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1)

1. 內經敘論

《素問·熱論篇》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願悶其故。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白話文:

黃帝問道

現在患熱病的人,都是由傷寒引起的,有的痊癒有的死亡,那些死亡的都集中在六七天內,而那些痊癒的則都至少要十天以上,這是為什麼呢?我想要了解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

巨陽是所有陽氣的統稱,它的脈絡連接到風府穴,所以是所有陽氣的主氣。人體受到寒氣侵襲,就會產生熱病,即使熱症很嚴重也不至於死亡。但如果同時受到寒氣侵襲而生病,就一定難逃一死。

黃帝追問

請您詳細說明一下。

岐伯解釋

  • **傷寒第一天:**巨陽受寒,所以頭頸部疼痛,腰背僵硬。
  • **傷寒第二天:**陽明受寒,陽明主宰肉體,它的脈絡靠近鼻樑,連接到眼睛,所以會全身發熱,眼睛疼痛,鼻腔乾燥,無法躺臥。
  • **傷寒第三天:**少陽受寒,少陽主宰膽囊,它的脈絡沿著脅肋,連接到耳朵,所以胸脅疼痛,耳朵失聰。
  • 這三天,三陽經脈都受到了寒氣侵襲,但還沒有深入臟腑,因此只要發汗就可以治療。
  • **傷寒第四天:**太陰受寒,太陰脈絡分布在胃部,連接到咽喉,所以腹部脹滿,咽喉乾燥。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絡於肝,故少腹滿,囊縮而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

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曰遺。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致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當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亦有瘥後多勞而復熱者亦謂之遺。)

白話文:

第五天少陰經受病,少陰經脈貫穿腎臟,連接到肺臟,與舌根相連,因此口乾舌燥且感到口渴。第六天厥陰經受病,厥陰經脈沿著生殖器官,連接到肝臟,因此下腹部脹滿,陰囊收縮,感到厥逆。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病邪侵襲,營氣衛氣運行不暢,五臟不通,就會導致死亡。

那些沒有同時感受寒邪的人,第七天太陽經病邪衰退,頭痛減輕;第八天陽明經病邪衰退,發熱減輕;第九天少陽經病邪衰退,耳聾略微能聽到聲音;第十天太陰經病邪衰退,腹部減輕,恢復原狀,開始想要吃東西;第十一天少陰經病邪衰退,口渴停止,但還不完全解渴,舌頭乾燥,並且出現打噴嚏的現象;第十二天厥陰經病邪衰退,陰囊舒展,下腹部微微下墜,呼吸急促,病情日漸加重,即將死亡。

黃帝問道:應該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應該針對各個臟腑經脈,疏通它們,病情就會逐漸減輕。

如果病程不到三天,可以用汗法治療;如果病程滿三天,可以用泄法治療。

黃帝問道:熱病痊癒後,有時會留下一些後遺症,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這些後遺症,都是因為病情嚴重,而病人還強行進食,所以才會留下後遺症。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因為病邪已經衰退,但熱氣還殘留在體內,因為食物中的穀氣與熱氣相搏,兩種熱氣結合在一起,導致留下後遺症。

黃帝說:很好。應該如何治療後遺症呢?岐伯回答:觀察患者的虛實狀況,調節其逆順關係,就可以使後遺症完全消失。

黃帝問道:熱病期間應該忌諱什麼?岐伯回答:當熱病稍有好轉時,如果吃肉就會復發,吃太多就會留下後遺症,這就是應該忌諱的。 (也有些人在病癒後勞累過度,又重新發熱,這種情況也叫做後遺症。)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要知暑熱病須用率涼,忌大發汗。)

白話文:

凡是得了感冒而引起的溫熱疾病,在夏至之前得的就是溫病,在夏至之後得的就是暑病。暑氣應該和汗水一起排出,不要阻止它。 (要知道暑熱病需要用清涼藥物治療,避免大量出汗。)

2. 張仲景傷寒論辨

陶尚文曰:客有過予而問之曰:甚矣,傷寒之深奧,桂枝麻黃二湯之難用也。服之而愈者才一二,不愈而雙重者十常八九。仲景,立法之大賢也,何其方之難憑有如此哉?今人畏而不用,以參蘇飲、和解散等平和之劑而代之,然亦未見其妙也。子盍與我言之!答曰:籲!難言也,請以經語證之。

