寒水石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痔瘡發作時的發熱疼痛。 用寒水石和朴硝(等量)磨成粉,每次空腹用溫水調服二錢。
白芷升麻湯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臀部癰腫痛,症狀是右手脈搏跳動較大,但還沒有化膿的情況。 用白芷(一錢半)、升麻、桔梗(各一錢)、生黃芩(三錢)、紅花、炙甘草(各五分)、酒黃芩(四錢),將它們混合成一副藥,用水一碗、酒半碗煎成八分,飯後服用。
內托升麻湯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的乳癰,無論是結塊還是腫痛都有效果。如果久久不消退,應該以托裡藥為主,配合服用此藥。 用栝蔞仁(三錢)、升麻、連翹、青皮、甘草節(各二錢),加水煎服。如果服用幾次還不消退,就要使用托裡藥。
升麻牛蒡子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時毒,瘡發在頭面部或胸膈,以及各種瘡毒,都有效果。 用升麻、桔梗、葛根、玄參、牛蒡子、麻黃、甘草(各一錢半)、連翹(二錢),加水一碗、薑三片煎成八分,飯後服用。
玉粉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疳瘡。 用輕粉、銀硃、滑石、寒水石、孩兒茶(各二錢)、冰片(二分),將它們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香油調勻後塗抹,濕的瘡用乾粉塗抹。如果腫硬不消,可以用防風、荊芥、牛膝、甘草、滑石各半兩,用水三碗煎成兩碗,趁熱薰洗。
千兩金丸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喉風、喉痹及一切緊急的腫脹阻塞,效果迅速,真的可以起死回生。 用蚵蚾草、銅青、大黃、牙硝(各半兩),將它們磨成粉,再用爛的白梅肉搗成泥,和藥粉混合均勻,每一兩做成五顆藥丸。每次用一顆藥丸,用新棉花包好,含在嘴裡使其融化,吞下唾液。
破關丹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乳蛾、喉痹、纏喉風等症狀。 用硼砂(半兩,磨成粉)和霜梅肉(一兩)搗爛混合均勻,做成芡實大小的丸子,含在嘴裡使其融化,吞下。內服荊防敗毒散,病情嚴重的服用防風通聖散。
如聖黑丸子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寒侵入經絡引起的腫痛,或者跌打損傷、瘀血不散造成的腫毒,以及風濕引起的四肢疼痛,或手腳無力,行走困難,還有婦女因血虛勞損引起的疾病。 用白芨、當歸(各四錢)、白斂(一兩六錢)、南星(三錢)、百草霜、芍藥(各一兩)、牛膝(焙過,六錢)、川烏(炮製過,二錢)、赤小豆(一兩六錢)、骨碎補(焙過,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