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 (1)

1. 內經敘論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濕熱傷脾。諸頸項強,皆屬於濕。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膚、筋脈。濕盛則濡泄,濕氣甚者為著痹。聲如從室中言,此中氣之濕也。

《原病式》曰:諸勁強直,積飲,痞膈中滿,下體重,胕腫,肉如泥而按之不起,皆屬於濕。

《要略》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當利其小便。

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冷所致也。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能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也。

白話文:

經曰

  • 各種濕腫滿脹的病症,都屬於脾土的病變。
  • 又說:濕熱會損傷脾臟。
  • 各種頸項僵硬的病症,都屬於濕邪引起的。
  • 因為濕邪,頭部會像被包裹住一樣。
  • 濕熱不除,就會導致大筋收縮變短,小筋鬆弛變長。
  • 大筋收縮變短稱為拘攣,小筋鬆弛變長稱為痿廢。
  • 由於氣虛,就會造成腫脹。
  • 四肢交替受損,陽氣就會耗竭。
  • 風寒濕三種邪氣同時侵入,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痹證。
  • 又說:地上的濕氣侵入人體,就會傷害皮膚和筋脈。
  • 濕邪過盛就會導致滲泄,濕氣嚴重者稱為著痹。
  • 聲音像是從房間裡傳出來,這是中氣受濕的表現。

《原病式》曰

  • 各種筋骨強直,積聚飲邪,痞塞膈中,腹部滿脹,下肢沉重,胕腫,肉質像泥土一樣按壓後不回彈,這些病症都屬於濕邪引起的。

《要略》曰

  • 太陽病,關節疼痛伴隨煩躁,脈象沉細,這就是中濕,也稱為濕痹。

  • 這種病症的表現是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應該著重於利尿。

  • 全身疼痛,發熱,下午病情加重,這就是風濕。

  • 這種病症是由於汗出當風,或久受寒邪引起的。

  • 風濕的脈象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

  • 風濕互相搏擊,就會導致身體疼痛煩躁,不能翻身;不嘔吐,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

  • 風濕互相搏擊,就會導致骨節疼痛煩躁,牽引疼痛,不能屈伸,靠近患處就會加重疼痛;出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願脫衣服,或者身體稍微腫脹。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痛,發熱,身色如熏黃也。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即愈。

白話文:

溼氣重的人患病時全身疼痛、發熱,並且皮膚顏色像被煙燻過一樣黃。 溼氣重的人如果出現身體疼痛、發熱、面色發黃並且呼吸急促的症狀,還伴有頭痛、鼻子堵塞等症狀,脈搏跳動較大;自己能夠正常飲食,腹部感覺舒適;病因在於頭部受到寒冷潮溼的影響導致鼻子不通暢。將藥物放入鼻孔內即可治癒。

2. 濕病多為脾虛所致

陳無擇云:脾虛多病濕。內因酒面積多,過飲湯液,停滯膩物,燒炙膏粱過度,氣熱熏蒸,濁液不行,湧溢於中,此濕從內作;外因坐臥濕地,霧露陰雨所客,澡浴為風所關,涉水為濕所郁。鬱於表腠則發黃。故經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膚筋脈。此濕從外生,可見內外所感,皆由脾氣虛弱,而濕邪乘而襲之。故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

白話文:

陳無擇說:脾臟虛弱的人容易生病,特別是容易罹患濕病。

內因:過度飲酒、食用油膩的食物、過量喝湯、食用過於肥膩的食物,以及過度食用燒烤、油炸、膏粱厚味等,導致氣機熱盛,熏蒸脾臟,使濁液無法正常排出,積聚在體內,這就是內濕。