經曰: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以此言之,傷寒者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黃二湯為當時之傷寒設,與過時之溫暑者有何預焉?夫受病之源則同,所發之時既異,治之則不可混也。請略陳之。

白話文:

陶尚文說:有客人來向我請教,說道:「傷寒之症真是深奧難懂,桂枝湯、麻黃湯這兩味藥方真是難以運用。服用了藥能痊癒的病人只占一兩成,沒能痊癒反而病情加重的則占八九成。仲景是醫學界的聖賢,他的藥方怎麼會這麼難以依靠呢?如今人們都害怕不敢使用,改用參蘇飲、和解散等平和的藥方來替代,但是也看不到什麼奇效。您能不能跟我說說?」

我回答說:「哎,這個問題很難說清楚,請讓我用經典醫書的內容來證明。」

經典醫書中說:「冬天氣候嚴寒,萬物都潛藏起來。君子要謹慎小心,這樣就不會受到寒氣的侵害。如果受到寒氣的侵襲,就叫做傷寒。各種疾病都可能因四時之氣的變化而發病,而以傷寒最容易造成致命的寒邪之氣。寒邪入侵身體,馬上就發病,就稱為傷寒。如果沒有馬上發病,寒邪就會潛藏在肌膚之中,到了春天就變成溫病,到了夏天就變成暑病。暑病比溫病還要嚴重。由此可見,傷寒是指冬天感受寒氣而立即發病的疾病,桂枝湯、麻黃湯是針對當時的傷寒而設的藥方,跟過時的溫暑之症有什麼關係呢?發病的根源雖然相同,但發病的時間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不能混淆。請讓我簡單地說一下。」

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者,四時之正氣也,以成生長收藏之用。風亦因四時之氣,成溫涼寒熱也。若氣候嚴寒,風亦凜冽;天道暄和,風亦溫暖。冬時坎水用事,天令閉藏,水冰地凍,風與寒相因而成殺厲之氣。人觸冒之,腠理鬱塞,乃有發熱惡寒惡風之證。其餘時月,則無此證也。

仲景固知傷寒乃冬時殺厲之氣所成,非比他病可緩,故其言特詳於此書,而略於雜病也。倘能因名以求其實,則思過半矣。

大率此書傳世久遠,遺失頗多。晉太醫令王叔和得散亡之餘,詮次流傳,其功博矣。惜乎以己論混經,未免穿鑿附會。成無己氏因之順文註釋,並無闕疑正誤之言,以致將冬時傷寒之方通解溫暑,遺禍至今而未已也。溫暑必別有方,今皆失而無徵也。我朝宋景濂學士嘗嘆傷寒作全書,得其旨者。

白話文:

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是四季正常的氣候變化,也是萬物生長、收藏的必要條件。風受到四季氣候的影響,也會有溫暖、涼爽、寒冷、炎熱的變化。當氣候嚴寒時,風也變得凜冽;當天氣溫暖時,風也變得溫和。冬天是坎水當令,天地閉藏,水結成冰,地面凍結,風和寒氣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致命的寒氣。人如果受到這種寒氣的侵襲,毛孔閉塞,就會出現發熱、怕冷、怕風的症狀。其他季節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張仲景深知傷寒是由冬天這種致命的寒氣所引起的,不像其他疾病可以緩慢治療,因此他在《傷寒論》中特別詳細地論述了傷寒,而對其他疾病則略作提及。如果能根據病名去尋找病理,就能領悟其中的精髓。

總之,《傷寒論》流傳至今,遺失了不少內容。晉朝太醫令王叔和收集了散失的篇章,整理編排,流傳後世,功勞很大。可惜的是,他在注釋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觀點,難免牽強附會。成無己氏根據王叔和的注釋,進行了順文註釋,並沒有提出任何疑義或修正意見,導致將冬天傷寒的治療方法通通解讀為溫暑的治療,錯誤一直延續到現在。溫暑肯定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現在都遺失了,找不到依據。我朝宋景濂學士曾經感嘆《傷寒論》是一部完整的醫學著作,能真正理解其中精髓的人很少。

