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一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一 (15)

1. 外科附方

沉香,木香,麝香,連翹,射干,升麻,丁香,獨活,甘草(炙),桑寄生(各一錢),大黃(便秘者加之),黃耆,木通,乳香(各錢半),

每服五錢,水一盞煎八分,取利。

黃連敗毒散,治癰疽腫盛,外感焮痛,或麻木,服此,更宜蒜灸。

黃連(酒拌),羌活,獨活,黃柏(酒炒),生地黃(酒洗),知母(酒拌炒),黃芩(酒炒),防風,當歸尾(酒洗),連翹(各一錢),蘇木,藁本,防己(酒拌),桔梗,陳皮,澤瀉,黃耆(蜜水拌炒。各一錢),人參,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當歸黃耆湯,治瘡瘍,臟腑已行,如痛不能忍者,宜和榮衛。

當歸,黃耆,生地黃,川芎,地骨皮,芍藥(各五分),

水盞半煎服。發熱加黃芩,熱躁不能睡臥者加梔子。如嘔,則是濕氣侵胃,倍加白朮。

飛龍奪命丹,(一名蟾酥丸。)

治疔瘡發背,及惡證。不痛,或麻木,或嘔吐,重者昏憒,服此即蘇。不起發者即發,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嘔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有回生之功,乃惡證中至寶也。

真蟾酥(乾者,酒化),輕粉(各五分),明礬(枯),銅綠,寒水石(炒),乳香,沒藥,麝香(各錢),硃砂(三錢,細研),蝸牛(二十個,另研,無亦效。即螺螄負殼而行者)

上各研末,將蝸牛研爛,入藥末搗勻,少加酒,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二丸,用生蔥白三五寸,病者自嚼爛,吐於手心,男左女右,包藥在內,熱酒連蔥送下,取汗,如人行五七里,汗出為效。重者再服青囊方,加雄黃(二錢)、蜈蚣(一條)、血竭、膽礬、冰片(各三分)。

(海藏)奪命丹,治惡瘡、腦疽、發背。

大黃,牡蠣(各一兩),生薑,沒藥,乳香(各半兩),

上為粗未,分作二服。每服用好酒一升,炭火熬數沸,用碗盛之,露一宿,次早空心溫服之。不可亂傳。

內托復煎散,治腫焮於外,根盤不深,形證在表,其脈浮,痛在皮肉。邪氣盛則必侵於內,急須內托,以救其里也。

地骨皮,黃耆,防風(各二錢),芍藥,黃芩,白朮,茯苓,人參,甘草,當歸,防己(各二兩),桂(半兩),

上咀,先將蒼朮一升,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蒼朮渣,入前藥十二味,煎至三四盞,濾絞清汁,作三四服,終日服之。又煎蒼朮渣,復煎湯去渣,再煎前十二味藥渣服之。此除濕散鬱熱,使胃氣和平,如或未已,再行半料服之,若大便秘及煩熱,少服黃連湯。如微利,煩熱已退,卻服復煎散半料,如此,使榮衛俱行,邪氣不能內侵也。

(《精要》)內托散(一名護心散)一日至二日之內,宜連進數服。

白話文:

外科附方

將沉香、木香、麝香、連翹、射干、升麻、丁香、獨活、炙甘草、桑寄生各取一錢,大黃(便秘者加量),黃耆、木通、乳香各取一錢半。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杯煎煮至八分,服用後能幫助排泄。

黃連敗毒散,用來治療癰疽腫脹嚴重,外感發炎疼痛,或有麻木感的情況。服用此藥後,更適合配合大蒜灸來治療。

黃連(用酒拌過)、羌活、獨活、黃柏(用酒炒過)、生地黃(用酒洗過)、知母(用酒拌炒)、黃芩(用酒炒過)、防風、當歸尾(用酒洗過)、連翹各取一錢,蘇木、藁本、防己(用酒拌過)、桔梗、陳皮、澤瀉、黃耆(用蜜水拌炒)各取一錢,人參、炙甘草各取五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兩杯,加生薑三片,煎煮至八分,在飯後服用。

當歸黃耆湯,用來治療瘡瘍,如果疼痛到無法忍受,需要調和身體的氣血。

當歸、黃耆、生地黃、川芎、地骨皮、芍藥各取五分。

用水一杯半煎煮後服用。如果發熱,加入黃芩;如果熱躁不安、無法入睡,加入梔子。如果出現嘔吐,表示是濕氣侵犯到胃,需要加倍白朮的用量。

飛龍奪命丹,(又名蟾酥丸。)

用來治療疔瘡、發背等嚴重疾病。無論是沒有疼痛、麻木、嘔吐,還是嚴重到昏迷,服用此藥後都能恢復。對於沒發出來的瘡會使之發出,不痛的會開始疼痛,痛到極點會停止,嘔吐會停止,未形成的瘡會消散,已形成的瘡會潰破。此藥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是治療惡性疾病的珍寶。

真蟾酥(乾燥的,用酒化開)、輕粉各取五分,明礬(煅燒過)、銅綠、寒水石(炒過)、乳香、沒藥、麝香各取一錢,硃砂(研磨成細末)三錢,蝸牛(二十個,另外研爛,沒有也可以,就是背著殼爬行的螺螄)。

將以上藥材各自研磨成粉末,把蝸牛研爛,加入藥粉中搗勻,加入少許酒,做成丸子,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生蔥白三五寸,讓病人自己嚼爛,吐在手心,男性用左手,女性用右手,將藥丸包在蔥白裡,用熱酒連同蔥白一起送服,服用後會有出汗的效果,如同步行五七里路。病情嚴重者再服用青囊方,加入雄黃(二錢)、蜈蚣(一條)、血竭、膽礬、冰片(各三分)。

(海藏)奪命丹,用來治療惡性瘡、腦疽、發背。

大黃、牡蠣各取一兩,生薑、沒藥、乳香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分成兩份服用。每次取一份,用好酒一升,用炭火熬煮幾次,用碗盛裝,露天放置一晚,第二天早上空腹溫服。此方不可隨意傳播。

內托復煎散,用來治療腫脹發紅,但病根不深,病症表現在皮膚,脈象浮,疼痛在皮膚肌肉的疾病。邪氣盛則會侵入體內,必須及時採用內托法,來保護身體內部。

地骨皮、黃耆、防風各取二錢,芍藥、黃芩、白朮、茯苓、人參、甘草、當歸、防己各取二兩,桂枝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先將蒼朮一升,用水五升煎煮至三升,去除蒼朮渣,加入之前的十二味藥材,煎煮至三四碗,濾去藥渣取清汁,分成三四次,整天服用。接著將蒼朮渣再煎煮,去除藥渣,再將之前十二味藥材的藥渣煎煮服用。此方能去除濕氣、疏散鬱熱,使胃氣平和。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再服用一半劑量的藥。如果出現便秘或煩躁發熱,可以少量服用黃連湯。如果稍微腹瀉,煩躁發熱已經消退,再服用一半劑量的復煎散,這樣可以使氣血運行順暢,邪氣不能侵入身體內部。

(《精要》)內托散(又名護心散)一天到兩天內,應該連續服用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