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 (5)
卷之九 (5)
1. 灸法治厲
先服樺皮散自少至多,服五、七日,灸承漿穴七壯。灸瘡愈後,再灸之。凡三灸之後,服二聖散,泄熱,祛血中之風邪。時更以升麻湯送下瀉青丸為佳。尚年深日久,即以愈風丹、換骨散等方,詳而用之。
白話文:
首先服用樺皮散,從少到多,連續服用五到七天,同時灸承漿穴七壯。瘡瘍癒合後,再繼續灸承漿穴,總共灸三次。之後服用二聖散,以瀉熱,祛除血中的風邪。同時,可以服用升麻湯送服瀉青丸,效果更佳。若是病情久拖不癒,則可採用愈風丹、換骨散等方劑,詳細研判後再使用。
2. 厲風首尾當謹守禁忌
人有斯疾,大率熱邪,皆其嗜欲不謹所致。患斯疾者,當斷戒葷腥鹽醬,一切厚味。只宜清心寡慾,絕色忘慮,幽隱甘泉,屏棄世務。早早救療,庶幾可活。稍不守禁,每見愈而復作,一致危亡,莫能再救。孫真人云:嘗治數百人,終無一人免於死者,蓋無一人能守禁忌故耳。惟一婦人病愈,外又服加減四物湯百餘劑,半年之上,方得月經行,十分安愈。
丹溪治五人中間,亦惟一婦人得免死而全愈。以其貧甚且寡,無物可吃也。餘三四人越二、三年皆復作而死。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可能是感染導致的炎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古代醫家認為,病人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造成疾病復發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們主張患者要戒除酒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清心寡欲的生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案例中提到的孫真人和丹溪醫生都強調了遵守禁忌的重要性,並用實例證明了違反禁忌會導致病情的惡化。同時,他們也發現了家境貧寒的婦人更容易康復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食用厚味的食物,無形中遵循了禁忌,因此更容易控制病情。
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醫學的經驗主義,通過觀察和總結案例,得出一些治療原則,並強調了生活方式對疾病的影响。雖然這些觀點可能缺乏現代醫學的科學依據,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值得借鉴的健康理念,例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及积极配合醫生的治疗。
3. 脈候
仲景曰:肺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隱疹,身體癢者,名泄風,久久而為痂癩。
白話文:
張仲景說:肺部的脈象浮大,浮表示有風邪虛弱,大則表示氣盛。風邪與氣相互作用,必定會形成皮膚上的隱疹,如果身體感到瘙癢,這稱為風瀉,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疥瘡。
4. 通治厲風諸劑
(《局方》)樺皮散,治肺臟風毒,遍身瘡疥、隱疹搔癢,又治面上風刺、粉刺。
樺皮(四兩,燒灰),杏仁(二兩,去皮尖,用水一碗於銀銚內烹之,候水減半,取起放冷乾用),枳殼(四兩,去穰用火燒存性,取出於濕紙上。令冷用),荊芥穗(二兩),甘草(炙,半兩)
右除杏仁外,余藥為末。將杏仁另研細,次入諸藥細合勻,瓷器內收之。每服二錢,食後溫酒調下。
胡麻散,治風氣挾熱,癮疹搔癢。
白話文:
《局方》記載的樺皮散,用於治療肺臟風毒導致的全身瘡疥、隱疹搔癢,以及面部風刺、粉刺。方劑由樺皮、杏仁、枳殼、荊芥穗和甘草組成。除了杏仁之外,其他藥材研磨成粉末,杏仁則單獨研磨成細粉,最後混合均勻,存於瓷器中。每次服用二錢,飯後溫酒調服。
