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5)

1. 藥方

予嘗治目珠痛,及連眉稜骨痛,並頭半邊腫痛,遇夜則反甚,用黃連膏子點上,則又大痛,百藥不效。灸厥陰少陽則痛隨止半月,又灸又止者月餘。遂以夏枯草二兩、香附子二兩、甘草四錢,同為細末,清茶調下一錢半,須臾減痛大半,至四五日良愈。又男子年六十,亦目珠連眉稜骨痛,夜甚,用苦寒藥點亦甚,與前證皆同,但有白翳二點在黑目及外,是為異耳。藥皆不效,亦以此藥應手而愈。

羚羊角飲,治綠翳內障,頭旋痛,眼內痛澀。

羚羊角,防風,知母,人參,白茯苓,玄參,桔梗(各半兩),細辛,黃芩,車前子(各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煎溫服。

羚羊角湯,治清翳內障,勞倦頭旋,腦疼目痛。

羚羊角,人參,玄參,地骨皮,羌活,車前子(去沙隔紙炒。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煎食後下。

保命拈痛散,治目痛並頭額俱痛,兩目赤腫,時見黑花,脈弦,欲作內障,得之於飢飽勞倦。

柴胡,甘草,天花粉,當歸,生地黃(各一兩),黃芩(二兩,酒浸,半炒半曬)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盞半,姜一片、棗一枚,煎八分,稍熱服。

本事菊花散,治肝腎風毒上衝眼痛。

甘菊花,牛蒡子(炒),防風(各二兩),甘草,白蒺藜(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熟水調下,食後臨臥服。

防風飲子,治拳毛倒睫。

人參,黃耆,炙甘草,當歸(各八分),防風,葛根(五分),細辛,蔓荊子(各三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食後溫服,避風寒。

八味還睛散,治肝肺相傳,停留風熱,翳膜遮睛,痛澀眵淚。

白蒺藜(炒去刺),防風,甘草,木賊,山梔仁(各七錢),草決明(一兩,炒),青葙子(二錢半炒),蟬蛻(二錢,去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麥門冬煎湯調服。

經效散,治眼因撞刺生翳,疼痛無時,經久不安,覆被物擊,兼為風熱所攻,轉加痛楚,不能見物。

大黃,當歸,赤芍藥(各一錢),柴胡,甘草,連翹(各五分),犀角(八分,鎊末)

上除犀角在外,水盞半煎七分,去渣入犀角末,和勻,食後溫服。

車前子散,治肝經積熱上攻眼目,順逆生翳,血貫瞳人,羞明多淚。

車前子,草決明,菊花,密蒙花,羌活,甘草,黃芩,龍膽草,白蒺藜(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米飲調下。

四物龍膽湯,治目痛暴作雲翳,疼不可忍。

當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各一錢),龍膽草,防風,防己,羌活(各七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溫服。

桑白皮散,治風氣壅塞,熱毒上攻,睛白腫脹,日夜疼痛,心煩氣喘,悶躁不安。

桑白皮,杏仁(去皮尖),玄參,枳殼,升麻,旋覆花,防風,赤芍藥,黃芩,甘草,甘菊花,甜葶藶

白話文:

我曾經治療過眼睛內部疼痛,以及連帶眉骨疼痛,還有頭部半邊腫痛的情況,這些症狀在夜晚會加劇,使用黃連膏塗抹後反而更加劇烈疼痛,試過很多藥都沒有效果。後來用針灸治療厥陰和少陽經絡,疼痛就會停止,但過半個月又復發,再次針灸又會停止,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後來我改用夏枯草二兩、香附子二兩、甘草四錢,一起磨成細末,用清茶水調服一錢半,很快疼痛就減輕大半,大概四五天就完全好了。另外有一個六十歲的男子,也出現眼睛內部連帶眉骨疼痛,夜晚加劇的情況,用苦寒藥物塗抹也更加嚴重,和之前的症狀相同,只是他眼睛的黑眼珠部分及周圍多了兩個白色的翳點,情況比較特殊。用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後來也是用這個藥方,馬上就痊癒了。

羚羊角飲,治療綠翳內障,伴隨頭暈疼痛,眼睛內部疼痛乾澀。

藥方組成:羚羊角,防風,知母,人參,白茯苓,玄參,桔梗(各半兩),細辛,黃芩,車前子(各二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半兩,用水煎煮後溫服。

羚羊角湯,治療清翳內障,因勞累引起的頭暈,頭部和眼睛疼痛。

藥方組成:羚羊角,人參,玄參,地骨皮,羌活,車前子(去掉沙子後隔著紙炒。各一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

保命拈痛散,治療眼睛疼痛,同時伴隨頭部和額頭疼痛,兩眼紅腫,有時會看到黑影,脈象弦,可能有發展成內障的趨勢,多因飢餓、飽食或勞累引起。

藥方組成:柴胡,甘草,天花粉,當歸,生地黃(各一兩),黃芩(二兩,用酒浸泡後,一半炒過,一半曬乾)。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半,加生薑一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八分,稍微熱的時候服用。

本事菊花散,治療因肝腎風毒上衝引起的眼睛疼痛。

藥方組成:甘菊花,牛蒡子(炒),防風(各二兩),甘草,白蒺藜(各一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開水調服,飯後臨睡前服用。

防風飲子,治療倒睫(睫毛向內生長)。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炙甘草,當歸(各八分),防風,葛根(五分),細辛,蔓荊子(各三分)。 用法:用水一盞半煎煮至七分,飯後溫服,服用期間要注意避風寒。

八味還睛散,治療因肝肺之間傳遞風熱,導致翳膜遮蓋眼睛,並伴隨疼痛、乾澀和分泌物。

藥方組成:白蒺藜(炒過去除刺),防風,甘草,木賊,山梔仁(各七錢),草決明(一兩,炒過),青葙子(二錢半,炒過),蟬蛻(二錢,去除泥土)。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麥門冬煎湯調服。

經效散,治療因撞擊或刺傷引起的眼睛生翳,疼痛不定時發作,長期不癒,以及被東西打到,同時又受到風熱侵襲,導致疼痛加劇,無法看清東西。

藥方組成:大黃,當歸,赤芍藥(各一錢),柴胡,甘草,連翹(各五分),犀角(八分,磨成粉)。 用法:除了犀角外,其他藥材用水一盞半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後加入犀角粉,攪拌均勻,飯後溫服。

車前子散,治療肝經積熱上攻眼睛,導致眼睛生翳(包括順生或逆生),血絲貫穿瞳孔,怕光流淚。

藥方組成:車前子,草決明,菊花,密蒙花,羌活,甘草,黃芩,龍膽草,白蒺藜(各等份)。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米湯調服。

四物龍膽湯,治療眼睛突然疼痛,並伴隨雲翳,疼痛難忍。

藥方組成:當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各一錢),龍膽草,防風,防己,羌活(各七分)。 用法:用水二盞煎煮至一盞,飯後溫服。

桑白皮散,治療因風氣壅塞,熱毒上攻,導致眼白腫脹,白天晚上都疼痛,心煩氣喘,煩躁不安。

藥方組成:桑白皮,杏仁(去皮尖),玄參,枳殼,升麻,旋覆花,防風,赤芍藥,黃芩,甘草,甘菊花,甜葶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