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八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八 (12)

1. 兼補氣血陰陽諸劑

上取乳汁六兩、白蜜(十兩,同煉一器中,合前末為膏,瓷器貯,勿泄氣。不拘時服一二服,沸湯漱。七珍至寶丹補益之功甚大,莫能盡述。與延壽丹差二味。

何首烏(赤白一斤,酒浸,竹刀刮去皮,同牛膝蒸),破故紙(半斤,炒香,為末),菟絲子(半斤如法制),川牛膝(去蘆,半斤,淨,用何首烏、黑豆三升入甑,重層安甑內,蒸熟取出,去豆共塢如泥),當歸(四兩,酒浸,焙乾),赤茯苓(一斤,用牛乳五升煮,乳干為度),白茯苓(一斤,人乳五升煮乾為度,俱用銀鍋),枸杞子(四兩)

上如法制為細末,同煉蜜和勻,搗極熟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丸,日進三服,空心溫酒、午後薑湯、臨臥鹽湯服。初服三、四日後,小便多或雜色,是五臟中雜病出,二七日後,唇紅生津液,再不夜起。若後有腹痛,勿懼,是搜病也。三七日後,身體輕便,兩乳間紅潤。一月鼻覺辛酸,是諸風百痛皆出。

四十九日補血生精,瀉火益水,強筋骨,黑鬚發。三月大存奇效。

加味坎離丸,生精養血、升水降火,王道之劑也。

川黃柏(八兩,二兩酒浸,二兩鹽水浸二兩人乳浸,二兩蜜水浸,曬乾,炒褐色),知母(八兩,鹽酒浸,炒),當歸,川芎,白芍藥(各四兩,酒浸一日,曬乾),熟地黃(八兩用白茯苓四兩打碎,砂仁二兩,三味同人絹袋中,好酒二瓶煮乾,去茯苓、陂仁,止用地黃)

上銼勻,鋪筐中,日曬夜露,三日為度,白蜜一斤半,重湯煉成珠,和藥末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鹽湯下,冬月酒下。

柏子養心丸,寧心保神,益血固精,祛煩熱,除驚悸,聰明不忘。

柏子仁(搗,用紙略去油),枸杞子,生地黃(酒洗,蒸曬乾,又酒拌,蒸五次為度),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玄參(各二兩),當歸身(酒洗,三兩),石菖蒲(去毛),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除柏子仁、地黃搗如泥,余藥和入,加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睡時白湯下。少睡,不成寐,加酸棗仁一兩。健忘者,加遠志肉一兩。

萬氏,烏雞丸,治童子、室女身熱吐紅痰血,盜汗食少,四肢乏力。大人同。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生地黃,白芍藥,麥門冬,五味子,柴胡,前胡,秦艽,地骨皮,陳皮,桑白皮,銀柴胡,胡黃連,黃芩,黃柏,知母,貝母(各兩)

上各制,銼為細末,用烏骨白毛雞一隻,耳有綠色、腦有金色者為佳,麻子餵七日,縛死,干撏去毛並雜,納藥於雞肚中,用綠兄一升五合浸濕,鋪入小甑內三寸厚,又將青蒿四兩襯之,放雞在上,仍以綠豆蓋之,蒸爛,將雞拆碎,同藥曬乾,磨細末。骨用酥炙黃,研末,湯泡,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湯下。

白話文:

兼補氣血陰陽諸劑

首先取六兩的乳汁,加入十兩的白蜂蜜,一起放在器皿中煉製,然後將前面準備好的藥粉加入,製成膏狀,用瓷器儲存,注意密封不要漏氣。服用時間不限,每次服用一到兩次,用開水漱口後服用。這個七珍至寶丹的補益功效非常大,無法完全描述。它與延壽丹只差兩種藥材。

