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 (3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 (31)

1. 瘰癧

上為末,用膏子丸。每服三十丸,煎連翹湯下,十日效。

蝙蝠散,治瘰癧多年不愈神效。

蝙蝠(一個),貓頭(一個)

上以二物俱撒上黑豆同燒,其骨化、研為細末。瘡濕,即以末藥乾摻之,瘡干,以香油調敷之。內服連翹等湯,效。

化氣調經湯,治流注、瘰癧,與神應丸間服之。

香附米(四兩,酒浸一宿,曬乾),陳皮(二兩),羌活,白芷(各一兩),天花粉,牡蠣(煅),甘草(各半兩),皂角刺(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清油不拘時調下,日三次。

追毒神異湯,治瘰癧熱盛脈有力者,以此下之。

辰砂(一錢),血竭(一錢),麝香(一字。共研末),大黃(半兩),大甘草(半兩)

上分一半為末,一半咀,河水一盞煎,臨臥調末藥服,渣再煎。

托裡救苦神應丸,治一切流注癧瘡,與調經湯間服。

川烏頭(炮去皮臍),陳皮(各一兩),當歸(酒浸),甘草節,白芷,沒藥(各半兩),蟬蛻(去土,半兩),大皂角(去皮弦),生地黃,薑黃(各兩半)

上將皂角捶碎,水四碗煎二碗,濾去渣用汁,同煮烏頭,至爛為度,搗如泥,余諸藥卻另為末,和烏頭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半飢時薄荷湯下。若瘡既破,有腐腫黑肉,當服化氣調經湯,外貼太乙神聖等膏為妙。

(《綱目》)太乙膏,治瘰癧瘡神效。

沒藥(四錢),黃丹(五兩),冰片(五分),乳香,輕粉(各三錢),麝香(五分),香油(一斤)

上用清油黃丹熬成,用蔥七枝次第下,熬焦為度,槐枝攪,滴水不散,提起,卻入乳沒輕粉腦麝攪勻,瓷器收用。

琥珀膏,治頸項瘰癧,初發如梅子,結腫堅硬,漸若連珠,不消不潰,或穿穴潰膿不絕,經久難愈,漸成瘻疾,並治。

琥珀(一兩,研細),丁香,木香(各二兩),桂心(半兩),硃砂(研細),白芷,當歸,木鱉仁,防風,木通(各半兩),黃丹(七兩),垂柳枝(三兩),松脂(二兩),麻油(一斤二兩)

上藥用琥珀、丁香、硃砂、桂心、木香五味,羅為細末,其餘藥並細咀,以油浸一宿,入鐺內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黃,漉出,次下松脂末,濾去渣,再澄清,油入鐺內慢火熬,下黃丹,以柳枝不住手攪,令黑色,

滴水成珠不散,看軟硬得所,入琥珀等味攪勻,瓷器盛。用時看大小用紙攤貼。

翠玉膏,治瘰癧,亦治臁瘡。

瀝清(四兩),黃蠟,銅綠(各三兩),沒藥(一錢)

上件先將銅綠為末,香油調勻,又將瀝清、黃蠟火上溶開,次下細銅綠,火上攪勻,將沒藥等二味旋入攪勻,用河水一樽,將藥傾在內,用手扯開勻,油紙里,看瘡大小分用。將塊子口嚼,捻成餅子,貼於瘡上,紙封,三日易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藥膏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連翹湯送服,十天見效。

蝙蝠散,治療多年不癒的瘰癧,效果極佳。

蝙蝠(一隻),貓頭(一個)

將這兩種動物與黑豆一起燒,直到骨頭燒成灰,磨成細末。如果傷口濕潤,就直接將藥粉撒在傷口上;如果傷口乾燥,就用香油調和後敷在傷口上。內服則服用連翹等湯劑,效果顯著。

化氣調經湯,治療流注和瘰癧,可與神應丸交替服用。

香附米(四兩,用酒浸泡一晚,曬乾),陳皮(二兩),羌活,白芷(各一兩),天花粉,煅牡蠣,甘草(各半兩),皂角刺(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清油隨時調服,每天三次。

追毒神異湯,治療瘰癧熱盛且脈搏有力者,可服用此方。

辰砂(一錢),血竭(一錢),麝香(一字,共研末),大黃(半兩),大甘草(半兩)

將一半藥材磨成粉末,另一半切碎,用一碗河水煎煮,臨睡前將藥末調入藥湯中服用,剩下的藥渣可再次煎煮。

托裡救苦神應丸,治療各種流注和癧瘡,可與調經湯交替服用。

炮製過的川烏頭(去皮臍),陳皮(各一兩),當歸(用酒浸泡),甘草節,白芷,沒藥(各半兩),蟬蛻(去土,半兩),大皂角(去皮弦),生地黃,薑黃(各兩半)

先將皂角搗碎,用水四碗煎煮成兩碗,過濾掉藥渣取汁,用藥汁同煮烏頭,煮至軟爛為度,搗成泥狀。將剩餘藥材另外磨成粉末,與烏頭泥混合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六十丸,半飢餓時用薄荷湯送服。如果瘡口已經破潰,出現腐肉和腫脹的黑肉,應服用化氣調經湯,外敷太乙神聖等藥膏為佳。

(《綱目》)太乙膏,治療瘰癧瘡,效果極佳。

沒藥(四錢),黃丹(五兩),冰片(五分),乳香,輕粉(各三錢),麝香(五分),香油(一斤)

將香油與黃丹熬製成膏,加入七根蔥,依次熬至焦黃,用槐樹枝攪拌,滴入水中不散開,提起,再加入乳香、沒藥、輕粉、冰片、麝香攪拌均勻,用瓷器裝盛。

琥珀膏,治療頸部瘰癧,初期像梅子大小,結成腫塊堅硬,逐漸像串珠一樣連成一串,不消散也不潰破,或者潰破後膿液不斷流出,長期難以痊癒,逐漸形成瘻管,此藥膏皆可治療。

琥珀(一兩,磨成細末),丁香,木香(各二兩),桂心(半兩),硃砂(磨成細末),白芷,當歸,木鱉仁,防風,木通(各半兩),黃丹(七兩),垂柳枝(三兩),松脂(二兩),麻油(一斤二兩)

將琥珀、丁香、硃砂、桂心、木香五味藥材磨成細末。其餘藥材切碎,用油浸泡一晚。放入鍋中用小火煎煮,等白芷煎至焦黃時,撈出藥渣,然後加入松脂末,過濾掉藥渣,再將油澄清,放入鍋中用小火熬煮,加入黃丹,用柳枝不停攪拌,使之變成黑色,滴水成珠不散開,觀察軟硬程度適中,再加入琥珀等藥末攪拌均勻,用瓷器裝盛。使用時根據瘡口大小用紙攤開貼敷。

翠玉膏,治療瘰癧,也可治療臁瘡。

瀝清(四兩),黃蠟,銅綠(各三兩),沒藥(一錢)

先將銅綠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勻,再將瀝清和黃蠟在火上融化,加入調勻的銅綠,攪拌均勻,最後加入沒藥等兩味藥材攪拌均勻,倒入一盆河水中,用手將藥物攪開均勻,塗抹在油紙上,根據瘡口大小分次使用。將藥膏揉成小餅狀,貼在瘡口上,用紙封好,每三天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