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八 (3)
卷之四十八 (3)
1. 虛為陰氣不足
夫當壯年,便有老態,仰事俯育,一切墮廢。興言至此,深可驚懊!古人謂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夫以溫柔之感於體,聲音之感於耳,顏色之感於目,馨香之感於鼻,誰是鐵心漢,不為之動?善養生者,於此五個月內,出居於外。
苟值一月之虛、一日之虛,亦宜暫遠帷幄,各自珍重,保全天和,庶可滋助化源,水得所養,陰無虧欠,與陽平齊,然後陽得所附,而無飛越之尤,遂成地天之泰,何病之可言?願相與遵守,期無負敬身之教,幸甚。
白話文:
一個人正值壯年,卻出現衰老的樣子,需要奉養長輩、照顧晚輩的事都荒廢了。說到這裡,實在令人感到驚訝懊惱!古人說,不去看那些會引起慾望的事物,心就不會被擾亂。想想看,溫柔的觸感刺激身體、美妙的聲音進入耳朵、美麗的色彩映入眼簾、芬芳的氣味鑽入鼻腔,有誰是鐵石心腸,不會為之動心的呢?懂得養生的人,在這些容易動心的情況下,會暫時避開誘惑。
如果身體出現一個月、甚至一天的虛弱,也應該暫時遠離這些容易產生慾望的場所,各自好好保重,保護好身體的自然平衡。這樣才能幫助身體恢復元氣,讓身體的水分得到滋養,陰氣不至於虧損,與陽氣達到平衡。然後陽氣才能有所依附,不會過度亢奮,這樣就能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又哪裡會有疾病呢?希望大家能夠共同遵守這個原則,不要辜負了愛惜身體的教誨,那就太好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