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十一

2. 痹證門

3. 病機

4. 五痹病機內經敘論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六月也。)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又曰:血凝於膚者為痹。

《靈樞·周痹篇》曰:周痹之在身,上下移徙隨脈,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聞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何道使然?岐伯曰:此眾痹也,非周痹也。凡眾痹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

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上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命曰周痹。

白話文:

黃帝問道:痹症是怎麼產生的呢?岐伯回答說:風、寒、濕三種邪氣混合侵入人體,就會形成痹症。其中風邪較盛的,稱為行痹;寒邪較盛的,稱為痛痹;濕邪較盛的,稱為著痹。黃帝又問:那還有五種痹症又是怎麼回事呢?岐伯說:在冬天遇到這種情況的,稱為骨痹;在春天遇到這種情況的,稱為筋痹;在夏天遇到這種情況的,稱為脈痹;在長夏(六月)遇到這種情況的,稱為肌痹;在秋天遇到這種情況的,稱為皮痹。另外還說:血凝滯在皮膚的,也會形成痹症。

《靈樞·周痹篇》說:周痹在身體上的表現是,疼痛會上下移動並沿著經脈行走,左右兩側的疼痛會相互呼應,中間沒有空隙。我想請問這種疼痛,是發生在血脈之中呢?還是發生在肌肉之間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它的疼痛移動速度很快,還沒來得及下針,疼痛就停止了。這種情況是怎麼發生的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多種痹症的表現,並不是周痹。各種痹症都有它們各自的固定部位,會反覆發作,時好時壞,從右邊跑到左邊,又從左邊跑到右邊,並不能周身遊走,只是反覆發作和停止而已。

周痹這種疾病,是發生在血脈之中的,會沿著經脈上下移動,但不會左右遊走,並且疼痛部位固定。風寒濕邪侵入肌肉之間,相互擠壓形成水沫,水沫遇到寒冷會聚集,聚集後就會擠壓肌肉,導致肌肉分裂,分裂就會產生疼痛。這種痹症的病邪不在臟腑裡面,也沒有發在皮膚表面,而是單獨停留在肌肉之間,導致人體真氣無法正常運行,所以稱作周痹。

5. 五痹五臟證因不同

岐伯曰:凡痹之客於五臟者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

所謂邪者,皆風寒濕之三氣也。重感於肺者,則皮無所知,煩滿喘而嘔。感於心者,則血脈不通,心下鼓,暴上氣逆,喘,嗌乾善噫;感於肝者,則筋攣,夜臥驚恐,飲多而小便數;感於腎者,則骨重不可舉,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感於脾者,則四肢倦怠,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白話文:

岐伯說:凡是痹症侵犯到五臟的,都有其對應的關聯。如果病情久久不癒,又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往內侵犯到它們的關聯臟腑。所以,骨頭的痹症如果沒有好,又再次感受到邪氣,就會侵入腎臟;筋的痹症如果沒有好,又再次感受到邪氣,就會侵入肝臟;血脈的痹症如果沒有好,又再次感受到邪氣,就會侵入心臟;肌肉的痹症如果沒有好,又再次感受到邪氣,就會侵入脾臟;皮膚的痹症如果沒有好,又再次感受到邪氣,就會侵入肺臟。

這裡所說的邪氣,都是指風、寒、濕這三種氣。如果邪氣再次侵入肺臟,就會導致皮膚感覺遲鈍,感到煩躁、胸悶、氣喘和想嘔吐;如果邪氣侵入心臟,就會導致血脈不通暢,心下有鼓動感,突然呼吸急促,氣往上衝,氣喘,喉嚨乾燥,頻頻打嗝;如果邪氣侵入肝臟,就會導致筋脈攣縮,晚上睡覺容易驚恐,喝很多水卻頻頻小便;如果邪氣侵入腎臟,就會導致骨頭沉重到抬不起來,容易腹脹,屁股像腳跟一樣抬起,脊椎像頭一樣頂起;如果邪氣侵入脾臟,就會導致四肢疲倦無力,咳嗽、嘔吐出酸水,感覺胸腹堵塞。

6. 痹證有感於六腑之異

五痹之外有腸痹、胞痹、血痹、熱痹證候之異。腸痹者,其病數飲,中氣喘滿,時作飧泄,小便不通;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血痹者,邪入於陰血之分,其狀體常如被風吹,骨弱勞瘦,汗出,臥則不時搖動;熱痹者,蓋臟腑積熱,復遇風寒濕三氣而客於經絡,留而不行,陽遇其陰,故為熱痹,翕然而悶也,肌肉極熱,體上如鼠走之狀,皮膚色變。

白話文:

除了常見的五種痹症之外,還有腸痹、胞痹、血痹、熱痹等不同的症狀表現。腸痹的病人,會頻繁地喝水,感到胸腹脹滿,呼吸急促,時常發生吃了東西就拉出來的現象,而且小便不順暢。胞痹的病人,則是小腹和膀胱部位按壓時會感到內部疼痛,像被熱水燙過一樣,小便困難且澀痛。血痹的病人,是邪氣侵入陰血的部位,身體常常感覺像被風吹一樣,骨骼虛弱,身體消瘦,容易出汗,躺在床上時身體會不自主地搖動。熱痹的病人,是因為臟腑積熱,又遇到風、寒、濕三種邪氣侵入經絡,停留在體內無法消散,陽氣遇到陰邪,所以形成熱痹,會感到胸悶,肌肉發燙,身體像有老鼠在跑一樣,皮膚顏色也會改變。

