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2)

1. 發斑

傷寒發斑,熱甚而傷血,血熱不散,裡實表虛,熱氣乘虛出於皮膚而為斑也。輕則疹子,甚則如錦紋。或病本屬陽,誤投熱藥,或當汗不汗,當下不下,或汗下未解,皆能至此。有下之太早,熱氣乘虛入胃,故發斑;下之太遲,熱留胃中,亦發斑;陽證熱藥過多,胃熱焦爛,亦皆發斑也。有表虛里實,熱毒不散,所以不可輕發汗,不可輕下。

陽毒發斑者,若熱毒深入,斑發紫黑,是毒陷於內,不可治也。斑赤者逆;黑者十死一生。

【消散】陽毒已深,內外結熱,舌卷焦黑,鼻如煙煤,狂言見鬼,面赤,斑如錦紋,五日可治,六七日不可治,陽毒升麻湯、人參白虎湯。始用熱熾,發為赤斑或咽痛,玄參升麻湯。表證多者,防風通聖散去硝黃。

白話文:

陽證患者發斑,如果熱毒深入,斑點變成紫黑色,代表毒氣已經深入體內,無法治療了。斑點發紅的是逆證,發黑則十死一生。

【消散】陽毒已深,內外結熱,舌卷焦黑,鼻如煙煤,狂言見鬼,面赤,斑如錦紋,五日可治,六七日不可治,陽毒升麻湯、人參白虎湯。始用熱熾,發為赤斑或咽痛,玄參升麻湯。表證多者,防風通聖散去硝黃。

如果陽證患者熱毒已經深入,內外皆熱,舌頭捲曲發黑,鼻孔像黑煙一樣,胡言亂語,看到鬼魅,面部發紅,斑點像錦緞的花紋,五天內可以治療,六七天就無法治療了。可以使用陽毒升麻湯或人參白虎湯。如果一開始就用熱藥,出現紅斑或者咽喉疼痛,可以使用玄參升麻湯。如果外感比較重的,可以使用防風通聖散,去掉硝黃。

【解利】溫毒發斑而嘔者,葛根橘皮湯。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痢,黃連橘皮湯。

【解熱】傷寒五六日斑出,豬膽雞子湯。兼咽痛,紫雪,細細嚥之。發赤斑,大青四物湯。發斑通用升麻湯、犀角地黃湯。熱多、玄參升麻湯、黃連四物湯、青木香一物湯。

白話文:

如果出現溫毒引起的發斑且伴隨嘔吐,可以使用葛根橘皮湯。如果嘔吐的是清澈的液體,並且伴隨眼赤、口瘡、下痢,則可以使用黃連橘皮湯。

如果傷寒病發五六天出現發斑,可以使用豬膽雞子湯。如果同時伴隨咽喉疼痛,可以使用紫雪,細細地吞服。如果發斑伴隨發赤,可以使用大青四物湯。發斑的情況下,還可以通用升麻湯和犀角地黃湯。如果熱症比較嚴重,可以使用玄參升麻湯、黃連四物湯、青木香一物湯。

【涼血】溫毒發斑,冬月大暖,人受不正之氣,至春發為斑爛癮疹如錦紋,謂之溫毒。陽脈浮數,陰脈實大,黑膏化毒丹。

【下】溫毒身無大熱,渴煩大便實,腹痛,有赤斑癮疹者,調胃承氣湯。斑見無大熱,脈虛秘悶,當歸丸。

【清補】汗下後胃虛極而發斑者,此火遊於外所致,白虎加人參、白朮。

白話文:

溫熱毒素導致皮膚出現斑點,冬月天氣溫暖,人體受到不正之氣的侵襲,到春天就會發作,出現斑點、潰爛、癮疹,像錦緞上的花紋一樣,稱為溫毒。陽脈浮而數,陰脈沉實有力,可用黑膏和化毒丹治療。

溫熱毒素入侵,身體沒有明顯發熱,口渴煩躁,大便乾燥,腹部疼痛,並且出現紅色的斑點和癮疹,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斑點出現,沒有明顯發熱,脈搏虛弱,氣悶,可用當歸丸治療。

發汗後胃氣虛弱,極度虛弱而出現斑點,這是由於火氣外散所導致,可用白虎湯加入人參和白朮治療。

2. 狐惑

傷寒不發汗,變為狐惑。狐惑二字,取其進退猶豫不決之意也。因胃內食少,腸胃空虛,三蟲求食,齧人五臟,故唇口生瘡。上唇生瘡,蟲食其臟,為惑;下唇生瘡,蟲食其肛,為狐。其候齒燥聲啞,惡飲食,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舌上白胎,唇黑有瘡,四肢沉重,喜眠,其咽乾口瘡甚者死。

【清熱】黃連犀角湯。

【涼血】唇瘡聲啞,桃仁湯。

【殺蟲】雄黃銳散為膏,納穀道中。

白話文:

傷寒不發汗,變為狐惑的解釋:

傷寒若不發汗,病情就會轉變成狐惑。 狐惑這兩個字,指的是病人進退猶豫、拿不定主意的狀態。

原因是:由於胃中食物減少,腸胃空虛,三蟲便會尋找食物,啃噬人體五臟。因此病人會嘴唇生瘡

上嘴唇生瘡, 說明蟲子啃食了心臟,導致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稱為惑。

下嘴唇生瘡, 說明蟲子啃食了肛門,導致病人肛門疼痛、排便困難, 稱為狐。

其他症狀:牙齒乾燥、聲音嘶啞、厭惡飲食、臉色忽紅忽白忽黑、舌苔白膩、嘴唇發黑並有瘡口、四肢沉重、嗜睡。

病情嚴重者,咽喉乾燥、口瘡嚴重,甚至會死亡。

治療方法:

