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1. 卷之十六
2. 暑證門
3. 病機
4. 暑證敘論
《肉經》曰:夏至後病熱為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又曰:因於暑汗,煩喘,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又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難經》云: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肝為躁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戴氏曰: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
白話文:
《肉經》說:夏至之後發生的熱病就是暑病,暑病應該讓汗水一起排出,不要阻止。又說:因為暑熱而流汗,會感到煩躁喘氣,安靜時會說很多話,身體像被火烤一樣,流汗後熱就會散去。
又說:脈象虛弱,身體發熱,這是因為受到暑氣所傷。
《難經》說:要如何知道是受到暑氣所傷呢?答案是,會有惡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心臟主管臭味,暑氣進入心臟會產生焦臭味,進入肝臟會產生躁臭味,進入肺臟會產生腥臭味,所以知道心臟生病是受到暑氣所傷,會出現惡臭。這種病會出現身體發熱、煩躁、心痛,脈象是浮大而散。
戴氏說:夏天突然昏倒,失去知覺,這種情況叫做暑風。
5. 暑證有中傷感之分
戴氏曰:暑乃夏月炎暑也。有中、有傷、有感冒三者。輕重之分:咳嗽而發寒熱,汗出不止,為元氣內虛,肺氣不固,暑邪直入,內乘金土,名曰中暑。東垣謂避暑熱於深堂大廈之中,得之為中暑。身熱頭疼,煩躁不寧,或身如針刺為傷暑。腹痛水瀉或噁心有痰為冒暑。有傷暑,邪舍於榮衛,至秋涼後遇風寒,閉固不出,發而為瘧。
有傷暑而即病者,則以暑劑。雖為霍亂吐瀉之證作,亦只治暑為本,以人參、白虎、六和等湯之類是也。
白話文:
戴氏說:暑,指的是夏天炎熱的暑氣。暑證有中暑、傷暑、感冒暑三種,輕重程度不同。
咳嗽並且發冷發熱,汗流不止,這是因為身體元氣內虛,肺氣不夠強健,暑邪直接侵入,從內部侵犯肺和脾胃,這種情況稱為中暑。李東垣認為,在深深的房屋裡或高大的建築物中避暑,卻反而得病,這也是中暑。
身體發熱、頭痛、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或者感覺身體像被針刺一樣疼痛,這叫做傷暑。肚子痛、拉肚子,或者噁心想吐有痰,這叫做冒暑。
如果得了傷暑,邪氣會停留在身體的表面,等到秋天涼快以後,遇到風寒,邪氣被悶在體內出不來,發作起來就會變成瘧疾。
有的人得了傷暑馬上就發病,這時候就要用治療暑熱的藥。即使出現了像霍亂那樣的嘔吐、腹瀉症狀,也應該以治療暑邪為根本,可以用人參、白虎湯、六和湯之類的藥方。
6. 暑傷五臟證治異同
陳無擇云:暑熱自病歸心,使人噎悶,昏不知人。入肝則眩運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雖有五臟之殊,大抵審虛實加減補益,兼以清解二法,為治則同也。
白話文:
陳無擇說:暑熱這種病如果影響到心臟,會使人感到胸悶、心煩,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如果影響到肝臟,會導致頭暈、肢體麻木或感覺遲鈍。如果影響到脾臟,會讓人昏睡不醒。如果影響到肺臟,會出現喘氣、胸悶,甚至肢體痿軟無力。如果影響到腎臟,則會引起消渴症(類似糖尿病)。雖然暑熱影響五臟的表現各有不同,但治療原則大致相同,都需要仔細分辨虛證和實證,再根據情況增減藥物,以補益正氣為基礎,同時兼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來治療。
7. 傷暑有八證
脈虛,自汗,身熱,背寒,面垢,煩渴,手足微冷,體重是也。
白話文:
傷暑有八種常見的症狀:
把脈時感覺脈象虛弱無力,容易自己出汗,身體發熱,背部卻感到寒冷,臉上看起來髒髒的,容易感到煩躁口渴,手腳微微發冷,身體感覺沉重。
8. 有中暑中熱之異
潔古老云:靜而得之為中暑,亦深堂避暑得之之意同。其病多頭痛惡寒,身體拘急,肢節疼痛而煩,肌膚大熱而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通越故也,以大順散主之。動而得之為中熱,則是農夫行人於日中勞役太過而得之者,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或大瀉,無力以動者是也,以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古人潔古說:靜態時得到的病症稱為中暑,意思就像是待在很深的房子裡避暑,卻還是得了病一樣。這種病症多半會頭痛、怕冷、身體僵硬不舒服、關節疼痛而且煩躁,皮膚發熱卻沒有流汗,這是因為被房間裡的陰冷之氣所阻礙,使得全身的陽氣無法順暢運行所導致的,主要用大順散來治療。
