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三 (2)
卷之十三 (2)
1. 兩感傷寒者不治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一日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白話文:
皇帝說:「如果一個人患病是因感受寒氣而導致的,他的脈象應該與病症表現如何?」
岐伯回答:「感受寒氣的人,如果一天內同時患上巨陽和少陰之病,就會出現頭痛、口乾、心煩意亂;如果兩天內同時患上陽明和太陰之病,就會出現腹脹、身體發熱、食慾不振、神志不清;如果三天內同時患上少陽和厥陰之病,就會出現耳聾、口唇緊縮、四肢厥冷、不能進食、意識不清,六天後就會死亡。」
2. 兩感傷寒有淺深虛實之說
王海藏曰: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以是知內外兩感,臟腑俱病。欲表之則有里,欲下之則有表,表裡既不能一治,故云:兩感者不治。然所稟有虛實,所感有淺深;虛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可生。余用大羌活湯,間有生者,十得一二。立此以待好生君子。
趙嗣真曰:仲景論傷寒兩感為必死之證,而復以治有先後發表攻裡之說繼之者,蓋不忍坐視而欲覬其萬一之可活也。《活人書》云:宜救里以四逆湯,救表以桂枝。殊不知仲景云:太陽與少陰俱病,則病頭痛,為太陽邪盛於表;口乾而喝,為少陰邪盛於裡。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身熱譫語,為陽明邪盛於表;不欲食,腹滿,為太陰邪盛於裡。
白話文:
王海藏說:天上的邪氣,一旦感應到就會傷害人體的五臟,由此可知内外都有感應,臟腑都會生病。想要治表症,必然有裡症;想要治裡症,必然有表症。表裡症不能同時治療,所以說:同時感應到表裡症的人就治不好。然而,身體的本質有虛實之分,感邪的程度也有淺深之別;虛弱的人感邪深重,必死无疑;實壯的人感邪輕微,可以存活。我使用大羌活湯治療,偶爾能救活一兩個,十個人中能活一個兩個。寫下這些文字,希望有仁心仁術的醫生能参考。
趙嗣真說:仲景認為傷寒同時感應到表裡症,就一定是必死的病症,但他又接着提出了先治表後治裡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他不忍心坐視病人死亡,希望能有一線生機。 《活人書》中說:應該用四逆湯救裡,用桂枝救表。然而卻不知道仲景的意思是: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生病,就會頭痛,這是因為太陽經的邪氣盛于表;口干渴,這是因為少陰經的邪氣盛于裡。陽明經和太陰經同時生病,就會發燒神志不清,這是因為陽明經的邪氣盛于表;不想吃飯,肚子脹滿,這是因為太陰經的邪氣盛于裡。
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為少陽邪盛於表;囊縮而厥,為厥陰邪盛於裡。三陽之頭痛身熱耳聾,救表已自不可,三陰之腹滿口乾,囊縮而厥,不下可乎?《活人書》引下利身疼痛虛寒救里之例,而欲施於煩渴腹滿譫語囊縮實熱之證,然乎,否乎?蓋仲景所謂發表者,葛根麻黃是也;所謂攻裡者,調胃承氣是也。《活人書》所謂救里,則是四逆,救表則是桂枝。
今以救為攻,豈不相悖?若以四逆攻裡,是以火濟火,而腹滿囊縮譫語等證而益滋甚,榮衛臟腑何由而通行?六日而死也必矣。
白話文:
少陽和厥陰同時生病,就會耳聾,這是因為少陽邪氣盛於表;膀胱縮小並且昏厥,則是厥陰邪氣盛於裡。三陽症狀是頭痛、發熱、耳聾,救治表證已經無效,三陰症狀是腹脹、口渴、膀胱縮小昏厥,這樣還能治好吗?《活人書》引用下利、身痛、虛寒救裡的方法,想要用於煩渴、腹脹、神志不清、膀胱縮小、實熱的症狀,這合理嗎?其實,仲景所謂的發表,是指葛根、麻黃;所謂的攻裡,是指調胃承氣湯。而《活人書》所謂的救裡,指的是四逆湯,救表是指桂枝湯。
