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五 (1)
卷之十五 (1)
1. 病機
經曰: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又云:胃足陽明之脈,挾口環唇。又云:衝脈、任脈別而絡唇。
《折衷方》云:脾臟應唇通口氣,脾與胃為合。足陽明胃之經,其脈夾口環唇,故脾胃受邪則唇為之病。風則動,寒則緊,燥則干,熱則裂。氣鬱則生瘡,血少則色白。治法:內對證清理脾胃,外敷以藥,無有不愈者。唇緊候撮口不能開,飲食難進,名曰緊唇,又曰瀋唇,若不急治則有死矣。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些是儲藏和消化食物的根本,也是營養物質聚集的地方,它們的精華表現在嘴唇和臉頰周圍。又說:胃是足陽明經的循行路線,它環繞著嘴巴和嘴唇。還說:衝脈和任脈也分支出脈絡連接到嘴唇。
《折衷方》說:脾臟與嘴唇相應,能通達口腔氣息,脾與胃是相互配合的。足陽明胃經的經脈,它的循行路線夾繞著嘴巴和嘴唇,所以脾胃如果受到邪氣侵襲,嘴唇就會出現病變。風邪會導致嘴唇顫動,寒邪會使嘴唇緊縮,燥邪會使嘴唇乾燥,熱邪會使嘴唇開裂。氣機鬱結會導致嘴唇生瘡,血氣不足會導致嘴唇顏色蒼白。治療方法是:從內針對病症調理脾胃,從外塗抹藥物,沒有治不好的。嘴唇緊縮導致嘴巴無法張開,難以進食,這種情況叫做「緊唇」,又叫做「瀋唇」,如果不立即治療,會有生命危險。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