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3)

1. 沈谷

字善卿,嘉定人,世為太醫判局,後得闕將仕,家傳,遂業小兒醫,擅一時之譽。弟穟,字秀卿,讀書好禮,與兄齊名,而精敏過之。

白話文:

這個人名叫善卿,是嘉定人,家裡世代從事太醫判局的工作,後來得到機會入仕,因為家傳的醫術,於是專門從事小兒科醫學,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弟弟名穟,字秀卿,喜歡讀書且懂禮節,和他的哥哥一樣有名,而且更加精明聰敏。

2. 周文採

興府良醫,得《內經》之要旨,該究諸氏方書,治療盡效。睿宗獻皇帝命選經效奇方,編次成書,共捐民瘼。世宗繼念生氏疾若,復梓頒行天下,名《醫方選要》。

白話文:

興府的良醫掌握了《內經》的精髓,深入研究了各家的醫書,治療都非常有效。睿宗獻皇帝命令他選出有效的奇方,編輯成書,以減輕人民的病痛。世宗繼承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再次印刷並頒行全國,命名為《醫方選要》。

3. 許警庵

名紳,字大章,別號警庵,順天人。公性資敏慧,少習儒,既成棄去,究心醫術,深契軒岐奧旨。漢唐以下,諸名家論說罔不參互考訂,以求至當,故診視輒有奇效。上嘉悅之,累升禮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恩封三代,卒諡恭僖。

白話文:

這位名紳,字大章,別號警庵,是順天府人。他天資聰敏,智慧過人,年輕時學習儒家學問,後來卻放棄了,專心鑽研醫術。他深入研究了軒轅黃帝和岐伯的醫學精髓,並廣泛參考漢唐以來的名家著作,互相比較、考證,以求得最精準的醫術。因此,他在診治病人時,經常有神奇的效果。皇帝非常欣賞他,多次提升他為禮部尚書,並追贈太子太保的官位,並且恩賜他三代子孫都享受爵位。他去世後,諡號為恭僖。

4. 薛立齋

名己,字新甫,號立齋,吳郡人。性質敏穎,見識聰明,於醫極精。故謂十三科要皆一理,因見外科之醫,固執《局方》,不循表裡虛實經絡之宜,而誤人者眾。遂大發所蘊,皆以內外合一之道,對證處方,隨手而愈。嘉靖初,徵為太醫院使。著有《外科心法》、《發揮精義》等書,凡十餘種,誠明時名醫之冠,而有功於先哲後昆者也。務外科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這位醫者,名為己,字為新甫,號為立齋,是吳郡人。他天資聰穎,見識敏銳,醫術精湛。他認為十三科醫術皆出自同一個道理,因此看到外科醫生固執地依循《局方》,而不遵循表裡虛實經絡的醫理,誤治病人的情況屢見不鮮。於是,他便將自己所學傾囊而出,以內外合一的原則,根據病症對症下藥,隨手醫治,藥到病除。嘉靖年間,他被徵召為太醫院使。他著有《外科心法》、《發揮精義》等十餘部醫書,可謂是當時最傑出的名醫,對醫學界前輩和後學都做出了貢獻。凡是從事外科醫術的人,都應該熟讀他的著作。

5. 何柏齋

河內人,名塘,學究天人,擢弘治康海榜進士,入翰林,歷升都御史,守身之潔,一介不取;蹈道之堅,終日不待。性天悃愊,了無外慕,方書調攝尤究心焉。蓋以醫道切於養生,且可寓濟物之仁也。遂燭精微,發前聖之未發,開後學之晦盲。觀其著傷寒三陽咳嗽相火等論可知矣。

嘗謂士君子平居,略不留意於醫,一旦有疾,乃委死生於庸醫之手,豈不誤載!其集曰《柏齋三書》。

白話文:

河內人,名叫塘,是一位博學多才之人,精通天文地理,在弘治年間的康海榜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歷任官職,最後升任都御史。他為人清廉,從不貪圖私利;堅守道義,從不趨炎附勢。性情純真善良,沒有任何外在的追求,特別熱衷於研究醫書,精研養生之道。

他認為醫道與養生息息相關,更能體現濟世救人的仁心。因此,他深入研究醫學,精益求精,將古聖先賢未曾探討的醫學精髓發掘出來,也為後人指明醫學的迷津。從他所著的《傷寒三陽咳嗽相火論》等醫書就可以看出他的醫學造詣。

