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八 (1)
卷之五十八 (1)
1. 腰痛有五所感不同
腰痛所感有五:一曰陽氣不足,少陰腎衰,是以痛也;二曰風痹,風寒濕著腰痛;三曰腎虛,勞役傷腎而憊;四曰墜墮險地,傷腰而痛;五曰寢臥濕地腰痛。
白話文:
腰痛的感覺有五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是體內陽氣不足,腎臟虛弱衰退,所以會感到腰痛;第二種是風寒濕邪侵入經絡,導致腰部疼痛;第三種是腎臟虛損,因為過度勞累損傷腎氣而感到疲憊疼痛;第四種是從高處跌落或處於危險環境,傷到腰部而疼痛;第五種是睡在潮濕的地方,導致腰部疼痛。
2. 腰痛有三因
陳無擇云:六經腰痛皆外因。大抵太陽、少陰多中寒,少陽、厥陰多中風熱,太陰、陽明多燥濕,以類推之。失志傷腎,鬱怒傷肝,憂思傷脾,皆致腰痛者,以肝腎同系脾胃表裡,脾滯胃閉最致腰痛。其證虛羸不足,面目黧黑,遠行久立不能,盡失志所為也。腹急脅脹,目視䀮䀮,所祈不得,意淫於外,宗筋弛縱,及為白淫,鬱怒所為也。
肌肉濡漬,痹而不仁,飲食不化,腸胃脹滿,閉墜腰脅,憂思所為也。此屬內因。腎著腰痛,腰冷如冰,身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腰以下冷重如帶五千錢,因作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臀腰傴僂,腫重引季脅痛,因於墜墮,惡血流滯,及房勞疲力,耗竭精氣致痛。
此屬不內外因。
白話文:
陳無擇說:六經的腰痛都屬於外來因素引起的。大致上,太陽經、少陰經的腰痛多半是感受寒邪;少陽經、厥陰經的腰痛多半是感受風熱;太陰經、陽明經的腰痛多半是感受燥濕之邪,可以依此類推。
另外,意志消沉會傷害腎臟,情緒鬱悶憤怒會傷害肝臟,憂愁思慮會傷害脾臟,這些也都會導致腰痛。因為肝腎是互相聯繫的,脾胃也是互為表裡的,脾臟功能停滯、胃氣閉塞最容易引起腰痛。這種情況的症狀是身體虛弱、消瘦,臉色灰暗,不能走遠路或久站,這些都是意志消沉所導致的。腹部緊繃、脅肋脹痛,眼睛茫然無神,想要求得的願望無法達成,內心胡思亂想,導致陰部的筋脈鬆弛,甚至出現遺精的現象,這些都是情緒鬱悶憤怒所導致的。
肌肉濕潤、麻木不仁,消化不良,腸胃脹滿,腹部、腰部、脅肋處感覺沉重下墜,這些都是憂愁思慮所導致的。這些屬於內在因素引起的腰痛。
還有所謂的「腎著腰痛」,這種腰痛的特點是腰部冰冷如冰,身體沉重卻不覺得口渴,小便正常,飲食也和往常一樣,感覺腰部以下冰冷沉重,像是繫著五千個錢幣一樣,這種情況大多是勞累出汗後,衣服內裡潮濕受冷,久而久之所導致的。另外,臀部和腰部彎曲駝背,腫脹沉重,並且牽引到兩脅疼痛,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跌倒或撞傷,導致瘀血滯留,或是因為過度性生活、疲勞耗竭精氣而引起的疼痛。
這些屬於非內在、非外在因素引起的腰痛。
3. 腰痛諸候總為虛起
腰者腎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轉移闔闢者也。蓋諸脈皆貫於腎而絡於腰脊,腎氣一虛,腰必痛矣。除墜傷之外不涉於虛,其於風寒濕熱,雖有外邪,多有乘虛相犯,而驅邪之中又當有以究其本也。舉世之人,每每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務快其心,恬不知養,其不虛者幾希。
予見房室勞傷腎氣,腰脊兼痛,久則髓減骨枯,發為骨痿者有矣,豈直腰痛已哉!養生君子不可以不慎於斯也。甫年少時,常有腰痛及閃挫之病,每服補腎湯丸,僅得不甚而易愈,尚不知房室之害也。予稟性淡於欲事,自壬子以來,多遊江湖間,欲漸稀而腰痛亦稀。至辛酉之後集此書,兼視病家,外不少遑而欲益寡,腰覺強健而絕無痛作之因。
可見寡欲之功而優於補劑多矣,並書於此,為君子告焉。
白話文:
腰部是腎臟在外的表現,是身體能夠轉動和開合的關鍵。因為所有的經脈都貫穿腎臟,並連結到腰椎和脊椎,所以腎氣一旦虛弱,腰部一定會疼痛。除了跌打損傷之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多半與虛損有關,即使是風寒濕熱等外邪侵入,也常常是趁著身體虛弱時侵犯,所以驅除外邪的同時,更應該探究根本原因。現今世上的人,常常在酒醉後行房事,想要耗盡精氣,散失真元,只求一時的快樂,卻不知道保養身體,這樣的人,身體不虛弱的實在很少。
我見過因為房事勞累而損傷腎氣,導致腰椎和脊椎同時疼痛,久而久之,就會髓液減少、骨骼枯竭,發展成骨痿的人,難道只是腰痛這麼簡單而已嗎?注重養生的人不可以不謹慎對待此事啊!我年輕的時候,也常常有腰痛和閃腰扭傷的毛病,每次服用補腎的湯藥或藥丸,都只能勉強緩解,而且容易復發,當時還不知道房事的危害。我天性比較淡泊於慾望,自從壬子年以來,經常遊歷各地,慾望漸漸減少,腰痛也跟著減少。直到辛酉年之後,我開始撰寫這本書,並同時為病人看診,在外忙碌之餘,慾望也更少了,腰部反而覺得強健,完全沒有發生腰痛的原因。
由此可見,減少慾望的功效遠遠勝過服用補藥,我將這些寫在這裡,告誡給君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