現在用救裡的方法來攻裡,豈不是矛盾?如果用四逆湯來攻裡,相當於用火來助火,腹脹、膀胱縮小、神志不清等症狀反而會加重,氣血流通、臟腑運作如何能正常?六天內死亡是必然的。
《玉機微義》云:王海藏大羌活湯治兩感傷寒,出太陽例藥也。然傷寒兩感,有兼風兼濕不同,或表裡虛實之異治者,宜辨表裡寒熱,擴充治之。表中於風,內傷於寒者可治;表中於濕,內傷於寒者可治;表中於熱,內傷於寒者可治。大抵兩感傷寒多是表裡俱虛,是以易老曰:當切脈逆從,知其吉凶。
兩感之邪,三陰三陽皆有之。脈從陽可治,從陰難治,陽生陰死之謂也。蓋三陽有合病,三陰無合病。今陰與陽合病,則為兩感,病為反常,故不治。
白話文:
《玉機微義》中記載:王海藏以大羌活湯治療兩感傷寒,是太陽經病症的常用藥方。然而,傷寒兩感症狀複雜,有兼風兼濕、或表裡虛實的不同情況,需要根據表裡寒熱進行辨證施治。
表證是外感風寒濕邪,裡證是內傷寒邪,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表在風寒,裡在寒邪,可用大羌活湯治療。
- 表在濕邪,裡在寒邪,可用大羌活湯治療。
- 表在熱邪,裡在寒邪,可用大羌活湯治療。
總而言之,兩感傷寒多為表裡俱虛,因此易老先生說:要仔細觀察脈象,逆從其變化,才能判斷吉凶。
兩感之邪,三陰三陽皆有可能出現。脈象順著陽氣變化則可治癒,順著陰氣變化則難以治癒,這是因為陽氣生長,陰氣衰敗的道理。
因為三陽經脈會合併出現病症,而三陰經脈則不會合併出現病症。如果陰經與陽經同時出現病症,就是兩感,病症反常,難以治療。
3. 《素問》傷寒主於傳經故病皆熱治以發表攻裡而已仲景傷
寒推而至於入臟而有虛實寒熱之殊故有攻表救里之異
汪氏《質疑》曰:嘗考《素問》,傷寒證治,由陽入陰,悉言為熱。至於仲景,則寒熱兼言。王安道以仲景三陰寒證為直中陰分之淆說而弗察。夫《素問》之言熱者,主於邪氣在經,以為法之常,仲景之言寒言熱者,主於邪氣在胃,以盡法之變。推而至於脈證從舍應否之殊,有補《素問》之所未備者。
惜其語未瑩,而讀之者不復察,但能明於三陽之同於熱,而不能無疑於三陰之互現乎寒也。
以言夫證治之在陽經也,如謂太陽病,頭腰骨節疼痛,惡寒發熱無汗而脈浮緊者,麻黃湯治之。有膀胱腑熱而小便赤澀不利者,五苓散利之。有陽明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而脈長者,升麻葛根湯揚之。有胃腑實熱譫語、潮熱多汗、腹脹實痛便閉等證,此胃中亡液,有乾燥糞也,調胃承氣、大小承氣下之。有胃中蓄血,其人善忘,糞硬及易而色黑者,抵當湯下之。
白話文:
寒邪侵入身體,進一步深入臟腑,就會出現虛實、寒熱的不同表現,因此治療上就需要區分攻表和救里的方法。
汪氏在《質疑》中說:我曾經研究過《素問》,其中關於傷寒的證治,從陽經轉入陰經,都說成是熱證。但到了仲景的《傷寒論》,則寒熱並存。王安道把仲景的三陰寒證理解為直接影響陰分,這種說法很混淆,沒有深入思考。其實,《素問》中只說熱證,是因為它主要針對邪氣停留在經絡,也就是以治療方法的常規來論述。而仲景則同時提到寒熱,是因為他主要針對邪氣停留在胃中,以探討治療方法的變化。進一步推論下去,脈證和舍應否的差異,就補充了《素問》中未曾提及的部分。
可惜的是,這段文字表達不夠精煉,讀者也沒有仔細推敲,只明白三陽經都表現為熱證,而無法理解三陰經為何會出現寒熱交替的情況。
舉例說明,陽經的證治如太陽病,患者頭、腰、骨節疼痛,惡寒發熱無汗,脈浮緊,可以用麻黃湯治療。若膀胱腑熱,小便赤澀不利,可以用五苓散利水。陽明病患者,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乾,不能平躺,脈象長,可以用升麻葛根湯治療。若胃腑實熱,出現神志不清、潮熱多汗、腹脹疼痛、便秘等症狀,這是胃中津液虧虛,大便乾燥,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大小承氣湯瀉下。若胃中蓄血,患者容易健忘,大便乾燥,排便費力,顏色黑,可以用抵當湯瀉下。
