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2)

1. 藥方

蒼朮(制),防風,厚朴(姜炒),豬苓(去黑皮),澤瀉(煨。各二兩),白芷,川芎,赤芍藥,藿香(去土),柴胡(各兩半),麻黃,升麻,吳茱萸(泡),羌活,枳殼,獨活,茯苓,藁本,細辛(各七錢),良薑,大附子(一枚),草豆蔻,石菖蒲(各八錢),甘草(二兩半)

上碾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二鍾、棗一枚,煎八分,稍熱服。

嘉禾散(一名穀神散),治瘴瘧陰陽表裡不分,五膈五噎,脾胃不和,胸膈滿悶等疾。(方見膈噎門。)

神朮散,治傷寒頭痛身熱等證。

蒼朮(二錢),川芎,甘草,藁本(各一錢)

上水二鍾、姜三片,煎一鍾,不拘時服。

平胃散,治感山嵐瘴氣濕熱等疾。

補中益氣湯,治內傷勞倦時疫發熱。(二方見脾胃門。)

養胃湯,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目昏疼,肢體拘急,能避山嵐瘴氣,四時疫厲,脾寒痰瘧,因飲食者,吞下化滯丸。

甘草(五分),厚朴(薑汁炒),半夏,蒼朮(米泔浸),人參,茯苓,陳皮,藿香(各七分),草果(五分)

水一盞、姜五片,烏梅一個,煎一盞,熱服。

保和湯,治中瘴氣發熱嘔吐,腹滿不食。

厚朴(薑製),大腹皮(黑豆水洗),半夏(制),陳皮(去白。各八分),柴胡,枳殼,甘草(各五分),生薑(三錢,煨)

水煎溫服。

十味芎蘇散,發散瘴瘧傷寒。(方見傷寒門。)

奪命散,治傷寒證瘴疾,陰陽不明,或誤投藥,致病愈困,煩躁發渴,及婦人胎前產後受熱瘴疾。

上黨人參(七錢)

水二鍾煎一鍾,去渣連罐沉新汲水取冷,一服而盡。若鼻上有汗滴尤妙。

蘇合香丸,治瘴氣寒熱兀兀欲吐不吐者,胸膈痞悶,用生薑煎湯熱調服,取微汗。(方見風門。)

萬病解毒丸(一名玉樞丹,一名神仙太乙丹),治一切山嵐瘴氣中蠱,解毒如神,時行瘟疫俱可治。每服水磨一錠,酒調取汗則解。(方見解毒門。)

福建香茶餅,能闢一切瘴氣時疫傷寒,不時噙口中邪氣不入。

沉香,檀香(各一兩),孩兒茶(二兩),粉草(五錢),麝香(五分),冰片(三分)

上為極細末,糯米調飲湯為丸,黍米大,噙化。

七棗湯,或因感冒風寒,或是五臟氣虛,陰陽相搏作為瘴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皆可服。

大附子(一枚,如法制,分四服)

水二鍾、姜七片、棗七枚,煎一鍾,當發日早晨空心溫服,仍吃棗子三五枚,忌如常。《三因方》謂《良方》中用烏頭,兼不用鹽水浸,不惟服僭燥,亦不能分利陰陽。其說有理,用者識之。

沉附湯,治瘴疾上熱下寒,腿足寒厥。

沉香(磨汁),附子(制。各三錢)

水盞半,生薑三片煎八分去渣,入沉香汁放冷服,此藥主上熱下寒,全集沉水鐵角真正沉香,此香齧之,其味甘辛者為美,辛辣者性熱,附子降氣,斂陽治陰毒冷瘴,只一服而回生起死,真可以奪化功。

白話文:

藥方

這個藥方組合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兩碗,加一顆紅棗,煎煮至剩八分,稍微熱的時候服用。

嘉禾散(又名穀神散),用來治療瘴氣瘧疾,症狀表現為陰陽表裡不分,以及五種膈噎病症,脾胃不和,胸膈滿悶等疾病。(詳細藥方請參考膈噎門。)

神朮散,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發熱等症狀。 成分包含:蒼朮(二錢)、川芎、甘草、藁本(各一錢)。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一碗,不拘時間服用。

平胃散,用來治療感受山中嵐氣、瘴氣和濕熱等疾病。

補中益氣湯,用來治療因內傷勞累、疲倦引起的時疫發熱。(詳細藥方請參考脾胃門。)

養胃湯,用來治療外感風寒、內傷生冷食物引起的症狀,如怕冷發熱、頭暈眼花、肢體拘急,也能避開山嵐瘴氣、四季疫病、脾寒痰瘧,如果是飲食引起的,可吞服化滯丸。 成分包含:甘草(五分)、厚朴(用薑汁炒)、半夏、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人參、茯苓、陳皮、藿香(各七分)、草果(五分)。 用水一碗,加生薑五片,烏梅一個,煎煮至剩一碗,趁熱服用。

保和湯,用來治療中瘴氣引起的發熱、嘔吐、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成分包含:厚朴(用薑製)、大腹皮(用黑豆水洗)、半夏(炮製)、陳皮(去白。各八分)、柴胡、枳殼、甘草(各五分)、生薑(三錢,煨)。 用水煎煮後溫服。

十味芎蘇散,用來發散瘴氣瘧疾、傷寒。(詳細藥方請參考傷寒門。)

奪命散,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瘴氣疾病,症狀為陰陽不明,或是因為誤用藥物導致病情加重,出現煩躁口渴等情況,也適用於婦女懷孕前後因受熱引起的瘴氣疾病。 成分包含:上黨人參(七錢)。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去除藥渣後連同罐子放入新打上來的井水中冷卻,一次性喝完。如果鼻尖有汗珠滲出,效果更佳。

蘇合香丸,用來治療瘴氣引起的寒熱交替、想吐卻吐不出來、胸膈悶痛等症狀,用生薑煎湯熱調服用,服用後稍微出汗即可。(詳細藥方請參考風門。)

萬病解毒丸(又名玉樞丹,又名神仙太乙丹),用來治療一切山中嵐氣、瘴氣、中蠱等病症,解毒效果極佳,時行的瘟疫也可以用來治療。每次用水磨一錠,用酒調和服用,使身體出汗就能解毒。(詳細藥方請參考解毒門。)

福建香茶餅,能夠辟除一切瘴氣、時疫、傷寒,隨時含在口中,邪氣就無法侵入。 成分包含:沉香、檀香(各一兩)、孩兒茶(二兩)、粉草(五錢)、麝香(五分)、冰片(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糯米調和成丸子,像黍米一樣大,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七棗湯,用來治療因感冒風寒,或是五臟氣虛、陰陽相搏引起的瘴瘧,症狀表現為寒多熱少,或只有寒冷沒有發熱。 成分包含:大附子(一枚,按照方法炮製,分四次服用)。 用水兩碗,加生薑七片、紅棗七枚,煎煮至剩一碗,在發病當天的早晨空腹溫服,同時吃三到五顆紅棗,禁忌事項和往常一樣。《三因方》中提到《良方》裡使用烏頭,沒有用鹽水浸泡,這樣服用不僅燥熱,也無法分理陰陽。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使用時要注意。

沉附湯,用來治療瘴氣引起的上熱下寒、腿腳冰冷等症狀。 成分包含:沉香(磨汁)、附子(炮製。各三錢)。 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加入沉香汁放涼後服用。這個藥主要治療上熱下寒,必須用沉於水的鐵角真正的沉香,這種沉香咬開後味道甘辛最好,辛辣的藥性熱。附子可以降氣、收斂陽氣,治療陰毒、冷瘴,服用一次就能起死回生,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