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1)
卷之二十三 (1)
1. 醫案
一人不病,忽一日滿面黑色,自想氣色黑者死,求醫診視。一醫為診脈無病,似為穢氣蓄於面部不散,故致黑色,曾有是否?患者曰:果登廁被臭氣隱忍良久,下廁遂有此。醫曰:去惡臭無過至香,可用沉檀焚爐中,安帳內,患人以被圍坐,勿令香氣散出,瞑目端坐,候香氣盡,方可揭帳。依其法行之,面色漸變,旬日如故。
一人年六十,身瘦弱,病頭面不耐寒,氣弱不敢當風行坐,諸藥不效。醫為診脈皆弦細而微,且其人年高,素食茶果,而陽明之經本虛。經云: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此由胃氣虛,不上榮於頭面,故惡風寒,先以附子理中湯溫其中氣,次以升麻加附子主之。
白話文:
醫案
有個人本來沒生病,忽然有一天臉色變得黝黑,自己覺得臉色發黑是不好的徵兆,於是找醫生看診。一位醫生把脈後認為他沒有生病,看起來像是污穢之氣積聚在臉部無法散開,才導致臉色發黑,就問他之前有沒有發生過什麼事。病人說:「確實有,我上廁所時被臭氣薰了很久,忍著沒出來,從廁所出來後臉就變成這樣了。」醫生說:「去除惡臭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香氣來壓制,可以用沉香、檀香點燃在爐子裡,放在帳篷內,讓病人用被子圍起來坐在裡面,不要讓香氣散出去,閉上眼睛端坐著,等到香氣燒完才能打開帳篷。」病人照著這個方法做,臉色逐漸恢復正常,十天左右就恢復原狀。
另一個人六十歲,身體瘦弱,頭部和臉部非常怕冷,身體虛弱不敢吹風,不管是走路還是坐著都一樣,吃了很多藥都沒有用。醫生把脈後,發現他的脈象細小而微弱,而且他年紀大,平常吃素食和水果,是屬於陽明經(胃經)本來就虛弱的體質。《黃帝內經》說:「氣不足時,身體前面都會感到寒冷。」這個人就是因為胃氣虛弱,無法將氣血向上輸送到頭部和臉部,所以才會怕風怕冷,先用附子理中湯來溫暖他的中氣,之後再用升麻加上附子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