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中風內經始論

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厲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懈,願聞其說。岐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

故使人佚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肺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䐜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厲者,有榮衛熱胕,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厲風,或名曰寒熱。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名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目系,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病也。

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書日則瘥,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哧,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倦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飲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乾善渴,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內經》風邪,系外感之病。有內外、臟腑、虛實、寒熱之不同,別為癱瘓、痿弱、卒中不省、僵仆、喎斜、攣縮、眩運、語澀、不語之文。後世始與痿證混淆矣。

《要略》云: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經絡空虛,邪賊不瀉,或左或右,邪氣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在經,則重不勝。邪入腑,不識人,入臟則難言,口吐涎。

《千金》云:岐伯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風痱於身無痛,四肢不收。三曰風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風痹,諸痹類風狀。後世中風,方治皆祖《要略》、《巢氏》《千金》之論。但不當以外中風邪立名,而與內臟痿證混同出治,此千古之弊也。

2. 風分中腑中臟中經之異

《病機機要》云:風本為熱,熱盛則風動,宜以靜勝其燥,是養血也。治須少汗,亦須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宜治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分。中腑者,多著四肢,有表證而脈浮惡風寒,拘急不仁。中臟者,多滯九竅,唇緩失音,耳聾鼻塞,目瞀,大便秘結。

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宜下之。表裡已和,宜治之在經,當以大藥養之。

《發明》云:中血脈則口眼喎斜,中腑則肢節廢,中臟則性命危,三治俱不同。中血脈,外有六經之形證,則從小續命湯加減。中臟內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湯等通之。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宜養血通氣,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主之。

3. 氣中論

許學士云:世言氣中者,雖不見方書,然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往往得此疾。便覺涎潮昏塞,牙關緊急。若便作中風用藥,多致殺人。惟宜蘇合香丸灌之便醒。然後隨寒熱虛實而調之,無不愈者。經曰:無故而喑,肺不至,不治自已,謂氣暴逆也,氣復則已。審如是,雖不服藥亦可。

《玉機微義》云:中氣即七情內火之動,氣厥逆,由其本虛故也。用蘇合香丸,通行經絡,其決烈之性,如摧枯拉朽,恐氣血虛者,非所宜也。後云不治自復之意,蓋警用藥之失,實勝誤於庸醫之所為也。

4. 風非外來本氣自病

《發明》云:經曰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此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此疾,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而如此。治法當和臟腑,通經絡便是治風。然亦有賊風襲虛傷之者也。治法輕重有三,見前在經、在腑、在臟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