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 (29)
卷之八十 (29)
1. 瘰癧
如在少陽陽明經分,為馬刀挾癭者,去獨活、漏蘆、升麻、葛根,加瞿麥(三分)。氣不順者,加橘皮。邪在上焦,加黃芩。在中焦,加黃連。在下焦,加黃柏、知母、防己,皆酒製用之。大便不通,印壅起邪盛,急
加酒大黃以利之。如血燥不行,加桃仁、酒大黃。風澀不行,加煨皂角仁、秦艽、大黃。如陰寒秘結,以《局方》半硫丸,或加附子、乾薑,冰冷與之。大抵諸瘡素弱者,少用苦寒,多加參耆甘草之類,泄火,以補元氣為主。
海藻散,治瘰癧。
海藻(洗),昆布,何首烏(不犯鐵器),皂角刺(炒黃色。各一兩),蛇蛻(一條)
上五味,為細末,用豬項下刀口肉燒熟,蘸藥末食之,向患處一邊側臥一伏時,每核上灸七壯,煙從口中出為度,膿盡即安。
瞿麥飲子,治瘰癧馬刀瘡。
瞿麥穗(半斤),連翹(一斤)
上為粗末,水煎臨臥服。此藥經效,多不能速驗,宜待歲月之人,自消除也。
連翹湯,治前證。
連翹,瞿麥(各斤),大黃(三兩),甘草(二兩)
上咀,每服半兩,煎,食後服。十餘日後,可於臨泣穴,炙二七壯,服藥不可止,五六十日效。
柴胡連翹湯,治前證。
柴胡,連翹,黃芩(炒),知母(酒炒。各半兩),中桂(三分),炙甘草,黃柏(酒炒),生地黃(各三錢),歸尾(錢半),瞿麥穗(六錢),鼠黏子(一錢)
上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一盞,食後稍熱服。
柴胡通經湯,治小兒項側有核,堅而不潰,名曰馬刀。
柴胡,歸尾,桔梗,生甘草,連翹,三稜,鼠黏子,黃芩,黃連(各五分),紅花(少許)
上咀,水二盞煎一盞,食後稍熱服。
白花蛇散,治九漏瘰癧,發於項頸之間,憎寒發熱,或痛或不痛。
白花蛇(酒浸軟,去皮骨,焙乾稱二兩),生犀角(二錢,鎊),牽牛(半生半炒,一兩),青皮(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入膩粉五分硬勻,五更糯米飲調,服已,時利下惡物,乃瘡之根也。更候十餘日,再進一服,忌發風熱毒物。已成瘡者,一月可效。
四聖散,治瘰癧。服白花蛇散轉利後,服此調之,永去其根。
海藻(洗),石決明(煅),羌活,瞿麥穗(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清水盡為度。
遇仙無比丸,專治瘰癧。
白朮,檳榔,防風,牽牛(半生半炒),郁李仁(湯泡去皮),密陀僧,甘草(各半兩),斑蝥(去翅足,糯米炒,去米)
上以斑蝥減半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晚煎甘草檳榔湯送下。服至一月後,覺腹中微痛,
於小便中取下毒物,有如魚目狀。已破者自合,未破者自消。
(湜齋)立應散,治瘰癧神效。已破未破皆可服。
白話文:
如果瘰癧的病位在少陽或陽明經,表現為像馬刀一樣的癭瘤,就去掉獨活、漏蘆、升麻、葛根,加入瞿麥(三分)。如果氣機不順暢,就加入橘皮。邪氣在上焦,就加入黃芩。在中焦,就加入黃連。在下焦,就加入黃柏、知母、防己,這些藥材都要用酒製過。如果大便不通,代表邪氣壅塞,要趕快加入酒製的大黃來通利大便。如果血燥不暢,就加入桃仁、酒製大黃。如果風邪阻滯不暢,就加入煨過的皂角仁、秦艽、大黃。如果是陰寒內結,就用《局方》的半硫丸,或者加入附子、乾薑,要冷服。總的來說,各種瘡瘍體質虛弱的人,要少用苦寒的藥,多用人參、黃耆、甘草之類的藥,清泄火氣,以補益元氣為主。
海藻散,治療瘰癧。
海藻(洗過)、昆布、何首烏(不能接觸鐵器)、皂角刺(炒至黃色,各一兩)、蛇蛻(一條)。
以上五味藥磨成細末,用豬脖子下方刀口部位的肉燒熟,沾藥末吃。患者向患處側臥,每顆結核上艾灸七壯,以煙從口中冒出為度,膿液排盡就好了。
瞿麥飲子,治療瘰癧和馬刀瘡。
瞿麥穗(半斤)、連翹(一斤)。
以上磨成粗末,用水煎服,睡前服用。這個藥需要時間才能見效,需要時間慢慢調養,病情自然會消除。
連翹湯,治療上述病症。
連翹、瞿麥(各一斤)、大黃(三兩)、甘草(二兩)。
以上切碎,每次服用半兩,煎服,飯後服用。十多天後,可以在臨泣穴灸十四壯,服藥不能停止,五六十天就會見效。
柴胡連翹湯,治療上述病症。
柴胡、連翹、黃芩(炒過)、知母(酒炒,各半兩)、肉桂(三分)、炙甘草、黃柏(酒炒)、生地黃(各三錢)、當歸尾(錢半)、瞿麥穗(六錢)、鼠黏子(一錢)。
以上切碎,每次服用半兩,用水兩碗煎成一碗,飯後稍溫服用。
柴胡通經湯,治療小兒脖子兩側有結核,堅硬而不潰破,叫做馬刀。
柴胡、當歸尾、桔梗、生甘草、連翹、三稜、鼠黏子、黃芩、黃連(各五分)、紅花(少許)。
以上切碎,用水兩碗煎成一碗,飯後稍溫服用。
白花蛇散,治療各種瘰癧,發病於脖子之間,怕冷發熱,有時疼痛有時不痛。
白花蛇(用酒浸泡至軟,去除皮骨,烘乾後秤二兩)、生犀角(二錢,磨成粉)、牽牛子(一半生用一半炒用,一兩)、青皮(半兩)。
以上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膩粉五分攪拌均勻,用五更的糯米粥調服。服藥後,會排出一些污穢的東西,這是瘡的根源。等十多天後,再服用一劑,忌吃發風熱的食物。如果已經形成瘡,一個月可見療效。
四聖散,治療瘰癧。服用白花蛇散排泄後,服用此方調養,可以徹底去除病根。
海藻(洗過)、石決明(煅燒過)、羌活、瞿麥穗(等分)。
以上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一直服用到小便清澈為度。
遇仙無比丸,專門治療瘰癧。
白朮、檳榔、防風、牽牛子(一半生用一半炒用)、郁李仁(湯泡後去皮)、密陀僧、甘草(各半兩)、斑蝥(去除翅膀和腳,用糯米炒過,去除糯米)。
以上將斑蝥的劑量減半磨成細末,用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丸,早晚用甘草檳榔湯送服。服用到一個月後,如果感覺腹部輕微疼痛,小便中排出像魚眼睛一樣的毒物,破潰的瘡會自己癒合,沒有破潰的瘡會自己消退。
(湜齋)立應散,治療瘰癧效果非常好。無論瘡是否破潰都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