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五 (2)

1. 通治喉痹劑

上咀,每服半兩,食後水煎服。

(《御藥》)碧玉丸,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重舌木舌,喉瘡口瘡,並宜服之。

青黛,盆硝,蒲黃,甘草末(各一兩)

上為末,以砂糖每兩作五十丸,每服一丸,噙化。或用干藥末吹入喉內亦可。加硼砂為末,名碧雪。

(《良方》)清心利膈湯,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防風,荊芥,薄荷,桔梗,黃芩,黃連(各錢半),山梔,連翹(各一錢),玄參,大黃,朴硝,牛蒡子,甘草(各七分)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食遠服。

(《良方》)玄參散,治懸癰喉痛不可忍。

玄參,升麻,射干,大黃(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不拘時,徐徐服。

上清丸,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止嗽清音,潤肺寬膈化氣,極效。

蘇州薄荷葉(一斤),百藥煎(半斤),砂仁(一兩),硼砂(二兩),冰片(二錢),桔梗(一兩),甘草,玄明粉,訶子(各半兩)

為極細末,煉蜜丸,如芡實子大。每服一丸,臨睡噙化。或為小丸,茶清送下亦可。

玄霜,治喉痹。

薄荷梗(燒存性,末,四兩),硼砂,盆硝,膽礬(各二錢)

上為末,以油二三點入水上調,點患處。

(《良方》)奪命無憂散,治纏喉風,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心腹脹滿,脾積症塊,小兒奶癖,誤吞骨屑,哽塞不下,熱盛喉痹,氣急悶亂。

寒水石(三兩,煅),玄參,管仲,砂仁,滑石(飛),黃連,茯苓,山豆根,荊芥穗,甘草(炙。各兩半),硼砂(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乾摻舌上後以新水嚥下,不拘時。任是百毒硬物,可以除化。如吃著杏仁、巴豆、辛辣、薑桂、胡椒、燥毒、蔥韭蒜等物,及諸藥毒、火毒亦可用。此藥能潤三焦,去三尸,殺八邪,除九蟲,趕瘟疫,一切要疾,其效如神。

龍腦丸,治咽喉連頰頷腫,日數深遠,咽津液痛,發渴。

龍腦(研),升麻,黃耆,馬牙硝,大黃(銼),石膏,麝香(研),甘草(各等分),玄明粉(研,三分),生地黃(二兩,絞取汁)

上除地黃汁外,研為細末,以地黃汁和,如干,更入煉蜜少許為丸,小彈子大。每用一丸,以綿裹,含化咽津,日三四次,不拘時。

牛膽膏,治鎖喉風。

青黛(一錢),殭蠶(半兩,炒),朴硝(一兩,研),甘草(二錢半,生用)

上為細末,用臘月黃牛膽入藥在內,當風掛百日取出,再入,研麝香少許,同研細末。每服五分,用井花水調服,或吹入喉中。

(《聖惠》)硼砂散,治咽喉瘡腫,閉塞不通。

硼砂,殭蠶,百藥煎,川芎(各三錢),山豆根,盆硝,薄荷,紫河車(各半兩),青黛(一錢)

白話文:

通治喉痹劑

將以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半兩,飯後用水煎服。

碧玉丸,治療心肺積熱,熱氣上攻咽喉,導致腫痛、阻塞,無法進食水飲。對於重舌、木舌、喉嚨潰瘍、口腔潰瘍等症狀,都適合服用。

藥材組成:青黛、盆硝、蒲黃、甘草末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兩藥粉加入砂糖製成五十顆藥丸,每次服用一顆,含在口中慢慢融化。也可以直接將藥粉吹入喉嚨。加入硼砂磨成粉末,則稱作碧雪。

清心利膈湯,治療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藥材組成:防風、荊芥、薄荷、桔梗、黃芩、黃連各一錢半,山梔、連翹各一錢,玄參、大黃、朴硝、牛蒡子、甘草各七分。

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劑,加入兩碗水煎煮成一碗,飯後服用。

玄參散,治療懸癰,喉嚨疼痛難以忍受。

藥材組成:玄參、升麻、射干、大黃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劑,加入兩碗水煎煮成一碗,不拘時,慢慢服用。

上清丸,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能止咳、清亮聲音、潤肺、寬胸化氣,效果極佳。

藥材組成:蘇州薄荷葉一斤,百藥煎半斤,砂仁一兩,硼砂二兩,冰片二錢,桔梗一兩,甘草、玄明粉、訶子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芡實子。每次服用一顆,睡前含在口中慢慢融化。也可以製成小藥丸,用茶水送服。

玄霜,治療喉痹。

藥材組成:薄荷梗燒成炭,磨成粉末四兩,硼砂、盆硝、膽礬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二三滴油在水面上調勻,塗抹在患處。

奪命無憂散,治療纏喉風、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心腹脹滿、脾積症塊、小兒奶癖、誤吞骨頭哽塞不下、熱盛喉痹、呼吸急促悶亂等症狀。

藥材組成:寒水石(煅燒)三兩,玄參、管仲、砂仁、滑石(飛過)、黃連、茯苓、山豆根、荊芥穗、炙甘草各兩半,硼砂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直接灑在舌頭上,然後用清水吞服,不拘時。此藥能解除各種毒物、堅硬物體,如吃了杏仁、巴豆、辛辣、薑桂、胡椒、燥熱毒物、蔥韭蒜等食物,以及各種藥毒、火毒,都可以使用。此藥能潤澤三焦、去除三尸、殺滅八邪、清除九蟲、驅趕瘟疫,對於各種疑難雜症,都有神奇的療效。

龍腦丸,治療咽喉連帶臉頰下巴腫脹,病程較久,吞嚥口水時疼痛,口渴。

藥材組成:龍腦(研磨)、升麻、黃耆、馬牙硝、大黃(切碎)、石膏、麝香(研磨)、甘草各等份,玄明粉(研磨)三分,生地黃二兩(絞取汁)。

將以上藥材(除生地黃汁外)磨成細粉,用生地黃汁調和,如果太乾,加入少量煉製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小彈子。每次服用一顆,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吞嚥,每天三四次,不拘時。

牛膽膏,治療鎖喉風。

藥材組成:青黛一錢,殭蠶(炒)半兩,朴硝(研磨)一兩,生甘草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放入臘月黃牛膽中,掛在通風處一百天取出,再加入少量研磨的麝香,一起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分,用井水調服,或吹入喉嚨。

硼砂散,治療咽喉瘡腫,阻塞不通。

藥材組成:硼砂、殭蠶、百藥煎、川芎各三錢,山豆根、盆硝、薄荷、紫河車各半兩,青黛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