外因:長期坐在潮濕的地方,暴露於霧露、陰雨的天氣中,洗完澡後沒有擦乾而受風寒,涉水而使濕氣鬱積。濕氣鬱積於肌膚表面則會導致皮膚發黃。

因此經書上說:地面的濕氣,接觸到人體就會損害皮膚、筋脈。這就是外濕。

由此可見,無論是內濕還是外濕,都是由於脾臟氣虛所導致,濕邪乘虛而入,侵襲人體。所以說:身體強壯的人,氣機流通就能康復;身體虛弱的人,濕邪就會停滯,導致疾病。

3. 濕證要分表裡上下四證

濕邪自外而感者,為表邪鬱熱,故發寒熱,身如熏黃,皮膚著痹。清濕襲虛,而上為頭痛,鼻塞而煩;入骨節為重痛,足趺浮腫;脈浮緩。濕邪由內作者,為里結滯,故霍亂吐利。重則發痙強直,輕則痞膈中滿,怠惰嗜臥,沉重無力。流濫關節則煩痛,注於經絡,屈伸不得,氣不能統則發腫,肉如泥,按之不起,其脈多沉。

經曰:因於濕,首如裹,聲如從室中言。濕熱不已,熏蒸於上,則頭重,目黃而鼻塞也。故東垣云:濕淫所勝,助風以平之,為濕邪之襲於上者也。

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故足胕腫而膝重,無力以行。腿腳麻痹,腰腿為之不利也。又曰:腰重如帶五千錢,皆濕邪之著於下者也。

白話文:

濕邪由外而入

濕邪從外界侵入人體,會導致表邪鬱熱,因此出現發寒發熱、皮膚發黃、皮膚麻痺等症狀。濕邪清氣上襲虛弱之處,會引起頭痛、鼻塞、煩躁不安;濕邪入侵骨節,則會導致骨節疼痛、足背浮腫,脈象浮緩。

濕邪由內而生

濕邪由內而生,會導致脾胃積滯,因此出現霍亂、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抽搐、肢體僵硬;輕者會出現胸悶、腹脹、疲倦嗜睡、身體沉重無力等症狀。濕邪流竄關節會導致關節疼痛;濕邪侵犯經絡,則會導致肢體屈伸不利、氣血不通導致腫脹,肌肉鬆軟如泥,按之不起,脈象沉細。

經文解釋

《黃帝內經》記載:因濕邪入侵,頭部如被包裹般沉重,聲音如同從室內傳來。濕熱久久不散,向上蒸騰,就會導致頭重、眼睛發黃、鼻塞等症狀。因此,東垣(李杲)說:濕邪過盛,可用風藥來治療,這是因為濕邪侵襲上半身所致。

《黃帝內經》還記載:傷於濕邪,下半身首先受到影響。因此會出現足踝腫脹、膝蓋沉重無力、行走困難、腿腳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狀。經文還說:腰部沉重如同繫著五千枚錢,這些都是濕邪侵襲下半身所致。

4. 脈候

《脈經》曰:沉而緩、沉而細、微緩者,皆中濕。脈浮為風濕。浮而緩,濕在表也;沉而緩,濕在裡也。脈沉細遲微為寒濕,為濕痹,脈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黃者,為濕熱;洪而緩者,皆濕熱自甚而痛也。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脈經》說:“沈緩”、“沈細”和“微緩”的脈象都表示體內有溼氣。如果脈搏浮起,則可能是風溼病。若脈搏浮起來且緩慢,說明溼氣存在於體表;若是脈搏下沈並緩慢,那麼溼氣就可能存在於內部器官。脈搏沈細遲微則代表寒冷型溼症或溼性關節炎。如果脈搏快速並且身體發熱、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胸部脹滿以及口腔乾燥,並伴有黃疸症狀的話,這表明是溼熱病症。另外,“洪緩”的脈象也是溼熱病症加重的表現。”

5. 治濕以理脾清熱分利小便為主

經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濕病本不自生,因脾熱內虛,怫鬱不能宣行,故停滯而生濕也。況脾氣虛弱之人,易於感冒,豈但水不流而後為濕故?人只知風寒之威嚴,不知暑濕之炎暄,感人於冥冥之中也。故治濕之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經曰:濕淫於內,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宜桂苓甘露、木香、葶藶、木通治之。又云:葶藶木香散下神芎丸,下水濕,消腫脹,理脾胃,無出乎此也。

白話文:

