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易簡諸方
《聖惠方》:,治虛煩骨蒸不得眠。用酸棗仁(一兩),水二盞,研,絞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黃汁一盞,再煮。不拘時服。
又方:,治虛勞嘔血,嗽血吐血。用大小薊、柏葉、荷葉、茅根等,即十灰散。又以山藥五條、蓮肉半斤、晉棗一百枚、霜柿十個,四味用水四碗於砂鍋內煮熟,擂碎。卻下前藥末,和勻,慢火再熬。復下阿膠四兩、黃蠟二兩、平胃散末、四君子湯,和知母、黃柏末各一兩,搜和成劑。如硬,入蜜置青石上,木槌打勻,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棗楊下,不拘時。此藥不寒不燥,治一切虛勞百損神效。
又方:,用鹿角霜(一斤),白茯苓(四兩)為末,就用鹿角膠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酒下,甚補益。
又方:,治虛勞骨蒸。用胡黃連、蛇床子、前胡各三錢,犍豬膽一個,脊髓一條,童便、水各一鍾,煎八分,再煎二次,服四劑可愈。
又方:,治虛勞瘦熱。用青蒿細銼水三升、童便五升,煎一升半去渣,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空心臥時,各以酒吞二十丸,或煎服。
《外臺秘要方》:,治骨蒸,以生地黃搗取汁一斤,入煉蜜四兩。空心滾白湯調下三錢。以身涼為度,若利減一匙。
一方:,治蒸病名曰內蒸。所以言內者、必外寒內熱,以手附骨而熱甚者,其根在五臟六腑之中,必因患後得之,肉脫,飲食無味,皮燥而無光。蒸盛之時,四肢漸細,足趺腫起。以石膏十兩研如乳粉法。每服一錢,不拘時,水調,以身涼為度。
一方:,治癆瘵。以赤皰兒,俗名王瓜,焙乾為末,酒調二錢服。
一方:,冶骨蒸勞熱。以桃仁一百二十枚,泡去皮及雙仁者,留尖杵為丸。平旦井花水頓服盡。服訖,量性飲酒令醉。仍須吃水,能多最精。隔日又服一劑,百十日不許食肉。
一方:,冶五蒸。平旦涼至晚,煩躁,飲食無味,細喘小氣,兩足逆冷,手心常熱。變疳,則蝕人五臟。大便或澀,用芒硝(五兩)為末。每服三錢,滾米飲入煉蜜一匙調下,日二服。
一方:,用芒硝(二兩),苦參末(二兩),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米湯下,以身涼為度。
一方:,用胡黃連為末。每服一錢,蜜湯調下。
崔元亮《海上方》:,治癆瘵骨蒸,鬼氣。取童子小便五大斗澄過,青蒿五斗,八九月帶籽採來,細銼。二物相合,入大釜中,以猛火煎取三斗,去渣,淨洗,釜干。再傾汁於釜中,以微火煎至二斗。取豬膽十枚相合,再煎至一斗半,除火待冷,以新瓷器盛。每欲服取甘草二三兩,炙熟,搗為末,調蒿汁膏,搗千杵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湯下,增至三四十丸亦可。
白話文:
《聖惠方》:
-
**治療虛弱煩躁、骨蒸發熱導致失眠:**使用酸棗仁(約37.5克),加兩碗水磨成漿,濾掉渣滓,用汁液加入米兩合(約36毫升),煮成粥,等粥煮熟後,再加入生地黃汁一碗(約180-240毫升),再次煮滾。不拘時間服用。
-
**治療虛勞引起的嘔血、咳嗽出血、吐血:**使用大薊、小薊、柏葉、荷葉、茅根等藥材,製作成「十灰散」。另外,再用山藥五條、蓮子肉半斤(約250克)、紅棗一百顆、霜柿十個,加水四碗於砂鍋中煮熟,搗碎。然後加入之前做好的藥粉,攪拌均勻,用小火慢熬。再加入阿膠四兩(約150克)、黃蠟二兩(約75克)、平胃散末、四君子湯,以及知母、黃柏末各一兩(約37.5克),全部混合均勻製成藥劑。如果太硬,加入蜂蜜放在青石板上,用木槌搗勻,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棗湯或米湯送服,不拘時間。這個藥性質不寒不燥,對於治療各種虛勞和身體損傷有很好的效果。
-
**另一藥方:**使用鹿角霜(約600克),白茯苓(約150克)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鹿角膠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酒送服,有很好的補益效果。
-
**治療虛勞骨蒸:**使用胡黃連、蛇床子、前胡各約11.25克,加上一個豬膽,脊髓一條,童子尿和水各一杯(約240毫升),一起煎煮至八分,再煎煮第二次,服用四劑可以痊癒。
-
**治療虛勞引起的消瘦發熱:**使用青蒿切碎加水三升(約720毫升)和童子尿五升(約1200毫升),煎煮至一升半(約360毫升)後濾掉藥渣,熬成膏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或睡前,用酒送服二十丸,也可以用水煎服。
《外臺秘要方》:
-
**治療骨蒸:**用生地黃搗爛取汁一斤(約600毫升),加入煉製的蜂蜜四兩(約150克)。空腹用熱開水調服約11.25克,以身體涼爽為度,如果腹瀉則減少用量。
-
**另一個藥方:**治療一種稱為「內蒸」的疾病。這種病的原因是外寒內熱,用手按壓骨頭會感覺很熱,病根在五臟六腑之中,通常是疾病過後引起的。患者會肌肉消瘦、食慾不振、皮膚乾燥沒有光澤。在發熱嚴重的時候,四肢會逐漸變細,腳背會腫起來。使用石膏約375克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3.75克,不拘時間,用水調服,以身體涼爽為度。
-
**另一個藥方:**治療癆瘵。使用紅色的癩瓜(俗稱王瓜),烘乾後磨成粉末,用酒送服約7.5克。
-
**另一個藥方:**治療骨蒸勞熱。使用桃仁一百二十顆,泡水後去掉外皮和雙仁(留下尖端部分),搗碎後做成藥丸。早晨用井水一次全部吞服。服用後,根據身體情況飲酒至醉。然後要多喝水,喝得越多越好。隔一天再服用一次,一百多天內不能吃肉。
-
**另一個藥方:**治療五蒸(一種發熱症狀)。患者從早晨涼爽到晚上會出現煩躁,食慾不振,呼吸急促短淺,兩腳冰涼,手心發熱。如果病情惡化,會侵蝕五臟。大便可能乾澀,使用芒硝(約187.5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1.25克,用熱米湯加入一匙蜂蜜調服,每天服用兩次。
-
**另一個藥方:**使用芒硝(約75克),苦參末(約75克),用蜂蜜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用米湯送服,以身體涼爽為度。
-
**另一個藥方:**使用胡黃連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3.75克,用蜂蜜水調服。
崔元亮《海上方》:
- **治療癆瘵骨蒸,以及邪氣入侵:**取童子尿五大斗(約6000毫升)澄清過濾,再將青蒿五斗(約6000毫升),在八九月帶籽時採摘切碎。將兩者混合放入大鍋中,用猛火煎煮至三斗(約3600毫升),濾掉藥渣,洗淨鍋子。再將藥汁倒回鍋中,用小火煎至二斗(約2400毫升)。取十個豬膽一起混合,再煎至一斗半(約1800毫升),關火放涼,用新瓷器盛放。每次服用時,取炙甘草二三兩(約75-112.5克),搗成粉末,加入蒿汁膏調勻,搗一千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可以增加到三四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