胡麻散則用於治療風氣挾熱導致的癮疹搔癢。
胡麻子(十二兩),苦參,荊芥穗,何首烏(各八兩),威靈仙,防風,石菖蒲,牛蒡子(炒),菊花,蔓荊子,白蒺藜(炒,去刺),甘草(炙。各六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薄荷湯服,茶清亦可。
升麻湯,治諸風熱癩,肌肉極熱,體上如鼠走,口反綻,皮色皆變。
白話文:
藥方
- 胡麻子:十二兩
- 苦參:八兩
- 荊芥穗:八兩
- 何首烏:八兩
- 威靈仙:八兩
- 防風:八兩
- 石菖蒲:八兩
- 牛蒡子:八兩(炒)
- 菊花:八兩
- 蔓荊子:八兩
- 白蒺藜:六兩(炒,去刺)
- 甘草:六兩(炙)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薄荷湯送服,或用清茶送服亦可。
藥方名稱
升麻湯
主治
各種因風熱引起的皮膚病,症狀包括肌肉極度發熱,皮膚感覺有老鼠爬行的感覺,口角裂開,皮膚顏色改變等。
升麻,茯神,人參,防風,犀角(鎊),羚羊角(鎊),羌活(各一錢),肉桂(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入竹瀝少許,煎八分,不拘時服。
加減大造苦參丸,治大風諸風,紫白癜風。
苦參(一斤),防風,荊芥,蒼耳子,胡麻子(半生半熟用),皂角刺(各十兩),蔓荊子,牛蒡子(炒),黃荊子,枸杞子,何首烏,生地黃(一兩),蛇床子(各三兩),香白芷(兩半),薄荷(一兩)
白話文:
用升麻、茯神、人參、防風、犀角、羚羊角、羌活各一錢,肉桂五分,加上兩杯水、三片薑、少許竹瀝,煎煮至八分,不限時間服用。另外,可用苦參一斤,防風、荊芥、蒼耳子、胡麻子(半生半熟)、皂角刺各十兩,蔓荊子、牛蒡子(炒)、黃荊子、枸杞子、何首烏、生地黃一兩,蛇床子各三兩,香白芷半兩,薄荷一兩,製成加減大造苦參丸,用於治療各種風症,包括紫白癜風。
上為細末,用大皂角搗爛熬膏,入前藥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
白花蛇膏,治諸風癩疾,遍身生瘡。
白花蛇肉(四兩,酒浸),天麻(七錢),荊芥,薄荷葉(各三錢)
上為細末,好酒二升,蜜四兩,銀石器內熬成膏。每服一酒杯,溫服,日三次,煎餅,壓下,於暖處發汗效。
換肌散,治大風,年久不愈。眉毛脫落,鼻梁崩壞,額顱腫破,服此不逾月取效。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再用大皂角搗爛熬成膏狀,加入之前的藥粉,混合均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可以用茶水或酒送服。
白花蛇膏可以治療各種風癬疾病,全身長瘡。
白花蛇肉(四兩,用酒浸泡),天麻(七錢),荊芥,薄荷葉(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二升好酒和四兩蜜,在銀器中熬製成膏狀。每次服用一酒杯,溫服,一天三次,吃煎餅,壓住藥物,在溫暖的地方發汗效果最佳。
換肌散可以治療久治不愈的大風病,症狀包括眉毛脫落、鼻梁塌陷、額頭腫脹破裂,服用此藥一個月內就能見效。
白花蛇,烏蛇(各一兩,酒浸一宿),地龍(去土,二兩),當歸,細辛,白芷,天麻,蔓荊子,威靈仙,荊芥穗(各一兩),甘菊花,苦參,沙參,木賊,不灰木,石菖蒲,甘草(,炙),何首烏,赤芍藥,沙苑,蒺藜,胡麻(炒黃),天門冬,川芎,定風草(即草烏莖),蒼朮,草烏頭,木鱉子(各二兩)
白話文:
白花蛇、烏蛇(各一兩,用酒浸泡一夜),地龍(去除泥土,二兩),當歸、細辛、白芷、天麻、蔓荊子、威靈仙、荊芥穗(各一兩),甘菊花、苦參、沙參、木賊、不灰木、石菖蒲、甘草(炙)、何首烏、赤芍藥、沙苑、蒺藜、胡麻(炒至黃色)、天門冬、川芎、定風草(即草烏莖)、蒼朮、草烏頭、木鱉子(各二兩)
