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1)

1. 暑證敘論

《肉經》曰:夏至後病熱為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又曰:因於暑汗,煩喘,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又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難經》云: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肝為躁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戴氏曰: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

白話文:

《肉經》說:夏至之後生病發熱是因為暑氣,暑氣應該要和汗一起排出來,不要阻止。又說:因為暑氣出汗,會感到煩躁喘不過氣,安靜下來卻又多話,身體像燒紅的炭一樣,汗出卻散不出去。

又說:脈搏虛弱身體發熱,是患了傷暑。

《難經》說:怎麼知道是患了傷暑呢?患了傷暑的人,會厭惡臭味。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心主臭,心火入心為焦臭,入肝為躁臭,入肺為腥臭,所以知道心病傷暑的人,會厭惡臭味。這種病症會出現身體發熱,煩躁心痛,脈搏浮大而散亂。

戴氏說:夏季突然昏倒,失去意識,叫做暑風。

2. 暑證有中傷感之分

戴氏曰:暑乃夏月炎暑也。有中、有傷、有感冒三者。輕重之分:咳嗽而發寒熱,汗出不止,為元氣內虛,肺氣不固,暑邪直入,內乘金土,名曰中暑。東垣謂避暑熱於深堂大廈之中,得之為中暑。身熱頭疼,煩躁不寧,或身如針刺為傷暑。腹痛水瀉或噁心有痰為冒暑。有傷暑,邪舍於榮衛,至秋涼後遇風寒,閉固不出,發而為瘧。

有傷暑而即病者,則以暑劑。雖為霍亂吐瀉之證作,亦只治暑為本,以人參、白虎、六和等湯之類是也。

白話文:

戴氏說:暑氣是指夏季炎熱的天氣。暑氣的侵犯有中暑、傷暑和冒暑三種,其輕重程度各不相同。

輕重之分:

  • 中暑: 咳嗽伴隨發寒發熱,汗出不止,這是因為元氣內虛,肺氣不固,暑邪直接侵入,侵犯脾胃,稱為中暑。東垣認為躲避暑熱而待在深堂大廈之內,也有可能導致中暑。
  • 傷暑: 身體發熱,頭疼,煩躁不安,或感覺身體像被針刺一樣,這是傷暑的症狀。
  • 冒暑: 腹部疼痛,腹瀉,或噁心,有痰,這是冒暑的症狀。

傷暑的後遺症:

  • 如果傷暑的邪氣停留在人體的榮衛之間,到了秋季涼爽後遇到風寒,邪氣就會被封閉在體內,無法排出,最終發作成為瘧疾。

治療方法:

  • 如果傷暑後立即發病,就應該用暑氣藥物治療。即使是霍亂吐瀉的症狀,也應以治療暑氣為本,用人參、白虎、六和等湯劑治療。

3. 暑傷五臟證治異同

陳無擇云:暑熱自病歸心,使人噎悶,昏不知人。入肝則眩運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雖有五臟之殊,大抵審虛實加減補益,兼以清解二法,為治則同也。

白話文:

陳無擇說:暑熱疾病會歸結到心臟上,讓人感到喉嚨堵塞、胸悶,並且昏迷不清醒。如果進入肝臟,則會出現頭暈和頑固性疼痛;進入脾胃則會導致昏沈嗜睡而無法清醒;進入肺部就會出現氣喘滿脹或肢體癱瘓的症狀;進入腎臟就可能導致口乾舌燥並引發糖尿病症狀。雖然這些病症在不同的臟器上有差異,但總的來說要根據病情虛實來增減補藥或者採用清火解毒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相同的。

4. 傷暑有八證

脈虛,自汗,身熱,背寒,面垢,煩渴,手足微冷,體重是也。

5. 有中暑中熱之異

潔古老云:靜而得之為中暑,亦深堂避暑得之之意同。其病多頭痛惡寒,身體拘急,肢節疼痛而煩,肌膚大熱而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通越故也,以大順散主之。動而得之為中熱,則是農夫行人於日中勞役太過而得之者,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或大瀉,無力以動者是也,以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潔古老云:靜止狀態下得病稱為中暑,也就是在深堂避暑時得病,意思相同。這種病症多半會頭痛惡寒,身體緊繃,四肢關節疼痛且煩躁,皮膚發熱卻不出汗,這是因為房室內的陰寒之氣阻遏了陽氣流通所致,可用大順散治療。

活動狀態下得病稱為中熱,也就是農夫、行人在烈日下勞作過度而得病,這種病症必定會頭痛,發燒、燥熱,怕熱,觸摸皮膚時會感覺到發燙;口渴想喝水或腹瀉,無力活動,可用白虎湯治療。

6. 脈候

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甲乙經》)