古籍記載:各種濕邪引起的腫脹,都屬於脾土的範疇。濕病本身並不會憑空產生,而是因為脾臟內熱虛弱,氣機鬱結不能正常運作,導致濕邪停滯而生。更何況脾氣虛弱的人,更容易感冒,難道濕邪的形成僅僅是水停滯不流嗎?人們只知道風寒的威嚴,卻不知道暑濕的炎熱,它在不知不覺中侵襲人體。因此,治療濕邪的方法,應該以調理脾臟、清熱利尿為首要。所以說:治療濕邪而不利尿,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古籍又記載:濕邪侵入體內,應該用苦味燥濕、淡味泄濕的方法來治療。適合使用桂枝、茯苓、甘露、木香、葶藶、木通等藥材。還提到:葶藶木香散配合神芎丸,可以利水祛濕,消除腫脹,調理脾胃,治療濕邪的方法,無出其右。

6. 治濕不宜太汗及熱藥

經曰:因於濕,首如裹。又云:濕熱不攘。此蓋濕鬱為熱,故身體疼痛而煩,肢節強直而腫。或脈浮者,名曰風濕,當微微發汗,使風濕俱從汗出。若大發汗,則風去而濕尚存,兩脛逆冷,胸腹滿,頭目痛,多汗,妄言、脈陽濡弱,陰急小,是名濕溫,因傷濕而復傷暑也。濕熱相搏,而成此疾,不可發汗。

汗則必不能言,及耳聾,不知痛癢,乃是重暍濕證。雖有寒熱,然濕熱證多,濕寒證少,故不宜驟用薑、附大熱之藥。戴人論濕證,而以濕熱為原,風寒為兼,深得《內經》之旨也。丹溪亦云: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

白話文:

經書上說:「因為濕氣,頭部會像裹著東西一樣沉重。」又說:「濕熱不清除,就會導致疾病。」這是因為濕氣鬱積就會化為熱,所以身體疼痛、煩躁不安,四肢關節僵硬腫脹。如果脈象浮的,稱為風濕,應該微微發汗,讓風濕都從汗液中排出。如果大發汗,就會風氣消散而濕氣依然存在,導致兩腿逆冷、胸腹脹滿、頭目疼痛、多汗、胡言亂語、脈象浮弱、小便困難,這就是濕溫症,因為傷了濕氣又再傷了暑氣。濕熱相互搏擊,就形成了這種疾病,不可發汗。

發汗就會導致不能說話,甚至耳聾,感覺不到疼痛和癢,這是濕氣重症。雖然有寒熱症狀,但濕熱症狀居多,濕寒症狀很少,所以不宜驟然使用薑、附子等溫熱藥物。戴人論述濕證,認為濕熱為本,風寒為兼,深刻體會了《內經》的精髓。丹溪也說:「六氣之中,濕熱導致疾病佔了八九成。」

7. 濕證不可作中風治

有脾胃素弱,內蓄痰飲,外冒風露,相搏上衝心胸,令人涎潮壅塞,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昏不知人。與中風相似,但脈沉澀或沉而細。不可作中風治,謂其脾土好乾惡濕,而被濕熱相干,則有是疾。若作中風治之,脾元愈虛,痰濕愈甚,必致危篤。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脾胃虛弱,體內積聚了痰濕,又受到風寒侵襲,風寒與痰濕互相搏擊,向上衝擊心胸,就會導致口涎增多、阻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不清。這和中風的症狀很相似,但是脈象卻是沉澀或沉細,不似中風的脈象。

這種情況不能按照中風的治療方法來處理,因為脾臟喜燥惡濕,而現在因為濕熱的侵犯而導致了這種疾病。如果按照中風的治療方法來治療,脾氣會更加虛弱,痰濕也會更加嚴重,最終會導致病情危重。

