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十五

2. 中寒門

3. 病機敘論

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臟。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臟之道也。逆之即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又曰:陽虛生外寒者,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陰盛生內寒者,因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泄。不泄則溫氣去,寒獨留,留則血凝,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又曰: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立止。

寒氣上及小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積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出,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得復反則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

《原病式》曰: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下利清白,吐利腥穢,食已不飢,堅痞,腹滿急痛,癥瘕癲疝,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

白話文:

《病機敘論》

《黃帝內經》說:冬季三個月,這叫做閉藏的季節。此時水結冰,地裂開,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要早睡晚起,必須等到太陽出來;使自己的意志像潛伏、像隱藏一樣,好像有自己的私密想法,又好像已經有所收穫;要避開寒冷,靠近溫暖,不要讓皮膚毛孔開泄,避免體內的氣被快速奪走,這是順應冬季的氣候,保養身體的方法。如果違反這些原則,就會傷害腎臟,到了春天就會發生痿弱、厥冷的疾病,提供給身體生長的能量就很少。

另外說:陽氣虛弱而產生體表寒冷的原因,是陽氣從上焦(胸腔)獲得能量,用來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組織。現在寒氣侵襲體表,導致上焦的氣機不暢通。上焦氣機不暢通,寒氣就會獨自停留在體表,所以會感到寒冷顫抖。

陰氣過盛而產生體內寒冷的原因,是由於厥氣(氣逆)向上衝逆,寒氣積聚在胸腔中而無法散發出去。無法散發,溫暖的氣就會離開,寒氣獨自停留,寒氣停留就會導致血液凝滯,血液凝滯就會導致脈絡不暢通,脈象會顯得盛大而澀滯,所以會產生中寒的症狀。

又說:寒氣侵入經絡而運行遲緩,停滯不前。如果停留在脈絡之外,就會導致血液減少;如果停留在脈絡之中,就會導致氣機不暢通,所以會突然發生疼痛。如果反覆受到寒邪侵襲,疼痛就會持續很久。

寒氣停留在脈絡之外,脈絡就會變得寒冷,脈絡寒冷就會導致收縮蜷曲,收縮蜷曲就會導致脈搏變得絀急(拘急短促),絀急就會導致牽引到較小的絡脈,所以會突然發生疼痛,如果得到溫熱就會立即止痛。

寒氣向上侵犯到小腹,血脈在下腹部受到牽引而凝滯,所以會腹痛牽引到陰股部位。寒氣侵犯到小腸的腸膜之間,停留在絡脈之中,導致血液無法流注到大的經脈,血氣積聚停滯而無法運行,所以長時間下來就會形成積聚。

寒氣侵犯到五臟,導致氣機逆亂向上衝,陰氣耗竭,陽氣還沒能恢復,所以會突然疼痛昏迷不省人事;如果氣機能夠恢復,就能夠活過來。寒氣侵犯到腸胃,導致氣機逆亂向上衝,所以會疼痛並且嘔吐。寒氣侵犯到小腸,小腸的聚集功能受到影響,所以會腹瀉腹痛。

《原病式》說:各種疾病,不論是上部或下部,所排出的水液,如果澄澈清冷,大便清稀,嘔吐物腥臭,吃完東西後不覺得飢餓,腹部堅硬痞塞,腹部脹滿疼痛,產生癥瘕、疝氣、癲癇,肢體屈伸不順暢,出現厥逆、昏迷不醒等症狀,這些都屬於寒證。

4. 中寒本元氣太虛

中寒候,世俗所謂陰證傷寒,悉以房中受寒傷冷而歸患家,患家本無房事,堅不肯認。陰證中寒之劑,固拒不肯服,惟任他證處之,則樂從之。嗚呼!每每誤死者,不可勝紀。殊不知中寒之候,先由五臟不足,元氣太虛,寒邪冒中,直入陰經而為中寒之候,即為陰證是也。拘於房室,豈不誤哉!

白話文:

所謂的「中寒」,也就是一般人說的陰證傷寒,大家都認為是房事後受寒著涼引起的,但有些病患明明沒有房事,卻堅決不承認,因此對於治療陰證中寒的藥物,也堅決不肯服用,只願意接受其他病症的治療方式,導致許多人因此延誤病情而死亡,實在令人惋惜。其實,中寒這種病症,是因為患者本身五臟虛弱、元氣不足,才會被寒邪入侵,直接進入陰經,進而形成中寒的症狀,也就是所謂的陰證。如果只認為是房事引起的,豈不是大錯特錯嗎!

