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太乙雷公
按《素問》,雷公為黃帝臣,姓雷,名斅,善醫。帝燕坐,召雷公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若能覽觀雜學,別異比類,通合道理,務明之,可以十全。若不能知,為世所怨。又曰:子知醫之道乎?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以治王侯。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愚蒙,以惑不聞。
臣受業,傳之以教,請誦《脈經》上下篇。至於別異比類,猶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云。
白話文:
根據《黃帝內經·素問》記載,雷公是黃帝的臣子,姓雷,名斅,擅長醫術。黃帝閒暇時,召見雷公詢問他說:「你學習醫術,背誦醫書,如果能夠廣泛涉獵各類知識,區分不同事物的差異,歸納整理,融會貫通道理,並且努力去理解明白,就能達到醫術精湛的程度。如果不能做到這些,就會被世人所怨恨。我再問你,你懂得醫術的道理嗎?你背誦醫書,大致能夠理解,理解了但還不夠透徹,透徹了但還不能完全展現出來。你的醫術足以治療一般官員,但還不足以治療王侯貴族。」雷公離開座位,再次拜謝說:「我年幼無知,愚笨蒙昧,因為迷惑而沒有聽懂您的教誨。
我接受老師的教導,傳授給我醫術,我請求背誦《脈經》的上、下兩篇。至於區分不同事物的差異,歸納整理,我還沒有達到精通的地步,又怎麼能夠說理解明白了呢?」
2. 苗父
上古神醫,以菅為席,以蒭為狗。人有疾求醫,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白話文:
古代有個神醫,他以菅草當坐席,用草紮成狗的樣子。有人生病來求醫,他只面向北方唸咒,唸個十次病就好了。古代的祝由科,就是從這裡來的。
3. 馬師皇
按《列仙傳》,黃帝時醫也。善識馬形氣生死,治之即愈。有龍下,向之垂耳張口。師皇曰:此龍有病,我能醫之。乃針其唇及口中,以甘草湯飲之而愈。又數有龍出其陂,師造而治之。一旦為龍負之而去,莫知所之。
白話文:
根據《列仙傳》記載,馬師皇是黃帝時代的醫生。他很擅長觀察馬匹的形狀、氣色,判斷牠們的生死狀況,並且能醫治好牠們的疾病。曾經有龍降臨,向著他垂下耳朵、張開嘴巴。馬師皇說:「這條龍有病,我能醫治牠。」於是就用針刺龍的嘴唇和口中,再用甘草湯給牠喝,龍的病就好了。後來又多次有龍從水塘裡出來,馬師皇都去醫治牠們。有一天,馬師皇被龍背著離去,就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4. 巫咸
堯帝時臣,以鴻術為堯醫。能祝,延人之福,愈人之病。祝樹樹枯,祝鳥鳥墜。
白話文:
堯帝時期的臣子,用高深的醫術擔任堯的御醫。他擅長祝禱,能為人延續福氣,治癒疾病。他能祝禱樹木讓其枯萎,也能祝禱鳥類讓其墜落。
5. 三代
6. 商·伊尹
按《通鑑》,伊尹佐湯伐桀,放太甲於桐宮。閔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裡之宜。今醫言藥性,皆祖伊尹。著有《湯液本草》,今行世。
白話文: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伊尹輔佐商湯討伐夏桀,並將太甲放逐到桐宮。他體恤百姓的疾苦,編撰了《湯液本草》,闡明藥物的寒熱溫涼性質、酸苦辛甘鹹淡的味道,以及輕清重濁、陰陽升降的特性,還有藥物在十二經絡運行的表裡適宜性。現今醫生所說的藥性,都以伊尹為宗師。他著有《湯液本草》一書,現今仍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