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0)

1. 二十六脈主病

浮脈主表證,為風為虛為暑。浮而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浮而數者熱也。浮數之脈,應發熱反惡寒者,瘡疽也。左寸浮,傷風發熱,頭痛目眩。左關浮腹脹。左尺浮膀胱風熱,小便赤澀。右寸浮傷風喘咳清涕。右關浮脾虛中滿。右尺浮風燥下焦,大腸秘結。

沉脈主裡證,邪氣在臟也。沉細為少氣,沉滑為宿食,沉而遲者為痼冷,為寒氣痛也。寸沉胸中停冷飲。關沉脅痛。尺沉腰寒足痛。瘡疽得沉脈,為邪氣深也,難治,潰後稍可治。

遲脈主氣血不足之證,為寒為虛。新病得之則正氣虛甚,久病得之可治。寸遲為氣短。關遲為脾胃虛寒不食。尺遲男子為腎虛便濁,女子不月,總為臟寒瀉泄,小腹痛,腰足重。

數主熱,為火,為瘡疽,為煩渴,為燥結。浮數為表熱。沉數為裡熱。數而有力為實熱。數而無力為燥。數脈見於無病之時主有瘡毒。寸數頭目之火。關數為脾熱口臭,胃火嘔逆,目熱,肝火所致。尺數小便黃大便秘。

滑脈主痰氣痰嘔痰逆之證。婦人太陰脈滑主有胎孕嘔吐。平人脈滑以弱是有胃氣,無病。

澀脈主不足之證,為虛,為傷精,為敗血,為耗氣。寸澀為陽虛頭痛。關澀為腹痛,脾氣不運行而飲食不化。尺澀為腳痹,腰膝沉困無力以行。女子脈澀,無孕主血少,有孕主胎痛。

虛為不足之脈,血氣俱弱,為飲食少,為四肢倦,為自汗盜汗。寸虛為驚怖恍惚之證,關虛為脾胃不食,尺虛為腎水不足精滑之病。

實為有餘之脈,實脈主氣壅食積內痛,伏陽在內,燥糞狂言。平人脈大實主有痢疾來,宜先下之。平人脈實者不病,病人脈實為邪氣盛,經曰:邪氣盛則實。久病脈實者凶。

瘡疽人脈實者急下之,以邪氣在裡故也。

洪脈主血實積熱之證,為瘡瘍,為燥熱,為火盛,為口乾渴,大小便難。平人脈洪大為病至,宜先清利之。

細脈為不足之證,為元氣虛,為濡瀉,為脫精,為骨痿寒濕。痰火病人脈細數者凶。

長脈主氣有餘,為內實,為身熱有汗。傷寒得長脈欲汗而自解也。長而緩者百病皆愈。

短脈主氣血不足,為內虛,為氣短不足以息,為宿食壅滯,為胃氣弱。短則氣病,諸病脈短皆難治,為真氣不足故也。

緊脈主邪氣盛,為諸痛。浮緊身痛可汗之,沉緊腹痛可下之。緊亦主癖積。凡緊多是痛與積。

緩脈為胃氣之脈,主安和無病。浮緩為風邪,皮膚不仁。中緩為胃氣平和。凡病見緩脈為不治自愈。諸病脈緩者將愈,為胃氣回也。

促脈為陽獨盛而陰不能相和也,為火熾,為痰塞,為怫鬱,為血氣不疏通。不已為瘡瘍發斑疹。促為陽盛故也,退者佳,不退者危。

結脈為陰盛而陽不能入也,為思慮過多,為脾氣不充,為宿食積滯,為四肢不快,為氣所妨,陰凝則結。

白話文:

浮脈 主要代表身體表面的疾病,可能是風邪、虛弱或是暑熱引起的。 脈象浮且散亂,多與心臟有關;浮且短澀,多與肺臟有關;浮且快速,多為發熱。 如果脈象浮且快,而且發熱卻反而怕冷,可能是瘡瘍類的疾病。 左手寸關脈浮,可能是感冒發熱,頭痛頭暈;左手關脈浮,可能是腹脹;左手尺脈浮,可能是膀胱有風熱,小便赤澀。 右手寸脈浮,可能是感冒咳嗽流清鼻涕;右手關脈浮,可能是脾虛導致腹部脹滿;右手尺脈浮,可能是下焦乾燥,大腸便秘。