7. 痹證不出風寒濕三氣所因

帝曰:痹證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營,故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為痹熱。

多汗濡者,此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勝,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痹之為病,寒多則痛,風多則行,濕多則著。在骨則重而不舉,在筋則屈而不伸,在肉則不仁,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在皮則寒。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逢寒則急,逢熱則縱。

白話文:

黃帝問:痹證這種病,有時會痛,有時不痛;有時會麻木,有時不會;有時會感覺寒冷,有時會感覺發熱;有時會乾燥,有時會濕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會疼痛的,通常是寒氣比較多,因為有寒氣才會疼痛。那些不痛也不麻木的,是因為病情已經拖很久,深入體內,導致身體的營養和衛氣運行不順暢,經絡也時常阻塞,所以就不會痛。皮膚沒有得到充分的滋養,所以會麻木。感覺寒冷的,是因為體內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和疾病互相助長,所以會覺得寒冷。感覺發熱的,是因為體內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病邪的氣勢壓過正氣,陽氣被陰氣所壓制,所以就會出現痹證發熱的情況。

如果出很多汗而且身體濕潤,這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了。體內陽氣不足,陰氣過盛,這兩種氣互相影響,所以就會出汗而且身體濕潤。痹證這種病,寒氣多的話就會疼痛,風氣多的話就會到處遊走,濕氣多的話就會停留在某個地方。如果病在骨頭裡,就會覺得身體沉重抬不起來;如果病在筋裡,就會覺得彎曲而不能伸直;如果病在肌肉裡,就會覺得麻木;如果病在血脈裡,就會覺得血液凝結而不流通;如果病在皮膚,就會覺得寒冷。以上這五種情況就不會感到疼痛了。總而言之,痹證遇到寒冷就會加劇,遇到溫熱就會緩和。

8. 治法

9. 風痿痹三證相類治法不同

痹之為證,有筋攣不伸、肌肉不仁,與風證相似。故世俗多類於風痿痹之證混同通治,此千古之弊也。大抵固當分其所因。風則陽受之。痹為風寒濕所感,則陰受之,為病多重著沉痛。痿因血少氣虛,火盛剋金,肺葉燥枯,宗筋不潤,肝木乘勝,脾土受傷,飲食少,四肢倦,為精血虛耗,故筋骨痿而不用。

治宜潤燥、養血、滋陰,非若痹之氣血凝滯,留而不行,或痛而手足為之麻木不仁,治以行氣勝濕為主。三證雖大略相似,而所以施治迥然不同。執事者其辨諸。

白話文:

痹症的表現,有筋脈攣縮無法伸展、肌肉感覺麻木,這些症狀和風症很相似。所以世俗之人常常把風症、痿症、痹症這三種病症混淆,用相同的治療方法,這是千百年來的錯誤。大致上應該區分它們的病因。風症通常是陽氣受到侵襲所致。痹症則是風寒濕等邪氣侵入人體,使陰氣受損,所以發病時多會感到身體沉重疼痛。痿症是因為體內血氣不足,加上火氣過盛導致肺部乾燥,無法滋潤筋脈,肝氣過於旺盛,脾胃也跟著受損,使得飲食減少,四肢倦怠無力,導致精血虛耗,所以筋骨才會痿弱無力。

治療痿症應該以潤燥、養血、滋陰為主,和痹症不同,痹症是因為氣血凝滯,阻塞不通,或是疼痛導致手腳麻木沒有知覺,治療應該以行氣祛濕為主。這三種病症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相似,但治療方法卻截然不同。從事醫療的人應該仔細辨別。

10. 治痹當審虛實淺深

痹因虛而感風寒濕之邪氣,有在肌膚血脈淺深之異。入腑者,多死。昔人經論雖詳,而方未盡其變。今悉考證區別,具眼者識之。

白話文:

治療痹症時,應仔細辨別虛實和病邪侵入的深淺程度。痹症的發生是因為身體虛弱,而感受了風、寒、濕等邪氣,這些邪氣侵犯身體的部位有在肌肉皮膚、或是在血脈深淺的不同。如果病邪侵入到臟腑,通常會有生命危險。過去的醫學經典雖然有詳細的論述,但藥方卻未能完全掌握病情的變化。現在我將仔細考證區別這些差異,有眼光的人自然能明白。

11. 脈候

《脈經》曰:肺澀而緊者為痹痛。嚴氏曰:其脈大而澀為痹,脈來急亦為痹。寸口關上脈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白話文:

《脈經》說:肺的脈象如果呈現澀滯而又繃緊的狀態,就表示身體有痹痛的症狀。嚴氏則說:脈象如果呈現粗大而又澀滯,這是痹症的表現;脈象來得急促,也是痹症的表現。寸口和關上的脈搏如果呈現繃緊的狀態,適合用針灸治療,以引導陽氣運行,使脈象恢復平和,等到繃緊的狀態消失,病症就會痊癒。

12. 藥方

13. 五痹通用諸劑

(《濟生》)五痹湯,治風寒濕三氣客留肌體,手足緩,麻痹不仁。

羌活,白朮,防己,片薑黃(各一錢),甘草(一錢)

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服。

(《濟生》)蠲痹湯,治手足冷痹,腰痛沉重及身體煩痛,背項拘急。

當歸(酒浸),赤芍藥,黃耆,片薑黃,羌活(各二錢),甘草(五分)

上水盞半、姜五片、紅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一方加防風。

三痹湯,治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痹等疾皆治。

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杜仲(薑汁炒),川續斷,防風,桂心,細辛,白茯苓,秦艽,川,牛膝,川獨活,甘草(各等分)

上水三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五分,不拘時服。

活絡丹,治風濕痹痛、諸藥不效。

白朮,當歸,羌活,獨活,川芎(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盞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舒經湯,治氣血凝滯,經絡不行,臂痛不可忍。

羌活,白朮,當歸(各一錢),片薑黃(二錢),甘草,赤芍藥(五分),海桐皮(一錢)

上水煎服。

烏藥順氣散(方見風門),治五痹。

乳香定痛丸,治諸痹,風濕流注,骨節疼痛麻痹。

蒼朮(五兩,米坩浸),五靈脂(二兩),草烏(五兩,去皮),自然銅(二兩,火煅醋淬),乳香(兩半),沒藥,羌活,當歸尾(各一兩),兩頭尖(去皮生用,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酒下。

仙傳史國公浸酒方,治諸風五痹,左癱右瘓,口眼喎斜,四肢疼痛,七十二般風,二十四般氣,其效不可盡述。

當歸,虎脛骨(酥油炙),川羌活,川萆薢,防風(各二兩),秦艽(四兩),鱉甲(一兩,醋炙),川牛膝(酒浸),松節,晚蠶砂(炒。各二兩),枸杞子(五兩),干茄根(八兩,飯上蒸熟),蒼耳子(四兩,炒捶碎),一方加白花蛇一條,一方加尋風藤二兩。

上十四味用無灰酒一大壇,將絹袋盛藥懸於酒內,密封固,候十四日後,開壇取酒。取酒時不可面對壇口,恐藥氣衝人面目。每飲一盞,毋令藥力斷絕,飲盡病痊。將藥渣曬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溫酒下。忌食動風辛熱之物。此藥可以常服。

五加皮浸酒方,治一切風濕相搏,腰腿疼痛,並風痹,四肢攣急,皮膚搔癢,大補五勞七傷,和氣生血,久服神效。

五加皮(五兩),南木香(二兩)

上為粗末,用生絹袋盛之,以好酒一罈浸,用篛裹封口,入鍋內煮一時,取出浸二七日,開壇。空心臨臥隨意飲二杯。

黃耆酒,治風濕痹。身體頑麻,皮膚搔癢,筋脈拘急,言語謇澀。

黃耆,防風,天麻,官桂,當歸,白朮,虎骨,雲母粉,木香,仙靈皮,甘草(炙),茵子葉,白芍藥,川續斷,萆薢,石斛(去根各一兩)

上用絹袋盛,以好酒一升浸之,春五、夏二、秋七、冬十日。每服一盞,溫暖服之,常令酒氣相續為佳。

萬病無憂酒,除百病,理風濕,烏鬚髮,健腰膝,快脾胃,進飲食,治傷損,補虛怯,消積滯,滋血養氣,明目清心。

防風,白芷,五靈脂,川牛膝,臺芎,荊芥穗,甘草,天台烏藥,八角茴香,木瓜,地骨皮(各一兩),乳香,沒藥,南木香,羌活(各五錢),赤芍藥(二兩),五加皮(兩半),故紙(炒),自然銅(制),威靈仙(各二兩),當歸(二兩),紫荊皮,杜仲(制。各半兩),黑小豆(二兩,炒,去皮)

上㕮咀,生絹袋盛之,以無灰酒一大壇,入藥在內,密封壇口。春秋浸五日,夏三日,冬十日後開壇取酒,溫飲之。或晨昏午後隨量常飲不絕。去風活血和氣,大有神效。

秘傳藥酒方,治男子婦人風濕相搏,腰膝痛,或因坐臥濕地,雨露所襲,遍身骨節痛,風濕腳氣,並皆治之。

麻黃,白芷,桔梗,芍藥,當歸,川芎,肉桂,半夏,防己,甘草(各一兩),陳皮,厚朴,枳殼,烏藥(各二兩),蒼朮,檳榔(兩半),川牛膝(二兩),川木瓜,獨活(各兩半),杜仲(制,二兩)

上銼粗末,以絹袋盛之,用無灰酒三斗浸於壇內,密封壇口,鍋內重湯煮一時,然後取出,過三日開,取酒飲之,量飲,一日三次。渣曬乾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