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3)

1. 統候

洪為熱候,隨宜而制。浮洪無力,虛火宜益。沉洪有力,實火宜瀉。洪緊癰疽,洪長壯熱。洪澀而弦,謂之三克。加以浮沉,隨位而決。浮洪沉小,表強里怯。浮細沉洪反推,洪轉細兮病退。砒傷洪數暴吐,氣弱暮洪朝細。服藥有效脈形,今昨細洪互變。老人六脈浮洪,兩寸洪盛俱逆。

一部獨洪病推,少壯逢洪可濟。心微而肺洪盛,左脅一點之疼。心肝浮弦沉洪,肩背痛因提挈。肺脾浮洪沉澀,食少腹膨,浮細沉洪,睡中汗出。

細為少氣不足之候。前細後大氣短,前大後細脫血。六脈勻細,男平而女懷胎。洪細不調,病忌瀉兼厥逆。浮沉細為氣虛不足,偏宜虛怯。

緊為疼候,寒邪搏擊。浮緊或澀兼之,俱屬傷寒之始,無汗寒熱鼻乾,頭背俱疼強直。左寸浮緊傷寒,沉緊則為心氣。右寸浮緊頭疼,兼大痰鳴喘急,沉緊滑為咳痰,沉洪緊為喉痹。左關浮緊筋疼,沉緊脅疼寒鬱。右關浮緊腹膨,沉緊腹疼吐食。尺逢浮緊䯒痛,按澀則為耳閉,沉緊溲澀腹疼,細緊小腸疝氣。

緩為風熱,膚頑痿痹。洪緩濕熱,細緩寒濕。小兒風熱,緩生急死。浮緩傷風,兼大同議,自汗寒熱而鼽,頭背俱疼而急。寸逢浮緩,左右俱主傷風,左逢沉緩健忘,右為短氣左關浮緩風運,沉緩氣虛。右關浮緩腹膨,沉緩少食。從容和緩為平。尺逢浮緩足痿。左尺沉緩,溲頻月水多來;右尺沉緩,泄瀉腸風入胃。

長為氣治,兼諸濡滑為平。心長神全,尺長期頤可卜。老逢長濡壽悠,急為胃氣不足。浮洪而長,顛狂熱深。傷寒熱長,陽明熱伏。沉細而長為積,高下須分。左寸胸膈虛脹,右寸痰鬱。左關肝氣脅疼,右關則屬脾胃。兼洪傷於肉葷,兼滑傷於酒冰,兼澀雞腐所傷,兼弦菜果之滯,兼濡酒傷則瀉,兼急腹疼。左尺經水愆期,右尺疝氣。

短為氣虛,脹疼虛吐。上短下長,痛在頭頊;下短上充,清在腰足。

促為陽盛,為狂為怒。五積於中,脈因而阻。漸退則生,漸進不救。病後得之,幽期甚速。

結為陰盛,陽無所附。浮結四肢浮腫,沉結大便下紅,一結一升,再結二升。浮沉結而侵內,多陰少陽為蠱。傷寒結代,心悸虛故。

代為氣衰,其死可卜。宜於風家,痛極妊婦。

牢為裡實,胃氣不足。脅痛疲癆,脹滿氣促。

革為虛寒,半產崩漏,虛瀉失血,精氣不固。暴病可生,久病命殂。

弦為氣斂,癆瘧拘急,積飲寒熱,陰虛冷痹。浮弦無力,外傷風邪。弦緊為寒,弦緩為濕,弦滑為痰,弦細少氣。春病無弦,失主非宜。秋深弦盛,金虛木實。弦狀多同,土逢木抑。弦急而散,雜病不吉。大抵十人九弦,兼之濡滑為胃。兼急則為疼痛,兼洪則為火熾。弦多胃少曰病,但弦無胃曰死。

白話文:

[統候]

脈象洪大代表體內有熱,治療要根據情況調整。如果脈象浮大無力,是虛火,應該用補益的方法;如果脈象沉大有力,是實火,應該用瀉火的方法。脈象洪大而弦緊,代表有癰疽;脈象洪大而長,代表有高熱。脈象洪大而澀且弦,稱為三克,需再根據脈象的浮沉位置判斷。脈象浮大而沉小,代表表證強而裡證虛弱;脈象浮細而沉大,情況相反。脈象由洪大轉為細小,代表病情好轉。砒霜中毒會導致脈象洪數且伴隨嘔吐;氣虛體弱的人,脈象常表現為晚上洪大而早上細小。如果服藥後脈象有變化,今天細洪,昨天洪細,代表藥物有效。老年人六脈都浮洪,寸脈兩部都洪盛,代表氣機逆亂。

如果只有一部脈象是洪大,可以推斷是某一部位的疾病;少壯年遇到洪脈,通常是可以治療的。心脈微弱而肺脈洪盛,代表左邊脅肋有疼痛;心肝脈浮弦沉洪,代表肩背疼痛是因提重物導致。肺脾脈浮洪沉澀,代表食慾不振、腹脹;浮細沉洪,代表睡覺時容易出汗。