蓋為傷寒之初中人,必先入表。表者何?則足太陽寒水之經。此經行身之後,自頭貫脊,乃有頸痛脊強惡寒之證,在他經則無此證矣。況此經乃一身之綱維,為緒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治之一差,其變不可勝言者矣。故宜此二湯發散表中寒邪。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若以此湯通治春溫夏熱之病,則誤甚矣。

曰:傷寒發於冬時已聞命矣。邪之在表,為太陽經也。一經而有二藥之分,又何耶?曰:在經雖一,然則有榮衛之別焉。寒傷榮,證乃惡寒發熱無汗,脈浮緊。蓋浮為在表,緊為惡寒。有寒則見,無寒則不見也。當用麻黃輕揚之劑,發而去之。寒邪退,汗出表和而愈。

白話文:

一般來說,傷寒剛開始侵犯人體,一定會先從表層入侵。表層是什麼呢?就是足太陽寒水經脈。這條經脈沿著身體後方運行,從頭部貫穿脊椎,因此會有頸部疼痛、背部僵硬、畏寒等症狀,其他經脈則不會出現這些症狀。而且這條經脈是人體的總綱,主導陽氣的運行,就如同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治療上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各種難以預料的變化。所以,應該用這兩種湯劑來發散表層的寒邪。經書上說:「辛甘發散,屬於陽性。」如果用這兩種湯劑來治療春季溫病、夏季暑熱病,那就大錯特錯了。

有人說:傷寒發病在冬季,已經注定命運了。邪氣在表層,就是太陽經脈。為什麼同一個經脈要用兩種藥物呢?有人說:雖然是同一個經脈,但有榮脈和衛脈之分。寒邪傷及榮脈,就會出現畏寒、發熱、無汗,脈象浮緊的症狀。浮脈表示邪氣在表層,緊脈表示畏寒。有寒邪就會出現這些症狀,沒有寒邪就不會出現。應該用麻黃這種輕揚的藥物,發散寒邪驅除它。寒邪退去,汗出體表,身體恢復正常而痊癒。

曰:緊脈固為寒矣,脈之緩者,亦用桂枝,又何耶?曰:風則傷衛,衛傷則自汗,緣太陽受風,不能衛護。腠理疏而汙泄,所以脈見浮緩也。脈雖浮緩,其受傷寒則一,故亦宜桂枝辛溫之藥,解散寒邪,腠理閉而汗止表和而愈。又有榮衛俱傷者,表之二湯又難用也,故復設大青龍湯。然此藥難用,非庸俗得而識也。

曰:溫暑既無方法,治之則將奈何?脈證與傷寒有何分別?曰:溫暑雖殊,亦冬時感受寒邪而不即發,在人身中伏藏,歷過二三時之久。天道大變,寒化為熱。人在氣交之中,亦隨天地而化。觀仲景以即病之傷寒,與溫暑時令為病之名,豈無異哉?治之之方,亦必隨時以用辛涼苦寒矣。安得概用冬時治寒辛溫之方乎?今無其方者,蓋散亡之也。

白話文:

緊脈固然是寒症,但脈象緩慢的,也用桂枝,這是為什麼呢?

風邪傷及衛氣,衛氣受損就會自汗。這是因為太陽經受風寒,無法抵禦外邪,導致腠理疏鬆,汗液外泄,所以脈象才會浮緩。雖然脈象浮緩,但其受寒邪的根本原因相同,所以也適合用桂枝這種辛溫的藥物,散寒解表,使腠理閉合,汗液止住,表證和解而痊癒。

還有一些患者榮衛氣都受損,表證的二湯也不適用,所以又設了大青龍湯。但是此藥難用,不是一般庸醫可以識別的。

溫暑既然沒有明確的方法,治療的時候該怎麼辦?脈證與傷寒有什麼區別?