何首烏(紅、白兩種各一斤,用酒浸泡,用竹刀刮去外皮,與牛膝一同蒸製),破故紙(半斤,炒香,磨成粉末),菟絲子(半斤,依照方法炮製),川牛膝(去除蘆頭,半斤,洗淨,用何首烏和黑豆三升放入蒸籠中,分層放置,蒸熟取出,去除黑豆,一同搗成泥狀),當歸(四兩,用酒浸泡,烘乾),赤茯苓(一斤,用牛奶五升煮,煮至牛奶乾涸為止),白茯苓(一斤,用人乳五升煮乾為止,都使用銀鍋),枸杞子(四兩)。

將以上藥材依照方法製成細末,與煉製好的蜂蜜混合均勻,搗成極為細膩的丸狀,大小如雞頭子。每次服用一丸,每日服用三次,早晨空腹用溫酒送服,下午用薑湯送服,睡前用鹽湯送服。初服三四天後,小便可能會增多或顏色混雜,這是五臟中的雜病正在排出。大約兩週後,嘴唇會變得紅潤,產生津液,不再需要在夜間起床小便。如果之後出現腹痛,不要害怕,這是藥物在搜尋病灶。三週後,身體會感到輕盈舒適,兩乳之間會變得紅潤。一個月後,鼻子會感到辛酸,這是各種風邪和疼痛正在排出。

大約七週後,能夠補血生精,瀉火益水,強健筋骨,使鬚髮變黑。三個月後,效果會非常顯著。

加味坎離丸,可以生精養血、升水降火,是具有王者風範的藥方。

川黃柏(八兩,其中二兩用酒浸泡,二兩用鹽水浸泡,二兩用人乳浸泡,二兩用蜂蜜水浸泡,曬乾,炒至褐色),知母(八兩,用鹽酒浸泡,炒過),當歸、川芎、白芍藥(各四兩,用酒浸泡一天,曬乾),熟地黃(八兩,用白茯苓四兩打碎,砂仁二兩,三種藥材一同放入絹袋中,用好酒兩瓶煮乾,去除茯苓和砂仁,只使用地黃)。

將以上藥材切成小塊,鋪在竹筐中,白天曬太陽,晚上放在露天,連續三天。用白蜂蜜一斤半,隔水加熱煉成珠狀,與藥末混合搗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八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冬天可以用酒送服。

柏子養心丸,可以寧心安神、益血固精,去除煩熱、消除驚悸,使人聰明而不健忘。

柏子仁(搗碎,用紙吸去油脂),枸杞子,生地黃(用酒洗過,蒸曬乾,然後再用酒拌,蒸五次),茯神(去除木心),麥門冬(去除心),玄參(各二兩),當歸身(用酒洗過,三兩),石菖蒲(去除毛),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除了柏子仁和地黃搗成泥狀之外,將其他藥材一同混合,加入煉製好的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睡前用白開水送服。如果睡眠少、難以入睡,可以加入酸棗仁一兩。如果健忘,可以加入遠志肉一兩。

萬氏烏雞丸,可以治療兒童和少女出現的身熱、吐血、咳血、盜汗、食慾不振、四肢乏力等症狀,成人也適用。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生地黃、白芍藥、麥門冬、五味子、柴胡、前胡、秦艽、地骨皮、陳皮、桑白皮、銀柴胡、胡黃連、黃芩、黃柏、知母、貝母(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分別依照方法炮製,切成細末。選用一隻烏骨白毛雞,最好是耳朵有綠色、頭部有金色的,用麻子餵養七天,將雞捆綁致死,去除雞毛和雜物,將藥材放入雞肚中,用綠豆一升五合浸濕,鋪在小蒸籠內三寸厚,再將青蒿四兩墊在下面,把雞放在上面,仍然用綠豆覆蓋,蒸至軟爛。將雞拆碎,與藥材一同曬乾,磨成細末。雞骨用酥油炙烤至黃色,研磨成粉末,用湯水浸泡,加入蒸好的餅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