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卷之五

2. 運氣易覽

3. 學五運六氣綱領

或問:五運六氣、《內經》講論,諸方所略,其理奧妙,未易造入,願發明焉。丹溪曰:學醫之初,宜須先識病機之變化,論人形之處治。若便攻於運氣,恐流於馬宗素之徒,而云某生人,某日病於某經,用某藥治之之類也。

或問:人之五臟六腑,外應天地。司氣司運八風動靜之變,人氣應焉,豈不切當。苟不知此,為醫未造其理,何以調之?曰:楊太受嘗曰云云:五運六氣須每日候之,記其風雨晦明。而有應時作病者,有伏氣後時而病者,有故病沖而動者。體認純熟,久久自然造其至極。丁元吉氏撰《運氣提綱》曰:《提綱》之作,一本《內經》及劉溫舒《論奧》。

語約而事義多者,復注其下,正注不足則旁註,易見者但旁註,旨深者列為圖,名目用墨沫之。

經論:陰之所在,則脈不應。兼三陰而言,非獨指少陰也。王太僕於太陰厥陰下注以少陰近其位致然,反遺本氣,左右不以位,取人所向,義亦牽合。故啟馬宗素諸書皆隨君火所在言之。此丹溪所謂失經旨之類,今不從。

白話文:

有人問:五運六氣,《黃帝內經》裡有講解,但很多地方都忽略了,它的道理深奧微妙,不容易深入了解,希望您能闡明一下。朱丹溪說:學醫的開始,應該先了解疾病產生的機理變化,以及根據病人的情況來治療。如果一開始就鑽研運氣學說,恐怕會像馬宗素那樣,說某年出生的人,某天在某經絡生病,就用某種藥來治療。

有人問:人的五臟六腑,對應著天地。掌管氣的變化和運轉,以及八方風的動靜變化,人的氣也會跟著產生相應的變化,難道不是非常貼切嗎?如果不知道這些,做醫生就沒有掌握其中道理,又怎麼去調理呢?朱丹溪說:楊太素曾經說過,五運六氣需要每天觀察,記錄風雨陰晴的變化。有的病是當時就發作的,有的是潛伏一段時間才發作的,有的則是舊病受到刺激而復發的。如果能熟練地掌握這些,久而久之自然就會達到很高的境界。丁元吉寫的《運氣提綱》說:《提綱》的寫作,是以《黃帝內經》和劉溫舒的《論奧》為依據的。

對於文字簡略但內容豐富的,就在下面加以註解,正文的解釋不夠,就從旁邊註解,容易理解的就只做旁邊註解,含義深刻的就畫成圖表,名稱用墨筆寫出來。

《黃帝內經》說:陰氣所在的地方,脈象就不會相應地出現。這裡說的是包括太陰、少陰、厥陰這三陰經,而不單單指的是少陰經。王太僕在太陰經和厥陰經下面註解說是因為少陰經靠近它們的位置才這樣的,反而遺漏了它們本身的氣,不按照它們的位置來說,而是順著人面對的方向來說,這樣理解也是牽強附會的。所以馬宗素等人的書都跟著君火所在來說。這就是朱丹溪所說的失去經書本旨的錯誤,現在我不採用。

4. 運氣易覽序

運氣者,以十干合而為木火土金水之五運,以十二支對而為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十干合者,如甲己二年合為土運,乙庚二年合為金運,丙辛二年合為水運,丁壬二年合為木運,戊癸二年合為火運是也。

十二支對者,如子與午對,二年俱為君火之氣;醜與未對,二年俱為濕土之氣;寅與申對,二年俱為相火之氣;卯與酉對,二年俱為燥金之氣;辰與戌對,二年俱為寒水之氣;巳與亥對,二年俱為風木之氣是也。運與氣相交媾,干與支相臨遇。運五氣六,不相偶合。蓋君火居尊,故不立運。

而運只有五,戊癸火運,乃相火之位。經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是也。故六氣不加於君火,是以運則五年一周,氣則六期環會。六十年間運有太過,有不及,有平運,又有大運、主運、客運。假如甲年陽土為太過,陰年己土為不及。司天與運同氣為平。太過遇司天克之,或不及遇年支與之相合,名曰歲會。

值月干與之相符,或交初氣日乾時干與之相合,名曰干德符,皆得謂之平運。物生脈應,無相先後焉。大運者,乃當年年干通主一年之運也。主運者,每年皆以木運從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至水而終。每運各主七十三日,年年常如是者。客運者,假如甲年,即以土起運,亦從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而終,亦每運各主七十三日,逐年更替者。今醫所用,大運而已。

主運客運不過論其理宜有是耳。

其六氣有司天,有在泉,在正化,有對化,亦有主氣,有客氣。假如當年年支是子,子午皆少陰君火司天,子為對化,午為正化。對司化令之虛,正司化令之實,其餘支辰例皆仿此。又以子午卯酉為一律,子午二歲君火司天,則必卯酉燥金在泉;若卯酉二歲燥金司天,則必子午君火在泉。其他寅申巳亥為一律,辰戌丑未為一律,司天在泉,例皆同也。