活動時得到的病症稱為中熱,這是指農夫或行人在太陽下過度勞累而得到的。這種病症一定會感到劇烈頭痛、發熱煩躁、怕熱、摸皮膚會感到非常燙熱;而且會非常口渴,想喝很多水,或者嚴重腹瀉,身體虛弱無力行動,主要用白虎湯來治療。
9. 脈候
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甲乙經》)
中暑與熱證相似,但熱證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耳。
脈浮自汗,或浮大而散,或洪大無力,或虛而遲中得洪緩,皆為傷暑之脈也。
白話文:
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通常是中暑造成的;脈象強盛而身體發冷,通常是受寒造成的。因為寒邪會傷害身體,但不會傷害元氣,所以脈象會強盛;而熱邪會傷害元氣,但不會傷害身體,所以脈象會虛弱。《甲乙經》是這樣解釋的。
中暑和熱證症狀相似,但熱證脈象強盛,中暑的人脈象虛弱,這是用來區分兩者的依據。
脈象浮在表面,且伴隨自汗,或是脈象浮大而散亂,或是脈象洪大卻無力,或是脈象虛弱而遲緩,但在中間又感到洪大而和緩,這些都是中暑時會出現的脈象。
10. 治法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利,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少有勞,身即熱,口開,口扳,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暍即暑也。)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身熱而暍。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活人書》謂:自汗,惡寒,身熱而渴,面垢,手足冷,脈微弱無力者,中暍也。宜人參白虎湯。)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散主之。
白話文:
太陽中暑的人,會發燒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呈現弦細芤遲,小便順暢,身體微微發冷,毛孔豎起,手腳冰冷,稍微勞動一下,身體就會發熱,嘴巴張開,嘴唇歪斜,牙齒乾燥。如果用發汗的方式治療,會更加怕冷,如果用溫針治療,會更加發熱,如果多次使用瀉下的方式治療,會讓小便更加淋漓不盡。(暍就是中暑的意思。)
太陽中熱,就是中暑。這種人會流汗,身體發熱,就是中暑的現象。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活人書》說:自己會流汗,怕冷,身體發熱又口渴,臉上髒污,手腳冰冷,脈象微弱無力,這就是中暑。適合用人參白虎湯治療。)
太陽中暑的人,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而且脈象微弱。這也是夏天因為接觸冷水,導致冷水停留在皮膚內所引起的。可以用一味瓜蒂散治療。
11. 治暑宜補元氣為主清利次之
丹溪云:夏火大熱,損傷肺金,壯火食氣,病暑者,多是不足之證。所以用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孫真人生脈散之類。足可以審前聖立方之旨矣。
白話文:
朱丹溪說:夏天火氣旺盛,天氣非常炎熱,會損傷肺部的功能,強大的火氣會消耗人體的元氣,所以罹患暑病的人,大多是屬於體內元氣不足的狀況。因此,治療暑病應該使用像是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孫真人所創的生脈散這類藥方。這樣就可以了解前代聖賢們在擬定藥方時的主要用意了。
12. 辨夏月伏陰在內用大順散二者之疑
丹溪有夏月伏陰在內之論。謂人與天地同一橐龠,天地之氣升亦升,降亦降,浮亦浮,沉亦沉。子月一陽生,寅月三陽生,此氣之升也,人之氣亦生也。巳月六陽生,陽盡出於地上矣,此氣之浮也。人之腹屬地氣,於此時亦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之陽亦虛矣。故夏至後,六陽外泄,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
若作虛冷者,其誤甚矣。前人治暑用大順散、桂苓丸等劑,蓋因涼亭、水閣、水泉、瓜果之傷,故不曰病熱而曰病暑,不用辛熱,病何由安?非為伏陰在內而用之也,火令之時,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世人不察,妄謂伏陰,而用溫熱,為世通弊。若謂夏月伏陰在內,宜服溫熱劑,則冬月陽在內,宜服寒涼。
然則孟子冬日飲湯、夏日飲水,亦不足信歟?
