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1)

1. 病機敘論

經云: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又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又曰:虛邪賊風,陽先受之。

2. 傷風亦有六經傳變

陳無擇云:經曰春傷於風,乃四時之序也。風循經絡,以日傳變,與傷寒無異。但寒泣血,故無汗惡寒;風散氣,故有汗惡風,為不同。仲景太陽經分傷寒、傷風不同,後人纂集不分門類,但以風、寒、暑、濕、時氣、瘟疫,凡太陽病皆謂之傷寒。今立傷風一門,分別無混。

3. 傷風之證有二因

風為天地浩蕩之氣,四時八風之變,未嘗無也。間有傷者,皆因不能法道清淨,腠理不密,表上陽虛所致,一因也。有挾虛痰熱,其氣拂鬱,風邪易於外束,二因也。經曰:清淨則內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是也。

4. 傷風表虛當固衛氣

若表虛受風,專行發散之藥,必致汗多亡陽。若內挾痰熱而傷風者,宜內外交治,不可專以解表。腠理疏泄,不覺易感者耳。固衛氣,兼散風邪,如桂枝湯之屬是也。

5. 陳無擇分六經用藥例

足太陽膀胱經,桂枝。足陽明胃經,杏子湯。足少陽膽經,柴胡加桂湯。足太陰脾經,桂枝芍藥湯。足少陰腎經,桂附湯。足厥陰肝經,八物湯

前方皆以桂枝湯三味加以各經藥,皆是立溫解散之劑。

6. 脈候

《豚經》云:脈浮而大者為風。《權輿》云:浮緩為傷風鼻塞。

7. 六經分治例

(仲景)桂枝,治太陽經傷風自汗。

桂枝,芍藥(各二錢),甘草(一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桂枝芍藥湯柴胡加桂湯杏子湯桂附湯(以上四方見傷寒門)

八物湯(見虛損門)

8. 辛溫解表劑

《局方》,神朮散,治傷風頭痛,鼻塞聲重。

蒼朮藁本白芷細辛羌活川芎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蔥白三寸煎服。

川芎茶調散,治傷風上攻,頭目昏痛,鼻塞聲重。

荷葉(四兩),川芎(二兩),羌活,甘草(一兩),荊芥(二兩),白芷(一兩),防風(七錢),細辛(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9. 辛平解表劑

(《和劑》)參蘇飲,治傷風感冒,發熱頭痛,咳嗽,涕唾稠黏。此藥大解肌熱,寬中快膈,虛實疑似,往來潮熱,並皆治之。

人參紫蘇葉,乾葛,半夏(制),前胡桔梗枳殼陳皮茯苓甘草(炙,等分),木香(磨,一分)

上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消風百解散,治四時感冒、傷風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聲重。

蒼朮麻黃荊芥白芷,陳皮(各一錢),甘草(各五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蔥一根。煎七分,不拘時服。

消風散,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眩,項背拘急,鼻塞聲重,皮膚搔癢,癮疹頑麻。婦人血風頭痛,腫癢皆治。

人參,茯苓,防風,荊芥穗,甘草,芎藭,羌活,白殭蠶,薄荷葉蟬蛻(各一兩),厚朴,陳皮(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茶清調下。遍身癢者,酒調下。

(《簡易》)沖和散,治感冒風濕,頭目不清,鼻塞聲重,倦怠欠伸,出淚。

蒼朮(四兩),荊芥(兩半),甘草(八錢)

薑湯調服二錢。

金沸草散,治秋令肺經受風。頭目昏痛,咳嗽聲重,唾涕稠黏。及治時行疫氣,壯熱惡風。

旋覆花(去梗),麻黃,前胡(各七分),荊芥穗(一錢),半夏(制),赤芍藥,甘草(各五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人參敗毒散,治傷風頭痛,壯熱惡寒及風痰咳嗽,鼻塞聲重。如心經蘊熱,口舌乾燥,加黃芩

人參,羌活,桔梗,柴胡,前胡,獨活,枳殼,川芎,茯苓,甘草(等分)

水盞半,姜三片、薄荷少許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