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七 (2)

1. 腹痛宜下候

腹痛以手按之而痛甚者,手不可近者,皆實也,宜大黃、芒硝之類下之。瘦黑人是實熱,宜下之。跌撲損傷而痛,是瘀血,宜桃仁承氣湯加當歸、紅花、蘇木下之。腹大痛,脈沉細實,附子理中湯合大承氣湯下之。飲食過傷而腹痛者,宜木香檳榔丸下之。壯實與初病之人元氣未虛,宜下之。

虛人與久病者,宜升之、消散之。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人,傷飲食而腹痛,宜調補胃氣並消導藥,用人參、白朮、山楂、神麯、枳實、麥芽、木香、砂仁之類。若腹痛不禁下者,宜川芎蒼朮湯以治之。川芎、蒼朮、白芷、香附子、茯苓、滑石、姜,水煎服。小腹因寒而痛,宜用桂、吳茱萸,甚者附子湯。

因寒氣而作腹痛者,小建中湯加官桂、乾薑、臺芎、蒼朮、白芷。或小腹實痛,用青皮以行其氣。因熱而痛者,二陳湯加黃耆、黃連、梔子,痛甚者加炒乾姜從之。若腹中常有熱而痛,此為積熱,宜調胃承氣湯下之。腹中鳴聲,乃火擊動其水也,蓋水欲下,火欲上,相觸而然,用二陳湯加梔子、芩、連之屬。腹痛宜分三陰部分而治,中脘太陰,臍腹少陰,小腹厥陰也。

肥白人腹痛多是氣虛濕痰,宜半夏、人參、二術。芍藥止治血虛腹痛,余俱不治,以其酸寒收斂而別無溫散之功。臍下忽大痛,人中黑色者死。有卒然心腹大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唇青厥逆,死在須臾。此內因食積,外感寒邪,名乾霍亂之候也,宜急以鹽湯灌之,而以鵝翎探吐取涎而愈。

若夫清痰留滯於胸腹之間,食積鬱結於腸胃之內,皆能令人腹痛。清痰作痛者,控涎丹、小胃丹之類。食積為患者,保和丸、枳朮丸之類消之,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之類下之。濁氣在上者湧之,清氣在下者提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此治之要也。

白話文:

腹痛的時候,如果用手按壓會更痛,甚至連手都不能靠近的,都屬於實證,應該用大黃、芒硝之類的藥物來通便。身材瘦黑的人,多半是實熱體質,也適合用通便藥。若是跌打損傷造成的腹痛,是因為瘀血,可以用桃仁承氣湯,並加入當歸、紅花、蘇木等藥來活血化瘀。腹部劇痛,脈象沉細且有力,可以用附子理中湯搭配大承氣湯來瀉下。如果是因為飲食過量引起的腹痛,適合用木香檳榔丸來幫助消化。身體強壯或者剛生病的人,元氣還沒虛弱,適合用瀉法。

體質虛弱或者久病的人,適合用升提或消散的方法。中氣不足、脾胃虛弱的人,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腹痛,適合用調理脾胃並幫助消化的藥物,像是人參、白朮、山楂、神麯、枳實、麥芽、木香、砂仁等。如果腹痛一直無法止住,可以用川芎蒼朮湯來治療,藥材包括川芎、蒼朮、白芷、香附子、茯苓、滑石、生薑,加水煎服。小腹因為受寒而痛,適合用桂枝、吳茱萸,如果更嚴重可以用附子湯。

因為寒氣引起的腹痛,可以用小建中湯,並加入肉桂、乾薑、川芎、蒼朮、白芷。或者小腹有實質性的疼痛,可以用青皮來疏理氣機。如果是因為熱引起的腹痛,可以用二陳湯,加入黃耆、黃連、梔子,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炒乾薑來處理。如果腹部經常發熱且疼痛,這是因為積熱的緣故,適合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腹中出現鳴叫聲,是因為火氣擾動了體內的水液,水液想往下,火氣想往上,兩者互相衝撞造成的,可以用二陳湯,加入梔子、黃芩、黃連等藥物來處理。腹痛需要根據三陰經來區分治療:中脘屬於太陰經,肚臍周圍屬於少陰經,小腹屬於厥陰經。

體型肥胖的人,腹痛多半是氣虛濕痰引起的,適合用半夏、人參、白朮等藥。芍藥只能治療血虛引起的腹痛,其他的腹痛都不適合,因為它的藥性酸寒收斂,沒有溫散的作用。肚臍下方突然劇痛,而且人中發黑,這是危險的徵兆。突然出現心腹劇痛,想吐卻吐不出來,想拉卻拉不出來,嘴唇發青、四肢冰冷,很快就會死亡,這種情況是因為內因食積,外感寒邪,稱為乾霍亂,應該立即灌鹽水,並用鵝毛探喉嚨催吐。

如果痰液停留在胸腹之間,食物積滯在腸胃裡面,都可能導致腹痛。因為痰液引起的腹痛,可以用控涎丹、小胃丹之類的藥物來治療。因為食物積滯引起的腹痛,可以用保和丸、枳朮丸之類的藥物來幫助消化,或者用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之類的藥物來通便。濁氣往上走,就要用催吐的方法把它排除;清氣往下走,就要用升提的方法把它提升。寒性的問題就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熱性的問題就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虛弱的就用補益的藥物來治療;實證的就用瀉下的藥物來治療;阻塞的就用疏散的藥物來治療;停留的就用促進運行的藥物來治療,這是治療腹痛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