白話文:
朱丹溪提出夏天體內潛藏陰氣的說法,認為人體與天地像同一個風箱,天地的氣上升,人體的氣也跟著上升;天地的氣下降,人體的氣也跟著下降;天地的氣浮散,人體的氣也跟著浮散;天地的氣沉降,人體的氣也跟著沉降。子月(農曆十一月)陽氣開始萌發,寅月(農曆正月)陽氣更加旺盛,這是天地陽氣上升的表現,人體的陽氣也跟著產生。到了巳月(農曆四月)陽氣達到最盛,完全散發到地面上,這就是陽氣浮散的表現。人體的腹部屬於地氣,在這個時候,腹部的陽氣也浮散到肌膚表面,散發到毛孔,腹中的陽氣就相對虛弱了。所以,夏至過後,陽氣向外發散,陰氣潛伏在內,這裡的「陰」字有虛弱的意思。
如果把這個「伏陰」理解為虛寒,那就大錯特錯了。前人治療中暑,使用大順散、桂苓丸等藥方,是因為人們在涼亭、水閣、水邊、吃瓜果等情況下受寒,所以不稱之為「病熱」而稱之為「病暑」。因為這些情況導致的寒邪,所以用辛溫的藥,病才會好。並不是因為體內潛伏陰氣才使用這些藥方。夏天天氣炎熱,金屬都會被熔化,哪來的陰寒呢?現在的人不了解情況,胡亂說成是「伏陰」,然後用溫熱的藥物,這是世俗普遍的錯誤觀念。如果說夏天有陰氣潛伏在內,應該服用溫熱藥,那麼冬天陽氣潛藏在內,就應該服用寒涼藥了嗎?
這樣說來,孟子說的冬天喝熱湯、夏天喝涼水,不就沒有道理了嗎?
13. 藥方
(東垣)清暑益氣湯,治夏月暑熱蒸人,人感之四肢倦怠,胸滿氣促,肢節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頓,心下痞脹,小便黃數,大便溏瀉;或痢或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
人參,黃耆,升麻,蒼朮(一錢),白朮,神麯(各五分),陳皮,炙甘草,黃柏,麥門冬,當歸,乾葛,五味子,澤瀉,青皮(各二分),上水煎服。(《內經》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炅則氣泄。
今暑邪傷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耆,人參,甘草補中益氣,為君:陳皮,歸身甘辛微溫,養胃氣,和血脈,為臣;蒼朮,白朮、澤瀉滲利除濕;升麻、葛根苦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濕盛,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黃柏苦辛寒偕甘味瀉熱補水。虛者,資其化源,以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庚金為佐也。
此病皆因飲食失節,勞倦所傷,損其脾胃,乘暑天而作也。汗大泄者,津脫也。加五味子十粒、炒柏五分,知母三分。濕熱乘肝腎則痿弱無力,加酒櫱知母,大瀉秘澀血中伏火也。加當歸身、生地黃、桃仁、麻仁各一錢以潤之。)
(《選方》)十味香薷飲,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
香薷(二錢),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白扁豆(炒去殼),陳皮,厚朴(姜炒。各一錢),木瓜,炙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盞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局方》)人參白虎湯,治脈虛暑熱,發渴。
人參(錢半),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上水二盞,粳米一合,同煎。
(《東垣》)人參益氣湯,治暑熱傷氣,四肢倦怠,嗜臥,手指麻木。
人參(一錢二分),黃耆(二錢),白芍藥(七分),甘草(一錢),五味子(三十粒),柴胡(六分),升麻(五分),上水煎服。
生脈散,治暑脈微而渴汗。(孫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子以補五藏。東垣云:夏月服生脉散加黃芪、甘屮,令人氣力湧出)
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各等分),上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治暑熱煩躁。
