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九 (4)

1. 腳氣調理氣血諸劑

上為末,酒浸糕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枳殼木瓜湯下。

海桐皮酒,治風毒腳氣,膝脛疼痛。

海桐皮,五加皮,川獨活,枳殼(炒),防風,杜仲(薑製),牛膝(酒浸),薏苡仁(炒。各兩半),生地黃(二兩半)

上為末,用綿包,以醇酒一斗春浸七日,冬浸十四日。每日空心溫服一盞,午服一盞。

(丹溪)防己飲,治腳氣。

白朮,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蒼朮(鹽水炒),生地黃(酒浸),黃柏(酒炒。各等分)

大便實加桃仁,小便澀加牛膝,有熱加黃芩、黃連,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薑汁。如常腫者專主濕熱,另有對證方。

(丹溪)蒼朮黃柏丸,治濕熱食積,痰飲流注腳氣。

蒼朮(鹽水炒),黃柏(鹽水炒),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檳榔(各等分)

血虛加牛膝、龜板。為末酒糊丸服。肥人加痰藥。

健步丸,治腳膝無力,腫痛難行。

當歸尾,芍藥,陳皮,蒼朮,牛膝(各一兩),生地黃,吳茱萸,條芩(各半兩),桂枝(二錢),大腹子(三個)

上為末,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朮木通湯下。

(丹溪)檳榔滑石散,治濕痰腳氣,大便滑泄。

蒼朮(二兩),防風(一兩),檳榔,川芎(各六錢),香附(八錢),條芩,滑石(各四錢),甘草(三錢)

上為末,或丸或湯皆可服。

應痛丸,治腳氣痛不可忍,此為劫劑。

赤芍藥(炮去皮),草烏(炮去皮尖)

等分為末,酒糊丸,空心白湯下十丸。

(丹溪),治婦人足脛腫方

紅花(酒洗),蒼朮,牛膝,生地黃,黃柏,南星,草龍膽,川芎

有筋動於足大指,上至大腿近腰結了,乃因奉養厚,遇風寒,宜四物湯加酒芩、紅花、蒼朮、南星,姜煎服。

(《集要》)二神湯,治一切風寒濕熱,足膝腫痛,腳骨作熱痛,雖一點,能令步履艱辛、一切腳氣百用百效。

蒼朮(制),黃柏(制。各三錢半),水煎空心服,日二次。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浸泡過的米糕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枳殼木瓜湯送服。

海桐皮酒,治療風毒引起的腳氣,以及膝蓋和小腿疼痛。

藥材包含:海桐皮、五加皮、川獨活、炒枳殼、防風、薑製杜仲、酒浸牛膝、炒薏苡仁(各二兩半),生地黃(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棉布包好,放入一斗純酒中,春天浸泡七天,冬天浸泡十四天。每天早上空腹溫服一小杯,中午再服一小杯。

(朱丹溪的)防己飲,治療腳氣。

藥材包含:白朮、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鹽水炒蒼朮、酒浸生地黃、酒炒黃柏(各等分)。

如果大便乾燥,加入桃仁;小便不暢,加入牛膝;有發熱症狀,加入黃芩、黃連;如果高燒或因季節炎熱,加入石膏;有痰,加入竹瀝、薑汁。如果是常見的腫脹,主要針對濕熱,另有針對病症的配方。

(朱丹溪的)蒼朮黃柏丸,治療因濕熱、飲食積滯、痰飲引起的腳氣。

藥材包含:鹽水炒蒼朮、鹽水炒黃柏、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檳榔(各等分)。

血虛加牛膝、龜板。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藥末做成藥丸服用。肥胖的人再加一些化痰藥。

健步丸,治療腳膝無力、腫痛,難以行走。

藥材包含:當歸尾、芍藥、陳皮、蒼朮、牛膝(各一兩),生地黃、吳茱萸、條芩(各半兩),桂枝(二錢),大腹子(三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餅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早上空腹用白朮木通湯送服。

(朱丹溪的)檳榔滑石散,治療因濕痰引起的腳氣,伴隨大便滑瀉。

藥材包含:蒼朮(二兩),防風(一兩),檳榔、川芎(各六錢),香附(八錢),條芩、滑石(各四錢),甘草(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可以做成藥丸或湯藥服用。

應痛丸,治療腳氣痛到難以忍受,這是屬於緊急的藥方。

藥材包含:炮製過的赤芍藥(去皮)、炮製過的草烏(去皮尖)。

將上述藥材等量磨成粉末,用酒調和藥末做成藥丸,早上空腹用白開水送服十丸。

(朱丹溪的)治療婦女小腿腫脹的藥方

藥材包含:酒洗紅花、蒼朮、牛膝、生地黃、黃柏、南星、草龍膽、川芎。

如果腳大拇指有筋脈跳動,向上延伸到大腿接近腰部的位置,是因為營養過於豐盛,又受到風寒,應該用四物湯,再加上酒芩、紅花、蒼朮、南星,用薑煎服。

(《集要》的)二神湯,治療各種風寒濕熱引起的腳膝腫痛,腳骨發熱疼痛,即使只有一點點疼痛,也會導致行走困難,對各種腳氣都有很好的效果。

藥材包含:炮製過的蒼朮、炮製過的黃柏(各三錢半),用水煎煮後早上空腹服用,一天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