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九 (1)

1. 治案

一人便濁經年形瘦作心虛,主治用珍珠粉丸和定志丸服。

一婦人年近六十形肥,奉養膏粱,飲食厚味,中焦不清,濁氣流入膀胱,下注白濁。白濁即濕痰也,用二陳去痰,加升麻、柴胡,升胃中清氣,加蒼朮、白朮,補胃去濕,服四貼。後濁減大半,卻覺胸滿,因升麻、柴胡升動胃氣,痰壅滿悶,又用本方加炒曲、白朮、香附。素無痰者,雖升動不滿也。

白話文:

案例一:

有個人小便混濁不清,持續多年,身體消瘦,看起來是心氣虛弱。治療方法是服用珍珠粉丸和定志丸。

案例二:

有一位將近六十歲的婦人,體型肥胖,平時生活富裕,經常吃油膩厚味的食物,導致脾胃功能失調,使得身體的濕濁之氣流入膀胱,引起小便混濁,也就是俗稱的白濁。白濁其實就是濕痰的一種表現。治療方法是用二陳湯來化痰,再加入升麻和柴胡,以提升胃中的清氣,同時加入蒼朮和白朮,以補養脾胃並去除濕氣,服用了四帖藥後,小便混濁的情況明顯減輕。但之後卻感覺胸悶,這是因為升麻和柴胡提升了胃氣,反而導致痰液壅塞所引起的。因此,又在原來的藥方中加入炒麥芽、白朮和香附。一般來說,如果原本就沒有痰的人,就算使用升麻和柴胡提升氣機,也不會出現胸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