他曾說,士大夫平時不注重養生,一旦生病,便將生死交給庸醫,實在是誤事。他所著的醫學著作彙集為《柏齋三書》。

6. 程介

新安槐塘人,號松崖,登成化甲辰科李旻榜進士。為人愷悌,性好醫方,心存仁濟,所著有《松崖醫徑》四卷。

白話文:

這是新安槐塘的人,他的號是松崖,在成化甲辰年考上了進士,名字在李旻的榜上。他的個性溫和友善,對醫學很有興趣,心中充滿仁愛和救助他人的心願。他寫了一本書叫做《松崖醫徑》,總共有四卷。

7. 玉華子

姓盛,名端明,號玉華子,潮陽人,登弘治壬戌進士。性好醫方,有求療不分貴賤,即與藥。官至禮部尚書。著有《醫抄》百四十卷,並《撮要》等書。

白話文:

姓盛,名叫端明,號稱玉華子,是潮陽人,於弘治年間壬戌年考中進士。他天性喜愛醫術,對於求醫的人不分貴賤,都會提供藥物。他的官職最高到達禮部尚書。他撰寫了《醫抄》一百四十卷,以及《撮要》等書。

8. 顧惠岩

名可學,號惠岩,無錫人,登弘治乙丑進士。篤好醫方,遇疾不分貴賤,輒施藥。以《醫方選要》並秋石紅鉛進上,擢禮部尚書。壽八十餘,髭鬢未白。

白話文:

名叫可學,號惠岩,是無錫人,考中了弘治年間乙丑年的進士。他非常喜愛醫術,遇到病人不論身份高低都會施藥治療。他曾經把《醫方選要》以及秋石紅鉛獻給皇上,因此被提拔為禮部尚書。他活到了八十幾歲,但是鬍子和頭髮都還沒有變白。

9. 孫東谷

名應奎,號東谷,洛陽人,登正德辛巳進士。好醫方,以活人為心,有疾者不限高卑,即與方藥,官至戶部尚書,著有《醫家大法》、《大旨必用》等書若干卷。

白話文:

名叫應奎,號稱東谷,是洛陽人,考中了正德年間辛巳年的進士。他喜好醫術,以救死扶傷為宗旨,對於求醫的人不分貴賤,都會提供藥方和藥物。他的官職最高到了戶部尚書,著作有《醫家大法》、《大旨必用》等多本書。

10. 虞搏

字天民,號恆德老人,浙之義烏人,世業醫。搏幼穎悟,承家傳之學,深究《素問》,治效益高。晚年八旬,著有《醫學正傳》,今行世。

白話文:

名叫天民,號稱恆德老人,是浙江義烏人,家中世代從醫。他從小聰明領悟力強,繼承了家中的醫學傳統,深入研究《黃帝內經素問》,醫治效果非常好。他在八十歲的晚年時期,寫了《醫學正傳》這本書,現在仍在流傳。

11. 陸彥功

新安古歙人,世以醫鳴,至彥功益著,遐邇求療,日益效眾。朝廷聞而徵,官太醫院,辭歸,編述《傷寒類證便覽》十卷,今行世。

白話文:

新安地區的古歙縣有一個人,家裡世代從醫,到了他這一代醫術更加出名,遠近的人都來求醫,效果越来越好。後來朝廷聽聞他的名聲徵召他入宮,他在太醫院任職,之後辭職回家,編寫了《傷寒類證便覽》十卷,這本書現在流傳於世。

12. 方廣

字約之,號古庵,新安休陽人。博學精醫,常遊河洛,寓陳留,名著中原。所集《丹溪心法附余》、《脈藥證治》、《傷寒地理》等書行世。

白話文:

大約字是這樣的,他的名字叫做約,號稱古庵,是新安休陽的人。他學問廣博,精通醫術,常常遊歷河洛地區,在陳留居住,名聲在中原地區很響亮。他編集的《丹溪心法附餘》、《脈藥證治》、《傷寒地理》等書已經出版流通於世。

13. 程明祐

字良吉,號岩泉,新安岩鎮人,精醫極深,遂造其妙。所治無不活者,不許治者必死,立方立言,悉契《內經》之要旨,濟眾良多。

白話文:

