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 (1)
卷之十 (1)
1. 癇證內經始論
《靈樞》云: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天柱穴在足太陽經。)又云:癲癇瘛瘲,不知所苦,兩蹺之下,男陽女陰。(潔古云: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各二七壯。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申脈穴也。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照海穴也。)
白話文:
《靈樞》記載:若出現突然抽搐、昏眩,腳無法支撐身體,應取天柱穴。(天柱穴位於足太陽經。)
又記載:若出現癲癇、瘛瘲,患者神智不清,不知痛苦,應在兩腿脛骨外側下緣(即足三里穴以下)取穴,男取陽蹺穴,女取陰蹺穴。(潔古注釋:若癲癇白天發作,則灸陽蹺穴,夜晚發作則灸陰蹺穴,每次灸二七壯。陽蹺穴起於腳跟內側,沿外踝骨上行至風池穴,為申脈穴。陰蹺穴起於腳跟內側,沿內踝骨上行至咽喉,與衝脈交匯,為照海穴。)
2. 癲與癇不當並論
按《內經》言癲而不言癇,古方以癲癇並言,誤也。或言風癲,或言風癇,或言癲狂,所指不一。蓋癇證歸於五臟,癲病屬之於心,故今以風癇另立一門,癲狂又別合一門也。
白話文:
根據《內經》的記載,只提到癲病而沒有提到癇病,古代的方劑中將癲癇一起提及,這是不正確的。有人稱之為風癲,有人稱之為風癇,也有人稱之為癲狂,所指的並非同一種疾病。癇症歸屬於五臟問題,而癲病則屬於心臟問題,因此現在將風癇單獨列為一類,癲狂再另外合為一類。
3. 癇與痓要別異同辨
癇病與痓病略相類,而實不同。其病發身軟時醒者,謂之癇也,身強直,反張如弓,不時醒者,謂之痓也。癇病隨其痰之潮作,故有時而醒;痓病比癇為甚,而有挾虛者,故因其昏冒而遂至亡者多矣。
白話文:
癲病和痙病有些相似,但實際上不一樣。癲病發作時身體軟弱,有時候會清醒,稱為癲;痙病發作時身體僵硬,像弓一樣彎曲,不會隨時清醒,稱為痙。癲病隨著痰的變化而發作,所以有時候會清醒;痙病比癲病更嚴重,且有的患者伴有虛症,因此因昏迷而死亡的情況較多。
4. 癇病所因
《三因》云:癲癇病,皆由驚動,使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或在胎中受驚,或感風寒暑濕。或飲食不節,逆於臟腑而成。或忤氣得之外,驚恐得之內,飲食屬不內外。三因不同,忤氣則一。
白話文:
《三因》說:癲癇這種病,都是因為受到驚嚇,導致臟腑之氣不調和,氣滯而產生痰涎,阻塞了身體的各條經絡,因而形成癲癇。有的是在母胎中受到驚嚇,有的是感受了風、寒、暑、濕。有的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影響了臟腑的功能而導致。有的是外部受到氣機逆亂的影響,內部則是因為驚恐,飲食問題則不分內外。這三個致病因素雖然不同,但外部的氣機逆亂是一個共同的因素。
5. 論三癇證治法
《千金方》云:水兒癇疾有三,曰風癇、驚癇、食癇。蓋風癇緣衣暖汗出,風因入也。初時先屈指如數,乃作癇也。驚癇起於驚怖大啼,乃作癇也。食癇先不哺乳,吐而變熱,後發癇也。然風癇、驚癇,時時有之,千個之中,未有一二。凡是先寒後熱者,皆食癇也。驚癇皆按圖灸之,風癇當與豬心湯,食癇當下乃愈,紫霜丸之屬是也。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小兒癇疾有三種,分別為風癇、驚癇和食癇。
- 風癇:是由於衣物過暖,汗出後風邪入侵所致。初期會出現手指屈伸如數數的動作,隨後發作癇疾。
- 驚癇:由驚嚇、大哭所引起,導致發作癇疾。
- 食癇:起初孩子不願喝奶,並會嘔吐、發熱,之後才發作癇疾。
然而,風癇和驚癇比較常見,食癇則少見,一千個孩子中可能只有一兩個。一般而言,先寒後熱的癇疾,大多屬於食癇。
治療方面,驚癇可依照圖示針灸,風癇宜服用豬心湯,食癇則需要立即服用紫霜丸等藥物,才能有效治療。
6. 論五癇
《別錄》有五癇之證。一曰馬癇,作馬嘶鳴,以馬屬午,手少陰君火主之,故其病生於心。二曰羊癇,作羊叫聲,以羊屬未,足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脾。三曰雞癇,作雞叫聲,以雞屬酉,足陽明燥金主之,應乎胃。四曰豬癇,作豬叫聲,以豬屬亥,厥陰心包主之,應乎右腎。
五曰牛癇,作牛吼聲,以牛屬醜,手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肺。此五癇應乎五畜,五畜應乎五臟也。發則旋暈顛倒,口眼相引,目睛上視,手足搐搦,背脊強直,食頃乃蘇。各隨所感,施以治法。凡五癇證,重者多死,病作後甚者,亦多死。惟輕者,用五色丸主之。
白話文:
《別錄》中記載了五種癲癇的症狀:
一、馬癇:患者會發出馬嘶鳴的聲音。由於馬屬午,而手少陰君火主午,因此馬癇的病源在心。
二、羊癇:患者會發出羊叫的聲音。由於羊屬未,而足太陰濕土主未,因此羊癇應與脾有關。
三、雞癇:患者會發出雞叫的聲音。由於雞屬酉,而足陽明燥金主酉,因此雞癇應與胃有關。
