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八 (11)

1. 兼補氣血陰陽諸劑

養生書云:病蛾無能繭之蠶,蕊破無結實之果。蓋無藉此以返本還元,以人補人之意,非金石草木、夜霜曉露之比。丹溪云:河車者,父精母血相合而成,乃造化自然生成之物,真元氣也。用此栽接,至理存焉。故治虛勞甚者用之。但非可常得之物,且或有所嫌忌,故人不知用耳),敗龜板(年久自死者,童便浸三日,酥炙,二兩),黃柏(鹽酒炒褐色,一兩五錢。邪火止能動欲,不能生物。

俗醫用藥峻補,無益有損。些二味滋陰除相火,為河車之佐,沖和而無弊也),杜仲(酥炙斷絲,一兩半。主腎虧精損,腰痛余溺),牛膝(酒洗,一兩二錢。滋陰壯陽,益精填髓,引下為使。以上四味,足少陰經腎藥。古方加陳皮,名補腎丸,配河車名補天丸),懷慶熟地黃(肥實者二兩半,入砂仁末六錢,白茯苓二兩,一塊稀絹包,同入銀鍋,好酒煮七次,去茯苓不用。

蓋地黃得茯苓、砂仁、黃柏,則入足少陰腎經,名天乙生水),天門冬(去心,一兩二錢),麥門冬(去心,一兩二錢),夏加五味子(七錢)。

以上四味,手少陰肺經藥。二冬保肺氣不受火刑,降肺火,生腎水,其性有降無升。得參一兩,則補而降。本草云:主多生子,以此也。二地、二冬、人參,名固本丸。麥冬、五味、人參,名生脈散。處方配合,要之有道,大抵以金水二臟為生化之源,用補肺腎二藥及人參補氣、地黃補血,合河車以成大造丸。上除地黃,另用石木臼舂一日,余共為末,和地黃膏,再加酒米糊丸小豆大。

每服八十丸,空心臨臥鹽湯、沸湯、薑湯任下,冬月好酒下。婦人加當歸二兩,去龜板。男子遺精,赤白濁,婦人帶下,並加牡蠣兩半。

一人稟弱,陽事痿,因以此味配他藥為一方服之,不二料,體貌頓異,嗣生數子。一婦人年近六十,衰憊日侵,用此味加補血藥作丸服,亦效。自後自制常服,壽至九十,強健如壯。一人大病後,久不能作聲,服此藥數次,呼聲頓出。一人足痿,不任地者半年,服此一料,病去其半。

用自產者尤妙,豈其本所自出,而各從其類也。若多女少男,夫婦咸服,輒更多男。病革垂死,一服可更延一、二日。大抵補益妙用,百發百中,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久服卻病延年,功奪造化,豈日小補云乎?故以大造名之。配合諸藥,亦有至理,並注各味之下。還元丹(一名延年益壽不老丹)

此藥大補元氣,服一月自覺異常,功效不可盡述。

何首烏(鮮者一斤,用竹刀割去皮:乾者,米泔水浸軟,刮皮。分四制,忌鐵器,惟以砂鍋、瓦器盛酒。芝麻蒸一次,曬乾,羊肉一斤,蒸一次曬乾,酒拌過,蒸一次曬乾,黑豆蒸一次曬乾。

一方,黑羊肉一斤,黑豆三合,量用水,上加竹炊篦,置藥蓋,蒸熟曬乾),生地黃,熟地黃(各以酒浸,焙乾,各取三兩淨末),天門冬、麥門冬(各以米泔水浸,去心,各取淨末兩),人參(取末五錢),白茯苓(三兩,酒浸,曬乾),地骨皮(三兩,童便浸曬乾。各取末一兩,俱忌鐵器)

白話文:

養生書上說:「生病的蠶無法結繭,花蕊破裂就無法結果實。」這意思就是說,要藉由「以人補人」的方式來恢復原本的狀態,這不是金屬、草木,或夜間的霜、早晨的露水可以比擬的。朱丹溪說:「河車(指胎盤)是父親的精和母親的血結合而成的,是造化自然生成的東西,是真正的元氣。用它來栽接,其中道理深遠。所以用來治療非常虛弱的人。但這東西不是經常能得到的,而且可能有些令人嫌惡之處,所以人們不知道使用。」再配上敗龜板(用久年自然死亡的龜的背甲,用童子尿浸泡三天,再用酥油烤過,用量二兩)、黃柏(用鹽和酒炒到褐色,用量一兩五錢。黃柏的藥性只能抑制邪火引起的慾望,但不能產生生命力。

