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五 (3)

1. 通治喉痹劑

上為末,用五分吹入喉中,水調亦可。

(《局方》)如聖勝金錠,治咽喉急閉,雙、單乳蛾,重舌、木舌,並皆治之。

硫黃(研),川芎,臘茶,薄荷葉,川烏(炮),硝石(研),生地黃(各二兩)

上為末,取生蔥汁搜和為錠子。每服先用新汲水灌漱,次嚼生薄荷葉五七片,卻用藥一錠同嚼極爛,以井水嚥下。甚者連進三服,外以一錠安患處,其病隨藥便消。

(《醫林》)祛毒牛黃丸,治咽喉腫痛,舌本強硬,口內生瘡,胸膈不利。

牛黃(三錢),硼砂,桔梗,生地黃,犀角屑,人參,琥珀(研。各半兩),寒水石(煅,去火毒,二兩),鉛白霜,冰片,雄黃(各一兩),蛤粉(飛,四兩),玄參,升麻(各三錢),硃砂(研,七錢)

上為細末,研勻,煉蜜丸,彈子大,金箔為衣,瓷罐收貯。每服一丸,濃煎,薄花湯化下,或新汲水下,

日進三服,噙化亦可。

麝香硃砂丸,治咽喉腫痛,閉塞不通,舌根脹痛,或生瘡癤。

麝香(二錢),硃砂(二兩半),硼砂(三兩),寒水石(煆,四兩),馬牙硝,鉛白霜,片腦(各三錢),甘草

上為末,甘草膏和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不拘時噙化二丸。

七寶散,治喉痹及纏喉風。

直殭蠶(十個),硼砂,雄黃,全蠍(全者,十個,去毒),明礬,豬牙皂角(炙去子弦皮。各一錢),膽礬(五分)

上為細末,每用一字,吹入喉中即愈。

防風散,治咽喉疼痛,虛者少用,實者多用。

防風(一兩),羌活,殭蠶,大藥子(蜜炙),硼砂,荊芥,黃藥子,大黃(濕紙包煨,令香熟),細辛,川芎,紅內消,山豆根,鬱金,甘草(以上各半兩),牙硝(三錢),蘇州薄荷(半斤)

上為細末,研薄荷汁同蜜少許調。每服一匙,不拘時服。

(《醫林》)透天一塊水,治一切風熱喉痹,口舌生瘡,頭目不清,痰涎壅盛。

黃連(一錢),冰片,硼砂,薄荷葉,檳榔,蒲黃,甘草(各錢),荊芥穗,黃柏(各五分),白砂糖(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噙化。

消毒犀角飲子,治內蘊邪熱,咽膈不利,腮項腫痛,結核風疹痹毒。

荊芥(四錢),防風(一錢),甘草(二錢),牛蒡子(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食遠服。

(東垣)通關飲,治喉痹腫痛不能言。但可進藥,無不愈。此從治之法也。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炙甘草(錢半),桔梗(二錢),防風(七分),荊芥,薄荷,乾薑(炮),或加熟附子(各五分)

水二盞煎七分,徐徐與之。

(《三因》)蜜附子,治腑寒咽閉,吞吐不通。

大附子(一個,去皮臍,切作大片,蜜塗,炙令黃)

白話文:

[通治喉痹劑]

磨成粉末,取五分吹入喉嚨,用水調和也可以。

(出自《局方》)如同聖勝金錠,治療咽喉急閉、單雙側扁桃腺發炎(乳蛾)、舌下腫脹(重舌)、舌頭僵硬(木舌)等疾病。

將硫磺(研磨)、川芎、臘茶、薄荷葉、炮製過的川烏、硝石(研磨)、生地黃(各二兩)磨成粉末,用生蔥汁調和製成錠劑。每次服用前先用新打上的井水漱口,再嚼生薄荷葉五到七片,接著將藥錠與薄荷一起嚼爛,用井水吞下。病情嚴重的可以連續服用三次。也可以取一錠藥敷在患處,疾病會隨著藥效消散。

(出自《醫林》)如同祛毒牛黃丸,治療咽喉腫痛、舌根僵硬、口腔生瘡、胸膈不適。

將牛黃(三錢)、硼砂、桔梗、生地黃、犀角屑、人參、琥珀(研磨。各半兩)、煅燒過的寒水石(去除火毒,二兩)、鉛白霜、冰片、雄黃(各一兩)、蛤粉(飛過,四兩)、玄參、升麻(各三錢)、硃砂(研磨,七錢)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後,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劑,大小如彈珠,外層裹上金箔,用瓷罐裝好保存。每次服用一丸,用濃煎的薄荷花湯送服,或是用新打上的井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也可以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如同麝香硃砂丸,治療咽喉腫痛、堵塞不通、舌根脹痛,或是生瘡癤。

將麝香(二錢)、硃砂(二兩半)、硼砂(三兩)、煅燒過的寒水石(四兩)、馬牙硝、鉛白霜、冰片(各三錢)、甘草磨成粉末,用甘草膏調和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外層裹上硃砂。不拘時間,每次含化二丸。

如同七寶散,治療喉痹和纏喉風。

將僵蠶(十個)、硼砂、雄黃、全蠍(完整者,十個,去除毒性)、明礬、豬牙皂角(炙烤去除籽和皮。各一錢)、膽礬(五分)磨成細末,每次取一字吹入喉嚨,即可痊癒。

如同防風散,治療咽喉疼痛,體虛者少用,體實者多用。

將防風(一兩)、羌活、僵蠶、蜜炙過的大藥子、硼砂、荊芥、黃藥子、用濕紙包住煨熟的大黃、細辛、川芎、紅內消、山豆根、鬱金、甘草(以上各半兩)、牙硝(三錢)、蘇州薄荷(半斤)磨成細末,用薄荷汁與少量蜂蜜調和。每次服用一匙,不拘時間。

(出自《醫林》)如同透天一塊水,治療一切風熱引起的喉痹、口舌生瘡、頭目不清、痰多等症狀。

將黃連(一錢)、冰片、硼砂、薄荷葉、檳榔、蒲黃、甘草(各一錢)、荊芥穗、黃柏(各五分)、白砂糖(半兩)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劑,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如同消毒犀角飲子,治療體內蘊藏邪熱,咽膈不適、腮項腫痛、淋巴結核、風疹、痹毒等疾病。

將荊芥(四錢)、防風(一錢)、甘草(二錢)、牛蒡子(一錢)配成一劑。用水兩碗煎至八分,飯後服用。

(出自東垣)如同通關飲,治療喉痹腫痛不能說話,只要能服藥,沒有不痊癒的。這是從根本上治療的方法。

將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一錢半)、桔梗(二錢)、防風(七分)、荊芥、薄荷、炮過的乾薑,或加熟附子(各五分)用水兩碗煎至七分,慢慢飲用。

(出自《三因》)如同蜜附子,治療因體內寒冷引起的咽喉閉塞,吞嚥困難。

取一個大附子(去除皮和臍,切成大片),塗上蜂蜜,炙烤至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