脈象細小代表氣血不足。前段脈象細小而後段脈象大,代表氣短;前段脈象大而後段脈象細小,代表失血。六脈均勻細小,男性正常,女性代表懷孕。脈象洪大與細小不協調,代表病情嚴重,不宜用瀉法且易發生厥逆。脈象浮沉都細,代表氣虛不足,適合用補虛的方法。

脈象緊繃代表疼痛,通常是寒邪侵襲。脈象浮緊或帶澀,都屬於傷寒的初期症狀,常見沒有汗、怕冷發熱、鼻子乾燥、頭背疼痛且僵硬。左寸脈浮緊代表傷寒,沉緊則代表心氣不足;右寸脈浮緊代表頭痛,且可能伴隨痰鳴喘息,沉緊滑則代表咳嗽有痰,沉洪緊則代表喉痹。左關脈浮緊代表筋骨疼痛,沉緊則代表脅肋疼痛,通常是寒氣鬱積。右關脈浮緊代表腹脹,沉緊則代表腹痛伴隨嘔吐。尺脈浮緊代表腰痛,按壓時脈澀則代表耳鳴,沉緊則代表小便不暢、腹痛,細緊則代表小腸疝氣。

脈象緩慢代表風熱,皮膚麻木、肢體萎軟。洪緩代表濕熱,細緩代表寒濕。小兒風熱導致脈象緩慢,病情會迅速惡化。浮緩代表感受風邪,合併其他脈象可以綜合判斷;通常會有自汗、怕冷發熱、鼻塞流涕、頭背疼痛等症狀。寸脈浮緩,左右都代表感受風邪;左寸沉緩代表健忘,右寸沉緩代表氣短。左關脈浮緩代表肝風內動,沉緩代表氣虛。右關脈浮緩代表腹脹,沉緩代表食慾不振。脈象從容和緩代表正常。尺脈浮緩代表足部萎軟。左尺脈沉緩,代表小便頻繁或月經量過多;右尺脈沉緩,代表腹瀉或腸風進入胃。

脈象長代表氣血充盛,兼有濡滑脈象為正常。心脈長代表精神飽滿,尺脈長代表壽命長。老年人脈象長而濡,代表長壽;脈象短而急,代表胃氣不足。脈象浮洪而長,代表精神錯亂、熱邪深入。傷寒導致脈象熱長,代表熱邪伏於陽明經。脈象沉細而長代表有積聚,需根據部位判斷。左寸脈代表胸膈虛脹,右寸脈代表痰鬱;左關脈代表肝氣不舒導致脅痛,右關脈則代表脾胃問題。脈象兼洪代表吃肉過多,兼滑代表飲酒或食冰過多,兼澀代表吃了不新鮮的食物,兼弦代表吃了蔬菜水果導致氣滯,兼濡代表飲酒過度導致腹瀉,兼急代表腹痛。左尺脈代表月經不調,右尺脈代表疝氣。

脈象短代表氣虛,容易腹脹疼痛或虛弱嘔吐。上部脈象短而下部脈象長,代表頭部或頸部疼痛;下部脈象短而上部脈象充實,代表腰部或足部清爽。

脈象促代表陽氣過盛,容易狂躁或發怒。五臟積聚導致脈象阻滯,如果脈象逐漸退去,代表病情好轉;如果脈象逐漸加重,則預後不良。疾病之後出現此脈象,代表病程會加速發展。

脈象結代表陰氣過盛,陽氣無法依附。脈象浮結代表四肢浮腫,沉結代表大便帶血。一結一升,再結二升。脈象浮沉都結且侵入內臟,代表陰盛陽衰,易患蠱證。傷寒導致脈象結代,代表心悸虛弱。

脈象代代表氣衰,預後不良。常見於風證,或疼痛劇烈,或孕婦。

脈象牢代表裡證實邪,胃氣不足。常見脅痛、疲勞、身體虛弱、腹脹氣促。

脈象革代表虛寒,或先兆流產、崩漏,或虛弱腹瀉、失血,或精氣不固。暴病出現此脈象可能好轉,久病出現此脈象則預後不良。

脈象弦代表氣機收斂,常見癆病、瘧疾、拘急、積飲、寒熱、陰虛或冷痺。脈象浮弦無力,代表外感風邪。弦緊代表寒邪,弦緩代表濕邪,弦滑代表痰,弦細代表氣虛。春天出現弦脈,代表失常。秋季脈弦盛,代表金氣虛弱木氣旺盛。弦脈的表現多樣,土氣虛弱容易受木氣抑制。弦脈急且散亂,代表雜病且預後不良。大多數人脈象都有弦象,兼有濡滑脈象代表胃氣正常。兼有急脈代表疼痛,兼有洪脈代表火氣旺盛。弦脈多而胃氣少代表有病,只有弦脈沒有胃氣則代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