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 (1)
卷之四 (1)
1. 卷之四
2. 內經脈候
3. 脈訣辨妄
脈自《內經》以下,歷周秦漢,鮮有得其旨緒者。至晉王叔和氏以脈鳴時,撰有《脈經》,可謂詳切。惜其謬以大小腸候之兩寸,致有後人乘訛集為《脈訣》,遂致《脈經》幾隱晦也。至宋龐安常氏始得經意,而有人迎氣口之辨。嗣後論脈未能或之先也。脈為醫之關鍵,醫不察脈則無以別證,證不別則無以措治。
醫惟明脈則誠良醫,診候不明則為庸妄,脈其可以弗辨乎哉!況醫道之創制,始於神農而闡於軒岐。先賢論脈必本乎《內經》,《內經》為軒岐問答之書,貫徹天人,該博義理,所謂三墳之書者是也。夫何六朝高陽生竊晉王叔和氏之名,撰為《脈訣》。以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為歌成帙,謂淺近易習,致使後學樂從訛承惑,固而不知覺。蔡西山、戴同父氏力為之辨,而辨之未盡辨也。
右尺命門三焦並無經臟可候之理,由辨而知其非者,僅千百之一二。小大腸候之兩寸,就以王氏《脈經》誠為妄謬,又況《脈訣》之妄以誣人乎!分以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夫何為也?以表言之,則實脈非表也,以裡言之,則遲脈非里也,而道更不知為何道也。此其所以為妄者一也。
又以脈狀圖之以示人,而弦脈固可圖也,而數脈遲脈促脈結脈皆以至數為狀,而可以圖之乎?此其為妄者二也。夫以言而傳之者,亦下學之事耳。上達者,以神領,以心悟,而後得其妙焉。彼以左寸心與小腸同候,不知其祖述何聖,抑不知其祖述何經。既不祖述,必據以理之可准,義之可通,而固可宗也。
以理言之,則大小腸皆居下部之地,今乃越中部候之寸上,謂理之可准乎,抑義之可通乎?又謂左寸浮以候小腸之脈,設只單浮則心脈無矣。經曰:心脈絕死不治,心脈可以一日無乎?予逆推其小腸配於左寸之誤也。彼蓋因夫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為表裡,誤移於寸口合而診之。
其大腸配於右寸之誤也,因夫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為表裡,誤移扵寸口合而候之。殊不知經絡相為表裡,診候自有異同。《內經》以心配膻中,肺配胸中,以肝配膈,以脾配胃,兩尺外以候腎,內候腹中,大腸小腸膀胱三腑,盡屬腹中下部之位,故三部寸關尺之配診,則冬因其臟腑之位焉,何嘗泥於經絡而候之也。
況且命門並無經臟,三焦亦非一腑,而何可以候之右尺耶?原夫大小腸居小腹之下部,今而逆候寸口之上部,惡乎宜乎?經絡表裡部位診候,各有所屬,豈容強合以亂經位。此其為妄者三也。吾之浮以候表主於外,心部之表候者,目眥汗腠之所屬也。沉以候里主於內,心部之裡候者,精神氣血之所屬也。
又謂女人與男子脈相反悖,致後人有以左尺候心、右尺候肺者,殊不知男女之異者,不過氣血之少異、尺寸之強弱耳,五臟六腑定位固亦可以異乎?此其為妄者四也。予其容已弗辨乎哉?今述《內經》脈候,統屬診法,質疑刊誤,以正其非。君子觀之,當自覺矣。
白話文:
從《內經》之後,歷經周、秦、漢朝,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脈學的精髓。到了晉朝王叔和以脈學聞名時,他撰寫了《脈經》,可以說是相當詳盡。可惜他錯誤地將大小腸的脈象放在寸口兩處診斷,導致後人以訛傳訛,編纂了《脈訣》,使得《脈經》的真義幾乎被埋沒。直到宋朝的龐安常才真正理解《內經》的脈學,提出了人迎氣口的區別,之後論脈的學說沒有能超越他的。脈學是醫學的關鍵,醫生如果不仔細診察脈象,就無法辨別病症,病症辨別不清,就無法對症下藥。