他的字是良吉,號稱岩泉,是新安岩鎮的人,他精通醫術到了非常深刻的地步,因此達到了高妙的境界。他治療的病人沒有不被救活的,如果不讓他治療的病人一定會死亡。他建立的藥方和言論,全都符合《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幫助了許多人。

14. 傅滋

字時澤,號𢫯川,浙之義烏人。敏穎博學,下問謙恭,醫術甚精,且不自足,活人不伐。著《醫學集成》。

白話文:

字時澤,號𢫯川,是浙江義烏人。他聰明好學,虛心求教,醫術精湛,並且不斷追求進步,救死扶傷而不自誇。他寫了《醫學集成》這本書。

15. 古樸先生

姓汪氏,名渭,字以望,人稱古樸先生,新安祁門人。少習儒業,精醫學,存心濟物,志不在名,活人甚多。

白話文:

姓汪,名渭,字以望,人們稱他為古樸先生,是新安祁門人。他從小學習儒學,精通醫術,用心救助他人,志向不在於成名,救活了很多人。

16. 石山居士

姓汪氏,名機,字省之,渭之子,業春秋,補邑庠生,習父醫,尤得其精妙。郡人求治,多效,日益眾,居士弗容辭。既而曰:仕不至相,則其澤之所及,不若醫之博也。遂棄儒就醫,大肆力於《素》、《難》諸書,罔不考訂。曆紀所療為《石山醫案》,編次《素問鈔》、《運氣易覽》、《推求師意》、《痘治理辨》、《本草會編》等數十卷行世。

白話文:

汪姓,名機,字省之,是渭之子的後代。他原本學習春秋經,考取了邑庠生(縣學的學生)。後來繼承了父親的醫術,並精通其精妙之處。郡中百姓求醫者眾多,多有奇效,名聲日益遠播。汪機起初不願放棄仕途,認為做官若不能位居高位,其影響力不如行醫廣泛。於是毅然決然棄儒從醫,並潛心鑽研《黃帝內經素問》、《難經》等醫學典籍,對其內容逐一考證。他將自己行醫的經驗記錄整理成《石山醫案》,並編撰了《素問鈔》、《運氣易覽》、《推求師意》、《痘治理辨》、《本草會編》等數十卷醫學著作,流傳於世。

17. 徐杏莊

名偉,號杏莊,其先姑蘇人,世業儒醫,從龍北上,屢世官太醫院。至公尤精顯,存心以仁,忠孝兼盡。侍世宗皇帝,用藥輒建天和,簡擢銀臺通政使。大小臣工有疾求藥,無不刻期獲愈。性行純厚,謙和極至,有因七情而感疾者,諸醫不能治。公先慰之以善言,次投之以藥餌,而陳痼久疾罔不即愈如釋。其嘉言善行,殆非此所能盡書,自有巨卿為之椽傳。

白話文:

名為偉,字號杏莊,其祖先為姑蘇人,世代以儒醫為業。追隨龍旗北上,歷代官拜太醫院。到了公,醫術尤為精湛顯赫,秉持仁愛之心,忠孝兼備。侍奉世宗皇帝,用藥總是能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被提拔為銀台通政使。無論大小官員有病求醫,公都必定能準時治癒。其性情敦厚,謙和至極。有因七情所傷而生病者,其他醫生束手無策,公則先以善言安慰,再用藥治療,久病纏身的患者無不藥到病除,如釋重負。其嘉言善行,實在無法盡數記錄,自有巨卿為其寫傳記。

18. 王典

字邦貢,號意庵,新安祁門人。篤志學古,肆力詩文,究《素問》諸子之書,得醫之奧,治療輒有神效,存濟甚多。嘉靖中擢太醫院,入聖濟殿,醫太子有功,升御醫,名益著。

白話文:

字邦貢,號意庵,是新安祁門人。他專心致志地學習古人智慧,努力於詩文創作,深入研究《黃帝內經·素問》以及其他諸子的著作,掌握了醫學的精髓,治療疾病時常常有神奇的效果,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在嘉靖年間,他被提拔進入太醫院,後又進入聖濟殿,因為成功醫治了太子的疾病而有功,被晉陞為御醫,名聲因此更加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