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13)

1. 傷寒藥制煎煮法

【製藥法】傷寒門藥之最要者,莫如麻黃、大黃、附子、茱萸之屬,其製法不比泛常,是故不可不附於後也。

麻黃:去節,先以滾醋湯略泡片時,撈起放干備用,庶免太發。如冬月嚴寒,腠理致密,當生用,不必制。

大黃:須錦紋者佳,切片,用酒拌勻燥干備用,不傷陰血。如年壯人實熱者,生用不必制。

附子:,頂正圓平大者佳,去皮臍,先用鹽水薑汁各半盞,用砂鍋煮五七沸後,入黃連甘草各半兩,再加童便半盞煮七八沸,住火良久撈起,瓷器盛貯,伏地氣一晝夜,取出曬乾備用,庶無毒。

茱萸:,用半熟鹽湯泡片時,炒燥備用,庶無小毒。

豬膚:,傷寒咽痛下利而煩者用之,和蜜粉煮羹,本草中未載,今人用之不審,通用厚皮,而尚連肉在上者有之,若帶肉於上,則反作殃。所謂膚者,惟削薄皮面一層而已。其皮肉之皮亦不可用,方為膚也。

甘瀾水:,取水一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上有水砂數千顆相聚一團,取用之。

潦水:,行潦之水,取其急流而有聲,亦通達之義也。

大青:,要莖葉兼用。

飴糖:,即米與麥共熬者,如蜜樣佳。

【解藥法】傷寒治法,無非汗下溫涼。有汗之而不止者,即用麻黃而不得其法也;有下之而不止者,即用大黃之不得其法也;有溫之而至燥熱者,用附子之不得其法也。凡犯此者,必知其解救之法,庶可矣。

用麻黃後汗出不止者,將病人頭髮披水盆中,足露出外,用炒糯米半升,龍骨、牡蠣、防風各一兩,研為細末,周身撲之,隨後秘方用藥,免致亡陽之禍。

用大黃後瀉泄不止者,以烏梅二個、炒粳米一撮、乾薑三錢、人參白朮炒各半兩、生附皮一錢甘草一錢、升麻少許、燈心一握,水煎去渣,入炒陳壁土一撮,調服即止,土氣以助胃氣也。

用附子後身自紅者,乃附毒也。用蘿蔔搗水二盞,入黃連、甘草各半兩,煎至八分,去渣入犀角,磨汁三錢飲之,解其附毒,紅即退而愈。每見不知解法,遲延既久,耳目口鼻出血而死。如無蘿蔔汁,用子研汁。無子,用地漿水澄清用。

【煎藥法】凡煎藥者,必以主治為君,先煎一二沸後入諸藥,且如

用發汗藥先煎麻黃一二沸後,入眾藥同煎。

用止汗藥先煎桂枝。

用和解藥先煎柴胡。

用下藥先煎滾水入枳實。

用溫藥先煎乾姜。

用血藥先煎當歸。

用破血藥先煎桃仁。

用利水藥先煎豬苓。

用止瀉藥先煎白朮。

用止渴藥先煎栝蔞根。

用止腹痛藥先煎芍藥。

用退黃藥先煎茵陳。

用化斑藥先煎石膏。

用止嘔吐藥先煎半夏。

用勞傷藥先煎黃耆。

用解藥先煎羌活。

用消暑藥先煎香需。

用痓藥先煎防風。

用濕藥先煎蒼朮。

白話文:

藥材炮製方法

治療傷寒的藥物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麻黃、大黃、附子、吳茱萸這類藥材,它們的炮製方法與一般藥材不同,所以必須特別說明。