有少陽病,胸脅痛而耳聾口苦目眩,往來寒熱而脈弦者,小柴胡湯和之。有下太早,邪熱乘虛入內,而心下滿硬痛者,以氣結胸,若結胸而無大熱,但頭汗出者,此為水結,並以大陷胸湯下之。但滿而不痛,此為痞,宜半夏瀉心湯主之。水蓄為痞,口渴煩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利之。
或漱水不咽,加半夏主之。上焦頭頸不強不痛,胸中痞滿,氣上衝咽,而脈微浮者,瓜蒂散吐之。三陽證治,昭明有如此。
白話文:
少陽病
若患者出現少陽病症,表現為胸脅疼痛、耳聾、口苦、目眩,並伴隨寒熱往來,脈象弦緊,則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下太早
若患者下痢過早,邪熱乘虛而入,導致心下滿悶、堅硬疼痛,則屬於氣結於胸。若結胸但無明顯發熱,只是頭部出汗,則屬於水結,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
若心下滿悶但無疼痛,則屬於痞症,宜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水蓄為痞
若患者因水氣積聚而導致痞症,並伴隨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則可以用五苓散利水。
漱水不咽
若患者出現漱水不咽的症狀,可以加用半夏治療。
上焦證
若患者上焦(頭頸部位)無明顯疼痛或僵硬,但胸中痞滿、氣上衝咽,脈象微浮,則可以用瓜蒂散催吐。
三陽證治
以上關於三陽病證的治療方法,都十分明確。
至論三陰,俱有吐利四逆、腹滿腹痛、譫語便秘煩躁等證,則寒熱證治互現而不專於熱,若有戾於《素問》之旨者,而實則有不相悖而反相為用也。蓋邪淺而在經者,惟鬱而為熱,此《素問》之所以主其常也,邪深入於胃者,有寒而有熱也,此仲景所以通其變也。何言在經在胃之分也?蓋胃氣內實者,脾得乎乾運之機,而為之播氣於三陰,故熱邪由陽傳陰,侵及於經而不能入於胃。
故《素問》三陰之熱證具焉,治宜瀉熱解表;而仲景三陰之證間有熱邪之在經者,治法猶夫《素問》也。(如雲腹滿時痛者,病屬太陰,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夫腹滿者,太陰經之證也,治以桂枝以解表,芍藥、甘草以瀉火是也。又云:少陰病,四逆散主之。夫四逆者,寒未甚也,仲景以為少陰之證也,治以柴胡以解表,芍藥、甘草以瀉熱是也。
白話文:
談到三陰證候,都會出現吐瀉、四逆、腹滿腹痛、神志不清、便秘煩躁等症狀,寒熱證治交替出現,並不專屬於熱證。看似與《素問》的理論有所抵觸,實際上卻是互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這是因為邪氣淺表停留於經絡,只會鬱積成熱,這符合《素問》中對常規情況的描述。而邪氣深入胃部,則可能出現寒證或熱證,這正是張仲景所闡述的病變發展規律。
至於為何要區分經絡和胃部的病變呢?因為胃氣內實,脾臟獲得了乾運之氣,將氣機傳導至三陰,所以熱邪由陽氣傳入陰氣,侵犯到經絡,卻無法進入胃部。
因此,《素問》中記載的三陰熱證,就應當採用瀉熱解表的方法治療;而張仲景所述的三陰證候,有些是熱邪停留在經絡,治療方法仍然與《素問》相一致。例如,腹滿且伴隨疼痛,屬太陰經病變,就可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腹滿是太陰經的症狀,用桂枝解表,芍藥和甘草瀉火。又如,少陰病可用四逆散治療。四逆是寒邪尚未加重,張仲景將之歸類為少陰證,用柴胡解表,芍藥和甘草瀉熱。
又厥陰條云:手足厥寒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夫手足厥寒者,即厥陰經之證也,治以桂枝、細辛以解表,芍藥、甘草以瀉熱是也,詳之。
若夫胃氣內虛者,脾失健運之令,邪氣乘虛而入。邪既入胃,則不再傳經矣。大抵邪氣傷虛不傷實,膽脾肝腎四臟固密而無出無入,故經有病而邪有傳,一入於胃,猶川瀆而注之海,則不復溢而之他矣。其虛而未甚者,胃氣尚與邪搏,而為實熱之證,其虛之其也,不能勝其熱之傷,因之下陷而裡寒之證作矣。