溫暑雖然不同於傷寒,但也是在冬季感受寒邪,卻沒有立即發作,潛伏在體內,持續二三個月之久。隨著天道的變化,寒氣轉化為熱氣。人體處於氣交之中,也會隨著天地而變化。

觀察仲景的著作,他將立即發病的傷寒,與溫暑這種隨著時令而病的病名區分開來,怎麼可能沒有區別呢?治療的方法,也必須根據季節變化,使用辛涼苦寒的藥物。怎麼可能一概使用冬季治療寒症的辛溫藥物呢?現在沒有這種藥方,大概是失傳了。

經既稱變為溫。變為熱,則已改易冬時之寒為溫熱矣,方亦不容不隨時更變也。

夫溫病欲出,值天時和煦,自內達表,脈反見於右關,不浮緊而微數。曰:惡寒否乎?曰:傷寒自冬月風寒而成,外則有惡寒惡風之證。既名為溫,則無此證矣。盍觀之經曰:太陽病,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不惡寒,則病非因外來,渴則明其自內達表。

曰:春夏之病,亦有頭痛惡寒脈浮緊者,何也?曰:此作冬時所受之寒,乃冒非時暴寒之氣耳。或溫暑將發,又受暴寒,雖有脈浮之證,未若冬時之甚也。宜辛涼之藥通其內熱而解之,斷不可用桂枝麻黃之劑矣。

曰:溫熱與傷寒,治之不同也,已聞命矣。敢問傷寒之在三陽,則為熱邪;既傳三陰,則為陰證矣,以熱治固其宜也。三陰篇以四逆散涼藥以治四逆,大承氣以治少陰,其故又何耶?嗚呼!此蓋叔和以殘缺之經作全書銓次,將傳經陰證與直中陰經之陰證混同立論,所以遺禍至今而未已也。姑略陳之。

白話文:

經文提到,當經文被稱為「溫」或「熱」時,就表示原本的冬季寒冷已經轉換為溫暖或熱度。因此,治療方法也不能不隨季節變化而改變。

當溫熱性疾病要發作時,如果天氣和煦,病情會從內部擴散到外部,脈搏會在右關位置出現,而不是浮現且緊繃。問道:是否有畏寒的症狀?回答是:傷寒是由冬季風寒引起的,外部會有畏寒、畏風的症狀。既然被稱為溫熱疾病,就不會有這種症狀。可以觀察《內經》的描述:太陽病,發熱但不畏寒且口渴,這是溫熱疾病的表現。不畏寒,表明病症並非由外界引發,口渴則表明病態從內部擴散到外部。

問道:春夏的疾病,也有頭痛畏寒脈搏浮現且緊繃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回答是:這代表了在冬季受到的寒冷,只是接觸到了不合時令的強烈寒氣。或者在溫熱性疾病即將發作時又受到了寒氣侵襲,雖然有脈搏浮現的症狀,但不如冬季那麼嚴重。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來疏通體內的熱氣並解決問題,絕不能使用桂枝麻黃的藥劑。

問道:溫熱病和傷寒的治療方式不同,已經聽從了您的指導。請問對於傷寒來說,在三陽階段為熱邪,在傳入三陰後則為陰性病,使用熱性藥物治療自然是合理的。然而,三陰篇使用涼藥治療四逆,大承氣治療少陰,這是什麼原因?唉!這大概是叔和以殘缺的經文編寫整本書時,將傳經陰性病與直接中陰經的陰性病混淆討論,導致後世留下遺憾至今。姑且簡單地說明一下。

蓋風寒之初中人無常,或入於陰,或入於陽,皆無定體,非但始太陽,終厥陰。或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至厥陰,邪氣衰,不治而愈者,亦有不罷再傳者,或有間經而傳者,或有傳至二三經而止者,或有始終只在一經者,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初入太陽,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緣經無明文,後人有妄治之失。

若夫自三陽傳次三陰之陰證,外雖有厥逆,內則熱邪耳。若不發熱,四肢便厥冷而惡寒者,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若夫太陽受邪,行盡三陽氣分,傳次三陰之血分,則熱入深矣。熱入既深,表雖厥冷,真熱邪也。經曰:亢則害,承乃制,熱極反兼寒化也。若先熱後厥逆者,傳經之陰證也。

白話文:

風寒入侵人體,變化無常,有時侵犯陰經,有時侵犯陽經,沒有固定模式,不只是從太陽經開始,最終到達厥陰經。有些人從太陽經開始,每天傳播到一條經絡,六天后到達厥陰經,邪氣消退,不用治療也能痊癒;有些人邪氣不消退,持續傳播;有些人跳過某些經絡傳播;有些人傳播到第二、三條經絡就停止;有些人始終只停留在一條經絡;有些人越過經絡傳播;有些人一開始侵犯太陽經,沒有出現鬱熱症狀,就進入少陰經,形成真陰證;有些人直接侵犯陰經,形成寒證。由於經書上沒有明確說明,後人經常誤治,導致錯誤。