**麻黃:**去除莖節,先用滾燙的醋水稍微浸泡一下,撈起來晾乾備用,這樣可以避免藥性太過發散。如果是冬天天氣非常寒冷,毛孔緊閉,就可以直接生用,不必炮製。

**大黃:**要選擇有錦紋的品質才好,切成薄片,用酒拌勻後烘乾備用,這樣可以避免損傷陰血。如果是年輕力壯、體質燥熱的人,可以直接生用,不必炮製。

**附子:**要選擇頂部圓潤平整、個頭大的才好。去除外皮和臍部,先用鹽水和薑汁各半碗,放在砂鍋中煮沸五到七次,然後加入黃連和甘草各半兩,再加入童便半碗煮沸七到八次,關火靜置一段時間後撈出,用瓷器盛裝,放置在陰涼處吸收地氣一整天,再取出曬乾備用,這樣可以去除毒性。

**吳茱萸:**用半熟的鹽水浸泡片刻,炒乾後備用,這樣可以減少毒性。

**豬膚:**治療傷寒引起的咽喉疼痛、腹瀉和煩躁時使用,用豬皮和蜂蜜粉煮成羹湯。這種用法在傳統本草藥典中沒有記載,現在的人使用時不夠謹慎,經常會用厚的豬皮,甚至連著上面的肉一起用,如果連著肉用,反而會產生危害。所謂豬膚,只是削取豬皮最薄的一層表皮而已,連皮肉的那層皮也不能用,這樣才是真正的豬膚。

**甘瀾水:**取一斗水放在大盆裡,用勺子攪動,水面上會出現數千顆沙粒聚集成團,取用這些水。

**潦水:**取下雨時的流水,要選擇水流湍急並發出聲響的,有疏通經絡的意義。

**大青:**莖葉都要使用。

**飴糖:**就是用米和麥一起熬製的,像蜂蜜一樣的最好。

解藥方法

治療傷寒的方法,不外乎發汗、攻下、溫補和清涼。如果發汗後汗流不止,是因為使用麻黃的方法不對;如果攻下後腹瀉不止,是因為使用大黃的方法不對;如果溫補後出現燥熱,是因為使用附子的方法不對。凡是遇到這種情況,必須知道如何解決,才能平安無事。

如果用了麻黃後汗流不止,就把病人的頭髮浸泡在水盆中,腳露在外面,用炒過的糯米半升,加上龍骨、牡蠣、防風各一兩,磨成細末,塗抹在病人全身,然後再用秘方藥物治療,避免發生亡陽的危險。

如果用了大黃後腹瀉不止,就用烏梅兩個、炒過的粳米一小把、乾薑三錢、人參和白朮(炒過)各半兩、生附子皮一錢、甘草一錢、升麻少量、燈心草一小把,加水煎煮,去渣後加入炒過的陳年灶心土一小把,調勻服用,可以止瀉,因為灶心土可以幫助恢復胃氣。

如果用了附子後身體發紅,這是附子中毒的表現。用蘿蔔搗爛取汁兩碗,加入黃連和甘草各半兩,煎煮至剩八分,去渣後加入犀角磨成的汁三錢飲用,可以解除附子毒性,紅腫就會消退而痊癒。經常看到有人不知道解毒方法,耽誤了治療時間,導致耳、眼、口、鼻出血而死亡。如果沒有蘿蔔汁,可以用蘿蔔籽磨汁代替。如果沒有蘿蔔籽,可以用澄清的地漿水代替。

煎藥方法

凡是煎藥,一定要以主要治療的藥物為主,先煮沸一兩次後再加入其他藥物。例如:

使用發汗藥,先煎麻黃一兩次,再加入其他藥物一起煎。

使用止汗藥,先煎桂枝。

使用和解藥,先煎柴胡。

使用攻下藥,先用滾水沖泡枳實。

使用溫補藥,先煎乾薑。

使用補血藥,先煎當歸。

使用破血藥,先煎桃仁。

使用利水藥,先煎豬苓。

使用止瀉藥,先煎白朮。

使用止渴藥,先煎栝蔞根。

使用止腹痛藥,先煎芍藥。

使用退黃疸藥,先煎茵陳。

使用化斑藥,先煎石膏。

使用止嘔吐藥,先煎半夏。

使用治療勞傷藥,先煎黃耆。

使用解表藥,先煎羌活。

使用消暑藥,先煎香薷。

使用治療痙攣藥,先煎防風。

使用治療濕症藥,先煎蒼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