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8)

1. 炷火先後

《資生》云:凡灸當先陽後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從頭向右而漸下,先上後下。《明堂》云:先灸上,後灸下,先灸少,後灸多,皆宜審之。王節齋曰:灸火須自上而下,不可先灸下後灸上。

白話文:

《資生經》上說:凡是施灸,應當先灸陽經再灸陰經,也就是從頭部左邊開始向下灸,然後再從頭部右邊向下灸,總體上是先灸上部後灸下部。《明堂經》說: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灸次數少的穴位,後灸次數多的穴位,這些都應該仔細考慮。王節齋說:艾灸的順序必須從上到下,不可以先灸下部後灸上部。

2. 灸寒熱

灸寒熱之法,先灸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撅骨以年為壯數。視背俞陷者灸之,臂肩上陷者灸之,兩季脅之間灸之,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間灸之,腨下陷脈灸之,外踝後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動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間灸之,臍下關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膝下三寸分間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巔上一穴灸之。

白話文:

治療寒熱病的方法:先灸大椎穴,艾灸的壯數與年齡相同;接著灸尾骶骨,艾灸的壯數也與年齡相同。查看背部腧穴有凹陷的就灸治它,肩臂上有凹陷的也灸治它,兩側肋骨之間也要灸,還有外踝上小腿絕骨的末端,足小趾與次趾之間,小腿肚下方凹陷的脈也要灸,外踝的後方,鎖骨上窩中按壓有堅硬如筋的動脈處,胸前凹陷的骨縫間,臍下三寸的關元穴,恥骨毛際的動脈,膝下三寸的部位,足陽明經足背上的動脈,頭頂上的一個穴位,這些地方都要灸治。

3. 灸瘡要發

《資生》云:凡著艾得瘡發,所患即瘥,若不發,其病不愈。《甲乙經》云:灸瘡不發者,故履底灸令熱熨之,三日即發。令人用赤皮蔥三五莖,去青,於煻火中煨熱,拍破,熱熨瘡上十餘遍,其瘡三日遂發。又以生麻油漬之而發,亦有用皂角煎湯,候冷頻點之而發,亦有恐血氣衰不發,服四物湯,滋養血氣,不可一概而論也。

有復灸一二壯遂發,有會熱炙之物,如燒魚、煎豆腐、羊肉之類而發,在人以意取助,不可順其自然,終不發矣。

白話文:

《資生經》上說:凡是艾灸後,灸瘡發出來,病痛就會痊癒,如果灸瘡不發出來,病就不會好。《黃帝明堂灸經》上說:灸瘡如果不發出來,就用舊的鞋底加熱後熨燙,三天就會發出來。也可以用三五根紅皮蔥,去掉青色部分,在炭火中煨熱,拍破後,熱熨在灸瘡上十幾次,灸瘡三天就會發出來。又可以用生麻油浸泡灸瘡讓它發出來,也可以用皂角煎湯,放涼後頻繁地點在灸瘡上讓它發出來。也有人擔心是氣血衰弱導致灸瘡不發,可以服用四物湯來滋養氣血,不能一概而論。

有些人再灸一兩壯就發出來了,有些人吃到熱性的食物,例如烤魚、煎豆腐、羊肉之類就發出來了,要根據不同的人來想辦法催發,不能順其自然,否則灸瘡最後還是不會發出來的。

4. 貼灸瘡

古人貼灸瘡,不用膏藥,要得膿出多而疾除。《資生》云: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綿,冬用兔腹下白細毛,或貓腹毛。令人多以膏藥貼之,日兩三易。而欲其速愈,此非治疾之本意也。但今世貼膏藥,亦取其便,不可速易。若膏藥不壞,惟久久貼之可也。若速易,即速愈,恐病根未盡除也。

白話文:

古時候的人在灸療後的瘡口上,不使用膏藥,而是要讓膿流得多,病才能好得快。《資生經》上說:春天用柳絮,夏天用竹膜,秋天用新採的棉花,冬天則是用兔子腹部下又白又細的毛,或是貓腹部的毛。現在很多人喜歡用膏藥來貼灸瘡,一天換兩三次,希望瘡口能快點痊癒,這並非治療疾病的本意。但現今的人貼膏藥,也是圖個方便,不應該頻繁更換。如果膏藥沒有變質,就應該長時間貼著。如果太快更換,瘡口癒合得也快,恐怕病根還沒有完全除去。