上為極細末,每服五錢,食後酒調下,余飲數杯尤妙。
換骨丹,治大麻風。
九肋鱉甲(二兩),大蜈蚣(五錢)
上以鹽泥固濟候乾,火煅存性,二分為末。用巴豆五錢,去皮,順手取膠棗七枚,去核入巴豆在膠棗中,火燒令焦,存巴豆五分性,將棗、巴豆研爛如泥,入前二味,研勻,醋糊丸綠豆大,每服七丸,虛人四五丸。溫齏汁下,下利惡穢。未利,再加三丸,次服遇仙丹。
白話文:
藥方
- 九肋鱉甲(二兩)
- 大蜈蚣(五錢)
製法
- 將鱉甲和蜈蚣用鹽泥包裹,待乾燥後,用火煅燒至存性。
- 將煅燒後的藥材研磨成細末。
- 取巴豆五錢,去皮,將膠棗七枚去核,放入巴豆,用火燒至焦黑,保留巴豆五分之性。
- 將焦棗和巴豆研磨成泥狀,加入之前研磨好的鱉甲和蜈蚣粉末,混合均勻,用醋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
服用方法
- 每服七丸,虛弱者服四五丸。
- 用溫熱的齏汁送服,下利惡穢。
- 若未見效,可再加服三丸,之後服用[遇仙丹]。
備註
- 上為極細末,每服五錢,食後酒調下,余飲數杯尤妙。 意思是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五錢,飯後用酒調服,多喝幾杯酒效果更佳。
請注意
遇仙丹
人參,紫參(各一兩),苦參,白殭蠶(各二兩)
上為細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鹽湯送下。
直指方,治大風
苦參(酒浸一宿),皂角(一兩),龜板(一個、酥炙),殭蠶(炒,一錢),全蠍(去毒,一錢),輕粉(三分),鵝毛(一付、鍋內炒化,放地下出火毒)
共為末,每服一錢,酒調下,早晚各一服。
皂角丸,治大風諸癩。
白話文:
人參和紫參各一兩,苦參和白殭蠶各二兩,研磨成細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溫鹽水送服,治大風。
苦參用酒浸泡一夜,皂角一兩,龜板一個酥炙,殭蠶炒過一錢,全蠍去毒一錢,輕粉三分,鵝毛一付炒化去火毒,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酒調服,早晚各一次,治大風諸癩。
肥大皂角(二十條炙透,去皮弦)
上以皂角肉,用酒慢火煎得稠糊,濾去清,稠者候冷入香白糕,杵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半飢酒送下。
愈風丹,治大風。
肥皂角(一斤,去皮弦,切作四指許,用無灰酒浸一宿,灑出,用新汲水一碗,擦作濃汁,濾去渣,以砂鍋慢火熬膏),苦參(四兩,為末),烏梢蛇(二兩)
上二味末,以皂角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防風通聖散湯送下。日二服,間日一浴,發汗重者一料,輕者半料而愈。
白話文:
肥皂角丸
方一:
材料:
- 肥皂角:二十條,炙透後去皮和筋弦。
做法:
- 取皂角肉,用酒以慢火煎煮至稠糊狀。
- 濾去清液,留下稠液待冷卻後加入香白糕,搗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每次服用五十丸,半飢時用酒送服。
方二:
材料:
- 肥皂角:一斤,去皮和筋弦,切成四指長,用無灰酒浸泡一夜,取出後灑乾。用新汲取的水一碗,研磨成濃汁,濾去渣滓,以砂鍋慢火熬成膏狀。
- 苦參:四兩,研成細末。
- 烏梢蛇:二兩,研成細末。
做法:
- 將苦參末和烏梢蛇末與皂角膏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防風通聖散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隔日泡一次澡。發汗嚴重者服用一劑,輕者服用半劑即可痊癒。
功效:
以上兩種肥皂角丸方劑均可治療大風。
烏雞丸,治大風。
烏梢蛇(三條洗刷淨)
上以蛇煮熟,去骨取肉,焙乾為細末。用蒸餅丸如米大,以喂烏雞,待雞食盡蛇肉後,卻以雞煮取肉,為末,或丸或散,酒服之。丸時仍要加蒸餅,每服五十丸。甚者不過五雞而愈。