石膏(一兩),半夏(二錢),人參,麥門冬(各二錢),甘草(二錢),竹葉(二十個,揉碎),上姜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藥方]
清暑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著作):此方用於治療夏季暑熱侵襲人體,導致四肢疲乏無力、胸悶氣短、關節疼痛,或氣喘、身體發熱又突然感到疲倦、心下痞悶脹痛、小便黃赤頻數、大便溏瀉,或痢疾、口渴、不想吃東西、自汗且身體沉重等症狀。
藥材包括:人參、黃耆、升麻、蒼朮(各一錢)、白朮、神麯(各五分)、陳皮、炙甘草、黃柏、麥門冬、當歸、乾葛、五味子、澤瀉、青皮(各二分)。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內經》說:「陽氣的作用是防禦外邪,守護體表,但如果天氣過熱,陽氣就會洩散。」現在暑邪侵犯人體的防禦系統,所以會出現發熱和自汗。因此,用黃耆、人參、甘草來補中益氣,作為主要藥材;陳皮、當歸身性味甘辛微溫,能調養胃氣、調和血脈,作為輔助藥材;蒼朮、白朮、澤瀉能滲濕利水;升麻、葛根性味苦平,能解肌熱,又能利用其發散作用來祛除濕邪。濕邪過盛,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痞悶脹痛,所以用炒過的麩曲性味甘辛,青皮性味辛溫,來消食導滯、行氣。腎臟不喜歡乾燥,要趕緊用辛味藥材來潤養它,所以用黃柏苦辛寒的藥性,配合甘味,來清熱瀉火、滋補腎水。虛弱的人,要補養其化生氣血的源頭,用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的藥性,來救治暑熱對陰津的損傷。這就像庚金來輔助治療一樣。
這種病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損傷脾胃,又在暑熱天氣發作。大汗淋漓會使津液耗損。此時可以加五味子十粒、炒過的黃柏五分、知母三分。如果濕熱侵犯肝腎,會導致身體痿軟無力,可以加入酒製黃柏和知母,來大瀉血中潛伏的火邪。再加入當歸身、生地黃、桃仁、麻仁各一錢來潤澤身體。
十味香薷飲(出自《選方》):此方用於治療因伏暑引起的身體疲憊、精神昏沉、頭重、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材包括:香薷(二錢)、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炒白扁豆(去殼)、陳皮、薑炒厚朴(各一錢)、木瓜、炙甘草(各五分)。將以上藥材加兩盞水煎煮至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人參白虎湯(出自《局方》):此方用於治療脈虛、暑熱、口渴等症狀。
藥材包括:人參(一錢半)、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粳米一合。將以上藥材與兩盞水一起煎煮。
人參益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著作):此方用於治療暑熱傷氣,導致四肢疲乏、嗜睡、手指麻木等症狀。
藥材包括:人參(一錢二分)、黃耆(二錢)、白芍藥(七分)、甘草(一錢)、五味子(三十粒)、柴胡(六分)、升麻(五分)。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生脈散:此方用於治療因暑熱導致脈象微弱、口渴、多汗等症狀。孫真人說:「夏季一定要服用五味子來補養五臟。」李東垣說:「夏季服用生脈散,再加黃耆、甘草,會讓人精力充沛。」
藥材包括: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各等分)。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竹葉石膏湯:此方用於治療暑熱引起的煩躁不安。
藥材包括:石膏(一兩)、半夏(二錢)、人參、麥門冬(各二錢)、甘草(二錢)、竹葉(二十片,揉碎)。加入生薑三片,加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