5. 中寒與傷寒不同

《玉機微義》云:中寒則倉卒受病,邪氣直入於三陰,急痛拘攣,戰慄強直,昏迷厥冷,口噤失音,此中寒也。以溫中散寒為主。傷寒之人,因其舊有鬱熱,風寒外來,肌腠自密,鬱而為熱,寒邪客於經絡,先頭痛,身熱,惡寒,此傷寒也,當以仲景例治之。

白話文:

《玉機微義》這本書說:中寒是突然發病的,邪氣直接侵入人體的陰經,會出現劇烈疼痛、抽筋、身體僵硬、顫抖、昏迷、手腳冰冷、牙關緊閉、失聲等症狀,這就是中寒。治療上主要以溫暖身體、驅散寒邪為主。而傷寒的人,是因為體內原本就有鬱積的熱氣,又感受了外來的風寒,導致皮膚毛孔緊閉,熱氣鬱積而發熱。寒邪停留在經絡,會先出現頭痛、身體發熱、怕冷等症狀,這就是傷寒,應當按照張仲景的治療方法來處理。

6. 中寒候絕無發熱之證

中寒候因寒邪乘其膚腠疏豁,直入腎經,不循經絡,無熱可發,故卒暴厥冷,口噤,腹痛,唇青,昏危如中風之狀。若治稍緩則必死矣。

白話文:

中寒的症狀,是因為寒邪趁著皮膚毛孔疏鬆的時候,直接侵入腎經,不按照經絡運行,所以不會有發燒的現象。因此會突然昏倒、四肢冰冷、牙關緊閉、肚子痛、嘴唇發青,昏迷危險的樣子像中風一樣。如果治療稍微慢一點,就會死亡。

7. 脈候

《脈經》曰:遲緊為寒,遲澀沉細為寒。脈堅弦或沉細皆中寒也。中寒脈散者死。尺脈遲滯,寒在下焦。

白話文:

《脈經》說:脈象跳動緩慢且繃緊,是寒證;脈象跳動緩慢、不流暢、沉在裡面又細小,也是寒證。脈象堅硬像琴弦一樣繃緊,或者沉在裡面又細小的,都是體內有寒氣。如果體內受寒,脈象反而散亂的,就是危險的徵兆。如果寸關尺的尺脈跳動緩慢不流暢,表示寒邪在下焦。

8. 治法

9. 中寒誤作中風治者必死

寒中三陰,一時暴卒,昏不知人,口噤失音,四肢強直,攣急疼痛,亦似中風。若以風藥治之,即死,急以附子理中湯。若厥逆,唇青,囊縮,無脈者,用蔥熨法,仍灸氣海、關元二三十壯。脈漸出,手足漸溫,乃可生也。

白話文:

因為寒邪侵襲人體三陰經絡,導致突然昏倒,失去意識,無法辨識他人,嘴巴緊閉說不出話,四肢僵硬,肌肉攣縮疼痛,這些症狀看起來很像中風。如果誤以為是中風而用治療風邪的藥物來治療,病人一定會死亡。遇到這種情況,應該馬上服用附子理中湯。如果出現手腳冰冷、嘴唇發青、陰囊收縮、摸不到脈搏等症狀,要用蔥熨法來處理,同時在氣海穴和關元穴灸二三十壯。等到脈搏逐漸出現,手腳漸漸溫暖,病人才有可能存活。

10. 寒中三陰治法各異

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治宜理中湯;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治宜五積散加茱萸;寒中厥陰則少腹疼痛,治宜四逆湯加茱萸,倍加附子。

白話文:

寒邪侵犯太陰經,會導致胃脘(約在肚臍上方)疼痛,治療適合用理中湯;寒邪侵犯少陰經,會導致肚臍周圍及小腹疼痛,治療適合用五積散加上吳茱萸;寒邪侵犯厥陰經,會導致小腹疼痛,治療適合用四逆湯加上吳茱萸,並且要加倍使用附子。

