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

1. 巫彭

初作周醫官。謂人惟五穀五藥養其病,五聲五色視其生。觀之以九竅之變,參以五臟之動,遂用五毒攻之,以藥療之。出《史記》。

白話文:

最初擔任周朝的醫療官員。他認為人只能用五穀和五藥來調養疾病,並藉由五種聲音和五種氣色來觀察人的生命狀態。他會觀察人體九竅的變化,並參考五臟的活動情形,然後使用五種毒性藥物來攻治疾病,再用其他藥物來治療。這段記載出自《史記》。

2. 矯氏、俞氏、盧氏

以上三人無傳,並周之良醫也。

白話文:

矯氏、俞氏、盧氏這三個人,都沒有醫學方面的著作流傳下來,但他們都是當時周朝醫術高明的醫生。

3. 醫竘

未詳其姓,春秋時人,秦良醫。有張子求療背疾,謂之曰:非吾背,任君治之。竘醫之即愈。必有所委,然後有所任治之也。出《尹子》。

白話文:

有一個不知姓名的人,是春秋時代的人,是秦國的良醫。有個叫張子的人請求他治療背部的疾病,他對張子說:「這不是我的背,任憑你醫治它。」竘醫生治了之後,病就好了。這表示一定要有所歸屬,然後才能有所委託來醫治它。《出自尹子》。

4. 醫和

春秋時人,未詳其姓。晉平公求醫於秦。秦使醫和治之,曰:不可為也。公近女室之疾如蠱,淫溺惑亂之所生也。良臣將死,天命不祐。淫生大疾,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君今不節而淫惑,不可為也。公曰:良醫。是歲趙文子果卒,其後平公亦斃。出《春秋左傳》。

白話文:

春秋時代的人,不清楚他的姓氏。晉平公向秦國尋求醫生,秦國派了醫生和來醫治他,醫生和說:這病沒辦法治了。您的病是因為太過接近女色所引起的,就像被蠱惑一樣,是過度沉溺於淫慾、迷惑混亂所造成的。忠臣將要死去,上天也不會保祐您了。過度的淫慾會產生大病,過頭就會變成災禍。陰氣過盛會產生寒症,陽氣過盛會產生熱症,風邪侵入會產生肢體末端的疾病,濕氣過盛會產生腹部疾病,晦暗之氣會產生迷惑的疾病,光明之氣過盛會產生心臟疾病。您現在不節制而過度沉溺於淫慾,這病是沒辦法醫治的。平公說:真是個好醫生。這一年趙文子果然去世,之後平公也死了。出自《春秋左傳》。

5. 醫緩

春秋時人,姓高,名緩。晉景公病,求醫於秦伯。秦伯使緩治之。未至,景公夢二豎子,相謂曰:緩,良醫也,我輩將逃之。一曰:我居育之上,汝居膏之下,其奈我何?緩至,視公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及,藥之不至,不可為也。公曰:良醫。厚禮歸之。

白話文:

春秋時代有個人,姓高,名叫緩。晉景公生病,向秦伯求醫。秦伯派緩去醫治。緩還沒到,晉景公夢見兩個小鬼,互相說:「緩是個好醫生,我們快要逃跑了。」一個說:「我住在心臟和橫膈膜之間,你住在心臟脂肪之下,他能奈我何?」緩到了之後,診視景公說:「這個病沒辦法醫治了,病位在心臟和橫膈膜之間、心臟脂肪之下,針灸攻不到,藥力也達不到,治不好了。」景公說:「真是個好醫生。」給了他豐厚的禮物送他回去。

6. 范蠡

春秋時越王鉤踐之臣,佐越王滅吳,遂退身遨遊五湖。有服餌之法,可以度世,並授孔安國等,皆成地仙,數百歲如童顏。醫藥濟人不取利,所居處不二年,致富,棄其所積,遷徙別居,逾年而富。人咸稱為陶朱公。問聚財之法,惟曰:種五穀,蓄五牸而已。

白話文:

范蠡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臣子,他輔佐越王滅掉了吳國,之後就隱退,遊覽五湖。他有服食丹藥的方法,可以長生不老,並將此法傳授給孔安國等人,這些人都成了地仙,活了幾百歲仍像童顏一樣。他用醫藥救濟百姓,不求回報,他居住的地方不到兩年就變得富裕,但他會拋棄累積的財富,搬到別處居住,過了一年又變得富有。人們都稱他為陶朱公。有人向他請教聚財的方法,他只說:「種植五穀,畜養母牲而已。」

