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芍藥清肝散,治眵多眊矂,緊澀羞明,赤脈貫睛,臟腑秘結。
白朮,甘草,川芎,防風,荊芥,桔梗,羌活,芍藥,柴胡,前胡,薄荷,黃芩,山梔,知母(各五分),滑石,石膏,大黃,芒硝(各八分)
水二盞煎一盞,食後熱服。
洗肝散,治風毒上攻,暴作目腫,痛澀難開,眵淚不絕。
川當歸,羌活,薄荷,梔子,芎藭,生地黃,防風,大黃,龍膽草,甘草(各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
平肝散,治迎風冷淚。
川芎,當歸,赤芍藥,防風,荊芥,柴胡,羌活,蟬蛻,菊花,蔓荊子,白芷(各五分),生地黃,膽草(各八分),夏枯草(一錢),甘草(三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加酒一杯同服。
洗心散,治心經積熱,四眥赤澀痛淚。
黃連,生地黃(各一錢),菊花,當歸(各八分),木通,梔子(各七分),甘草(四分)
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溫服。
防風通聖散,治時行暴熱,風腫火眼,腫痛難開,或頭面俱腫。
防風,荊芥,當歸,川芎,赤芍藥,麻黃,薄荷,桔梗,黃芩,梔子,石膏,白朮,連翹,大黃,朴硝(各等分)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食遠溫服。
涼膈散,治膈上積熱攻頭,目腫痛赤澀。
黃芩,梔子,薄荷,甘草,大黃,連翹,朴硝(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食遠服。
明目流氣飲,治肝經虛邪,風熱上攻,眼目昏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赤澀難開,或生翳障,倒睫拳毛,眼弦赤爛。及婦人風暴赤眼,包眥黑應,作眼疾,皆效。
大黃,川芎,大力子(炒),菊花,防風,細辛,白蒺藜(炒去刺),梔子,黃芩,玄參,蔓荊子,草決明(炒),荊芥,木賊,蒼朮(各等分),甘草
上為末,每服二錢,臥時飲湯或酒下。
蟬花無比散,治大人小兒遠年近日,一切風眼氣眼,攻注昏暗,瞼生風粟,或痛或癢,漸生翳膜,或久患頭風,牽搐兩目,漸漸細小眼眶赤爛,並宜治之。若常服此,祛風退翳明目。
蛇蛻(炒,一兩),蟬蛻(去頭翅,一兩),羌活,當歸,石決明(鹽水煮一時),川芎(各二兩),白蒺藜(炒去刺,八兩),蒼朮,防風,芍藥,茯苓,甘草(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後米泔調服。
還陰救苦湯,治目久病,白睛微變青色,黑睛稍帶白色,黑白之間赤如帶,謂之包輪紅。視物不明,昏如霧露中,睛面高低不平,其色如死,甚不光澤,口乾舌苦,眵多羞澀,上焦有熱。
升麻,蒼朮,甘草,知母,防風,羌活,川芎(各半兩),柴胡,細辛(二錢),藁本(酒洗,四錢),紅花(一錢),桔梗(半兩),黃連,黃芩,黃柏,歸尾(各七錢),連翹,生地黃,膽草(各半兩)
白話文:
[藥方]
芍藥清肝散:治療眼屎多、眼睛乾澀不適、怕光、眼睛紅筋明顯,以及便秘等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甘草、川芎、防風、荊芥、桔梗、羌活、芍藥、柴胡、前胡、薄荷、黃芩、山梔、知母(各五分),滑石、石膏、大黃、芒硝(各八分)。
煎煮方法: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飯後趁熱服用。
洗肝散:治療因風毒侵襲而引起的突然眼睛紅腫、疼痛難睜、眼屎眼淚不斷等症狀。
藥材包含:川當歸、羌活、薄荷、梔子、川芎、生地黃、防風、大黃、龍膽草、甘草(各等分)。
服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調服。
平肝散:治療迎風流淚的症狀。
藥材包含:川芎、當歸、赤芍藥、防風、荊芥、柴胡、羌活、蟬蛻、菊花、蔓荊子、白芷(各五分),生地黃、龍膽草(各八分),夏枯草(一錢),甘草(三分)。
煎煮方法: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去藥渣,加入一杯酒一同服用。
洗心散:治療因心經積熱引起的眼角紅腫疼痛、流淚等症狀。
藥材包含:黃連、生地黃(各一錢),菊花、當歸(各八分),木通、梔子(各七分),甘草(四分)。
煎煮方法: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飯後溫服。
防風通聖散:治療流行性急性發熱、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紅腫疼痛難以睜開,或者頭面部都腫脹的症狀。
藥材包含:防風、荊芥、當歸、川芎、赤芍藥、麻黃、薄荷、桔梗、黃芩、梔子、石膏、白朮、連翹、大黃、朴硝(各等分)。
煎煮方法: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煎煮,飯後稍為放涼後服用。
涼膈散:治療因胸膈積熱上攻頭部,導致眼睛紅腫疼痛的症狀。
藥材包含:黃芩、梔子、薄荷、甘草、大黃、連翹、朴硝(各等分)。
服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調服,飯後服用。
明目流氣飲:治療因肝經虛邪、風熱上攻引起的眼睛昏花、迎風流淚、怕光、眼睛紅腫難睜、甚至出現翳障(角膜白斑)、倒睫毛、眼瞼紅爛等症狀。對於婦女因風邪引起的急性紅眼症也有效。
藥材包含:大黃、川芎、大力子(炒)、菊花、防風、細辛、白蒺藜(炒去刺)、梔子、黃芩、玄參、蔓荊子、草決明(炒)、荊芥、木賊、蒼朮(各等分),甘草。
服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睡前用飲湯或酒送服。
蟬花無比散:治療成人小孩的各種風眼、氣眼(可能指過敏性或發炎性眼疾),症狀如:眼睛昏花、眼瞼長出小疙瘩、眼睛疼痛或發癢、漸漸產生翳膜,或者長期頭痛引起眼睛抽搐、眼眶紅爛等。長期服用可以祛風、消除翳膜,使眼睛明亮。
藥材包含:蛇蛻(炒,一兩),蟬蛻(去頭翅,一兩),羌活、當歸、石決明(鹽水煮一小時),川芎(各二兩),白蒺藜(炒去刺,八兩),蒼朮、防風、芍藥、茯苓、甘草(各三兩)。
服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後用米泔水(洗米水)調服。
還陰救苦湯:治療眼睛久病,出現白眼珠微帶青色、黑眼珠稍帶白色、黑白眼珠交界處出現紅色帶狀,導致視力模糊,看起來像在霧中,眼球表面高低不平,顏色晦暗沒有光澤,以及口乾舌燥、眼屎多、怕光、上焦有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升麻、蒼朮、甘草、知母、防風、羌活、川芎(各半兩),柴胡、細辛(二錢),藁本(酒洗,四錢),紅花(一錢),桔梗(半兩),黃連、黃芩、黃柏、歸尾(各七錢),連翹、生地黃、龍膽草(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