中暑與熱證相似,但熱證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耳。

脈浮自汗,或浮大而散,或洪大無力,或虛而遲中得洪緩,皆為傷暑之脈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虛弱,身體發熱,這是因為中暑了;如果脈象有力,身體發寒,這是因為傷寒了。因為寒邪傷的是身體的形體,而不傷氣機,所以脈象有力;而暑邪傷的是氣機,而不傷身體的形體,所以脈象虛弱。

中暑和一般的熱證症狀很相似,但是熱證的脈象有力,而中暑的脈象虛弱,可以藉此來區分。

脈象浮而自汗,或者浮大而散亂,或者洪大而無力,或者虛弱而遲緩中帶有洪大的感覺,這些都是中暑的脈象。

7. 治法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利,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少有勞,身即熱,口開,口扳,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暍即暑也。)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身熱而暍。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活人書》謂:自汗,惡寒,身熱而渴,面垢,手足冷,脈微弱無力者,中暍也。宜人參白虎湯。)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散主之。

白話文:

太陽中暑的人,會出現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疼痛的症狀,脈象弦細而虛弱,小便量少,毛髮豎立,手腳冰冷,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就發熱,嘴巴張開,嘴唇乾裂,牙齒乾燥。如果發汗,則惡寒更嚴重;如果用溫針灸,則發熱更嚴重;如果灸針次數過多,則小便量會增多。 (暍就是暑的意思。)

太陽中熱的人,就是中暑了。這種人會出汗,身體發熱,並且感到暑熱。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活人書》中提到:出汗、惡寒、身體發熱、口渴、面色晦暗、手腳冰冷、脈象微弱無力的人,是中暑了。可以使用人參白虎湯治療。)

太陽中暑的人,會出現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脈象微弱的症狀。這是因為夏天喝了過多的冷水,導致寒氣入侵皮膚所造成的。瓜蒂散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8. 治暑宜補元氣為主清利次之

丹溪云:夏火大熱,損傷肺金,壯火食氣,病暑者,多是不足之證。所以用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孫真人生脈散之類。足可以審前聖立方之旨矣。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夏季炎熱,會損傷肺部的氣血,壯盛的陽氣消耗脾胃的精氣,因此患暑熱的人,大多是氣虛不足的症狀。所以使用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孫真人生脈散這類的方劑,可以充分理解前賢們創立這些方劑的用意。

9. 辨夏月伏陰在內用大順散二者之疑

丹溪有夏月伏陰在內之論。謂人與天地同一橐龠,天地之氣升亦升,降亦降,浮亦浮,沉亦沉。子月一陽生,寅月三陽生,此氣之升也,人之氣亦生也。巳月六陽生,陽盡出於地上矣,此氣之浮也。人之腹屬地氣,於此時亦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之陽亦虛矣。故夏至後,六陽外泄,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

若作虛冷者,其誤甚矣。前人治暑用大順散、桂苓丸等劑,蓋因涼亭、水閣、水泉、瓜果之傷,故不曰病熱而曰病暑,不用辛熱,病何由安?非為伏陰在內而用之也,火令之時,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世人不察,妄謂伏陰,而用溫熱,為世通弊。若謂夏月伏陰在內,宜服溫熱劑,則冬月陽在內,宜服寒涼。

然則孟子冬日飲湯、夏日飲水,亦不足信歟?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認為,夏季時陰氣潛藏於體內。他說人體與天地相呼應,如同一個風箱,天地的氣機升降浮沉,人體之氣亦隨之變化。正月初一陽氣萌發,二月三陽開泰,這是氣機上升之象,人體之氣也開始生長。到了五月,六陽俱足,陽氣盡數外露於地表,這是氣機浮升之象。人體腹部屬地氣,此時也浮於肌膚表面,散布於毛髮,腹中陽氣也變得虛弱。因此夏至之後,六陽外泄,陰氣潛藏於內,這裏的「陰」字含有虛弱之意。

如果說夏季的陰氣是虛寒,那就大錯特錯了。前人治療暑病,常用大順散、桂苓丸等方劑,因為這些都是由涼亭、水閣、水泉、瓜果所致的寒涼之邪引起的。所以古人稱之為「病暑」而非「病熱」,也不使用辛熱之藥,否則病如何能痊癒?這並不是因為體內有伏陰而用寒涼藥,而是因為夏天的火氣盛極,烈日酷暑,哪來的寒涼之氣?世人不明就裡,妄言伏陰,便服用溫熱之藥,這是普遍的錯誤。如果說夏季陰氣潛藏於內,就應該服用溫熱之藥,那麼冬季陽氣潛藏於內,就應該服用寒涼藥嗎?這顯然不合邏輯。