7. 文摯

戰國時宋之良醫,洞明醫道,兼能異術。龍叔子有疾,文摯令背明而立,從後視之曰:吾見子之心,方寸之地虛矣。治之遂愈。齊閔五疾,召摯視。謂太子曰:王疾得怒當愈,愈後殺摯,奈何?太子曰:吾當與母共保於王,不殺。摯不解履登王床,王怒叱,疾即瘳。

白話文:

戰國時期,宋國有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名叫文摯,他不僅精通醫理,還會一些奇特的法術。有個叫龍叔子的人生病,文摯讓他背對光站立,然後從後面觀察,說:「我看見你的心臟,它所處的位置空虛了。」經過治療,龍叔子的病就好了。齊閔王得了五種疾病,召見文摯來診治。文摯對太子說:「大王的病需要讓他發怒才能好,但病好之後他會殺我,怎麼辦?」太子說:「我會和母親一起向父王保證,不會讓你被殺。」文摯於是沒脫鞋就直接上了國王的床,國王果然大怒斥責他,病也就立刻痊癒了。

8. 沈義

吳郡人,學道於蜀中。能消災除病,以藥救民,服者立愈,功德感天。周赧王十年,老君遺節遣使召羲昇天。子弟求之,不知蹤跡。

白話文:

吳郡人沈義,在四川一帶學習道術。他能夠消除災禍、解除疾病,用藥物救治百姓,服用他藥的人立刻就能痊癒,他的功德感動了上天。周赧王十年,太上老君派遣使者,拿著符節召他升天成仙。他的弟子們尋找他,卻不知他的蹤跡。

9. 鳳綱

戰國時漢陽人。常採百草花,水漬之,甕盛泥封,自正月始,迄九月末,又取甕埋之百日,煎丸之。卒死者,以藥丸納口中,水下之,立活。時人稱為神仙云。出《外傳》。

白話文:

戰國時代,有個漢陽人名叫鳳綱。他經常採集各種草藥的花朵,用水浸泡後,裝在甕中用泥土封好。從正月開始製作,一直到九月底,再把甕取出埋入土中一百天,然後把裡面的東西煎煮製成藥丸。如果有人突然死亡,就將藥丸放入死者口中,用水送服,死者就能立刻復活。當時的人都稱他為神仙。這段記載出自《外傳》。

10.

11. 長桑君

六國時人。當時鮮有識之者,扁鵲奇之,謹以禮遇。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乃悉取禁方授之。出《史記》。

白話文:

長桑君是戰國時代的人。當時很少有人認識他,只有扁鵲覺得他很特別,很恭敬地以禮相待。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普通人,於是就把所有的祕傳藥方都傳授給了他。這段記載出自《史記》。

12. 扁鵲

姓秦,名越人,盧國渤海人。得《素問》、《靈樞》之旨,著有《八十一難經》。少為舍長。舍客長桑君善醫,出其禁方傳之,飲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鵲如其言飲水,果視疾盡見五臟癥結。一日見齊桓侯曰:君疾在腠理。侯曰:無疾。後五日復見曰:君疾在血脈。

五日又見曰:君疾在腸胃。又五日曰:君疾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不數日,侯疾作,扁鵲已逃去矣,侯遂死。然則治之於輕微者,常易愈;治之於重著者,必難痊。學者不可不知。太醫令李醯嫉,陰殺之。

白話文:

扁鵲姓秦,名越人,是盧國渤海人。他學到了《素問》、《靈樞》的精髓,並著有《八十一難經》。年輕時當過客舍的管理者。客舍裡有位客人長桑君很會醫術,拿出他的祕方傳授給扁鵲,並要扁鵲用上池的水服藥,三十天後就能看見人體內部的病症了。扁鵲照著他的話喝了水,果然能看到疾病的根源,連五臟六腑的病結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一天,扁鵲見到齊桓侯,說:「您的病在皮膚表面。」桓侯說:「我沒有病。」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說:「您的病在血脈之中。」

再過五天,扁鵲又去見他,說:「您的病在腸胃裡了。」又過了五天,扁鵲說:「您的病已經深入骨髓,即使是掌管壽命的神也無可奈何了。」沒過幾天,桓侯就病發了,扁鵲已經逃走了,桓侯就這樣死了。可見,在疾病輕微的時候治療,常常容易痊癒;在疾病嚴重的時候治療,必定很難痊癒。學習醫術的人不可不知這個道理。太醫令李醯嫉妒扁鵲,就暗中把他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