四、豬癇:患者會發出豬叫的聲音。由於豬屬亥,而厥陰心包主亥,因此豬癇應與右腎有關。
五、牛癇:患者會發出牛吼的聲音。由於牛屬醜,而手太陰濕土主醜,因此牛癇應與肺有關。
這五種癲癇症狀分別對應五種動物,而五種動物又對應五臟。發病時患者會出現頭昏眼花、頭重腳輕、口眼歪斜、眼球上翻、手足抽搐、背部僵硬等症狀,持續一會兒後就會恢復正常。
對於每種癲癇症狀,應根據其病因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而言,五種癲癇中,病情嚴重的患者往往會死亡,而病發後病情加重者也容易死亡。只有病情較輕者,可以使用「五色丸」治療。
7. 病癇有陰陽之分
《千金方》云:病先身熱掣瘲,驚啼叫喚,後後發癇,脈浮者,為陽癇,病在六腑,外在肌肉,猶易治也。病先身冷,不驚掣,不啼呼,而發病時脈沉者,為陰癇,病在五臟,內在骨髓,為難治也。
白話文:
《千金方》提到:如果病人先是身體發熱,出現抽搐,驚叫哭喊,之後才發作癲癇,且脈象浮的,這屬於陽癇,病位在六腑,影響到肌肉,這種情況下治療起來相對容易。如果病人先是身體發冷,沒有抽搐和哭喊,而在發病時脈象沈的,這屬於陰癇,病位在五臟,影響到骨髓,這種情況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8. 癇證由於痰熱
《原病武》云:風癇之發作者,由熱甚而生風痰,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胸膈而氣瘀,昏冒僵仆也。
白話文:
《原病武》說:風癇發作的時候,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而產生風痰,風燥同時存在,痰涎積聚在胸膈之間導致氣血瘀滯,進而出現昏迷、倒地的情況。
9. 治癇證用汗吐下三法有效
子和云:夫癇病不至於目瞪如愚者,用三聖投之。更用火盆於暖室中,令汗吐下三法並行。次服通聖散,百日則愈矣。至於目瞪愚者不可治。經曰:神不得守,謂神亂也。
白話文:
子和說:對於癇病沒有達到眼睛直盯、呆若木雞程度的患者,可以使用三聖散治療。同時在暖和的房間裡,利用火盆讓患者發汗,並配合催吐和通便的方法一起進行。接著服用通聖散,一百天後就能痊癒了。但如果已經達到眼睛直盯、呆若木雞的程度,就無法治療了。經書上說:精神無法保持平穩,就是指精神混亂。
10. 癇證多是肝經風熱之過
大凡癇病,多是肝經風火之勝,痰鬱膈間,故先吐之、汗之,次服瀉青丸下之,再次服東垣安神丸、守真龍薈丸之類,不獨防風通聖散、瀉青丸而已。
白話文:
一般來說,癲癇病症大多是肝經風火過盛,痰濁積聚在胸膈之間所致。因此,治療首先要以吐法和汗法將痰火排出,其次服用瀉青丸等藥物瀉下,之後再服用東垣安神丸、守真龍薈丸等藥物。治療癲癇病症不只是要使用防風通聖散、瀉青丸而已,還要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11. 治癇分脈藥寒溫不同
《難知》云:治洪長伏三脈,風癇驚癇發狂,惡人與火,灸第三、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針投眼子透,冷水內浸少時服之,如本方法。治弦細緩三脈,諸癇似狂,服李和南五生丸。
癇證多本風熱,而謂有陰陽寒熱之殊,蓋由病之遠近,故有虛實寒熱之分。病之近者,可以涼劑,吐利之治也;病之久者,先是涼藥之過,不免有虛實寒者,當審之。而可以施溫平補胃之劑。而去病之根端,不外吐痰之大法耳。
白話文:
《難知》記載:
治療洪長伏三脈,風癇、驚癇、發狂,惡人與火,灸第三、第九椎,服用《局方》[妙香丸],並用針刺眼角透出,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後服用,依照此方法治療。
治療弦細緩三脈,諸癇似狂,服用李和南[五生丸]。
癇證的病理分析:
癇證大多由風熱所致,但也有陰陽寒熱之別,主要取决于病情的远近,因此有虛實寒熱之分。
病情較輕者,可以用涼劑、吐利的方法治療。
病情較久者,由於先前使用涼藥過度,難免會有虛實寒症,需謹慎診察,可使用溫平補胃的藥物。
治療癇證的根本方法,莫過於吐痰。
12. 丹溪治義
大率行痰為主,用芩、連、南星、半夏、栝蔞,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無不愈者。分痰與熱,有熱,以涼劑清其心;有痰必用吐法,吐後平肝,用青黛、柴胡、川芎之類,龍薈丸並宜治之。
白話文:
一般來說,治療以化痰為主,可以使用黃芩、黃連、南星、半夏、栝蔞,尋找熱證和痰證,依其程度輕重進行治療,幾乎都能治癒。要區分痰和熱證,如果出現熱證,要用涼性的藥物清熱解毒;如果有痰,就必須使用吐法,吐痰之後再平肝,可以用青黛、柴胡、川芎等藥物,龍薈丸也很適合治療。
13. 脈候
浮者為陽癇,在六腑;沉者為陰癇,在五臟。微細為虛,其治多難;滑大者為實,其治易。
白話文:
浮脈表示的是屬於陽的病證,位於六腑;沈脈表示的是屬於陰的病證,位於五臟。脈象微弱細小表示體虛,治療比較困難;脈象滑數粗大表示實證,治療相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