10. 藥方

(東垣)清暑益氣湯,治夏月暑熱蒸人,人感之四肢倦怠,胸滿氣促,肢節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頓,心下痞脹,小便黃數,大便溏瀉;或痢或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

人參,黃耆,升麻,蒼朮(一錢),白朮,神麯(各五分),陳皮,炙甘草,黃柏,麥門冬,當歸,乾葛,五味子,澤瀉,青皮(各二分),上水煎服。(《內經》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炅則氣泄。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針對夏天炎熱天氣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比如四肢無力、胸悶、氣喘、腹瀉、發熱、口渴、食慾不振等等。它主要通過補氣升陽、健脾化濕、清熱生津等作用來緩解這些症狀。

今暑邪傷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耆,人參,甘草補中益氣,為君:陳皮,歸身甘辛微溫,養胃氣,和血脈,為臣;蒼朮,白朮、澤瀉滲利除濕;升麻、葛根苦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濕盛,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黃柏苦辛寒偕甘味瀉熱補水。虛者,資其化源,以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庚金為佐也。

此病皆因飲食失節,勞倦所傷,損其脾胃,乘暑天而作也。汗大泄者,津脫也。加五味子十粒、炒柏五分,知母三分。濕熱乘肝腎則痿弱無力,加酒櫱知母,大瀉秘澀血中伏火也。加當歸身、生地黃、桃仁、麻仁各一錢以潤之。)

白話文:

現在是暑氣傷人衛氣的時節,所以人們會感到身體發熱,自發出汗。因此,我們要用黃耆、人參、甘草來補中益氣,作為君藥;陳皮、歸身性味甘辛微溫,可以養胃氣,調和血脈,作為臣藥;蒼朮、白朮、澤瀉可以滲利除濕;升麻、葛根性味苦平,善於解肌熱,並且能夠治療風勝濕的病症。

濕氣盛則食物難以消化,導致胃脘痞滿,因此要用炒曲甘辛,青皮辛溫來消食快氣;腎臟怕燥,需用辛味來潤之,所以要用黃柏苦辛寒,搭配甘味來瀉熱補水。對於虛弱的人,要滋補其化源,所以用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來救治暑氣傷損的症狀,庚金作為佐藥。

這種疾病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傷損脾胃,遇到暑天而發作的。如果汗出過多,則為津液虧損,要加五味子十粒、炒柏五分、知母三分。濕熱侵犯肝腎則會導致痿弱無力,要加酒櫱知母,可以瀉熱通便,消除血中伏火。要加當歸身、生地黃、桃仁、麻仁各一錢來潤燥。

(《選方》)十味香薷飲,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

香薷(二錢),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白扁豆(炒去殼),陳皮,厚朴(姜炒。各一錢),木瓜,炙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盞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局方》)人參白虎湯,治脈虛暑熱,發渴。

人參(錢半),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上水二盞,粳米一合,同煎。

白話文:

《選方》裡的十味香薷飲,專治伏暑。症狀包括身體倦怠、神志昏沉頭重、嘔吐腹瀉。配方為:香薷二錢,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白扁豆(炒去殼)、陳皮、厚朴(姜炒,各一錢)、木瓜、炙甘草(各五分),用水兩盞煎煮至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局方》裡的 人參白虎湯,專治脈虛暑熱,口渴。配方為:人參一錢半,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用水兩盞,加入粳米一合,一起煎煮。

(《東垣》)人參益氣湯,治暑熱傷氣,四肢倦怠,嗜臥,手指麻木。

人參(一錢二分),黃耆(二錢),白芍藥(七分),甘草(一錢),五味子(三十粒),柴胡(六分),升麻(五分),上水煎服。

生脈散,治暑脈微而渴汗。(孫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子以補五藏。東垣云:夏月服生脉散加黃芪、甘屮,令人氣力湧出)

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各等分),上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治暑熱煩躁。

白話文:

《東垣》的人參益氣湯用於治療暑熱傷氣,導致四肢倦怠、嗜睡、手指麻木等症狀。藥方包括人參、黃耆、白芍藥、甘草、五味子、柴胡、升麻,用水煎服。

生脈散則用於治療暑熱引起的脈象微弱、口渴出汗。孫真人認為夏季應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東垣則建議在生脈散中加黃芪、甘草,可以增強體力。此方由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等分組成,用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用於治療暑熱煩躁。

石膏(一兩),半夏(二錢),人參,麥門冬(各二錢),甘草(二錢),竹葉(二十個,揉碎),上姜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方藥物配方:石膏 1兩、半夏 2錢、人參 2錢、麥門冬 2錢、甘草 2錢和竹葉 20片。做法是先加3片生薑,然後用水煮沸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