斯謂熱極生寒,其證多危,以其氣之虛脫也,則治法豈容拘於熱而不思所以廣而通之耶?故仲景於邪氣在胃而為裡熱之治也,下之清之,則以硝、黃、石膏之輩;於邪氣在胃而為裡寒之治也,溫之補之,則以參、朮、草、棗、薑、附之屬。證治俱為主乎胃,而不分及於三陰之經之臟。
白話文:
《厥陰條》記載:手腳冰冷的人,可以用當歸四逆湯治療。因為手腳冰冷是厥陰經的症狀,所以用桂枝、細辛來解表,用芍藥、甘草來瀉熱。
如果胃氣虛弱,脾臟失去健運功能,邪氣就會乘虛而入。邪氣一旦進入胃部,就不會再傳到其他經脈了。一般來說,邪氣傷害虛弱的人,不會傷害強壯的人,膽、脾、肝、腎四臟堅固密實,邪氣無法進出。所以經脈有病,邪氣才會傳播。一旦進入胃部,就像河流匯入大海,就不會再溢出到其他地方。如果虛弱程度不嚴重,胃氣還能與邪氣搏鬥,表現出實熱的症狀。如果虛弱程度嚴重,就無法抵抗熱邪的傷害,於是往下陷,出現裡寒的症狀。
這就是所謂的「熱極生寒」,這種症狀很危險,因為氣虛脫,治療方法不能拘泥於熱,要考慮如何擴大治療範圍,使之通暢。所以仲景在邪氣在胃部,出現裡熱的症狀時,採用下瀉、清熱的方法,用硝石、黃連、石膏等藥物;在邪氣在胃部,出現裡寒的症狀時,採用溫補的方法,用人參、白朮、茯苓、大棗、生薑、附子等藥物。無論是證狀還是治療方法,都以胃部為主,不涉及三陰經的臟器。
至於證兼乎表裡,而跡涉於疑似者,則又審輕重,參標本,察虛實,而先後左右之,而莫不統之胃焉。
自今觀之,裡熱之實,而為譫語潮熱,腹脹大實腹滿,大便秘結,而脈沉實而數,則宜下。如太陰條云:大實腹痛者,桂枝加大黃主之。又云: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宜大承氣湯下之。又厥陰條云:下利譫語者,有燥糞也,宜大承氣湯下之之類是也。
有裡實熱,兼頭身疼痛惡寒發熱之表證者,則宜先解後攻。又云: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潮熱者,實也,先以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下之之類是也。有裡實熱證重而表證輕者,治宜下中兼解。如雲: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之類是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治療表裡兼證的原則和方法。
- 首先,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標本虛實以及病情的虛實來判斷治療方向。
- 其次,要根據病症的具体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比如裡熱實證就应该使用泻下之法,表裡兼證就应该先解表後攻。
- 最后,強調治療的重點是調理脾胃,因为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
這段文字雖然是古代醫學文獻,但其中所闡述的治療原則和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中醫的治療理念。
有裡熱而未實者,治宜清之。如雲:煩渴身熱不惡寒,而脈洪大者、白虎主之。又曰:太陽少陽合病自利者,黃芩湯主之。又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又厥陰條云:下利慾飲水者,裡熱也,白頭翁湯主之之類是也。有裡熱而似寒者,此謂陽盛拒陰,亦宜清之。