5. 洗灸瘡

古人灸艾炷大便用洗法。其法以赤皮蔥、薄荷煎湯,溫洗瘡周圍,約一時久,令驅逐風邪於瘡口出,更令經脈往來不澀,自然疾愈。苦灸火退痂後,用東南桃枝青嫩皮煎湯溫洗,能護瘡中諸風;若瘡內黑爛,加胡荽煎洗;若疼不可忍,加黃連煎神效。

白話文:

古時候的人如果艾灸的灸炷較大,會使用洗浴的方法。這個方法是用紅皮蔥、薄荷煎煮成湯,溫熱地清洗灸瘡的周圍,大約清洗一個時辰之久,可以讓風邪從瘡口排出,也能讓經脈流通順暢,疾病自然就會痊癒。如果灸瘡的火毒消退、結痂脫落後,可以用東南方生長的桃樹的青嫩樹皮煎湯溫洗,能保護灸瘡免受各種風邪侵襲;如果灸瘡內發黑腐爛,可以加入胡荽一起煎湯清洗;如果疼痛難以忍受,加入黃連煎湯清洗,效果神奇。

6. 灸宜保養

灸艾後,患者宜於靜室謝事,飲食寒溫,俱要適宜調養,正氣復完,邪氣自退,而病根除矣。今人多不知恬養,雖灸艾何益?每有近房勞,貪厚味,此又自增其咎也。故因灸而反致害者,此也。徒責灸艾不效,何耶?

白話文:

接受艾灸治療後,患者應該在安靜的房間裡休息,避免勞累,飲食方面,過冷過熱的食物都要避免,妥善調養身體,讓身體的正氣恢復,邪氣自然就會消退,疾病就能根除。現在很多人不懂得在艾灸後靜心調養,即使接受了艾灸治療又有什麼用呢?經常有人在艾灸後行房事,或是吃太多油膩的食物,這都是自己在加重病情。所以因為艾灸反而導致身體受損的情況,就是這樣造成的。只會責怪艾灸沒有效果,又有什麼用呢?

7. 灸忌食物房勞

《資生》云:既灸之後,當忌食魚膾豬膏熱面,生冷生酒,動風之物,尤忌大怒、大勞、房室、忍飢、太飽、受熱、冒寒,非徒無益,反得有損,不可不慎也。

白話文:

《資生經》上說:針灸之後,應當避免食用生魚片、豬油、熱麵食、生冷食物、未煮熟的酒,以及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尤其忌諱大發脾氣、過度勞累、行房事、忍受飢餓、吃得過飽、受熱、受寒。如果不注意這些事項,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有損害,必須謹慎對待。

8. 避人神論

《千金》云:欲行針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與禁忌相應即可。故男忌除,女忌破;男忌戌,女忌巳。有日神忌,有每月忌,有十二時忌。有四季人神、有十二部人神,十二部年人神,有九部傍通人神,有雜忌傍通人神,有血支血忌之類。凡醫者,不能知此避忌,若逢病人厄,會男女氣怯,下手至困。

通人達士豈拘此哉!若遇卒暴急患,皆不拘禁忌。許希云:卒暴之疾,須速灸療。一日之間,止忌一時是也。《千金》云:癰疽疔腫,喉痹客忤,尤為急切,凡作湯藥宜速,不可避凶。又曰:凡人卒暴急證,並中風卒僕,痰厥等證,即用針灸治療。若論忌神,少緩則不可救。

此所以不可拘泥也。若平居從容,治病於未形,選吉日、避人神可也。

白話文:

《千金方》說:想要進行針灸,必須先知道當年的宜忌,以及人體氣血精神的運行規律,不與禁忌相衝突才可以。所以男性忌諱在「除」日、女性忌諱在「破」日;男性忌諱「戌」時、女性忌諱「巳」時。還有每日、每月、十二時辰的禁忌。以及四季人神、十二部位人神、十二部位的年份人神、九部位旁通人神、各種旁通人神、血支血忌等等。作為醫生如果不知道這些避忌,若遇到病人病情危急,加上男女病患精神不振,下手治療會陷入困境。

