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六 (5)

1. 癆極蘇遊論

癆瘵至於傳屍之候,其證心胸滿悶,背膊煩痛,兩目不明,四肢無力。雖欲寢臥,睡常不寐,脊膂急痛,腰膝痠疼,多臥。少睡起,狀如佯病。每至早旦,精神尚存,有如無病。日午之後,四肢微熱,面無顏色,或兩頰飛紅。喜見人,常懷忿怒,才不稱意,印多嗔恚。行立腳軟,夜臥盜汗。

夢與鬼交,或見先亡,或多驚怖。有時氣息,有時喘嗽。雖思飲食,不能多食。死在須臾,精神尚好。或時微利,兩脅虛脹,口燥鼻乾,常多黏唾,有時唇赤,漸就沉羸,猶如涸魚,不覺死也。

又云:傳屍之候,本起無端,莫問老少男女皆有此疾。大抵五行相剋而成,先內傳毒氣,周遍五臟,漸至羸瘦而死。死後又傳親身一人,故曰傳屍,亦名傳疰。又名殗殜,以其初傳半臥半起之候也。

氣息嗽者,名曰肺痿疾。肌熱透骨,名曰骨蒸。內傳五臟,名曰伏連,不解治療乃至滅戶。男女虛弱得之,名曰勞極,吳楚名曰淋瀝,巴蜀亦名勞。

其源先從腎起。初受之氣,兩脛痠痛,腰背拘急,行立腳軟,飲食減少,兩耳風聲,夜夢遺泄,盜汗陰痿。腎既受訖,次傳於心。

心初受氣,夜臥心驚,或多恐悸,心懸之氣,吸吸欲盡。夢見亡人,亦多盜汗。飲食無味,口內生瘡。心氣煩熱,惟欲眠臥,朝輕夕重。兩頰口唇悉皆紅赤,有時手足五心煩熱。心受已,次傳於肺。

肺初受病,咳嗽氣力微痛。有時喘氣,臥即更甚。鼻口乾燥,不聞香臭。或喉間腥氣、焦氣、嘔吐噁心。肌膚枯燥,或似蟲行,皮膚細起狀若麩片。肺既受已,次傳於肝。肝初受病,兩目胱胱。面無血色,尚欲顰眉。眼視不遠,目常乾澀,有時赤痛,或復睛黃。朝昏懵暮常欲閤眼,睡臥不寐。

肝既受已,次傳於脾。脾初受病,兩脅虛脹。食不消化,又時瀉利水穀生蟲,有時腹痛雷鳴。唇口焦乾,或生瘡腫,毛髮乾聳不潤。或時上氣,撐肩喘息。痢下赤黑汁見者,不可治。

白話文:

肺結核到了傳染給他人,甚至到死亡的地步,會出現胸口悶脹、背部和肩膀煩躁疼痛、視力模糊、四肢無力等症狀。雖然想躺下休息,卻常常失眠,脊椎和腰部疼痛,腰腿痠軟,常常躺臥。剛睡醒時,看起來像裝病。每天早上,精神還不錯,好像沒生病一樣。但到了中午之後,四肢微微發熱,臉色蒼白,或者兩頰發紅。喜歡見人,常常感到憤怒,只要不順心,就容易發脾氣。走路時腳無力,晚上睡覺會盜汗。

常常夢到和鬼交合,或者看到過世的親人,或者常常驚恐。有時會呼吸不順暢,有時會咳嗽。雖然想吃東西,但吃不多。即使快要死了,精神卻還不錯。有時會輕微腹瀉,兩側肋骨虛脹,口乾鼻燥,常常有很多黏稠的口水,有時嘴唇會發紅,逐漸變得虛弱消瘦,像乾枯的魚一樣,不知不覺就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傳染病發病沒有原因,不論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有可能得這種病。大概是因為五行相剋造成的,先是體內產生毒氣,蔓延到五臟,逐漸變得虛弱消瘦而死。死後又會傳染給身邊的親人,所以叫做傳屍,也叫傳疰,又叫做殗殜,因為剛開始傳染的時候,病人是半臥半起的狀態。

