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五 (1)

1. 肺癰證

2. 病機論

巢氏曰:肺癰者,由風寒傷於肺,其氣結聚所成也。肺主氣,候皮毛。勞傷血氣,腠理開而受邪,氣虛者,邪乘虛傷肺,寒搏於血,蘊結成癰,積熱不散,敗血為膿。其人咳,胸內滿,隱隱痛而戰,咽乾,口內辟辟燥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難治。又云:風中於衛,呼氣不入,數過於榮,吸而不出。

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嘔,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唾而濁沫,時時戰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癰膜,吐如米粒,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肺症證口中辟辟燥,咳則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或數實者,此為肺癰也。肺癰有膿血而嘔者,不須治,其嘔膿止自愈。肺癰已破風入者,不治。肺癰不覺,但發寒熱,咳亦微,須要按其右脅而痛者是也。張子和治一小兒,久發寒熱,咳亦微,骨蒸,治之半年,病甚。戴人診之,兩手寸尺脈皆潮於關,關脈獨大。

戴人曰:肺癰也,去兒衣,舉其兩手,按右脅,兒則避縮有痛,按左脅則不避,故知有肺癰者,右脅必痛也。

白話文:

巢氏說:肺癰這種病,是因為風寒侵入肺部,導致氣機鬱結積聚而形成的。肺主導氣的運行,並掌管皮膚毛孔的開合。如果過度勞累損傷了氣血,皮膚毛孔就會打開而容易受邪氣侵襲。氣虛的人,邪氣會趁虛侵入肺部,寒邪侵入血脈,鬱結就會形成癰腫,積熱不散,就會導致敗血化膿。患病的人會咳嗽,胸部感到脹滿,隱隱作痛並感到寒顫,咽喉乾燥,口中覺得黏膩乾燥但不覺得口渴,時常會咳出渾濁且帶有腥臭味的痰液。如果拖久了,吐出的膿液像米粥一樣,就難以治癒了。

又說:風邪侵入體表時,會導致呼氣困難,吸氣卻能正常進入;如果風邪侵入營衛之氣的運行,就會導致吸氣困難,呼氣卻能正常呼出。

風邪會侵犯皮膚毛孔;熱邪會侵犯血脈。風邪如果停留在肺部,患者就會嘔吐,口乾氣喘胸悶,咽喉乾燥但不口渴,吐出混濁的泡沫痰,且時常感到寒顫。熱邪侵入血脈,會使血液凝滯,蓄積形成膿腫,吐出的痰像米粒一樣。如果剛開始發病就治療,還有得救;一旦膿腫形成,就難以治癒。

肺癰的症狀有口中黏膩乾燥感,咳嗽時胸部隱隱作痛,脈象反而是滑數或數而有力的,這就是肺癰。肺癰有膿血並伴隨嘔吐的,可以不必治療,等嘔吐停止,膿液排出後就會自然痊癒。肺癰已經破潰,又被風邪侵入的,就難以治癒了。肺癰沒有明顯的感覺,只是發冷發熱,咳嗽也很輕微,需要按壓右邊的脅肋,如果感到疼痛,就可以確定是肺癰。

張子和曾經治療一個小孩,長期發冷發熱,咳嗽也很輕微,並且有骨蒸潮熱的症狀,治療了半年,病情反而加重。戴人給他診斷,發現兩手寸脈和尺脈的脈象都偏於關部,而且關部的脈象特別強大。

戴人說:這是肺癰。他叫人脫掉小孩的衣服,舉起他的雙手,按壓他的右脅,小孩就會因為疼痛而躲避,按壓左脅則沒有這種反應。因此,可以知道患有肺癰的人,右脅一定會感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