通達事理的人難道會拘泥於這些嗎!如果是遇到突發急症,都不必拘泥於禁忌。許希說:遇到突發的急病,必須趕快針灸治療。即使一天之中,只要避開某個時辰的禁忌就可以了。《千金方》說:癰疽、疔瘡、喉嚨腫痛、受外邪侵襲等,尤其緊急,應該快速調配湯藥,不可避開凶日。又說:凡是遇到突發急症,以及中風突然倒下、痰涎壅塞等症狀,要立即用針灸治療。如果還要考慮禁忌之神,稍微延誤就可能無法救治。

這就是不能死守規矩的原因。如果是平常從容不迫,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進行治療,就可以選擇吉日、避開人神。

9. 逐日人神所在不宜刺灸

初一日在足大趾厥陰分,犯之跗踵。

初二日在足外踝少陽分,犯之經筋緩。

初三日在股內少陰分,犯之小腹痛。

初四日在腰太陽分,犯之腰僂無力。

初五日在口太陰分,犯之舌強。

初六日在兩手陽明分,犯之咽喉不利。

初七日在內踝少陰分,犯之陰經筋急。

初八日在手腕太陽分,犯之腕不收。

初九日在尻厥陰分,犯之病結。

初十日在腰背太陽分,犯之腰背僂。

十一日在鼻柱陽明分,犯之齒面腫。

十二日在髮際少陽分,犯之令人耳重。

十三日在牙齒少陰分,犯之氣寒。

十四日在胃脘陽明分,犯之氣腫。

十五日在遍身,不宜補瀉,針灸大忌。

十六日在胸太陽分,犯之逆息。

十七日在氣衝陽明分,犯之難息。

十八日在股內少陰分,犯之引陰氣痛。

十九日在足趺陽明分,犯之發腫。

二十日在內踝少陰分,犯之經筋攣。

二十一日在手小指太陽分,犯之不仁。

二十二日在足外踝少陽分,犯之經筋緩。

二十三日在肝及足厥陰分,犯之發轉筋。

二十四日在手陽明分,犯之咽喉中不利。

二十五日在足陽明分,犯之胃氣脹。

二十六日在胸太陰分,犯之令人咳嗽。

二十七日在膝陽明分,犯之足厥逆。

二十八日在陰少陰分,犯之小腹急痛。

二十九日在膝脛厥陰分,犯之筋痿少力。

三十日在足趺,皆忌針灸。

白話文:

初一:在腳的大拇趾,屬於足厥陰肝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腳背腫痛。

初二:在腳的外踝,屬於足少陽膽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經筋弛緩。

初三:在大腿內側,屬於足少陰腎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小腹疼痛。

初四:在腰部,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腰部彎曲無力。

初五:在口部,屬於手太陰肺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舌頭僵硬。

初六:在兩手,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咽喉不適。

初七:在腳的內踝,屬於足少陰腎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陰部經筋拘急。

初八:在手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手腕無力。

初九:在臀部尾椎骨,屬於足厥陰肝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疾病鬱結。

初十:在腰背部,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腰背彎曲。

十一:在鼻樑,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牙齒和面部腫脹。

十二:在髮際,屬於足少陽膽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耳朵聽力下降。

十三:在牙齒,屬於足少陰腎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體內寒氣凝滯。

十四:在胃脘部,屬於足陽明胃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氣機壅滯而腫脹。

十五:在全身,不宜進行補瀉手法,針灸更是大忌。

十六:在胸部,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呼吸急促。

十七:在腹股溝的氣衝穴,屬於足陽明胃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呼吸困難。

十八:在大腿內側,屬於足少陰腎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牽引陰部氣機作痛。

十九:在腳背,屬於足陽明胃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發腫。

二十:在腳的內踝,屬於足少陰腎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經筋痙攣。

二十一:在手的小指,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麻木不仁。

二十二:在腳的外踝,屬於足少陽膽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經筋弛緩。

二十三:在肝臟和腳的足厥陰肝經部位,觸犯會導致抽筋。

二十四:在手部,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咽喉中不適。

二十五:在腳部,屬於足陽明胃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胃部脹氣。

二十六:在胸部,屬於手太陰肺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咳嗽。

二十七:在膝蓋,屬於足陽明胃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腳部發冷且向上逆行。

二十八:在陰部,屬於足少陰腎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小腹急痛。

二十九:在膝蓋和小腿,屬於足厥陰肝經的部位,觸犯會導致筋脈痿軟無力。

三十:在腳背,都禁忌針灸。