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一 (21)
卷之八十一 (21)
1. 外科附方
五香餅,治瘰癧、流注、腫塊,或風寒襲於經絡,結腫或痛。用香附為末,酒和,量瘡大小作餅,覆患處,以熨斗熨之,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自潰。若風寒濕毒,宜用薑汁作餅。
內塞散,治陰虛,陽氣湊襲患腫,或潰而不斂,或風寒襲於患處,致氣血不能運用,久而不愈,遂成漏證。
附子(一個,童便浸,三日一換,切作四塊,再浸數日,炮一兩),肉桂,赤小豆,甘草(炙),黃耆(炙),當歸(酒洗),茯苓,白芷,桔梗,川芎,人參,遠志(去心),厚朴(薑汁炒。各一兩),防風(四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或酒糊丸,鹽湯下亦可。
當歸散,治婦人陰中突出一物,長五六寸,名陰挺。
當歸,黃芩(各二兩),牡蠣(兩半),蝟皮(一兩),芍藥(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或滾湯調下。如不應,更以補中益氣湯,倍加升麻、柴胡兼服之。
栝蔞仁湯,治產後惡露不盡,或經後瘀血作痛,或腸胃間停滯瘀血作痛,或作癰,並可治之。
薏苡仁(四錢),桃仁(去皮尖,研),牡丹皮,栝蔞仁(各錢半),
上水二盞煎八分,食前服。
四君子湯,治脾胃虛弱,便血不止。(方見脾胃門。)
神異膏,治癰疽瘍毒甚效,此瘡中第一藥也。
露蜂房(子多者,一兩),蛇蛻(鹽水洗,焙,半兩),黃丹(十二兩),真麻油(二斤)
先用黃耆、玄參、杏仁入油,煎至黑色,方入蜂房、蛇蛻、男發,再煎至黑色,濾去渣,徐徐入黃丹,慢火煎,以柳枝不住手攪,滴水捻,軟硬得中,則成膏矣。
沖和膏,治一切瘡腫不甚熱,積日不消。
紫荊皮(炒,半兩),赤芍藥(炒,二兩),獨活(去節炒,三兩),白芷(一兩),菖蒲(一兩),
上為末,蔥湯調搽。
神功散(即四生散)治臁腿生瘡,經久不愈,類風癬,名腎藏風瘡,如上攻,則眼目昏花。並治一切風癬疥癩。
生白附子,黃耆(炙),獨活,蒺藜
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用豬腰子一個,批作片,勿斷,入末藥,濕紙裹煨熟。空心連腰細嚼,鹽湯下。風癬酒下。
通聖散,治時毒焮腫,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玄明粉(一錢半),牙皂角,川芎(各一錢),藜蘆(五分),躑躅花(二分半),
上為細末,用紙捻蘸少許,紝鼻內,取嚏為效。
人參荊芥湯,治婦人血風發熱,或瘡毒瘙癢,肢體疼痛,頭目眩昏,煩渴盜汗,或月水不調,臍腹疼痛,痃癖積塊。
人參,桂心,柴胡,鱉甲(醋炙),荊芥,枳殼,生地黃(酒洗),酸棗仁(炒),羚羊角(鎊),白朮(各一錢),川芎,當歸(酒洗),防風,炙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入羚羊末,食後服。
白話文:
五香餅:用來治療瘰癧(淋巴結核)、流注(皮下膿腫)、腫塊,或是風寒侵襲經絡導致的腫脹或疼痛。將香附磨成粉,用酒調和,根據瘡的大小做成餅狀,敷在患處,再用熨斗熨熱。還沒形成的腫塊可以使其消散,已經形成的則會自行潰破。如果是風寒濕毒引起的,可以用薑汁調和做餅。
內塞散:用來治療陰虛體質,陽氣過盛導致的腫脹,或是瘡瘍潰破後久不收口,又或是風寒侵襲患處,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久治不癒,最終形成瘻管。 藥材包含:炮製過的附子(用童子尿浸泡,每天更換,三天後切成四塊,再浸泡數日)、肉桂、赤小豆、炙甘草、炙黃耆、酒洗當歸、茯苓、白芷、桔梗、川芎、人參、去心遠志、薑汁炒過的厚朴,以及防風。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早晨空腹用溫酒調服。也可以用酒調成糊做成藥丸,用鹽水送服。
當歸散:用來治療婦女陰道內突出一個物體,長約五六寸,稱為陰挺(子宮脫垂)。 藥材包含:當歸、黃芩、牡蠣、蝟皮,以及芍藥。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溫酒或熱開水調服。如果效果不佳,再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倍加入升麻、柴胡一起服用。
栝蔞仁湯:用來治療產後惡露排不乾淨,或是月經後瘀血疼痛,或是腸胃間有瘀血停滯導致的疼痛,或是長瘡癰,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藥材包含:薏苡仁、去皮尖研碎的桃仁、牡丹皮,以及栝蔞仁。 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煎至八分,飯前服用。
四君子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便血不止。(此方在脾胃門中有記載。)
神異膏:用來治療癰疽、瘡瘍等毒性很強的疾病,效果很好,是治療瘡瘍的首選藥。 藥材包含:蜂巢(有很多幼蟲的)、蛇蛻(用鹽水洗淨,烘乾)、黃丹,以及純正的麻油。 先將黃耆、玄參、杏仁放入麻油中煎至黑色,再加入蜂巢、蛇蛻、男性的頭髮,繼續煎至黑色,濾去藥渣,慢慢加入黃丹,用小火煎熬,用柳枝不停攪拌,滴入水中,如果軟硬適中,就製成藥膏了。
沖和膏:用來治療各種瘡腫,但沒有發熱的情況,而且持續多日不消退。 藥材包含:炒紫荊皮、炒赤芍藥、炒獨活、白芷,以及菖蒲。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用蔥湯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神功散(又稱四生散):用來治療小腿上生的瘡,久治不癒,類似風癬,又稱腎藏風瘡。如果向上蔓延,會導致眼花。同時也可以治療各種風癬、疥瘡、癩病。 藥材包含:生白附子、炙黃耆、獨活,以及蒺藜。 將上述藥材等份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豬腰子一個,切成薄片,但不要切斷,將藥粉放入其中,用濕紙包裹後煨熟。早晨空腹連腰子一起細嚼,用鹽湯送服。如果是治療風癬,可以用酒送服。
通聖散:用來治療時行疫毒導致的紅腫,以及咽喉不適。通過打噴嚏來宣洩毒素。 藥材包含:玄明粉、牙皂角、川芎、藜蘆,以及躑躅花。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紙捻蘸取少許,塞入鼻孔,打噴嚏即可見效。
人參荊芥湯:用來治療婦女血風導致的發熱,或是瘡毒瘙癢,肢體疼痛,頭暈目眩,煩渴盜汗,或是月經不調,臍腹疼痛,痃癖積塊。 藥材包含:人參、桂心、柴胡、醋炙鱉甲、荊芥、枳殼、酒洗生地黃、炒酸棗仁、羚羊角、白朮、川芎、酒洗當歸、防風,以及炙甘草。 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三片薑,煎至八分,加入羚羊角粉,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