如果從三陽經傳播到三陰經,出現陰證,雖然表面上有厥逆現象,但內裡其實是熱邪。如果沒有發熱,四肢反而厥冷怕寒,那就是直接侵犯陰經的寒證。如果太陽經受到邪氣侵犯,經過三陽經氣分,傳播到三陰經血分,熱邪就深入體內。熱邪深入體內,表面雖然厥冷,但實際上是真熱邪。經書上說:「過度則有害,相反則克制」,熱邪過度就會反過來轉化為寒證。如果先出現發熱,再出現厥逆,那就是傳經的陰證。

經云: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是也,固宜四逆散、承氣湯,看微甚而治之。如其初病便厥,但寒無熱,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急宜四逆輩以溫之。經云:發熱惡寒,發於陽也;無熱惡寒,發於陰也。尚何疑哉?又有日傳二經為兩感者,傳經未終而斃矣。病有標本,治有逆從,豈可概論之乎?

曰:陰證之不同已聞命矣。嘗讀劉守真書云:傷寒無陰證。人傷於寒則為熱病,熱病乃汗病也。造化汗液,皆陽氣也。遍考《內經靈樞》諸篇,並無寒證陰證,乃雜病也,叔和誤入之耳。

守真,高明之士,亦私淑仲景者,而議論之異者,何耶?曰:雖守真之明達,蓋亦因《傷寒論》以桂枝麻黃通治溫暑之誤,而有是說,故叮嚀云:天道溫熱之時,用桂枝必加冷藥於其中,免致黃生斑出之患。若知此湯自與冬時即病之傷寒設,不為過時之溫暑設,則無此論矣。

白話文:

经书上说,寒邪深入则热也深,寒邪轻微则热也微,所以应该根据寒邪的轻重,选择四逆散或承气汤治疗。如果病人一开始就出现厥证,只是寒而不热,那就是寒邪直中阴经的寒证,应该立刻用四逆汤之类的温热药来治疗。经书上还说,发热恶寒是阳气表证,无热恶寒是阴气里证,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还有一些人,疾病传至两经而导致两感,传经未完成就去世了。疾病有表里,治疗有逆顺,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有人说:阴证的不同我已经明白了。我曾经读过刘守真写的书,书中说伤寒没有阴证。人受寒邪侵袭就会得热病,热病就是汗病。人体分泌汗液,都是阳气。我仔细研读了《内经灵枢》各篇,里面也没有提到寒证阴证,都是杂病,叔和(指张仲景)误入歧途了。

守真是一位高明的人,也是私下学习仲景的人,但他的观点为什么与仲景不同呢?我认为,虽然守真很聪明,但可能是因为他误认为《伤寒论》中桂枝汤和麻黄汤可以通治温暑,才有了这种说法。所以他叮嘱说:在天气温暖的时候,用桂枝汤一定要加一些寒凉的药物,避免出现黄疸、斑疹等症状。如果知道桂枝汤本来就是用来治疗冬天患病的伤寒,而不是用来治疗夏季的温暑,就不会有这种说法了。

觀其晚年悟道,著《病機氣宜保命集》,其中羌活湯辛涼之藥,以治非時傷寒,其妙如神,足可補仲景之遺旨,何其高哉!夫《內經》言傷寒即為熱病而無寒者,語其常也;仲景之論有寒有熱者,言其變也。合常與變,而無遺者也,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而反相為用也。此其所以為醫家萬世之準繩標的也歟?客唯而退,遂請著其說云。

白話文:

這位醫者晚年悟道,寫下了《病機氣宜保命集》這本書,其中「羌活湯」以辛涼藥性治療非時節的傷寒,其效果如同神明,足以補全張仲景遺留下來的醫學精髓,實在是高明至極!

《內經》中提到傷寒都是熱病,並無寒症,這是指傷寒的一般狀態;而張仲景的論述則包含寒症和熱症,指的是傷寒的變化。將常態和變化結合起來,沒有遺漏,這就是所謂的「道並行而不相悖,而反相為用」。這也是為何他的醫學理論能夠成為後世醫家萬世遵循的準則和目標。客人聽完後便告辭離去,於是請求我將這些見解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