如雲:傷寒脈滑而厥者,白虎湯主之之類是也。有熱上傳心肺者,治宜清上為主。如雲: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煩不得眠者,黃連阿膠湯主之。又厥陰條云:傷寒六七日,大下後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吐膿血者,麻黃升麻湯主之之類。此其為裡熱之治,主乎胃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裡有熱但沒有實證,就應該用清熱的方法來治療。例如:患者出現口渴、身體發熱、不畏寒,脈象洪大,可以使用白虎湯。又比如: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並且出現腹瀉的症狀,可以使用黃芩湯。還有一種情況是,少陰經生病,腹瀉持續六七天,並且伴有咳嗽、嘔吐、口渴、心煩失眠等症狀,可以使用豬苓湯。同樣,厥陰經的條文中也說到,腹瀉並且想喝水,也是裡熱的表現,可以使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裡熱但表現出類似寒症的症狀,這叫做陽盛拒陰,也需要用清熱的方法治療。例如:傷寒病人脈象滑利並且出現厥症,可以使用白虎湯來治療。如果熱氣往上傳到心肺,則需要以清熱上焦為主。例如:少陰經生病,持續二三天以上,出現心煩失眠,可以使用黃連阿膠湯。又比如厥陰經的條文中提到,傷寒病發六七天,出現大便瀉下後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吐膿血的症狀,可以使用麻黃升麻湯來治療。
這些都是裡熱病症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胃部進行調理。
裡寒之盛而為嘔吐,下利清穀,四肢厥冷,時腹自痛,小便清白,而脈沉微之屬,則宜溫之。如雲:自利不渴者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也,宜四逆輩溫之。又如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又厥陰條云: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之屬是也。有裡寒而似熱者,此謂陰盛格陽,亦宜溫之。
如雲: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赤色,或口乾嘔咽痛,宜通脈四逆湯主之之屬是也。有裡寒而兼虛者,洽宜補中溫中。如雲: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附子湯主之。又云: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人參湯主之之屬是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體內寒氣很重,出現嘔吐、腹瀉、四肢冰冷、腹痛、尿量多且清澈、脈搏沉細等症狀,就需要溫熱身體。像是《傷寒論》中提到,如果腹瀉不渴,屬於太陰病,是因為內臟寒涼,應該使用四逆湯等溫熱藥物來治療。又比如少陰病導致腹瀉並伴有膿血,可以用桃花湯治療。同樣地,厥陰病出現嘔吐涎沫、頭痛,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體內寒氣很重,卻表現出熱症狀,這是因為寒氣太盛,導致陽氣被抑制,這也需要溫熱治療。例如少陰病導致腹瀉、身體冰冷,但卻不畏寒,反而面紅、口乾、咽喉疼痛,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如果體內寒氣重,又同時虛弱,則需要補益中氣,溫暖身體。例如少陰病發病二三天,口不渴,背部畏寒,可以使用附子湯治療。還有出現畏寒、脈搏微弱、腹瀉停止、出血等症狀,可以使用人參湯治療。
有裡寒而兼頭身疼痛惡寒發熱之表證者,治宜先溫後解。如厥陰條云: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攻表宜桂枝之屬是也。有裡寒輕而表證重者,治宜汗中兼溫。如雲: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宜微發汗,麻黃附子甘草湯主之。又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之屬是也。
此其為裡寒之治者,主乎胃也。