11. 溫中要兼溫血

溫腎禦寒如乾薑、附子、川烏、天雄輩,佐之以養正靈砂丹。然寒傷榮血,徒知溫腎,不知溫血,恐未必有十全之功,是則官桂、當歸為溫血之上藥也。

白話文:

使用乾薑、附子、川烏、天雄等藥材來溫暖腎陽、驅散寒冷,可以搭配養正靈砂丹來輔助。但是,如果寒邪傷害到血液,只知道溫暖腎陽,卻不知道溫養血液,恐怕無法達到完全的療效。因此,肉桂和當歸是溫養血液的最佳藥物。

12. 韓祗和溫中深得中寒之旨

韓氏著三陰經方,立溫中例,雖不言中寒而深得中寒之旨,所以有急用薑、附溫中救里之法,大有見焉。

白話文:

韓氏著作的三陰經方,設立了溫中這個原則,雖然沒有直接說到中寒,但卻深深掌握了中寒的要點。因此,他有緊急使用薑、附子來溫暖中焦、救治裡寒的方法,這點是很明顯的。

13. 藥方

附子理中湯,治五臟中寒,口噤強直,失音不語,手足厥冷。

熟附子,人參,乾薑(炮),白朮,炙甘草(各一錢)

上咀,水盞半煎八分,口噤者灌之。

韓氏溫中湯,凡病人兩手脈沉遲或緊,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脈短少,及力少於關尺者,此陰盛陽虛也。或胸膈滿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手足厥冷,急溫之。

丁皮,丁香(各五分),厚朴,乾薑,陳皮,白朮(各一錢)

上水盞半,蔥白、荊芥穗同煎。

(《良方》)薑桂散,溫中散寒。

乾薑,良薑(各錢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甘草(各一錢)

上水二盞,姜五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沉附湯,治虛寒無陽,胃弱乾嘔。

熟附子,乾姜(炮。各一錢),沉香(五分),白朮,甘草(各錢半)

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服。

附於散,治中寒陰證,唇青面黑,身背強直,四肢厥冷,諸虛沉寒。

熟附子(三錢),官桂,當歸,白朮,乾薑(炮),半夏曲(各一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五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發明》)參薑湯,治氣血兩虛而中寒者。

人參(錢半),乾薑(一錢),當歸(五分),薄荷(二分),炙甘草(二分)

上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熱服。

茱萸四逆湯,治厥陰中寒,小腹痛甚。

吳茱萸(泡),附子(炮),乾薑(各二錢),炙甘草(錢半)

上水盞半煎七分,熱服。

朮附湯,治中寒,中氣,四肢逆冷,口噤,牙關緊急,痰盛脈弱。

白朮(一錢),附子(炮,二錢),甘草(二錢)

上作二服,每服姜三片,煎七分,化蘇合香丸,並連進三服有功。或氣短,頭暈,手足厥逆未退者,可進養正丹三十粒至百粒,效。

養正丹(方見頭暈門。)

人參養胃湯,治外感內傷,諸寒虛證。

人參,蒼朮,厚朴(薑製),半夏(泡。各三錢),陳皮,茯苓,藿香,草果(各三分),炙甘草(三分)

上水二盞,姜七片、烏梅一個,煎七分,不拘時服。

生料五積散,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肚腹疼痛。外感風寒及寒濕客於經絡,腰腳痠髓,並皆治之。

白芷(七分),陳皮(一錢),厚朴(制,八分),桔梗(五分),枳殼(八分),川芎(炙),甘草,茯苓(各五分),蒼朮,當歸,麻黃(各一錢),肉桂(三分),芍藥,乾薑(炮。各八分),半夏(炮,一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蔥白三莖,煎一盞,不拘時服。

治中湯,治脾胃虛寒嘔逆,霍亂痞滿。(方見脾胃門。)

沉香桂附丸,治中寒,心腹疼痛,霍亂轉筋等證。

沉香,附子(炮),乾薑(炮),良薑(炒),桂(去粗皮),茴香(炒),川烏(炮),吳茱萸(湯泡炒)

上各一兩為細末,用好醋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飲送下,空心食前日進二服,忌生冷硬物。

白話文:

藥方

**附子理中湯:**治療五臟因寒而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口不能張開、身體僵硬、失聲不能說話、手腳冰冷。

藥材:熟附子、人參、炮製過的乾薑、白朮、炙甘草(各一份)。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剩八分,如果病人嘴巴緊閉,則用灌的方式餵藥。

**韓氏溫中湯:**凡是病人兩手脈象沉緩或緊縮,都表示胃中寒冷。如果寸脈短小,或者寸脈的力道比關脈和尺脈弱,這代表陰氣過盛而陽氣虛弱。若出現胸悶、腹脹、身體僵硬、手腳冰冷等症狀,應立即用此方溫暖身體。

藥材:丁皮、丁香(各五分),厚朴、乾薑、陳皮、白朮(各一份)。 用法:用水一杯半,加入蔥白和荊芥穗一起煎煮。

**薑桂散:**溫暖身體中部,驅散寒邪。

藥材:乾薑、良薑(各一份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甘草(各一份)。 用法:用水兩杯,加入薑五片、紅棗兩枚,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沉附湯:**治療虛寒體質,陽氣不足,導致胃虛弱、噁心乾嘔。

藥材:熟附子、炮製過的乾薑(各一份),沉香(五分),白朮、甘草(各一份半)。 用法:用水一杯半,加入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飯前服用。

**附於散:**治療因寒邪入侵引起的陰證,症狀包括嘴唇發青、面色發黑、背部僵硬、四肢冰冷、各種虛弱寒冷症狀。

藥材:熟附子(三份),官桂、當歸、白朮、炮製過的乾薑、半夏曲(各一份)。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杯半,加入薑五片、紅棗兩枚,煎煮至剩八分,飯前服用。

**參薑湯:**治療氣血兩虛,同時又有中寒症狀。

藥材:人參(一份半),乾薑(一份),當歸(五分),薄荷(二分),炙甘草(二分)。 用法:用水一杯,加入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七分,趁熱服用。

**茱萸四逆湯:**治療厥陰經受寒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小腹劇烈疼痛。

藥材:泡製過的吳茱萸、炮製過的附子、乾薑(各二份),炙甘草(一份半)。 用法: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剩七分,趁熱服用。

**朮附湯:**治療因寒邪入侵身體中部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四肢冰冷、口不能張開、牙關緊閉、痰多、脈象虛弱。

藥材:白朮(一份),炮製過的附子(二份),甘草(二份)。 用法:將上述藥材分為兩份,每次服用一份,加入薑三片,煎煮至剩七分,搭配蘇合香丸一起服用,連續服用三次效果顯著。若出現氣短、頭暈、手腳冰冷等症狀未退,可服用養正丹三十到一百粒,效果顯著。(養正丹的配方在頭暈相關章節)

**人參養胃湯:**治療外感風寒和內傷引起的各種虛寒症狀。

藥材:人參、蒼朮、薑製過的厚朴、泡製過的半夏(各三份),陳皮、茯苓、藿香、草果(各三分),炙甘草(三分)。 用法:用水兩杯,加入薑七片、烏梅一個,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服用。

**生料五積散:**治療因感受寒邪引起的感冒,症狀包括頭痛、身體疼痛、脖子和背部僵硬、怕冷、噁心嘔吐、肚子疼痛。也治療因外感風寒或寒濕侵襲經絡,引起的腰腿痠痛。

藥材:白芷(七分),陳皮(一份),製過的厚朴(八分),桔梗(五分),枳殼(八分),炙過的川芎、甘草、茯苓(各五分),蒼朮、當歸、麻黃(各一份),肉桂(三分),芍藥、炮製過的乾薑(各八分),炮製過的半夏(一分)。 用法:用水兩杯,加入薑三片、蔥白三根,煎煮至剩一杯,不拘時間服用。

**治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噁心嘔吐、腹瀉、腹脹等症狀。(配方在脾胃相關章節)

**沉香桂附丸:**治療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腹痛、霍亂抽筋等症狀。

藥材:沉香、炮製過的附子、炮製過的乾薑、炒過的良薑、去掉粗皮的桂、炒過的茴香、炮製過的川烏、用湯泡過再炒的吳茱萸。 用法:將上述藥材各取一兩,研磨成細末,用優質醋煮成的麵糊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米湯送服,空腹或飯前服用,一天兩次。忌食生冷堅硬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