  • 清熱: 使用黃連犀角湯。
  • 涼血: 嘴唇生瘡、聲音嘶啞,使用桃仁湯。
  • 殺蟲: 用雄黃銳散製成膏藥,塞入肛門。

3. 多眠

凡病者多不得眠,傷寒反多眠者,其說有四:一、太陽病欲解,則多眠,此神將復也;一、少陰病脈沉細,但欲寐,此神昏也;一、風溫為病,當不了了,亦多眠也;一、狐惑病,四肢沉重喜睡,上下唇有瘡,此神恍惚也。大抵陽氣虛陰氣盛則目瞑,故多眠,乃邪氣傳於陰而不在陽也。昏昏閉目者,陰司闔也;默默不言者,陰主靜也。

【和解】太陽病脈細多眠,外已解也,小柴胡湯。

【溫】少陰尺寸脈俱沉細,但欲寐者,少陰證也,四逆湯。風溫陽脈浮滑,陰脈濡弱,多汗或發汗後身猶灼熱,喘息多眠,風溫也,葳蕤湯。

白話文:

一般來說,生病的人大多睡不好,但傷寒卻反而容易嗜睡,這有四種解釋:

  1. 太陽病快要痊癒的時候,會容易昏昏欲睡,這是因為身體的正氣快要恢復了。
  2. 少陰病的脈象沉細,病人只想要睡覺,這是因為神志昏迷。
  3. 風溫病症嚴重時,也容易昏睡,代表病情尚未解除。
  4. 狐惑病會讓病人四肢沉重、嗜睡,上下嘴唇長瘡,這是因為神志恍惚。

總體而言,陽氣虛弱、陰氣盛旺就會導致眼皮沉重、嗜睡,這是因為邪氣傳入了陰分,而沒有留在陽分。昏昏沉沉閉目不睜的人,代表陰氣主宰了身體的閉合功能;沉默不語的人,代表陰氣主宰了身體的靜止功能。

4. 不得眠

陽盛陰虛,則晝夜不得眠。蓋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臥安。若陰為陽所勝,故終夜煩擾而不得眠也。所謂陰虛則與夜爭是也。大抵傷寒不眠者,蓋熱也。諸陽相併,陰陽未復,所以不眠。有大熱而神不清亦不眠,有大下而動血,心主血,亦不眠。瘥後熱氣與諸陽並,陰氣未復亦不眠。

【和解】吐下後晝夜不眠,酸棗仁湯。吐下後心中懊儂,虛煩不眠者,梔子豉湯。

【清熱】大熱乾嘔,錯語不眠,黃連解毒湯。少陰病二三日以上,心煩不眠,黃連雞子湯。

白話文:

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就會整夜睡不著。因為夜晚以陰氣為主,陰氣旺盛,眼睛就會閉上,睡得很安穩。如果陰氣被陽氣所克制,就會整夜感到煩躁,睡不著。這就是所謂的陰虛與夜晚爭鬥。總的來說,傷寒導致失眠,大多是因為體內有熱氣。各種陽氣互相交戰,陰陽失衡,所以睡不著。有些人發高燒,神志不清,也會睡不著;有些人大量出血,心臟主血,也會睡不著。病癒後,熱氣和各種陽氣仍然存在,陰氣還沒有恢復,也會睡不著。

吐瀉後整夜睡不著,可以服用酸棗仁湯。吐瀉後心裡煩躁,虛煩失眠,可以服用梔子豉湯。

發高燒,乾嘔,神志不清,睡不著,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少陰病發病兩三天以上,心裡煩躁,睡不著,可以服用黃連雞子湯。

【與水】太陽大汗出,胃中干,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

【分利】下後而渴,不眠,豬苓湯。脈浮小便不利不眠者,五苓散。

【溫】下後復發汗不得眠,無表證,脈沉,乾薑附子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腹瀉後口渴,難以入睡,可以服用豬苓湯。如果脈象浮,小便不暢,難以入睡,可以服用五苓散。

【溫】

下後復發汗不得眠,無表證,脈沉,乾薑附子湯。

如果病人腹瀉後又出汗,難以入睡,沒有感冒症狀,脈象沉,可以服用乾薑附子湯。

5. 短氣

短氣者,呼吸短促而不能相續也。《千金方》云:少氣不足以息,是也。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短氣也。心腹脹滿,邪在裡而為實;心腹喘滿,邪在表而為虛。有停水心下,亦有短氣。隨證攻治,無不愈矣。

【更汗】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葛根加人參湯。

【兩解】有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短氣之實也,大柴胡湯。

【溫經】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也。趺陽脈浮而緊,緊則為痛,微則為虛,相搏則為短氣之虛也。風濕相搏,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湯。

白話文:

腹脹而短氣,病邪在外,屬於虛證。足陽明脈浮而緊,緊則為痛,微弱則為虛,彼此相互搏擊,就是短氣的虛證。風濕相互搏擊,會造成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怕風不願意脫衣的症狀,可以使用甘草附子湯。

【分利】水停心下短氣,五苓散。

【下】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此表解里未和,十棗湯。太陽病下之早,心下硬為結胸,大陷胸湯。

白話文:

如果水停留在心臟下方,導致呼吸短促,可以用五苓散。

如果出現乾嘔、呼吸短促、出汗但不覺得冷,這是表症消退,裡症未解,可以用十棗湯。如果太陽病症下降初期,心下硬硬的,像是結塊,可以用大陷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