是知《素問》之言熱者,其在經也,仲景兼言寒者,其在胃也。此其為義博而法殊,而實相為出入而不可以偏廢者也。王安道乃謂傷寒傳變有熱而無寒,仲景三陰之言寒者乃直中陰經寒證,混同論治。殊不知直中寒證者,由於正氣虛甚,腠理疏豁,邪氣乘虛直入臟腑之內,應時而作,不分經絡而一於虛寒,且無表證之兼,惟治以附子理中湯之屬。仲景三陰之寒者,則大異於是。
白話文:
如果病人體內有寒氣,同時伴隨頭痛、全身痠痛、畏寒發熱等表證,治療上應該先溫暖內寒,然後再治療表證。就像《傷寒論》中提到的厥陰證,患者出現腹瀉、腹脹滿、全身疼痛的情況,應先溫暖其內寒,之後再治療表證,溫暖內寒可以使用四逆湯,治療表證可以使用桂枝類的藥物。
如果病人體內的寒氣較輕,表證比較嚴重,治療上應該在發汗的同時兼顧溫暖內寒。例如《傷寒論》記載,少陰病患者發病兩三天,可以用微汗法治療,麻黃附子甘草湯是有效的藥方。還有記載,少陰病患者剛開始發病,反而出現發熱、脈象沉的現象,麻黃附子細辛湯可以治療。
總之,治療裡寒證,主要是針對胃部。
《素問》中提到的熱證,主要是指經脈的熱證,而張仲景則兼顧了胃部的寒證。雖然兩者在概念和治療方法上有所差異,但實際上互相影響,不可偏廢。
王安道認為傷寒傳變過程中只有熱證沒有寒證,認為張仲景在論述三陰證時提到的寒證,只是直中陰經的寒證,並將兩者混淆論治。殊不知,直中寒證是由於正氣虛弱,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寒邪乘虛侵入臟腑,隨機發作,不拘經絡,表現為虛寒,並且沒有表證,只用附子理中湯類的藥物治療即可。而張仲景所論述的三陰寒證,則與此完全不同。
解說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古代中醫對於寒證的理解和治療方法。它指出,治療寒證應根據其病情的輕重緩急,採取不同的方法,既要溫暖內寒,又要兼顧治療表證。同時,它也批評了王安道對張仲景學說的誤解,强调了張仲景在論述寒證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见解。
其寒也,久而後變,如謂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下利,脈暴微之屬是也。且有表證之相兼,如厥陰條云: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之屬是也。則證雖與直中同,而其所傷所治則異,豈可以此而亂仲景之旨乎?抑《素問》有云:三陽經絡皆受其病,未入於臟者,可汗而已。臟亦指胃臟而言,即《素問》形臟四之臟也。
又云: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謂邪氣在胃耳。審虛實之分,若未入胃,則里無盛虛,主治在經而已。然則經胃之分久矣,誠為傷寒之要也學者苟能明此,則夫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觸類而通矣。
白話文:
寒邪入體,會經過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就像少陰病脈緊,過了七、八天才開始腹瀉,脈象變得微弱,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寒邪入體還會伴隨著表證,就像《厥陰》篇說,腹瀉腹脹,身體疼痛,要先溫暖內里,才能治療外表的寒邪。所以,雖然症狀與直中相同,但寒邪入侵的位置和治療方法不同,怎麼可以混淆仲景的醫旨呢?
《素問》說,三陽經絡都受到寒邪影響,但還沒有侵入臟腑的,只要發汗就能治療。這裡的「臟」指的是胃,也就是《素問》裡說的「形臟四之臟」。
《素問》又說,「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意思就是寒邪停留在胃部。要判斷虛實,如果寒邪還沒有侵入胃,內里就沒有盛虛之分,治療要著重在經絡。所以,經胃之分早已存在,是治療傷寒的關鍵。只要能明白這一點,就能從仲景的三百九十七法中觸類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