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 (21)
卷之四 (21)
1. 七情脈
七情之脈,內傷五志。喜則脈緩,悲短憂澀,思結恐沉,驚動怒急。七脈宜先審而處。
白話文:
情緒波動會影響脈象,造成身體內部的損傷。過於高興時,脈象會變得和緩;過於悲傷會使脈象短促;憂愁會使脈象澀滯;思慮過多會使脈象鬱結;恐懼會使脈象沉伏;驚嚇會使脈象躁動;憤怒則會使脈象急促。診斷時,要先仔細辨別這些由情緒引起的脈象變化,再做進一步的判斷和處理。
2. 妊娠脈
妊脈緊滑,見於右關,或吐傷損,他部相參。診之左脈,或一部或二部之洪滑;六脈相等,或尺旺或中衝而悠洋。男女之別,須審陰陽。右肺盛,陰狀多,俱主弄瓦;左尺盛,陽狀多,俱主弄璋。右關微弱與數,胎防有損;胎漏若逢右革,必墮堪傷。欲產脈歇至,或洪或細;臨生右關弱,宜施補湯。
白話文:
懷孕的脈象是緊而滑,通常出現在右手關脈的部位,有時可能因為嘔吐造成損傷,需要和其他部位的脈象一起參考判斷。診斷時,左手的脈象可能有一處或兩處呈現洪大且滑動的現象;六個脈象如果強度相等,或是尺脈旺盛,又或者中脈衝動且悠緩。要分辨懷孕的是男是女,必須仔細觀察陰陽脈象。如果右肺的脈象強盛,呈現陰性的狀態,大多會生女兒;如果左尺的脈象強盛,呈現陽性的狀態,大多會生兒子。如果右關的脈象微弱且次數多,要注意胎兒可能受損;如果出現胎漏的情況,又在右革脈摸到脈動,那很可能會有流產的危險。快要生產時,脈象會出現歇止的現象,或者脈象洪大或細微;臨盆時,如果右關的脈象虛弱,應該服用補藥調理。
3. 脈證相反
脈證相反,醫不可治。春夏浮澀,秋冬浮大。老人太過,少壯不及。心痛脾疼,失血瀉痢。中惡金瘡,浮洪俱忌。傷寒熱病,腹滿水氣。中毒發狂,沉細不吉。產後潰癰,俱嫌洪實。咳嗽沉伏,虛痛搏指。喘急細微,痿痹緊急。中病脈堅,外病脈澀。汗出脈盛,頭痛短澀。虛勞心數,風家脾緩。
霍亂吐瀉,脈微而澀。人瘦脈大有喘,形盛脈微短氣。更有傷寒陽病而脈逢陰,二周寸陷厥利而脈不至。脈微厥冷煩躁,脈遲而反消食。
白話文:
脈象和病情相反,這種情況醫生沒辦法治療。春夏時脈象浮而澀,秋冬時脈象浮而大。老年人脈象過於強盛,年輕人脈象卻不足。心痛、脾臟疼痛、失血、腹瀉痢疾,以及中邪、金屬外傷等情況,都忌諱脈象浮而洪大。傷寒、熱病,如果出現腹脹滿、水腫,中毒發狂,脈象沉而細都是不好的徵兆。產後或癰瘡潰爛,都忌諱脈象洪大而實。咳嗽時脈象沉伏,虛弱疼痛時脈象搏指有力。喘息急促時脈象細微,痿痹麻木時脈象緊急。病在內部脈象堅硬,病在外部脈象澀滯。汗出過多脈象反而強盛,頭痛時脈象短而澀。虛勞病人心跳快,風病患者脾脈緩慢。
霍亂吐瀉時,脈象微弱而澀滯。人瘦脈象反而大且有喘,形體強盛脈象反而微弱且呼吸短促。更有傷寒屬於陽病,脈象卻呈現陰虛,兩周後寸口脈凹陷,出現厥冷下利,脈象反而摸不到。脈象微弱、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脈象遲緩反而能消化食物。
4. 脈證似反
脈證似反非反,因之而變無傷。極實而有羸狀,寒濕痓脈沉細。極虛而有盛候,虛脈大而無常。病虛脈細,因服寒涼而搏指;陰虛出汗,誤服參耆而脈強。傷寒糞秘,脈遲胃實宜下。痛風兼秘何妨。
白話文:
脈象和病症表現看似相反,但實際上並非真的相反,而是因為病情的變化所導致,並無大礙。例如,身體極度壯實卻呈現虛弱的樣子,是因為寒濕之氣引起的痙攣,使得脈象沉細。又如,身體極度虛弱卻呈現強盛的現象,是因為虛脈大而沒有規律。病患本身體虛,脈象細微,若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會使脈搏跳動有力;陰虛體質的人出汗,若誤服人參、黃耆等補氣藥,反而會使脈象變強。傷寒導致大便不通,脈象遲緩但胃部脹滿,這種情況應該用瀉藥來治療。痛風同時伴隨便秘,也可以適當使用瀉藥。
5. 人脈不應
人脈不應,以證參詳。人病而無惡證,脈和終吉。人安而有惡脈,病屬膏肓。
白話文:
人的脈象不應該單獨判斷,必須配合其他疾病的表徵來詳細分析。如果人有病但沒有出現明顯的嚴重症狀,脈象又平和順暢,那最終會是吉利的。反之,如果人看起來安好,脈象卻呈現不好的狀況,那病情可能已經相當嚴重了。
6. 各部不勝脈
各部不勝,藏屬求之。左關浮澀,左尺沉微。右寸洪數,尺中緩遲。右關弦急,本病非宜。
白話文:
身體各個部位出現不適,要從相對應的臟腑去尋找病因。左手關脈摸起來浮而且澀,左手尺脈摸起來沉而微弱。右手寸脈摸起來洪大而且跳動快速,右手尺脈摸起來緩慢而遲鈍。右手關脈摸起來弦而且急促,顯示這個疾病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