8. 因證裁方

濕從外入者,宜汗散;濕在上者,亦宜汗散;濕從中起者,宜疏利二便,分輕重用之。

在下者,宜淡滲,以利小便;腹脹腳腫甚者,舟車丸下之。

濕熱內深發黃,茵陳湯下之。或佐以防己、黃耆。

一身盡腫痛,或無汗,是濕流關節,邪氣在表,宜五苓散加桂、蒼朮微汗之,不可大汗。若自汗出多,熱燥津液少,內水不利,切勿利之,重損津液也。宜防風白朮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濕邪從外侵入人體,應該要透過發汗來驅散濕氣。

濕邪停留在上半身,也應該要發汗來去除。

如果濕邪從體內產生,則應該要疏通大小便,根據濕邪的輕重程度,選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濕邪停留在下半身,則應該要服用利尿藥,促進小便排出。

如果腹部脹滿,雙腳腫脹嚴重,可以服用舟車丸來治療。

如果體內有濕熱,導致皮膚發黃,可以服用茵陳湯來治療。

可以配合防己、黃耆一起服用。

如果全身腫痛,或者沒有汗,這是濕氣流注關節,邪氣停留在表面的表現,應該要服用五苓散,加桂枝、蒼朮微微發汗,不可大汗。

如果自汗出太多,導致身體燥熱,津液減少,體內的水分無法順利排出,就不要再服用利尿藥了,以免損傷津液。

可以服用防風、白朮、甘草湯來治療。

濕鬱者,越曲丸主之。

肥人多濕,二陳湯加酒炒黃芩、羌活。散風行濕最妙。

蒼朮治濕為必用之藥,上下部皆可用。

身如被杖,濕傷熱血分也。

《局方》用燥劑,為散濕鬱也。濕得燥則豁然而收。燥濕宜羌活勝濕湯、平胃散。

濕勝氣實者:宜神佑丸、舟車丸,虛者,桑白皮、茯苓、人參、葶藶、木香、白朮之類;去濕與熱,須用黃芩、梔子為主。

白話文:

濕氣過盛而身體氣力充實的人,可以用神佑丸和舟車丸來治療;如果身體虛弱,可以用桑白皮、茯苓、人參、葶藶、木香、白朮等藥物來治療。治療濕熱需要以黃芩和梔子為主藥。

下焦濕腫及痛,膀胱有火邪者,酒防己、黃柏、知母、梔子、草龍膽、蒼朮之類;濕病,外不熱,內不渴,小便自利者,朮附湯主之。

濕病,脈緩弱,昏迷腫痛,身重自汗,失音,下痢不禁,用白虎湯、蔥白、乾薑、附子、白朮。

肥白人沉困怠情者,多虛,宜參、耆、二朮、二陳、厚朴之類。

白話文:

下半身腫脹疼痛,而且膀胱有熱症的人,可以用酒防己、黃柏、知母、梔子、草龍膽、蒼朮等藥材;如果濕氣病症,體表不熱,內心不渴,小便順利的話,可以用朮附湯治療。

濕氣病症,脈搏緩弱,昏迷、腫痛,身體沉重,自汗,失音,腹瀉不止,可以使用白虎湯、蔥白、乾薑、附子、白朮等藥材。

肥胖、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的人,多半虛弱,可以用人參、黃耆、白朮、蒼朮、厚朴等藥材。

黑瘦人多熱,宜芩、連、白朮、茵陳。

濕氣勝者為著痹,(詳見風痹門。)濕盛則濡泄,(見瀉泄門。)濕注生痰,(見痰飲門。)濕為痰瘧,(見瘧門)。濕鬱為疸證,(見疸門。)濕熱成痿,(見痿門。)濕為腳氣。(見腳氣門。)

白話文:

體型瘦弱的人大多體質偏熱,可以用黃芩、黃連、白朮、茵陳等藥材調理。濕氣過盛會導致痺證,詳細內容可參考風痹門;濕氣過盛會導致體液外泄,詳細內容可參考瀉泄門;濕氣過盛會生痰,詳細內容可參考痰飲門;濕氣過盛會引發瘧疾,詳細內容可參考瘧門;濕氣鬱結會導致黃疸,詳細內容可參考疸門;濕熱交蒸會導致痿證,詳細內容可參考痿門;濕氣過盛也會導致腳氣,詳細內容可參考腳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