沉脈 主要代表疾病在身體內部,邪氣在臟腑。 脈象沉且細弱,多為氣虛;沉且滑,多為宿食積滯;沉且遲緩,多為頑固的寒冷,或是寒氣引起的疼痛。 寸關脈沉,可能是胸部有寒冷的停滯或飲食物積聚;關脈沉,可能是脅肋疼痛;尺脈沉,可能是腰部寒冷,腿腳疼痛。 瘡瘍出現沉脈,表示邪氣深入,難以治療,潰破後稍可治療。

遲脈 主要代表氣血不足,為寒證、虛證。 新病出現遲脈,表示正氣虛弱嚴重;久病出現遲脈,表示病情可治。 寸脈遲緩,多為氣短;關脈遲緩,多為脾胃虛寒,食慾不振;尺脈遲緩,男子可能是腎虛導致小便渾濁,女子可能是月經不調,總體來說都可能是臟腑寒冷,腹瀉,小腹痛,腰腿沉重。

數脈 主要代表身體有熱,是火氣旺盛的表現,也可能是瘡瘍、煩渴、燥熱、便秘等。 脈象浮且快,表示表熱;沉且快,表示裡熱。 快且有力,表示實熱;快而無力,表示燥熱。 沒有生病卻出現數脈,表示可能有瘡毒。 寸脈快,多為頭部或眼睛有火;關脈快,多為脾熱導致口臭、胃火導致嘔吐、眼睛發熱,或肝火所致;尺脈快,多為小便黃、大便秘結。

滑脈 主要代表痰多、氣不順、痰嘔、痰逆等症狀。 婦女的脈象滑,多表示懷孕和孕吐。 一般人脈象滑且微弱,表示有胃氣,沒有疾病。

澀脈 主要代表身體不足,為虛證,可能精血受損、敗血、耗氣等。 寸脈澀,多為陽虛頭痛;關脈澀,多為腹痛,脾氣不運行,飲食不化;尺脈澀,多為腿腳麻木、腰膝沉重無力。 女子脈象澀,沒有懷孕則表示血少,懷孕則表示胎痛。

虛脈 主要代表身體不足,氣血虛弱,可能食慾不振、四肢倦怠、自汗盜汗等。 寸脈虛,多為驚恐恍惚;關脈虛,多為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尺脈虛,多為腎水不足,精液滑脫。

實脈 主要代表身體有餘,氣機不暢,食積內痛,有潛伏的陽氣,大便乾燥,或胡言亂語。 一般人脈象大而實,可能會有痢疾,應先使用瀉下的藥物治療。 一般人脈象實則沒有疾病,病人脈象實則表示邪氣盛。 久病脈實則病情兇險。 瘡瘍病人脈實,表示邪氣在內部,應及時使用瀉下藥。

洪脈 主要代表體內血實積熱,可能是瘡瘍、燥熱、火盛、口乾舌燥、大小便困難等。 一般人脈象洪大,表示疾病將至,應先用清熱利濕的藥物治療。

細脈 主要代表身體不足,可能是元氣虛弱、腹瀉、精液流失、骨骼痿軟、寒濕等。 痰火病人脈細且快,病情兇險。

長脈 主要代表氣有餘,可能是體內充實、身體發熱有汗。 傷寒出現長脈,表示將要出汗而自行痊癒。 長且緩和的脈象,表示各種疾病都能痊癒。

短脈 主要代表氣血不足,體內虛弱,呼吸氣短,可能是宿食堆積、胃氣虛弱。 脈象短則表示氣病,各種疾病出現短脈都難以治療,因為真氣不足。

緊脈 主要代表邪氣盛,可能出現各種疼痛。 脈象浮且緊,表示身體疼痛,可以發汗治療;脈象沉且緊,表示腹痛,可以瀉下治療。 緊脈也代表有積聚。一般緊脈多與疼痛和積聚有關。

緩脈 是胃氣平和的表現,代表安和無病。 脈象浮且緩,表示有風邪,皮膚麻木不仁。 脈象中緩,表示胃氣平和。 疾病出現緩脈,表示病情將要自行痊癒。各種疾病出現緩脈,表示將要痊癒,因為胃氣恢復。

促脈 表示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可能是火熱熾盛、痰液阻塞、鬱悶、氣血不暢通。 如果不緩解,可能會導致瘡瘍或發斑疹。 促脈為陽氣過盛,脈象退去則表示好轉,不退則表示危險。

結脈 表示陰氣過盛,陽氣不足,可能是思慮過多、脾氣虛弱、宿食積滯、四肢不舒服、氣機阻滯等。 陰氣凝聚則形成結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