只有明白脈象的醫生才是好醫生,診斷不明確就是庸醫。脈學怎麼可以不加以辨別清楚呢?何況醫學的創始,始於神農,而發揚光大於軒轅黃帝和岐伯。先賢論述脈學必定以《內經》為根本,《內經》是黃帝和岐伯問答的書籍,貫徹天人合一的思想,內容廣博深奧,是所謂的三墳之書。但是,六朝的高陽生盜用晉朝王叔和的名義,撰寫了《脈訣》,將左手寸關尺分別配上心、小腸、肝、膽、腎,右手配上肺、大腸、脾、胃、命門,編成歌訣,說它淺顯易懂,導致後學的人樂於學習這種錯誤的學說,並且深信不疑。蔡西山、戴同父曾極力辨正,但未能完全釐清。
右手的尺脈配上命門和三焦,沒有經脈臟腑可以對應,從辨正的角度來看,了解它的錯誤的人,只有千分之一二。將大小腸的脈象放在寸口兩處診斷,即使以王叔和《脈經》來說,都已經是錯誤了,更何況《脈訣》的錯誤還誤導他人呢?將脈象分為七表、八里、九道等名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從表來說,實脈並非表,從裡來說,遲脈並非裡,而道更是不知道指的是什麼。這是它第一個錯誤的地方。
又將脈象畫成圖來給人看,弦脈確實可以畫出來,但是數脈、遲脈、促脈、結脈都是以至數來表現脈象,要怎麼畫呢?這是它第二個錯誤的地方。用言語傳授是給初學者用的,真正的高手應該用心領神會,才能得到脈學的奧妙。他們把左手寸脈配上心和小腸,不知道是根據哪位聖人的說法,也不知道是依據哪部經典。既然沒有依據,就應該要有合乎道理、符合醫理的解釋,才能讓人信服。
從道理上來說,大小腸都位於下腹部,現在卻越過中部,在寸口診斷,這說的通嗎?又說左寸的浮脈可以診斷小腸的脈象,如果只有單獨的浮脈,那就表示心脈沒有了。經典說:「心脈斷絕則死,無法醫治」,心脈可以一天沒有嗎?我推測他將小腸配在左寸是錯誤的。他們大概是因為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互為表裡,誤將兩經的脈象都放在寸口診斷。
而將大腸配在右寸的錯誤也是一樣的道理,是因為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互為表裡,就誤將兩經的脈象都放在寸口診斷。卻不知道經絡互為表裡,診斷的脈象自有不同。《內經》將心配於膻中,肺配於胸中,肝配於膈,脾配於胃,兩尺脈外側診斷腎,內側診斷腹中,大腸、小腸、膀胱三腑都位於腹部下部,所以三部寸關尺的分配是依照臟腑的位置,而不是依照經絡來診斷。
何況命門並無經脈臟腑,三焦也不是一個腑,怎麼可以在右尺診斷呢?大小腸位於小腹的下部,現在卻反而在寸口的上部診斷,這合理嗎?經絡表裡部位的診斷各有其所屬,怎麼可以強行將它們混淆,擾亂經脈的位置呢?這是它第三個錯誤的地方。我診斷浮脈是為了診斷表證,心臟部位的表證診斷的是眼睛、汗毛孔等部位的病症。診斷沉脈是為了診斷裡證,心臟部位的裡證診斷的是精神、氣血等方面的病症。
又說女人的脈象和男人相反,導致後人有左尺診斷心臟,右尺診斷肺臟的說法,卻不知道男女的差異只不過是氣血稍微不同,脈象的強弱不同,五臟六腑的位置怎麼可能會不一樣呢?這是它第四個錯誤的地方。我難道能容忍這些錯誤而不去辨正嗎?現在我將《內經》的脈象診斷方法,統整歸納,提出質疑,改正錯誤,以糾正這些不正確的觀念。君子看到這些,應該會自己有所覺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