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3)

1. 天氣六化之圖

2. 南北政圖

3. 五逆脈

《靈樞·五禁篇》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道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犯五逆者為不治。

玉版篇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而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

白話文:

《靈樞·五禁篇》說:發熱的病,脈象原本平靜,汗已經流出來了,但脈象反而變得強盛且急躁,這是第一種逆象;腹瀉不止,脈象反而變得洪大,這是第二種逆象;身體局部麻木疼痛不能移動,肌肉潰爛,身體發熱,脈象卻變得偏弱甚至消失,這是第三種逆象;病情嚴重到損耗身體外形,身體發熱,面色蒼白像死人一樣,之後又出現血塊下血,且血塊持續大量排出,這是第四種逆象;忽冷忽熱嚴重到損耗身體外形,脈象變得堅硬而有力,這是第五種逆象。出現以上五種逆象的病,屬於無法治癒的。

《玉版篇》說:腹部脹滿,身體發熱,脈象洪大,這是第一種逆象;肚子裡咕嚕咕嚕叫而且感覺脹滿,四肢卻冰冷,腹瀉不止,脈象洪大,這是第二種逆象;流鼻血不止,脈象洪大,這是第三種逆象;咳嗽而且小便帶血,身體消瘦,脈象卻變得細小且有力,這是第四種逆象;咳嗽並且身體消瘦,身體發熱,脈象變得細小且快速,這是第五種逆象。出現以上情況,活不過十五天就會死亡。

肚子極度脹大,四肢冰冷,身體消瘦,嚴重腹瀉不止,這是第一種逆象;腹部脹滿而且便血,脈象洪大,時有時無,這是第二種逆象;咳嗽,小便帶血,身體消瘦,脈象跳動有力,這是第三種逆象;嘔吐出血,胸口脹滿牽引到背部疼痛,脈象變得細小且快速,這是第四種逆象;咳嗽、嘔吐、腹部脹滿,而且吃完就拉,脈象消失,這是第五種逆象。出現以上情況,活不過一天的時間就會死亡。如果醫生沒有注意到這些情況就進行針灸治療,那就是錯誤的治療方法。

4. 六絕脈

(其經病其脈絕者死)

衝陽絕,死不治。(足陽明胃經,脈在足大指後陷中,有動脈應指是也。)尺澤絕,死不治。(手太陰肺經,脈在手臂曲紋陷中,有動脈應指是也。)天府絕,死不治。(手太陰肺經,脈在手臂內肩顒下,有動脈應指是也。)太衝絕,死不治。(足厥陰肝經,脈在足內大指後二寸,動脈應指是。

)神門絕,死不治。(手少陰心經,脈在手掌內側,有動脈應指是也。)太谿絕,死不治。(足少陰腎經,脈在足內踝骨下,有動脈應指者是也。)

白話文:

六絕脈指的是:

如果經脈有疾病,而且脈象呈現「絕」的狀態,就表示病人將會死亡。

衝陽脈如果摸不到,就表示病人沒救了,會死亡。(衝陽脈屬於足陽明胃經,位置在腳大拇趾後方的凹陷處,可以摸到動脈跳動。)

尺澤脈如果摸不到,就表示病人沒救了,會死亡。(尺澤脈屬於手太陰肺經,位置在手臂彎曲處的凹陷中,可以摸到動脈跳動。)

天府脈如果摸不到,就表示病人沒救了,會死亡。(天府脈屬於手太陰肺經,位置在手臂內側肩膀下方,可以摸到動脈跳動。)

太衝脈如果摸不到,就表示病人沒救了,會死亡。(太衝脈屬於足厥陰肝經,位置在腳內側大拇趾後方兩寸的地方,可以摸到動脈跳動。)

神門脈如果摸不到,就表示病人沒救了,會死亡。(神門脈屬於手少陰心經,位置在手掌內側,可以摸到動脈跳動。)

太谿脈如果摸不到,就表示病人沒救了,會死亡。(太谿脈屬於足少陰腎經,位置在腳內踝骨下方,可以摸到動脈跳動。)

5. 七死脈

彈石脈,在筋肉間,按舉劈劈然,腎絕也。雀啄脈,如雀之啄食,連連湊指,忽然止絕,良久復來。屋漏脈,如殘漏之下,良久一滴,濺起無力。啄漏二脈皆脾胃衰弱之絕脈也。解索脈,指下散亂,無復次序。蝦游脈,在皮膚,始則冉冉不動,少焉而去,久之倏而復來。魚翔脈,其脈本不動而未強搖。釜沸脈,在皮膚,有出無入,湧湧如羹上之波。皆死脈也。

白話文:

彈石脈,這種脈象出現在肌肉之間,按下去和抬起來的時候會感覺到脈搏像劈開的石頭一樣,這種情況代表腎氣已經衰竭。雀啄脈,就像麻雀啄食一樣,脈搏連續快速地跳動,然後突然停止,過了好一陣子又再來。屋漏脈,就像屋簷殘留的水滴滴下來一樣,很久才滴一滴,滴下來時軟弱無力。啄脈和漏脈這兩種脈象,都代表脾胃衰弱到極點,是將要死亡的脈象。解索脈,摸起來脈象散亂無章,沒有規律可循。蝦游脈,這種脈象出現在皮膚表層,剛開始時緩慢不動,不久就消失,過一陣子又突然出現。魚翔脈,原本脈搏是沒有動的,但突然之間卻會不尋常的搖動。釜沸脈,這種脈象出現在皮膚表層,脈動只出不進,像鍋裡煮滾的湯一樣不停湧動。這些都是死亡的脈象。

6. 至脈損脈死期脈候

《脈經》云:熱病脈四至,三日死矣。脈四至,無病人一至,病人脈四至也。熱病脈五至,一日死矣,時一大至,半日死矣。忽忽悶亂者死。

熱病脈六至,半日死矣,急疾大至有頃死。

熱病脈四損,三日死。所謂四損,無病人四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熱病脈五損,一日死。所謂五損,無病人脈五至,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熱病脈六損,一時死。所謂六損,無病人脈六至,病人一至,名曰六損。若絕不至,或久乃至,立死。

白話文:

《脈經》說:發熱的疾病,脈搏一息跳動四次,三天就會死亡。脈搏一息跳動四次,如果不是病人的話,脈搏應該一息跳動一次,病人卻跳四次。發熱的疾病,脈搏一息跳動五次,一天就會死亡,有時候脈搏突然跳動很快,半天就會死亡。脈搏跳動得很快又亂,也會死亡。

發熱的疾病,脈搏一息跳動六次,半天就會死亡,脈搏跳動急速又很大力,很快就會死亡。

發熱的疾病,脈搏跳動變為損弱,一息才跳一次,連續跳四次,三天就會死亡。所謂的「四損」,指的是正常人脈搏一息跳四次,但病人脈搏卻只跳一次,這就稱為「四損」。發熱的疾病,脈搏跳動變為損弱,一息才跳一次,連續跳五次,一天就會死亡。所謂的「五損」,指的是正常人脈搏一息跳五次,但病人脈搏卻只跳一次,這就稱為「五損」。發熱的疾病,脈搏跳動變為損弱,一息才跳一次,連續跳六次,很快就會死亡。所謂的「六損」,指的是正常人脈搏一息跳六次,但病人脈搏卻只跳一次,這就稱為「六損」。如果脈搏完全停止不動,或是很久才跳動一次,就會立刻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