呼吸急促、咳嗽的,叫做肺痿病。肌肉發熱,熱到骨頭裡的,叫做骨蒸。病傳到五臟的,叫做伏連,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全家滅亡。男女如果身體虛弱得這種病,叫做勞極,吳楚地區叫做淋瀝,巴蜀地區也叫做勞。

這種病最初是從腎臟開始的。剛開始感到兩腿痠痛,腰背僵硬,走路時腳無力,食慾下降,耳朵有風聲,晚上做夢遺精,盜汗,陽痿。腎臟受到損害後,接著傳到心臟。

心臟剛開始受到損害時,晚上睡覺會心驚,或者常常感到恐懼,感覺心臟的氣息微弱,快要斷氣一樣。會夢到過世的親人,也常常盜汗。吃東西沒有味道,嘴裡長瘡。心裡煩躁發熱,只想睡覺,早上輕微,晚上加重。兩頰和嘴唇都發紅,有時手心腳心會感到煩熱。心臟受到損害後,接著傳到肺臟。

肺臟剛開始生病時,咳嗽,聲音微弱,胸口疼痛。有時會喘氣,躺下時更加嚴重。鼻子和嘴巴乾燥,聞不到香味和臭味。或者喉嚨有腥味、焦味,想嘔吐、噁心。皮膚乾燥枯燥,或者感覺像有蟲子在爬,皮膚表面會起細小的像麩皮一樣的顆粒。肺臟受到損害後,接著傳到肝臟。肝臟剛開始生病時,兩眼發光。臉色蒼白,常常皺眉頭。眼睛看不遠,眼睛常常乾澀,有時會紅腫疼痛,或者眼睛發黃。早晚都昏昏沉沉,常常想閉上眼睛,想睡覺卻睡不著。

肝臟受到損害後,接著傳到脾臟。脾臟剛開始生病時,兩肋虛脹。吃東西不能消化,有時會腹瀉,拉出帶有蟲子的水樣糞便,有時會腹痛,肚子裡發出雷鳴聲。嘴唇乾燥,或者長瘡腫,頭髮乾枯沒有光澤。有時會氣喘,肩膀聳起,呼吸急促。如果腹瀉拉出像血一樣的紅色或黑色液體,就無法治療了。

2. 癆瘵諸候

患人憎寒壯熱,自汗面白,目干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其傳在肝。

患人寒熱,面黑鼻燥,忽忽喜忘,大便難,或清瀉,口瘡,其傳在心。

患人憎寒壯熱,面青唇黃,舌強不語,飲食無味,四肢羸瘦,口吐涎沫,其傳在脾。

患人增寒發熱,面赤鼻乾,口燥毛折,咯嗽喘急,時吐白沫,或有血絲,其傳在肺。

患人寒熱面黃,耳輪焦枯,䯒骨損痛,小便血濁,遺尿,其傳在腎。

白話文:

罹患癆瘵的人,會感到怕冷發熱,容易流汗且臉色蒼白,眼睛乾澀、口中發苦,精神恍惚無法集中,害怕獨自睡覺,這種情況病根在肝。

罹患癆瘵的人,會感到忽冷忽熱,臉色發黑、鼻子乾燥,常常健忘,大便困難或腹瀉,口內生瘡,這種情況病根在心。

罹患癆瘵的人,會感到怕冷發熱,臉色發青、嘴唇發黃,舌頭僵硬說不出話,吃東西沒味道,四肢消瘦,口中吐出唾沫,這種情況病根在脾。

罹患癆瘵的人,會感到怕冷發熱,臉色發紅、鼻子乾燥,口乾舌燥、毛髮枯折,咳嗽氣喘急促,時常吐出白色泡沫,有時帶有血絲,這種情況病根在肺。

罹患癆瘵的人,會感到忽冷忽熱、臉色發黃,耳廓枯焦,脊椎骨疼痛,小便混濁帶血,尿床,這種情況病根在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