二聖散
皂角刺(三斤,炭火燒存性)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大黃湯調下。
河間治法:早服樺皮散,午服升麻湯下瀉青丸。晚服二聖散。此數藥皆是緩劑。疏泄脈中之風熱也。
白話文:
治療大風病可以使用烏雞丸:將烏梢蛇洗淨煮熟,去骨取肉,焙乾研成細末,用蒸餅做成米粒大小的丸子餵烏雞,待雞吃完蛇肉後,再將雞煮熟取肉研成末,可以做成丸劑或散劑,用酒服用。丸劑需要加入蒸餅,每次服用五十丸。嚴重者最多服用五隻雞肉即可痊癒。
另外,也可以使用二聖散:將皂角刺燒成炭,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大黃湯送服。
河間醫家治療大風病的方法是:早晨服用樺皮散,中午用升麻湯送服瀉青丸,晚上服用二聖散。這些藥物都是緩和性的藥物,可以疏泄脈中風熱。
(《寶鑑》)醉仙散,治大風疾,遍身癮疹,搔癢麻木。
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荊子(各一兩,炒),白蒺藜,苦參,防風,天花粉(各五錢)
上為末,每十五錢入輕粉一錢,拌勻。每服一錢,茶清調下,晨、午、夕各一服。後五、七日先於牙縫內出臭黃涎、渾身疼痛,昏悶如醉,次後利下膿血惡氣,病根乃除。丹溪方:輕粉二錢,藥八味各半兩,前四味為粗末,炒紫色為度。量人大小、虛實與之。證候重而急者,須先與再造散下之。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的「醉仙散」方劑:
主治: 治疗大风疾,全身出现瘾疹,奇痒无比,伴随麻木感。
藥材:
- 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荊子(各一两,炒制)
- 白蒺藜、苦參、防风、天花粉(各五钱)
製法:
- 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粉末。
- 每剂15钱的药粉中加入轻粉1钱,充分混合均匀。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1钱,用清茶送服,每日早、午、晚各服用一次。
- 服药后五至七日,先从牙缝中流出臭黄色的涎液,全身疼痛,昏迷如醉酒状态。
- 随后会腹泻排出脓血恶臭之物,病根最终消除。
丹溪先生的补充说明:
- 轻粉2钱,八味药各半两。前四味药材粗略研磨,炒制至紫色为宜。
- 根据患者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调整药量。
- 症状严重且急迫者,需先服用「再造散」以缓解病情。
候補養得,還復與此藥。服此藥須斷鹽、醋、油、醬,諸般魚肉、椒料、果實、煨燒煿爆物,止可服淡粥、熟時菜,亦須淡食,茄亦不可食,惟諸般蛇肉以淡煮熟可食也。
大風丸,治疥癩。
大風子(一斤),全蠍(兩半),蟬蛻(二錢半),當歸尾(五錢),白殭蠶(二錢半),苦參,防風,羌活(各二兩),獨活,大黃,制芥,川芎(各一兩),烏蛇肉(二兩)
上為細末,白米爛飯搗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清下。
白話文:
身體調理好後,才能繼續服用此藥。服用此藥期間必須戒除鹽、醋、油、醬,以及所有魚肉、辣椒、水果、油炸炙烤的食物,只可以吃清淡的粥、煮熟的蔬菜,也要保持飲食清淡,茄子也不能吃,只有蛇肉可以用淡水煮熟後食用。
大風丸專治疥瘡和癩病。
將大風子一斤、全蠍半斤、蟬蛻二錢半、當歸尾五錢、白殭蠶二錢半、苦參、防風、羌活各二兩、獨活、大黃、制芥、川芎各一兩、烏蛇肉二兩,磨成細粉,和爛米飯一起搗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清茶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