主氣者,每年皆以木氣從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至水氣而終,每氣各主六十日有奇,千載不易。客氣者,以當年年支第三支起運。假如子年,子後第三支是戌,戌屬水,就以水氣從大寒日始,為初之氣,即在泉左間也;木為二之氣,即司天右間也;火為三之氣,即司天火氣也;土為四之氣,即司天左間也;金為五之氣,即在泉燥金也;水為終之氣,即在泉右間也。每氣亦各主六十日有奇,一年一易,故曰客氣。

以客加主,客勝主則從,主勝客則逆。又曰: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此客氣之大者,加於主氣之上也。

司天居上,在泉居下,運氣居中。或司天克運生運,謂之以上臨下,為順,順分生克之殊;或運克司天生司天,謂之以下臨上,為逆,逆有大小之異。其中有司天與運同者,名曰天木符。(如丁巳、丁亥之類。)年支與運合者,名曰歲會。(丁卯、丙子之類。)在泉與運同者,名曰同天金符。

白話文:

運氣,是根據天干的相合來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運,根據地支的對應來分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天干相合,例如甲和己這兩年合為土運,乙和庚這兩年合為金運,丙和辛這兩年合為水運,丁和壬這兩年合為木運,戊和癸這兩年合為火運。

地支對應,例如子和午相對,這兩年都是君火之氣;丑和未相對,這兩年都是濕土之氣;寅和申相對,這兩年都是相火之氣;卯和酉相對,這兩年都是燥金之氣;辰和戌相對,這兩年都是寒水之氣;巳和亥相對,這兩年都是風木之氣。運和氣互相交合,天干和地支互相對應。運有五種,氣有六種,它們並不完全配合。因為君火地位尊貴,所以不設立運。

運只有五種,戊癸屬火運,是相火的位置。經典上說:「君火是名稱,相火是位置。」因此,六氣不加於君火之上,所以運是五年一個週期,而氣是六年一個循環。六十年之間,運有太過、不及和平運,又有大運、主運和客運。例如甲年陽土是太過,陰年己土是不及。如果司天之氣和運氣相同,就是平運。太過遇到司天之氣剋制,或不及遇到年支與之相合,就叫做歲會。

如果月份的天干和運氣相符,或者交入初氣的那天的天干和時干與運氣相合,就叫做干德符,這些都算是平運。萬物的生長和脈象的反應,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大運,是指當年天干所主導的一年運勢。主運,是指每年都從大寒開始木運,依次相生,到水運結束。每一運各主七十三天,每年都是這樣。客運,例如甲年,就從土運開始,也是從大寒開始,依次相生而結束,每一運也是各主七十三天,每年都更換。現在的醫生所用的,只是大運而已。

主運和客運,只是用來說明道理,應該有這兩種運氣而已。

六氣有司天,有在泉,有正化,有對化,也有主氣和客氣。例如當年年支是子,子和午都是少陰君火司天,子是對化,午是正化。對化主司虛弱的化令,正化主司實化的化令,其餘的地支都按照這個例子。又把子午卯酉歸為一類,子午兩年君火司天,那麼卯酉就一定是燥金在泉;如果卯酉兩年燥金司天,那麼子午就一定是君火在泉。其他像寅申巳亥歸為一類,辰戌丑未歸為一類,司天和在泉的規則都相同。

主氣,是指每年都從大寒開始木氣,依次相生,到水氣結束,每一氣各主六十多天,千古不變。客氣,是指以當年年支的第三個地支開始起運。例如子年,子後的第三個地支是戌,戌屬水,就用水氣從大寒開始,為初之氣,也是在泉的左側;木為二之氣,也就是司天的右側;火為三之氣,也就是司天的火氣;土為四之氣,也就是司天的左側;金為五之氣,也就是在泉的燥金;水為終之氣,也就是在泉的右側。每一氣也各主六十多天,每年都變,所以叫做客氣。

用客氣加於主氣之上,客氣勝過主氣就順應客氣,主氣勝過客氣就反逆客氣。還有說法是,司天主管上半年,在泉主管下半年。這是客氣中最大的部分,加在主氣之上。

司天居於上方,在泉居於下方,運氣居於中間。如果司天之氣剋制運氣或生助運氣,就叫做以上臨下,是順,順應其中生剋的差異;如果運氣剋制司天之氣或生助司天之氣,就叫做以下臨上,是逆,逆又有大小的差別。其中有司天之氣和運氣相同的,叫做天符。(例如丁巳、丁亥之類。)年支和運氣相合的,叫做歲會。(例如丁卯、丙子之類。)在泉之氣和運氣相同的,叫做同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