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金瘡白葉,治一切金刃所傷。

黃柏,黃芩,當歸,赤芍藥,黃連,牡丹皮,生地黃,木鱉子仁,黃耆,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各錢半),白芷,馬蓼梢葉(生者一錢,火燒過)

上用桐油二兩煎黃色濾去渣,再煎,油少熟入細白枝松香一片,慢慢煎,須頻頻柳枝攪勻,卻入乳香、沒藥、虢丹各七錢,煎數沸出火,頃時以少綿鋪於前,濾藥渣,布上濾過。先用瓦缽滿盛清水八分,卻濾藥於缽水中,將去清水中如繃面狀,繃三二百度,愈繃愈白,故名白藥。常以清水浸,傾於冷地上,用物遮蓋,勿令塵入,五七日一換水。

凡刀斧一應金傷,量傷孔大小,取一塊填於傷孔中,以白紙護之,隨手不疼,一日一換,五日生肉。筋斷加杜仲、續斷各二錢同煎,收瘡口加龍骨五分煎入藥內。損傷,只敷於油紙上貼之即愈,卻不須入接筋龍骨等劑。

完璧散,治一切金瘡神效。

黃柏(四兩),黃連(三兩),黃葵花(三兩,焙),降真末(一兩),檳榔(二兩),芍藥(一兩,以上共為末),木鱉子(半兩),海螵蛸(三兩,二味同研),龍骨(一兩,另研),密陀僧(一兩,研),血竭(二兩),麝香(二錢,研),輕粉(一錢),韶粉(一兩),滴乳(二錢),黃丹(三兩,如法制,再同研)

上研極細,淨罐密收,勿泄氣,過三日方用,遇金瘡血不止干貼立止。所傷久,以蔥鹽湯洗挹干,用唾津調,貼紙封,留孔流膿水。

百草散,治金瘡。

五月五日平旦,使四人出四方,各於五里內採一方草木莖葉,每種各半把,不可放過一件,日正午時,細切碓搗並石灰,極令爛熟,約草一石和石灰一斗,先鑿大實中桑樹,令可受藥,取藥納孔中築實令堅,仍以桑樹皮蔽之,用麻油搗石灰,極黏密泥之,勿令泄氣,又以桑皮纏之,使堅牢。至九月九日午時取出陰乾,百日藥成,搗之日曬令乾,磨羅為末收貯。

凡一切金瘡出血折傷,即時用此藥封裹,再勿傷動,不過十日即愈。不腫不膿不畏風。若傷後數日,方得此藥,須蔥鹽溫湯洗,令血出,然後敷此藥,大驗。平時尤宜多合以備濟人。金瘡之要無出於此。一方云:採時勿得回顧,任意摘取回,入杵臼內爛搗如泥,量藥多少,以意入石灰,和勻取出,拍成餅子,日中曬乾,遇用旋取研細。若刀斧傷干敷,以血止為度。

湯火傷冷水調開塗敷。如蛇、蠍、犬、鼠咬傷,先以溫水洗,以津液調敷。如疥瘡先爪破,以末藥摻之。濕癬以醋調藥敷之,其效如神。

灰蛋散,治金瘡血出不止,及久年惡瘡。

石灰(細研),雞蛋清(以和過灰成餅為度)

上將灰蛋糰子煅過,候冷,再研細,遇金瘡摻之患處。若多年惡瘡,以薑汁調敷。一方單以石灰摻傷處裹定,亦血止而愈。

白話文:

[藥方]

金瘡白葉,適用於各種刀劍等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

材料:黃柏、黃芩、當歸、赤芍藥、黃連、牡丹皮、生地黃、木鱉子仁、黃耆、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各用半錢),白芷、新鮮馬蓼梢葉(用一錢,燒過)。

做法:

  1. 先用二兩桐油煎煮上述藥材至黃色,濾掉藥渣。
  2. 再將濾過的油繼續煎煮,油量減少快熟時加入一片細白枝松香,慢慢煎煮,需不停用柳枝攪拌均勻。
  3. 接著加入乳香、沒藥、虢丹各七錢,煎煮數次沸騰後熄火。
  4. 稍等片刻,用少許棉布鋪在前方,濾去藥渣,再將藥油用布濾過。
  5. 先將瓦缽裝滿八分清水,然後將濾過的藥油慢慢滴入缽中,藥油會浮在水面上,形成像繃帶一樣的薄膜,繃上三、兩百次後,會變得越來越白,因此稱作「白藥」。
  6. 平時用清水浸泡保存,放在陰涼處,用東西蓋好,避免灰塵進入,每隔五到七天換一次水。

使用方法: 凡刀斧等各種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根據傷口大小,取一塊藥膜填入傷口中,用白紙覆蓋保護,傷口就不會疼痛,每天更換一次,五天左右傷口就會長出新肉。如果傷到筋骨,需在煎藥時加入杜仲、續斷各二錢同煎;若要收斂傷口,則加入龍骨五分一同煎煮。如果是跌打損傷,只需將藥膜敷在油紙上貼在傷處即可痊癒,不需要加入接筋骨的杜仲、龍骨等藥材。

完璧散,治療各種金瘡,效果極佳。

材料:黃柏(四兩)、黃連(三兩)、焙乾的黃葵花(三兩)、降真末(一兩)、檳榔(二兩)、芍藥(一兩,以上一起磨成粉)、木鱉子(半兩)、海螵蛸(三兩,兩者一起研磨)、龍骨(一兩,另外研磨)、密陀僧(一兩,研磨)、血竭(二兩)、麝香(二錢,研磨)、輕粉(一錢)、韶粉(一兩)、滴乳(二錢)、黃丹(三兩,依法炮製後再研磨)。

做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裝入乾淨的罐子中密封保存,避免洩氣,放置三天後再使用。

使用方法: 遇到金瘡出血不止時,直接將藥粉敷在傷口上,就能立即止血。如果傷口時間較長,先用蔥鹽水清洗傷口並擦乾,用口水調和藥粉,敷在紙上貼於傷口,留出孔洞以便膿水流出。

百草散,治療金瘡。

材料: 在五月五日清晨,派遣四個人分別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五里內採集各方向的草木莖葉,每種各取半把,不能遺漏任何一種。在當天中午,將採集的草藥切碎,用杵臼搗爛,並加入石灰,搗到極為爛熟。約一石草藥和一斗石灰混合,先在桑樹上鑿出一個能放入藥材的洞,將藥材填入洞中並搗實,用桑樹皮蓋住,再用麻油和石灰搗成極為黏稠的泥狀,密封洞口,避免漏氣,用桑樹皮纏繞固定。到九月九日中午取出,陰乾。百日後藥成,取出曬乾搗成粉末,收起來備用。

使用方法: 凡遇到各種金瘡出血、骨折損傷,立即用此藥包裹傷口,不要再移動,不出十天即可痊癒,不會紅腫化膿也不怕風。如果受傷後數天才得到此藥,必須先用蔥鹽溫水清洗傷口,使血流出,然後敷上此藥,效果顯著。平時應該多製作此藥以備救濟他人。金瘡的治療方法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另一種做法是:採藥時不要回頭,隨意採摘帶回,放入杵臼中搗爛如泥,根據藥量加入石灰,攪拌均勻,取出拍成餅狀,在太陽下曬乾,使用時再取出研磨成細粉。如果是刀斧傷,直接乾敷,以止血為準。

對於湯火燙傷,用冷水調開藥粉塗敷。如果是蛇、蠍、犬、鼠咬傷,先用溫水清洗,再用唾液調和藥粉敷上。如果是疥瘡,先用指甲抓破,再將藥粉撒在傷口上。濕疹則用醋調和藥粉塗敷,效果神奇。

灰蛋散,治療金瘡出血不止及多年惡瘡。

材料:研磨細緻的石灰、雞蛋清(用以將石灰調成餅狀)。

做法: 將石灰和雞蛋清調成團狀後燒製,待冷卻後再研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 遇到金瘡,將藥粉撒在傷口上。如果是多年惡瘡,用薑汁調和藥粉塗敷。另一種方法是單獨用石灰撒在傷口上並包紮固定,也能止血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