一般庸醫用藥猛烈進補,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有害。以上這兩味藥材能滋陰、去除相火,作為河車的輔助藥物,使藥性平和而沒有弊端),杜仲(用酥油烤過後使絲斷開,用量一兩半。主要治療腎虧精損、腰痛、小便頻繁),牛膝(用酒洗過,用量一兩二錢。能滋陰壯陽、益精填髓,並引導藥力下行。以上四味藥材,是入足少陰腎經的藥。古方加入陳皮,稱為補腎丸,配上河車則稱為補天丸),懷慶出產的熟地黃(選擇肥厚的,用量二兩半,加入砂仁末六錢,白茯苓二兩,用一塊稀絹包好,一起放入銀鍋中,用好酒煮七次,去除茯苓不用。

這是因為地黃得到茯苓、砂仁、黃柏的幫助,就能進入足少陰腎經,被稱為「天乙生水」),天門冬(去除內心,用量一兩二錢),麥門冬(去除內心,用量一兩二錢),夏天加入五味子(用量七錢)。

以上四味藥材,是入于手少陰肺經的藥。天門冬和麥門冬能保護肺氣不受火邪侵犯,能降肺火,又能生腎水,藥性是下降的,沒有上升的趨勢。如果加入人參一兩,就能在補氣的同時使藥性下降。《本草》上說,此方能使人多生子女,就是這個道理。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人參,合稱「固本丸」。麥門冬、五味子、人參,合稱「生脈散」。處方配藥,要掌握其中的道理,大體上以腎和肺這兩個臟器為生命轉化的源頭,所以要用補肺腎的藥材和人參來補氣、地黃來補血,再配合河車,就能製成「大造丸」。將地黃另外取出,用石臼或木臼舂一天,其餘藥材一起研成細末,再和入地黃膏,加入酒米糊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

每次服用八十丸,空腹或睡前用鹽水、開水或薑湯送服,冬天可以用好酒送服。婦人服用時,加入當歸二兩,去除龜板。男子遺精、出現赤白濁,婦人出現帶下,都要加入牡蠣二兩半。

有一個人身體虛弱、陽痿,用此方配合其他藥物服用,不到兩劑,身體狀況就明顯改善,後來生了好幾個孩子。有一個婦人年近六十,身體日漸衰弱,用此方加入補血藥做成藥丸服用,也見效。之後她自己製作此藥,經常服用,活到九十歲,身體仍然強壯。有一個人大病之後,很久都不能說話,服用此藥幾次後,就恢復了聲音。有一個人腳軟無力,半年無法行走,服用此藥一劑,病情就好了一半。

使用本地生產的藥材效果更好,可能是因為藥材都來自其原產地,能各歸其類吧。如果家中多女少男,夫妻一同服用此藥,通常會生出更多男孩。病情危急、瀕臨死亡的人,服用此藥一劑,可以延長一兩天的壽命。總之,此藥的補益效果極佳,幾乎百發百中,自然而然就會達到效果。長期服用能治療疾病、延年益壽,功效堪比造化,豈能說是小補而已?所以稱之為「大造丸」。配合各種藥材,都有其道理,藥物的功效都已經在下面註明了。「還原丹」(又名延年益壽不老丹)

此藥大補元氣,服用一個月就能感覺到身體有明顯的變化,功效無法一一詳述。

何首烏(新鮮的用竹刀刮去皮,乾燥的用米泔水浸泡軟化後刮去皮。分成四種製法,忌用鐵器,只能用砂鍋、瓦罐盛酒。用芝麻蒸一次後曬乾;用羊肉一斤蒸一次後曬乾;用酒拌勻後蒸一次曬乾;用黑豆蒸一次曬乾。

另一種做法是:用黑羊肉一斤,黑豆三合,放入適量水,上面放上竹製蒸架,將藥放在上面蒸熟後曬乾),生地黃、熟地黃(都用酒浸泡後烘乾,各取淨末三兩),天門冬、麥門冬(都用米泔水浸泡,去除內心,各取淨末二兩),人參(取末五錢),白茯苓(三兩,用酒浸泡後曬乾),地骨皮(三兩,用童子尿浸泡後曬乾。各取末一兩,都忌用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