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八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八 (13)

1. 兼補氣血陰陽諸劑

仙茅丸,壯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髭發。

仙茅(二斤,米泔浸五日,去赤子,用銅刀銼。夏浸三日,陰乾,淨稱一兩),車前子(十二兩,微炒),蒼朮(二斤,米泔浸五日,刮去皮焙乾淨一斤)枸杞子(一斤),柏子仁(微炒,另研),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八兩),生地黃(酒洗),熟地黃(酒浸。各四兩)

上為細末,酒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八十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良方》)加味青蛾丸,補諸虛不足,滋益陰陽,美顏容,健腰膝,止腰痛尤效。

杜仲(三兩,薑汁炒),破故紙(炒),小茴香(鹽炒),胡盧巴(炒。各四兩),蓮花蕊(一兩),穿山甲(酥炙,三錢半),青鹽(半兩,煆),胡桃肉(二十五個,去衣)

上以胡桃肉先搗爛、余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食乾物壓之。

(《秘驗》),斑龍二至百補丸

此藥固本保元,生精養血,培復天真,大補虛損,益五內而除骨蒸,壯元陽而多子嗣,充血脈,強健筋骸,美顏色,增延齡算,聰明耳目,玄潤髭鬚,真乃王道奇品之方,難盡述其功效之妙也。

鹿角(五十兩,為則,新取連腦骨者佳,鋸作二寸長段,長流水洗,米泔浸一宿,刷洗淨,吹曬乾,同後藥和入瓷壇,煮膠),黃精(八兩),甘州枸杞子(四兩),懷熟地黃(四兩),菟絲子(四兩,熱水淘淨),金櫻子(四兩,去毛子淨),天門冬(去心,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川牛膝(二兩,酒洗),龍眼肉(一兩),楮實子(二兩,熱水洗。

以上十味同角和勻,入淨好金華壇內,層層放實,用新汲淡水注壇中,平肩,以密梭布四層封口,以新磚壓之,置大鍋中井字架上,以木甑蓋好,重湯煮三日夜,毋得間斷火候,旁用小鍋燒滾水,不時添注壇內並鍋內,勿使乾涸。日足取起,濾去渣,將汁同羅底絹絞出,入淨砂鍋內,文火熬成膏,約一斤半。

再煉蜜二斤,滴水成珠攙入,調和後項藥,杵爛為丸),鹿角霜(十兩),人參(五兩),黃耆(蜜炒四兩),雞頭粉(四兩),白茯苓(去皮,四兩),懷山藥(四兩,炒),山茱萸肉(連核者一斤,鹽水洗過,取肉四兩),懷生地黃(四兩,酒洗,掐斷,絹包飯上)

蒸過知母(四兩,鹽水炒),五味子(一兩,去梗)

夏月加川黃柏四兩,炒褐色。

以上十味為細末,用前膏和勻成塊,石臼、木杵杵千餘下,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淡鹽湯送下八十丸,隨用煮熟蓮子肉或曬乾棗數枚以壓之,俾納丹田也。

白話文:

仙茅丸:能強壯筋骨,提升精神,使眼睛明亮,讓鬍鬚頭髮變黑。

配方:

  • 仙茅(兩斤,用米泔水浸泡五天,去除內部紅色的部分,用銅刀切碎。夏天浸泡三天,陰乾,秤重取一兩)
  • 車前子(十二兩,稍微炒過)
  • 蒼朮(兩斤,用米泔水浸泡五天,刮去外皮,烘乾淨取一斤)
  • 枸杞子(一斤)
  • 柏子仁(稍微炒過,另外研磨)
  • 白茯苓(八兩)
  • 小茴香(炒過,八兩)
  • 生地黃(用酒洗過,四兩)
  • 熟地黃(用酒浸泡過,四兩)

製法: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煮成糊狀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可以逐漸增加到八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加味青蛾丸:能補養各種虛弱不足,滋養陰陽,使容顏美麗,強健腰膝,尤其能有效止住腰痛。

配方:

  • 杜仲(三兩,用薑汁炒過)
  • 破故紙(炒過,四兩)
  • 小茴香(用鹽炒過,四兩)
  • 胡盧巴(炒過,四兩)
  • 蓮花蕊(一兩)
  • 穿山甲(用酥油炙過,三錢半)
  • 青鹽(半兩,用火燒過)
  • 胡桃肉(二十五個,去除外皮)

製法: 先將胡桃肉搗爛,其餘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煮麵糊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吃些乾的食物壓住。

斑龍二至百補丸

此藥能鞏固根本、保養元氣,產生精血,培養恢復天賦的真元之氣,大補虛損,對五臟有益處且能去除骨蒸(一種虛熱),能壯陽並增加子嗣,充盈血脈,強健筋骨,使容顏美麗,增長壽命,使耳目聰明,鬍鬚烏黑潤澤,實在是屬於效果極佳的良藥,難以完全說盡其功效的奧妙。

配方:

  • 鹿角(五十兩,磨成粉末,最好是新取的連腦骨的鹿角,鋸成兩寸長的段,用流動的水洗淨,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刷洗乾淨,風乾,與後面的藥材一起放入瓷壇中煮膠)
  • 黃精(八兩)
  • 甘州枸杞子(四兩)
  • 懷熟地黃(四兩)
  • 菟絲子(四兩,用熱水洗淨)
  • 金櫻子(四兩,去除毛和子)
  • 天門冬(去除內心,二兩)
  • 麥門冬(去除內心,二兩)
  • 川牛膝(二兩,用酒洗過)
  • 龍眼肉(一兩)
  • 楮實子(二兩,用熱水洗過)

製法: 將以上十味藥與鹿角一起攪拌均勻,放入乾淨的金華壇內,一層層放實,加入新汲取的淡水至壇子的肩部,用四層密梭布封口,用新磚壓住,放在大鍋中的井字架上,用木甑蓋好,以重湯煮三天三夜,中間不能間斷火候,旁邊用小鍋燒開水,隨時添加在壇子裡和鍋裡,不要讓它乾涸。時間足夠後取出,濾去藥渣,將汁液用紗布絞出,放入乾淨的砂鍋中,用文火熬成膏,約一斤半。再煉製二斤蜂蜜,滴入水中能成珠狀時加入,調和後面的藥材,搗爛製成丸子。

  • 鹿角霜(十兩)
  • 人參(五兩)
  • 黃耆(用蜂蜜炒過,四兩)
  • 雞頭粉(四兩)
  • 白茯苓(去皮,四兩)
  • 懷山藥(炒過,四兩)
  • 山茱萸肉(連核,一斤,用鹽水洗過,取肉四兩)
  • 懷生地黃(四兩,用酒洗過,切斷,用絹布包好放在飯上蒸)
  • 蒸過的知母(四兩,用鹽水炒過)
  • 五味子(一兩,去除梗)

夏天可以加入川黃柏四兩,炒至褐色。

將以上十味藥磨成細粉,用之前的膏藥調和均勻成塊,用石臼、木杵搗一千多次,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空腹用淡鹽水送服八十丸,隨後吃煮熟的蓮子肉或曬乾的棗子數枚來幫助藥力進入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